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坐在沒有剎車掣的車,只有不肯裝睡的人說出真相:中國學者周濂與劉瑜的講座

2024/02/19 蕭雲

2022 年,一名男子在天星小輪上打盹,往窗外望去是香港的夜景。 圖/美聯社 
...
2022 年,一名男子在天星小輪上打盹,往窗外望去是香港的夜景。 圖/美聯社

2024 年 1 月 16 與 18 兩晚,周濂、劉瑜兩位中國學者先後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思托邦」舉行講座,前者精研政治哲學,後者專治比較民主。

周濂在北大唸學士和碩士,之後在中大完成哲學博士。他在講座坦言待在北大的日子更長,但對中大的認同更多,原因之一是同在北大唸書的朋輩,近年的言論有點令他失望。

周濂的題目「哲學、政治與真理」對於公眾比較吃力,乃後劉瑜談「民主的受挫」就相當切身,吸引到更多觀眾,遲來的人多到要坐樓梯和地板。劉瑜喜歡玩梗話中有話,表面轉彎抹角但大家了然於心,連番爆發的笑聲前所未有。在問答環節大家都輕裝上陣,只說「某個國家」一個飾詞。

我永誌不忘問答環節的兩個時刻。有陸生問到很多人以為「某個國家」的經濟好過很多東南亞的民主國家,是否證明專制勝過民主,應該怎樣回應他們。

圖/作者拍攝  圖為學者劉瑜。
圖/作者拍攝 圖為學者劉瑜。

劉瑜解釋政體與經濟表現沒有必然關係,有些國家面積大、人口多,只要正常發揮經濟表現就不會太差。

問題在於專制國家沒有權力制衡,表現可以一時極好一時極差。她用比喻告誡我們,

不要因為一輛車現在能用正常的速度行駛,就以為那輛車不需要剎車掣。

我相信不少學者都能說出劉瑜在學術上的回應,但我從未想過劉瑜的比喻,不但在地而且極具說服力。這種能力無法僅憑知識,而是既有知識兼之思考而獲得智慧。

另一難忘的時刻,就是劉瑜說不會預測「某些國家」幾時會變,不是因為怕事,而是因為變數難料。她憶述一位學者不斷推測研究的對象行將有變,一直落空直到已經絕望卻突然變天。

接著劉瑜細數各項變數,其中一項就是當權者亡故。這個變數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本來沒有言外之意,但全場觀眾(多是陸生)都為之大笑,逗得劉瑜也忍不住笑。

身在現場的我深受震撼復感詫異。首先是因為大家都「憋久了」,這場講座是長久的鬱悶中難得的宣洩。而且有些時候中國大陸人比香港人更勇敢,香港人不應該自我審查揣摩上意,自行退縮到(猜度的)紅線後面。

2017 年 6 月 4 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一名便衣警察(左)站在裝有監視...
2017 年 6 月 4 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一名便衣警察(左)站在裝有監視器的紅牆附近,看著來往的遊客。 圖/美聯社

有兩位中四生去聽周濂的講座「哲學、政治與真理」,而且認真地寫筆記。由於周濂引介的...
有兩位中四生去聽周濂的講座「哲學、政治與真理」,而且認真地寫筆記。由於周濂引介的眾多學者僅舉一位都要皓首窮經才能得窺堂奧,我忍不住好奇主動探詢。當我見到其中一位男生拿著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我便醒悟自己沒有資格關心他們。兩位中學生留到講座結束找周濂討論。 圖/作者拍攝

▌運作剎車掣:哲學家們的民主辯論

至於周濂則從政治哲學的角度為民主聲義。蘇格拉底甘當雅典的牛虻而受審,被陪審團以多數決判處死刑,揭示「真理」與「意見」有莫大的張力。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形容柏拉圖經此大變開始獨尊「真理」:「看到蘇格拉底把他自己的意見,交給雅典人不負責任的意見去決定,然後遭到多數的否決,這讓柏拉圖鄙視意見,並渴望絕對標準。」周濂細數歷代哲人如何排解兩造紛歧,如果只有少數智者能洞識真理,訴諸群眾的民主就絕不可行,柏拉圖寧願擁護哲人王。可是與鄂蘭同屬猶太移民的政治哲學家列奧・史特勞斯是否提倡同一答案?

親體制的中國學者甘陽與劉小楓自 2000 年起大力追捧並迻譯史特勞斯,令他在大陸甚孚人望,引進者想挪用他的保守面向為體制保駕護航。然而史特勞斯的保守是崇尚西方而非中國的傳統。他批評西方在歷史主義的浪潮下,喪失對自然正義亙古不易的信心。他既曾明言自由主義優於共產主義,也曾盛讚民選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是偉大領袖,因為兩者的優異之處都契合西方的古典美德。

若說「狐狸」與「刺蝟」的比喻是政治哲學家以撒・柏林的標誌;「耶路撒冷」與「雅典」的比喻就是史特勞斯的寫照。史特勞斯點出兩大聖地都是西方的智慧泉源,可是基督信仰要求謙卑服從;雅典哲人敢於理性反思,恰恰就是「真理」與「意見」之爭的一體兩面。儘管史特勞斯是理論上的真理派,但是在耶路撒冷與雅典之間,去德赴美的史特勞斯已經現身說法何謂「退而求其次」,接受比較「庸俗」的現代雅典(美國)。誠如阿里士多德視貴族制為理想中的最佳政體;但共和制才是務實中的最佳政體。

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洛林・達斯頓(Lorraine Daston)在《面向過去思考》回應了思想史的老問題。強調脈絡(context)的歷史主義視不同思想乃不同背景的產物,會否使「理性」和「正義」等一切觀念都變成相對而言?再沒有永恆真理,也沒有普世價值,只有不同文化和時代的意見。

達斯頓道出她的答案:「我也一直有興趣寫一部關於理性的歷史,而不是要否定理性。歷史主義不會腐蝕它觸碰到的所有事物;歷史化絕非相對化。我視理性為一項成就,是歷史上的成就,如同科學是歷史上的成就那樣。兩者都是人們持續的探求。」

真理和意見可以共融,周濂在講座引介英國哲學家伯納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答案可謂異曲同工。即使承認歷史只是偶然,沒有絕對的規律可言,但通過歷史依然可找到「更廣泛的我們」。大意即是從更宏觀的歷史中,會確認到更好的價值,適用於更多時代,適合於更多人民。我們從歷史的過程披沙瀝金,會發現有些觀念始終屹立不倒,重要到無可替代。

所以蘇格拉底的真正知音不是柏拉圖而是漢娜・鄂蘭。她指出雅典人一直以言說為傲,因為雅典的決策是通過說理服眾,不似專制的外邦以強權脅迫民眾服從。

所以不應利用蘇格拉底的死來反對民主,應該銘記他為堅持民主的精神而殉道。

《蘇格拉底之死》油畫由法國畫家於 1787 年創作,描繪蘇格拉底被判服毒而死前的...
《蘇格拉底之死》油畫由法國畫家於 1787 年創作,描繪蘇格拉底被判服毒而死前的情境。面對死亡,相比起出現不同情緒的弟子們(柏拉圖坐在床尾),穿著白袍的蘇格拉底依然冷靜,手指在空中比劃的他依然在和弟子們進行教學和討論。 圖/維基共享

▌在汽車失速前保持清醒的法門:朋友

自從《人慈》揭露著名的監獄實驗、電擊實驗都有造假之嫌,另一比較平實而名氣稍遜的實驗開始綻放光芒,就是阿希從眾實驗

實驗很簡單,就是讓受試者看多條直線,其中兩條直線其實一樣長,但實驗同時安排其他「暗樁」假扮受試者,故意說兩條直線長度不一樣。

最初的實驗結果也對人性傾向悲觀,75% 受試者會偶爾動搖,附和多數暗樁的錯誤答案。但只有 5% 受試者會徹底隨波逐流,永遠從眾咐和多數暗樁。

關鍵的變化是經過改動的跟進實驗,只要受試者有一位夥伴同做實驗,選擇正確答案的機率就會恢復到近乎 100%。

只要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夠保障我們在群眾壓力下依然保持自我,不致和光同塵。更何況在講座有一大群人。

圖為學者劉瑜的講座現場。 圖/作者拍攝
圖為學者劉瑜的講座現場。 圖/作者拍攝

2019 年有香港官員在記者會提到「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他顯然不知這句話出自周濂,而且用意正好相反,是要規勸附和體制的人。當年周濂寫下「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下一句話就是「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保持清醒的法門就是有人結伴同行。

「思托邦」兩場講座堅定了我的信心,我會以香港人的身份支持中國的民主。「主體性」是很深的理論,我沒有資格解釋內容,但用最膚淺的方式理解,可以從目的和手段入門。我是香港人,香港於我就是目的,不為任何人的「天下」和「江山」服務。

我更關心中國多於關心中東,因為我與中國共享歷史的文化淵源。然而文化認同不等於政治認同,文化認同傾向由先天決定;政治認同則容讓後天選擇。即使沿用體制根深柢固的迂腐比喻,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不等於必須跟從父母。

我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

「我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 圖/作者拍攝
「我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 圖/作者拍攝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詮釋爭奪戰:從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塗鴉客一鵲解讀「隱藏劇本」

緬甸政變三週年:革命之火,可否燎原?扳倒暴政的崎嶇一哩路

泰國大選啟示錄(上):民主選擇了「軍政府」?

蕭雲

左膠,香港魯蛇協會會長。擁有兩個學術獎項:小學六年級朗誦比賽冠軍,中學一年級陸運會海報繪畫比賽冠軍。

作者文章

圖為海山樓一景。海山樓為香港著名景點,這幢彷彿由積木砌成的大廈呈現香港緊密而狹窄...

香港新移民在《但願人長久》的追尋:哪裡得到理解,哪裡就是家

2024/04/12
2022 年,一名男子在天星小輪上打盹,往窗外望去是香港的夜景。 圖/美聯社

坐在沒有剎車掣的車,只有不肯裝睡的人說出真相:中國學者周濂與劉瑜的講座

2024/02/19
由左到右的人物依序為: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以及倫敦牆塗鴉客一鵲。看似不相關的三...

詮釋爭奪戰:從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塗鴉客一鵲解讀「隱藏劇本」

2023/09/25
很多泳友已經移民,但陳伯伯選擇留下來,誠如他繼續游下去。 圖/作者拍攝

專訪《憂鬱之島》:他們躍入命運之海,游出香港的浮與沉

2022/12/16
「基輔日快樂!」5 月 29 日,選擇走上前線抗戰的 24 歲烏克蘭著名社運人士...

他用生命鋪成一條基輔的路:烏克蘭士兵羅曼的故事

2022/08/19

最新文章

選戰時朝野政黨除了為人詬病的自民黨「裏金事件」吵翻天外,各黨還端出了增加時薪以及...

德政變惡政?年收入「103萬之壁」:日本朝野角力的稅收減免政策

2024/11/19
川普(左)拔擢的副手范斯,可能是比他更為基進的美國中心主義者。 圖/美聯社

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川普2.0時代,不可忽視的副總統范斯

2024/11/15
媒體大亨梅鐸控告AI公司侵害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但此舉是否真正為創作者爭取到公平...

媒體大亨梅鐸槓上AI:資本家想搶回利益與霸權,但誰來保護最弱勢的創作者?

2024/11/13
2024年9月,支持保障墮胎權的民眾在佛羅里達集結。 圖/歐新社

墮胎權各州自主保障?川普再次執政,美國生育自主權的拉鋸戰況

2024/11/08
2015年,一位印尼穆斯林女性在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前,抗議緬甸僧旅團體迫害穆斯林...

我佛慈悲,但對穆斯林除外?緬甸佛教僧伽塑造的「伊斯蘭恐懼」與宗教衝突

2024/11/08
「自由」可能是資訊科技巨頭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詞彙,畢竟,誰會討厭自由? 圖/法新社

科技巨頭助長「反民主」亂象?馬斯克在美國大選中的搧風點火

2024/11/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