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透視:暴動還是反叛?1967底特律騷亂50週年

2017/07/21 轉角說

暴民燒毀劫掠800多間商店,軍隊進駐,緊急狀態開始

——《底特律自由報》,1967年7月24日頭條

50年前,美國密西根州的大城市底特律,爆發了規模史上罕見的暴動,導火線是白人警察在無照酒吧逮捕大批黑人的事件,而後卻演變成持續5天的激烈衝突。

1967年7月23日星期天,底特律的凌晨3點45分,警察突擊檢查一間位於12號街附近的無照酒吧,發現有82名黑人正在替兩名從越戰歸來的軍人大肆慶祝,警方於是決定逮捕現場所有民眾,白人警察的大動作逮捕引起眾人圍觀,也因此點燃黑人社群的憤怒,暴動幾乎失控,城市多處陷入火海,以致於州政府要求出動了國民兵和聯邦軍隊的坦克車來鎮壓。

隔天《底特律自由報》的頭版,在報名標題上方也極為罕見地加上一行字:

黑人領袖們懇求一個安全的城市。

持續5天的暴動總共造成43人死亡,其中有33名黑人、10名白人,黑人死者當中有24人是遭到警察與國民兵射殺。其他還有1,189人受傷、388戶家庭流離失所,共7,231人被警方逮捕,當中有將近一半的人無犯罪前科、被捕的黑人當中年紀最小的甚至只有4歲。暴動造成的財產損失約4,000~4,500萬美元,總計2,059間商店遭搶劫或燒毀、412棟建築物被破壞。

1967年7月24日,坦克車駛近底特律,黑人領袖們懇求一個安全的城市。 圖/美聯...
1967年7月24日,坦克車駛近底特律,黑人領袖們懇求一個安全的城市。 圖/美聯社

白人警察的大動作逮捕引起眾人圍觀,也因此點燃黑人社群的憤怒,暴動幾乎失控。 圖/...
白人警察的大動作逮捕引起眾人圍觀,也因此點燃黑人社群的憤怒,暴動幾乎失控。 圖/美聯社

持續5天的暴動總共造成43人死亡,其中有33名黑人、10名白人,黑人死者當中有2...
持續5天的暴動總共造成43人死亡,其中有33名黑人、10名白人,黑人死者當中有24人是遭到警察與國民兵射殺。 圖/美聯社

這場發生在1967年的暴動,被認為是底特律走向衰落的分水嶺——治安敗壞、大量人口流失,隨之而來的罷工潮讓城市機能暫停運作,原本引以為豪的汽車工業接連關廠、遷移;曾有「汽車之城」美名的底特律,如今卻變成美國史上最大破產申請案的城市、治安程度更名列最危險城市之一。當年《底特律自由報》以系列報導獲得1968年的普立茲新聞獎,往後數十年間,也都利用週年專題的形式回顧這場歷史性的事件,持續扣問著這場暴動對於底特律、乃至於美國的意義。

50周年的今天也不例外。除了各大媒體的專題報導,另一件引人矚目的是奧斯卡金獎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執導、改編自暴動事件真人真事的電影《底特律》(Detroit)將於今年8月上映。既然是改編自歷史事件,片名僅用城市命名而非時常稱呼的「底特律暴動」(Detroit riot),背後不是沒有原因。

即便已經過了半個世紀,對於該如何「正確」稱呼這場事件,各方意見還是有所分歧:到底是暴動(riot)?反叛(rebellion)?還是起義(uprising)?這在黑人社群當中也未必有共識。若直觀地從種族衝突來看,可能會認為這場以白人警察的搜查為導火線的事件,在黑人社群中會較傾向稱為起義,但事實不盡然如此,反而對於許多黑人中產階級而言,他們更覺得這無疑是一場帶來毀滅的暴動。

反對使用「暴動」一詞的人認為,底特律的一連串騷亂並不是單一的暴力事件,而是這個城市長年在種族矛盾之下的憤怒爆發,如果只當做暴動來看,會忽略背後結構性的複雜問題。但或許有人會問,黑人民權法案不是已經在1964年就通過了嗎?種族隔離政策不是已經取消了?那麼這個所謂的種族結構性問題又是什麼?

這場發生在1967年的暴動,被認為是底特律走向衰落的分水嶺——治安敗壞、大量人口...
這場發生在1967年的暴動,被認為是底特律走向衰落的分水嶺——治安敗壞、大量人口流失。 圖/美聯社

在1967年暴動之前,底特律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相向、射殺的情況依然不斷上演。...
在1967年暴動之前,底特律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相向、射殺的情況依然不斷上演。 圖/美聯社

或許有人會問,黑人民權法案不是已經在1964年就通過了嗎?種族隔離政策不是已經取...
或許有人會問,黑人民權法案不是已經在1964年就通過了嗎?種族隔離政策不是已經取消了?那麼種族結構性問題又是什麼? 圖/美聯社

根據《底特律自由報》針對歷史學家的研究報導,67年發生的騷亂在相當大程度上是對長年以來種族歧視的激烈憤怒,這種社會結構性的問題牽連著底特律的黑人失業問題、教育資源不足、以及在生活上種種的不平等對待。

在1967年暴動之前,底特律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相向、射殺的情況依然不斷上演,黑人社群在接受教育和就業機會上,還繼續承受著種族歧視帶來的負面效應。如同1963年時黑人運動領袖麥爾坎.X(Malcolm X)所說:

如果你帶著黑皮膚在美國出世,那你就等同於在監獄裡出世。

即使民權法案通過,底特律的黑人連去商店買個東西也還是會被白人惡劣的態度相待。在經濟困窘、生活依然處處遭到不平等對待之下,酒吧、俱樂部等場所就成為底特律黑人少數能一夜狂歡、忘卻煩惱的地方——直到67年警察這一起大規模逮捕,再次狠狠衝擊了黑人的日常。

如果把這場騷亂放在美國60年代的脈絡來看,應該可以理解當中仇恨累積的因子何來。

黑人運動領袖麥爾坎.X曾說:「如果你帶著黑皮膚在美國出世,那你就等同於在監獄裡出...
黑人運動領袖麥爾坎.X曾說:「如果你帶著黑皮膚在美國出世,那你就等同於在監獄裡出世。」 圖/美聯社

社會結構性的問題牽連著底特律的黑人失業問題、教育資源不足、以及在生活上種種的不平...
社會結構性的問題牽連著底特律的黑人失業問題、教育資源不足、以及在生活上種種的不平等對待。 圖/美聯社

1967年對於反越戰的聲勢越來越明顯,美軍投入越戰的人數從1965年的7萬多人倍增到1966年的37萬餘人,這對美國黑人而言同時是一個攸關生存的問題——黑人幾乎沒辦法「閃兵」躲避徵召。

迫於經濟壓力,越戰美國軍人當中有5成以上來自低收入家庭或藍領階級,而相對收入較高、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則有更好的資源與手段來閃兵,有能力的人甚至會用出國加拿大的方式來躲避徵召。因此,被投入「有去無回」的越戰美軍,黑人佔有一定的比例——這也是為什麼,7月23日在底特律酒吧裡面,要替兩位平安歸國的黑人大肆慶祝的原因。

而在67年之前,美國各地還有許多連續性的種族暴力衝突,如65年金恩博士領軍的塞爾瑪遊行(Selma to Montgomery marches)、64年密西西比州的「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運動也發生激烈的種族暴力事件。

越來越多黑人青年從金恩博士的溫和路線走向激烈極端的行動,加入武鬥派的黑人團體「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或轉向相對激進的麥爾坎.X路線——但是他卻在65年2月遭到刺殺身亡。1967年6月,暴動發生的一個月前,一位黑人運動領袖在底特律黑人藝術季上發表談話:

我們要讓白人知道,這場遊戲的名字叫做『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殺人就要償命!

1965年金恩博士領軍的塞爾瑪遊行,亦發生激烈的暴力衝突。 圖/美聯社
1965年金恩博士領軍的塞爾瑪遊行,亦發生激烈的暴力衝突。 圖/美聯社

1964年密西西比州的「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在2014年邁...
1964年密西西比州的「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在2014年邁入50周年紀念。 圖/美聯社

隨之而來的暴動,卻讓這個曾被看好未來經濟發展的城市,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灰燼。底特律的工業因為二次世界大戰而興盛,而後以汽車工業發達聞名,通用汽車、福特以及克萊斯勒等大廠都曾經在此地大量投資與設廠;但是隨著工廠關閉遷移,底特律的人口就開始年年流失,越來越多白人與中產階級搬離,光是50年代遷移到郊區的白人就有35萬人左右,這股現象到67年暴動之後又更加劇。

1973年當選底特律市長的科爾曼.揚(Coleman Young)認為,「暴動傷害最深的就是底特律本身,這個城市從此迅速走入荒涼。」但是看在認為67年是反叛而非暴動的人眼裡,將底特律的衰落全怪在起騷亂上並不公道。根據《底特律自由報》報導,包括白人在內,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重新檢視這個事件的時候,理解這個事件本質上,有做為一種反叛的形式、做為回應種族仇恨的性質。

在50週年的今天,為了讓大眾更能貼近理解當時的社會脈絡,《底特律自由報》推出了一個推特帳號,來模擬1967年時人們如果能夠使用社群媒體的話,會出現怎樣的推文內容。新電影《底特律》也將在8月4號,選擇在這座失落的汽車之城底特律首映。

新電影《底特律》也將在8月4號,選擇在這座失落的汽車之城底特律首映。 圖/美...
新電影《底特律》也將在8月4號,選擇在這座失落的汽車之城底特律首映。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林齊晧/月光下,彩虹色的黑:2017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林齊晧/靈魂料理:黑人吃炸雞,錯了嗎?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最新文章

右為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外觀,左為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後台排練的女演員。 圖/美聯社 

低調的歐洲音樂城市:馬德里音樂文化之旅

2025/02/14
西方後殖民研究和區域研究的分野,可能巧妙規避了「殖民主義在其他非直接殖民地所造成...

打破西方學術架構的界線:在地知識超克霸權冷暴力,《巴別塔學院》的解殖啟示

2025/02/14
清朝早期,帝權屢因滿人的異族身分而遭中國知識分子質疑,雍正援引中國經典文獻辯駁主...

歷史的《半透明鏡》:雍正皇帝的意識形態,正統化「異族統治」

2025/02/13
一名加拿大聖艾爾斯族(Sts'ailes Nation)的4歲女孩。 圖/美聯社

大AI時代的楓葉國:加拿大倡議原住民族權益,同時強化AI競爭力

2025/02/10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導政治文化是反民主的,在這種文化之下,任何民主化的嘗試都將...

《中國的未來》:中國畸形的「民主文化」,如何鞏固了一黨專政?

2025/02/10
《貪食蛇》(Snake)是1998年Nokia風靡一時的經典款手機所內建的小遊戲...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2025/01/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