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如果「台灣有事」?沖繩的危機感與應變理解 ft.《報導者》張鎭宏

2023/10/27 轉角說

圖為駐沖繩美軍的第18飛行隊F-15C戰機。「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這句出自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話語,如今在國際局勢的變動下,已成為危機感臨近的壓力現實。 圖/嘉手納基地
圖為駐沖繩美軍的第18飛行隊F-15C戰機。「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這句出自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話語,如今在國際局勢的變動下,已成為危機感臨近的壓力現實。 圖/嘉手納基地

「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這句出自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話語,如今在國際局勢的變動下,已成為危機感臨近的壓力現實。地理位置靠近台灣的沖繩,如果遭遇緊急事態發生,能如何應變危機?沖繩又是如何理解台海局勢的變化?本集轉角國際podast 重磅廣播系列,邀請現任《報導者》國際線主編張鎭宏,分享他到沖繩採訪製作的專題報導——〈中國虎視下的島鏈 沖繩如何成為台海危機的熱點?〉,第一手的現場觀察和深度解析。

▌請收聽下方連結:

▌延伸閱讀:

阿潑/〈《沖繩戰的孩子們》:從兒童的視角思考戰爭〉

提到太平洋戰爭或二次大戰,人們總以為那是久遠以前的過去,是一段無須探究的歷史。但歷史實為當代的借鏡,川滿彰這本《沖繩戰的孩子們》所要闡明的主題,他的問題意識是:「如果自己小時候發生戰爭,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沖繩的少男少女因受軍國主義教育,無法對戰爭發出質疑,甚至被迫成為戰爭的工具。故鄉就是戰場,他們無可避免地直面血腥。《沖繩戰的孩子們》對於台灣讀者之所以具有閱讀價值,不僅僅因為它給我們了解沖繩近代歷史的新視角,也是因為此書的觀點與內容,可以和台灣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產生共鳴回聲。

許仁碩/〈反基地等於反美反日?沖繩被強貼的「親中」標籤〉

將沖繩一切反對的聲音,無論是勞工、性別、環保還是基地問題,一律打成「反日親中」,是日本部分論者慣用的攻擊手法。但將反對邊野古基地的沖繩人,一竿子打為「親中派」、「賣國賊」的說法,對沖繩人而言不僅更加反感,也反而再一次證明了本土對沖繩的嚴重誤解與歧視。在台灣部分媒體的報導中,將「全沖繩」的主張簡化為「反日反美」,再進而連結到「親中」。但所謂「反基地」的成因與光譜相當複雜,若輕率以「親中/反中」化約,將會錯失了真正應分析、注目的焦點。

重磅廣播/〈哭著哭著就笑了?沖繩「地獄梗漫才」歷史傷痛搞笑治癒〉

「黑暗傷痛的歷史,該怎麼用笑話治癒?」日本的搞笑演藝界歷經了過去一年的疫情衝擊,一度因為沒有演出、收入斷炊的困境而演變成業界危機。病毒沒有擊潰搞笑藝人,電視節目與實體演出有復甦趨勢,疫情也成了搞笑的素材話題;而在日本搞笑圈之中,有別於日本本土的「沖繩式搞笑」近年來也頗受關注,其中最令觀眾衝擊的是極具沖繩在地特色的「地獄梗」。諸如血腥的二戰問題、美軍基地和反基地運動,嚴肅與傷痛的歷史被轉化成了沖繩漫才的笑話一則,在逗人發笑的瞬間也令觀眾笑得膽戰心驚;而沖繩的喜劇演員們其實下了十足的功夫:搞笑其實也能是治癒「悲劇之島」的一帖良方。

地理位置靠近台灣的沖繩,如果遭遇緊急事態發生,能如何應變危機?沖繩又是如何理解台海局勢的變化? 圖/嘉手納基地
地理位置靠近台灣的沖繩,如果遭遇緊急事態發生,能如何應變危機?沖繩又是如何理解台海局勢的變化? 圖/嘉手納基地

圖為張鎭宏在沖繩拍攝的夜景,整套系列寫下來身心俱疲,只好夜觀星象療癒一番。 圖/張鎭宏
圖為張鎭宏在沖繩拍攝的夜景,整套系列寫下來身心俱疲,只好夜觀星象療癒一番。 圖/張鎭宏

推薦閱讀

中國虎視下的島鏈──沖繩如何成為台海危機的熱點?

反基地等於反美反日?沖繩被強貼的「親中」標籤

《沖繩戰的孩子們》:從兒童的視角思考戰爭

哭著哭著就笑了?沖繩「地獄梗漫才」歷史傷痛搞笑治癒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最新文章

圖為堆滿貨櫃的美國洛杉磯港。 圖/法新社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2025/04/01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規模7.7的大地震(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

緬甸大地震:為何「前往現場報導」如此困難?

2025/03/29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