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英國又一位短命首相? 削減支出引民怨,施凱爾執政週年的政治危機

2025/07/10 陳柏叡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財相里夫斯,2025年5月8日出席歐戰勝利日紀念音樂會。 圖/路透社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財相里夫斯,2025年5月8日出席歐戰勝利日紀念音樂會。 圖/路透社

英國工黨自去年大選壓倒性勝出後,執政已來到一週年,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卻面臨上任至今最大的政治阻礙。除了極右翼的英國改革黨(Reform UK)民調數字居高不下,並在地方層級選舉與數場補選中嶄露頭角之外,施凱爾在黨內也面臨逼宮壓力。內外壓力交織之下,施凱爾政府的策略顯得進退失據、領導能力遭到質疑,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甚至被捕捉到在首相備詢時流淚的畫面,英鎊、國債與股票一度齊跌。

儘管施凱爾曾言明希望能做滿兩屆、共10年的首相任期,但綜觀英國賭注觀測網站oddschecker的相關政治賭注,對於施凱爾在2025年就會辭職的賠率逐漸下跌。投注市場開始傾向認為,下次大選工黨的領導人不會是施凱爾,而熱門的接班人選包括屬於不同派系的副首相雷納(Angela Rayner)和衛生大臣斯特里廷(Wes Streeting)。

▌進退失據的政策、模糊不清的立場

原先施凱爾內閣打算在執政週年之際推出財政支出削減的法案,希望降低增長迅速的社福支出,預計能填補每年50億英鎊的財政赤字,卻引來限制弱勢族群福利的爭議,與工黨原有的政策主張大相逕庭。國會內唯一的肢體障礙者、工黨籍議員蒂德博爾(Marie Tidball)公開呼籲,政府應落實競選政綱中對身心障礙群體的承諾。黨內更有126名議員集結,欲反對這項福利削減法案,讓里夫斯成為黨內眾矢之的。

7月1日週二,為避免法案闖關失敗而導致領導權威削弱,施凱爾在投票前一刻做出讓步,維持個人獨立支付(PIP)⸺也是這次改革爭論核心⸺的標準,讓「跑票」的黨籍議員數量降到50以下,使得法案順利通過。然而這次避開深水區的讓步,將原本能填補50億英鎊財政赤字的計畫,只能填補約3億英鎊,遭批評只是白忙一場。

這次的挫敗不僅彰顯施凱爾政府在政策制定階段的評估與溝通不夠充分,更彰顯工黨黨鞭、乃至於唐寧街10號的領導威信不足。里夫斯仍要在10月底公布冬季預算以前,想辦法填補剩下的財政窟窿。

事實上,這並非施凱爾政府上任以來第一次立場受到黨內質疑,政策常被認為忽左忽右、沒有堅定的意識形態做為施政基調,甚至部分政策也被認為是在迎合民調驟升的改革黨。去年7月新政府甫上任時,里夫斯就宣布要調高冬季燃料補貼的資格標準,影響約1,000萬名退休人士。這項補貼政策還是工黨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擔任財政大臣時所建立的,施凱爾政府為了應付急迫的財政赤字危機,而選擇拿自家人的政績開刀,因此旋即遭到不少工黨籍議員與相關利益團體的反對。

工黨政府欲削減社福支出,引發英國左翼人士於7月7日上街抗議。 圖/歐新社
工黨政府欲削減社福支出,引發英國左翼人士於7月7日上街抗議。 圖/歐新社

施凱爾麾下工黨所走的非傳統路線,也體現在移民政策上。過去工黨對移民態度開放,鼓勵移民來刺激經濟,也會依人道主義而有較寬鬆的庇護政策。今(2025)年3月,改革黨在地方選舉席次大增、拿下許多原先保守黨盤據的席次。不久後施凱爾發表「重奪對移民制度控制權」白皮書,將工作簽證的薪資與技術門檻提高、增加雇主所要負擔的簽證費用、縮短畢業生簽證的居留期限,希望能降低淨移民人數、鼓勵雇主雇用本地人或培訓本土勞動力。

種種措施公布後,施凱爾政府的移民政策被認為相較於先前幾位保守黨首相更為緊縮,然而主要爭議卻是源自於施凱爾的演講:

「國家仰賴規則,而這些規則必須是公正的。有時它們被明文寫下,有時則沒有,但不論形式如何,它們都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不只指引我們去爭取權利,當然也提醒我們肩負的責任,以及彼此之間的義務。在像我們這樣多元的國家——我對此深感驕傲——這些規則就更加重要。若沒有它們,我們可能淪為一座『充滿陌生人的孤島』(island of strangers),而不是一個能齊心並進的國家。」

此段演講被認為呼應了保守黨前影子國防大臣鮑威爾(Enoch Powell)於1968年著名的「血河演說」(Rivers of Blood Speech),再一次引起工黨內部偏左翼人士對施凱爾的不滿。當時鮑威爾引用古羅馬史詩《埃涅阿斯紀》中的預言,認為繼續開放移民會像「台伯河冒起血的泡沫」,而原本世居的英國白人將會「發現自己的國家充斥著陌生人」。

該篇演講遭批評帶有種族主義與歧視色彩,鮑威爾也被踢出影子內閣。然而他卻一躍成為英國最具聲望的政治人物,在北愛爾蘭成立自己的政黨阿爾斯特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影響英國政壇20餘年,形象與路線頗與當今改革黨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雷同。

1960年代保守黨前影子國防大臣鮑威爾的歧視性發言,影響當時政壇甚鉅。圖為鮑威爾於1967年保守黨大會上發言。 圖/美聯社
1960年代保守黨前影子國防大臣鮑威爾的歧視性發言,影響當時政壇甚鉅。圖為鮑威爾於1967年保守黨大會上發言。 圖/美聯社

▌搖搖欲墜的施凱爾政府

2022年時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的迷你預算案,導致債券收益率標高與英鎊暴跌,引發市場動盪,導致特拉斯不得不將財相夸騰(Kwasi Kwarteng)去職,最終自己也遭逼宮下台。2024年10月底施凱爾政府首次提出預算案,面對龐大的國債與低成長困境,他選擇提出增稅400億英鎊以填補財政赤字,並重申借貸將只用於投資,當時外界普遍認為工黨政府成功緩解投資人對英國市場的擔憂,避免重現特拉斯時刻。

然而在福利法案髮夾彎事件後,接連引起朝野對首相和財政大臣能力的質疑。在7月2日週三的首相問答時,在野的保守黨黨魁巴登諾赫(Kemi Badenoch)針對該事件質詢,強烈批評福利法案無法解決財政赤字問題。當巴登諾赫問到是否仍舊支持里夫斯留任財相直至下次大選時,施凱爾卻選擇避重就輕、不正面回答財相去留問題。議會的即時直播畫面捕捉到施凱爾答詢的當下,里夫斯在後面留下眼淚,此一畫面迅速在輿論上發酵,引起熱度不小的討論。

雖然唐寧街在事後表達了首相對里夫斯的支持,筆者仍對於施凱爾沒有在第一時間支持他的財政大臣感到詫異。以西敏制的運作與英國的政治文化而言,首相與財政大臣往往是同進同退的命運共同體。舉凡著名的前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因派對門醜聞遭到自己的財相辭職逼宮,導致其不得不辭職;特拉斯在將夸騰去職後,不得不任命一個財政立場與自己截然不同、黨魁選舉站在另一邊的杭特(Jeremy Hunt),她也只多撐了幾日,最後仍不得不下台。一旦施凱爾被迫在這場政治危機中撤換里夫斯,自己也應距離辭職下台不遠了。

福利法案的後遺症仍持續壟罩著施凱爾政府,工黨國會議員蘇丹娜(Zarah Sultana)宣布退出工黨,並與已為獨立人士的前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共組新政黨。儘管工黨在上次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但一些左翼的獨立人士和綠黨卻成功搶佔工黨的鐵票倉,甚至拉下了準文化大臣,並在新一屆議會中與柯賓進行合作。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工黨會有大量議員出走潮,或如保守黨那般,面臨支持者大量轉去支持其他政黨的窘境。但局勢留給施凱爾政府的時間已然不多,直至明年5月的地方選舉前,施凱爾必須先找回政府的領導威信,並且好好地向大眾論述施政的總體目標,建構出一套有系統且清晰的政策論述,才算完整地走出這場政治危機。

工黨國會議員蘇丹娜(右二)退出工黨,並與前黨魁柯賓(左二)共組新政黨。圖為他們兩位在2022年參與全國鐵路罷工運動。 圖/美聯社
工黨國會議員蘇丹娜(右二)退出工黨,並與前黨魁柯賓(左二)共組新政黨。圖為他們兩位在2022年參與全國鐵路罷工運動。 圖/美聯社

責任編輯/王穎芝

推薦閱讀

贏取信任的選區精算師:英國工黨如何靠著「不被討厭」贏得游離選民?

說服選民「政治不是一樣爛」:英國新首相施凱爾與工黨重建信任之路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陳柏叡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戰爭學研究所碩士生,主修國際法與聯合國研究,畢業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興趣也涵蓋海域紛爭、國際貿易、中國議題與國際關係理論。希望藉由寫作與評論,去構思出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國際秩序,以及臺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文章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財相里夫斯,2025年5月8日出席歐戰勝利日紀念音樂會。 圖/路...

英國又一位短命首相? 削減支出引民怨,施凱爾執政週年的政治危機

2025/07/10
川普的加薩計畫引發譁然。圖為位於加薩市內的塗鴉牆,川普人像的臉上帶有腳印。 圖/...

當美國再次漠視國際法?川普的加薩計畫如何衝擊國際秩序

2025/02/11

最新文章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財相里夫斯,2025年5月8日出席歐戰勝利日紀念音樂會。 圖/路...

英國又一位短命首相? 削減支出引民怨,施凱爾執政週年的政治危機

2025/07/10
日本米價高漲的問題引發不少民怨。雖然目前價格已有下降趨勢,但緊接著7月20日的參...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2025/07/10
主圖:喬治亞州女性史密斯腦死後才發現懷孕,醫院將其強制插管維生直到胚胎發育剖腹生...

喬治亞州史密斯案:腦死孕婦成為胚胎容器,模糊法規如何剝奪生育自主權?

2025/07/09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舉辦10年的「東亞和平行腳」活動,透過親身走過多個島嶼,聆聽島民對和平的願望。 ...

台灣人的2025東亞和平行腳:守護戰爭記憶,創造和平價值的民間網絡

2025/07/04
2025年7月2日,達賴喇嘛透過預錄影片宣布將會轉世返回世間。 圖/美聯社

達賴喇嘛確認延續轉世制度:真假班禪喇嘛殷鑑不遠,中國「活佛轉世管理」爭議

2025/07/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