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選啟示錄(上):民主選擇了「軍政府」?
延宕多時的泰國大選,終於在上周末畫下句點。選戰從今年初以來就快速升溫,在觀光客的眼中,泰國仍是那個微笑國度,事實上整個社會早已暗潮洶湧,所幸尚無出現如過去的暴力事件。選舉結果的揭曉,是否能呼應民眾回歸憲政的渴望,抑或是製造出更激烈的對立?
先從選舉結果談起。在投票率方面,官方公布的數字為近66%,這個比例大出外界預期,也遠低於8年前選舉的75%。投票率的下降可能是部分選民不願出來表態、或選民認為投票無法改變現狀等因素,若從結果論,低投票率顯然有利於親軍政府陣營的勝利。
本次大選得票最多的前五名政黨,囊括了近九成的有效票。它們可粗分為親民主陣營,包括為泰黨(PTP)、未來前進黨(FFP);親軍政府陣營,包括公民力量黨(PPRP)、民主黨,以及立場較為搖擺、不排除與任何一方結盟組閣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
從各黨得票可看出,除了泰自豪黨外,其他政黨版圖正在產生激烈的位移。在PTP方面,本次選舉獲得約740萬的議員選票,對照2011年PTP的1,200萬、2007年人民力量黨(PPP,為PTP的前身)的2,600萬、2005年泰愛泰黨(TRT,為PPP的前身)的1,400萬,得票率將近腰斬,被視為是塔克辛陣營的大敗。
當然,歷屆選舉投票率與候選人不盡相同、政治環境也有異,都會影響塔克辛派的得票。這些年來軍方、保守派等勢力禁止塔克辛家族參政,不斷剷除塔克辛派的地方樁腳,不少政治人物都轉投他黨。而對年輕首投族來說,塔克辛已是十多年前的政客,屬於老派政治符號,基本上較為無感。
另一個泰國最老牌政黨——民主黨在本次選舉也面臨殞落的命運,黨魁艾比希已於開票當晚辭職負責。今年民主黨得票約為370萬,對照起2011年的890萬、2007年的2,100萬、2005年的400萬,不難看出此黨由盛轉衰,更連基本盤都不保。
多年來,泰國政黨分分合合,民主黨始終屹立不搖,還曾數度組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本次選舉,民主黨遭逢空前危機,原因在於其選民結構屬於擁戴皇權的保守主義,與PPRP高度重疊。且相較於PPRP擁有軍政府作為後盾,統合地方勢力,民主黨可謂腹背受敵。
是故,選前艾比希採取區隔PPRP之策略,先是反對軍人干政,表示他不會支持帕拉育續任總理。同時,艾比希又提出但書,強調PPRP無意維持軍政府對新內閣的控制,則他可考慮與PPRP合作組閣。也就是說,艾比希既試圖搶奪反對獨裁的中間選票,又要鞏固反對塔克辛派的既有支持者。
然而在激戰後,民主黨勉強保住泰國南部根據地的相對多數,支持度卻大幅衰退,整體得票甚至落後於新秀FFP兩百萬票。這意味形勢比人強,選民不買艾比希的單,最明顯的信號就是民主黨在曼谷選區的全面敗退,中間選票轉向FFP、保守選票則投向PPRP,艾比希成為最大輸家。
從某個角度來說,泰國人民或許厭倦黃、紅衫軍之爭,進而反映在民主黨與PTP的得票上。但有輸就有贏,本次選舉成就了PPRP與FFP兩個新政黨,這兩黨在政治光譜上的對立,其實不下於過去的塔克辛與反塔克辛路線,也將泰國政治帶入新的局面。
今年選舉最令人驚豔的,當屬FFP的異軍突起。該黨首次參選便獲得580萬票,堪稱最大贏家,而這具備內外條件配合。像是反軍政府獨裁立場定位明確、黨魁塔那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形象良好、政見論述符合選民期待等,都是FFP致勝關鍵。
此外,因提名烏汶叻(Ubolratana)長公主作為總理候選人,而被憲法法院下令解散的泰愛國黨(TRC),也沒有停止動作。由於TRC被下令解散已鄰近大選,依法律規定,候選人有登記期限,故即使投入其他政黨亦不能成為候選人。
有些TRC成員便替FFP候選人掃街拜票,請求支持群眾轉移投票、改為支持FFP。由於TRC屬於塔克辛派,其呼籲轉移投票之舉,代表FFP有能力可接收親塔克辛的選票。
加上PTP與FFP立場接近,本次PTP選票的減少,可視為是轉向FFP。若將PTP加FFP的選票加總,約為1,300多萬,相當於2011年PTP的得票,但考慮到本次投票率比上次低,多出來的選票可說都是FFP之功。
換言之,FFP既可分食PTP選票,又可吸納新的選票。不過FFP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選將有限,在選區議員上只贏得29席,還輸給民主黨的34席。但受益於比例代表選制的改變,從採用類似日本的並立制,改為接近德國的聯立制,使選票能反映中小型政黨的得票,讓FFP成為第三大黨。
另外一個贏家即是PPRP,由於該黨屬於軍政府代言人,選前外界較不看好其聲勢。渠料選舉結果揭曉,PPRP獲得790萬票,還贏過PTP約50萬票,這絕對是千禧年以來泰國政治最大事件。
因為歷年選舉中,塔克辛派無論怎麼換名稱、換誰領導選舉,都贏過保守派的代言人民主黨許多。但這次保守派顯然放棄民主黨,全力集結在PPRP之下,憑藉軍政府的執政優勢,成功的反擊了塔克辛派。
嚴格來說,PPRP的大勝跟總理帕拉育個人沒有太大關係,而是選舉策略應用得宜。由於後臺有軍政府撐腰,該黨得以大舉招降納叛,無論是塔克辛內閣或政黨舊屬、紅衫軍幹部,乃至於民主黨、泰自豪黨等人士,都看到PPRP選後組閣的機率甚高,因此紛紛投靠。
再者,軍政府執政後,也開始學習塔克辛的民粹主義政策,包括大量補貼農民、可提取現金的社會福利卡、增加公務員退休金與老人年金等。有論者批評是政策買票,但選舉結果也證明,這對部分泰國選民頗為受用,具體呈現在泰國本來傾向於塔克辛派的北部與中部地區。
截至目前,泰國選委會(EC)基於一些原因,像是為調查選舉不公等,尚未公佈官方正式選舉結果,也就是只有區域議員名單,卻沒有政黨代表名單。依2017年新憲規定,上議院的250席由軍政府提名,下議院有500席次供各黨角逐。
要出任下任總理,需要兩院議員過半同意,按照媒體的數字估算,沒有任何黨派達到過半門檻。現任總理帕拉育雖已掌握上議院250票,但仍需要下議院的126票。這對PPRP來說並不難,法律規定議員可自主決定支持總理候選人,不需與黨團一致,因此只要再吸收幾位民主黨或泰自豪黨議員投靠,或是他黨完全合作,以換取內閣官位,形成絕對穩定的體系。
至於在PTP方面,儘管仍在找尋盟友組閣,但要突破先天不良的「參議院魔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另外,如FFP則將焦點放在選後修憲、制衡軍方勢力上,希望能結合新的民主盟友,共同扭轉畸形的憲法結構與政變傳統,這也是難度極高的目標。
無論如何,本次選後泰國已正式進入後塔克辛時代,保守派與軍方勢力透過選舉機制,獲得合法性,將讓泰國的民主改革更為艱辛。PPRP的組閣、FFP的崛起,固然呈現了新時代的樣貌,卻也代表著政治兩極化的現象未曾或減,反倒是經由年輕世代的參政,而埋下日後衝突的遠因。
——▌接續下篇/泰國大選啟示錄(下):選舉奧步?泰國還能微笑嗎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