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紙牌屋 X 新世紀福爾摩斯:BBC網路影視的爭霸戰

2016/02/15 李筱雯

來了!Netflix來了!

國際知名的影視串流網站「Netflix」(網飛)今年年初正式進入台灣了,大多數的人都一片叫好,似乎少有聽到遲疑或質疑的聲音,也沒有看到任何媒體機構的積極作為,更未聽聞政府為此曾提出過什麼樣具體的媒體政策與因應之道。不過在英國不一樣,包括產業趨勢的演進、觀眾收視習慣的變化,英國的電信監理機構 Ofcom 無時無刻不謹慎分析著傳播市場的波動,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更是未雨綢繆,針對新世代的「網路影視」之戰早就著手規劃,絲毫不敢在這波數位浪潮前掉以輕心。

Ofcom 於2015年8月發佈的年度傳播市場調查報告——毫無意外地——數據顯示,習慣在電視機前收看節目的觀眾逐漸下降,尤其45歲以下的觀眾流失得最快。傳統電視的式微趨勢,從2010年就在英國業界產生顯著的變化,雖然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是在所有收視族群中佔了最大比例,但年紀愈輕的觀眾對電視播送卻越來越無感、流失的速率也最快。

此外,從2012年開始,無論是哪個年齡層,英國收看傳統電視的觀眾都下降了;與此同時,在網路上看電視或影片,或使用其他非傳統電視機的觀眾,卻是逐年增加。換言之,透過網路在不同平台上收看影音產品,似乎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隨著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電信網路的普及與發達,「訂閱隨選視訊」(Subscription Video On Demand,以下簡稱 SVOD)也愈來愈搶手。Netflix 在2013年時曾霸氣地預言:

網路電視將取代線性電視,Apps 將取代頻道,遙控器會逐漸消失,螢幕也會逐漸擴增,當網路電視成長到數百萬,甚至數億訂戶時,Netflix 將會成為世界的領頭羊。

配合這番豪言而搶進歐洲的 Netflix,目前在各地都遭遇到不同的問題與競爭挑戰——在法國有法令限制問題,在西班牙會遭遇盜版猖獗問題,在奧地利、德國與北歐也都有強大的在地競爭對手——但不可否認地,以 Netflix 崛起為代表的「SVOD 世代」已經成為未來媒體的兵家必戰之地。

Pure Drama on BBC iPlayer

Sometimes, you just want to lose yourself in great drama.

BBC iPlayer 貼上了 2016年1月25日

BBC iPlayer:「SVOD 世代」已經成為未來媒體的兵家必戰之地。

回頭來看,十年前,英國的串流視訊市場(Video Streaming Market)每年只有三千萬英鎊的商機;但當2012年一月,Netflix 正式進入英國市場後,初期雖然遭遇 BBC iPlayer 以及 Lovefilm (後來被 Amazon 收購,變成 Amazon Prime Instant)的挑戰,但四年後的現在, Netflix 在英國已拿下了四百四十萬戶訂閱,Amazon 則有一百廿萬訂戶。在各家媒體的競爭推廣下,英國的隨選視訊市場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成長了56%,收入也逼近五億英鎊——但這還只是開胃小菜,除了 Netflix、Amzon之外,Apple TV、Youtube 也陸續加入這場 SVOD 的時代商戰,預計到2019年,英國 SVOD 的產值總收入將突破十億英鎊,龐大的媒體商機更是不可限量。

目前在英國,所有訂閱隨選視訊的觀眾中,BBC iPlayer 依舊是最受歡迎的隨選視訊(iPlayer是指 BBC 將剛播過的節目放在網路上,讓觀眾在限定時間內可以上網收看)。傳播市場報告也顯示,觀眾還是習慣在 BBC 的網路平台上收看原創節目,其他觀看隨選視訊者,有20%選擇 Netflix,9%使用 Amazon,都以收看過期節目為主。雖然目前來看,閱聽人們在SVOD上仍以收看目錄中的電視節目與電影居多,可是,自從財大氣粗的 Netflix 也在節目製作中砸下大筆投資之後,暫時以「內容為王」取勝的 BBC 也不得不提前預想將來遭遇的競業挑戰,以及現階段的備戰因應。

BBC最主要的收入來自「執照費」。在英國,家家戶戶都需繳交電視執照費,就跟繳水電瓦斯費用一樣,算是民生必需品之一。現在是每年每戶需繳145.5英鎊(約七千台幣左右),即使是在電腦上收看也需繳執照費。其他額外的收入,則包括把節目授權賣到世界各地的頻道,以及販售DVD等。但BBC認為,就算目前的 SVOD 還未構成對 BBC 現有營利結構的「立即性」威脅,然而若以BBC現階段的預算與收入來說,長期評估下來,將來絕對不是SVOD的對手;如果不拓展財源,加碼投資在節目製作、或網路媒體開發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BBC 的閱聽影響力,恐怕也將和電視機時代一樣,給 SVOD 輕鬆地取而代之。

分別震撼兩個時代的經典的政治驚悚影集《紙牌屋》,或許也昭示著BBC(上)與Net...
分別震撼兩個時代的經典的政治驚悚影集《紙牌屋》,或許也昭示著BBC(上)與Netflix(下)在新時代的傳播競合。

英版《紙牌屋》:改編自英國前保守黨政治家麥可·多布斯(Baron Dobbs)爵士在1989年出版的同名小說,BBC在1990年連載了三季的政治影集《紙牌屋》(三部曲分別是《紙牌屋》、《君王遊戲》、《最後一刀》),並由蘇格蘭老牌男星伊恩.理查森飾演黑心的奪權政客法蘭克。

美版《紙牌屋》:BBC版的《紙牌屋》成了一時之作,但Netflix在2013年重新翻拍小說故事,美版《紙牌屋》更是成為時代的前峰作品。為了測試並推廣自家的串流服務,Netflix邀請到了名導大威.芬奇擔任製作總監、影帝凱文.史貝西飾演美版主角法蘭克,全劇在北美採用線上播放,隨選隨放、一季13集全都在發布日「同步釋出」,打破了傳統連續劇單集連載的播放邏輯。在接受訪問時,劇中主角同時也是製作人之一的凱文.史貝西也表示,新版《紙牌屋》象徵的是SVOD時代的全面來臨,其作法不只能破除盜版困擾,亦能已同步科技達到媒體娛樂的最終目標——「滿足閱聽人的感官所需」。

為了回應 SVOD 的時代浪潮,現階段 BBC 也做了一些因應之道:

第一,與 Netflix 以及 Hulu 發展夥伴關係,同時,BBC 也把節目賣給 Amazon,將自產的節目授權轉賣給這些新興平台在全世界播放。這樣的作法,不僅能以合作維繫與新平台間的良性競爭,與之合作的包裹授權收入,也比 BBC 自己賣節目到世界各地的傳統電視台,獲利更大。

二是,製作兼顧北美市場觀眾口味的電視劇與節目,尤其在挑選演員與故事情節發展時,刻意討好北美觀眾。例如 BBC 2014年在北美就特別推出在地化的情境喜劇——《王族美國行》(Almost Royal)——作為在北美市場試水溫的一次類型試探。

三是,開發 BBC America ,吸引北美觀眾付費訂閱,並加盟有線電視集團 AMC Network 拓展財源。

然而,BBC這些做法是否恰當,或許見仁見智。憂心之士認為愈來愈商業化的BBC,會離公共教育與公共學習的目的愈來愈遠;但不可否認地,「不進則退」確實是媒體商戰上的鐵律,BBC的確也很積極的想辦法,力抗SVOD所帶來的衝擊,希望能繼續維持 BBC 在英國、乃至於全球傳播文化中的優勢地位——當然,這一切都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作為英國影集的時代代表,《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也是BBC反攻北美...
作為英國影集的時代代表,《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也是BBC反攻北美市場的品牌前鋒。目前《新世紀福爾摩斯》在美國的播放仍以轉賣授權的方式(由PBS)播送,但隨著未來BBC America在線上付費平台的策略展望,這部轟動全球的連續劇或許也將成為BBC反攻新大陸的橋頭堡。 圖/BBC America官網Sherlock首頁

透過網路在不同平台上收看影音產品,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圖/路透社
透過網路在不同平台上收看影音產品,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圖/路透社

BBC也會抄網路?老牌媒體的網路報導大冒險 | 文化視角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康庭瑜/BBC也會抄網路?老牌媒體的網路報導大冒險

李筱雯

政大新聞所碩士, 英國西敏寺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 倫敦城市大學法律專業文憑。研究興趣:媒體與文化政策,媒體產製研究,新聞與人權。譯作:《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

作者文章

大量外資掌控了倫敦的摩天大樓,近年來又以中國最為積極搶攻倫敦房地產市場。42大廈...

在一帶一路盡頭:碰壁「倫敦之巔」的中國炒房大隊

2018/08/29
租屋的問題,還真的很令倫敦人困擾。 圖/路透社

倫敦租屋地獄:史上最惡房東的「黑屋帝國」

2018/08/14
最初希望防空洞在戰後可以快速改建成為地下鐵,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變成了都市中的小...

深入倫敦地心:二戰防空洞的華麗再生

2018/01/11
短短數日,我的感受是英國國會議員候選人的拜票日常,果真也是一步一腳印。 圖/路透...

英國大選:親身體驗,國會議員的拜票日常

2017/06/02
三位策展人曾熙凱、吳雅筑、張雅筑,以「食托邦」的創意回應倫敦設計雙年展的主題「烏...

設計倫敦,策展英國:文化外交的展演舞台

2016/10/13
被外界喻為鐵娘子二號的英國新任首相梅伊,是不是叮咚,巫婆回來了? photo c...

叮咚,巫婆來了!細數英國首相梅伊的出包往事

2016/07/27

最新文章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