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重演的西貢淪陷:世界如何面對「進擊的塔利班」?
文/孫超群(The Glocal研究員)
自從美國今年 4 月確認在「911 事件 20 週年」從阿富汗撤軍,各界已有不祥預感,阿富汗衝突即將升級至「終局之戰」,結果一語成讖。如今阿富汗政府軍士氣低落,相反塔利班勢如破竹。1996 年喀布爾淪陷的場景,即將再次上演嗎?
過去兩個月,隨著美國加速撤軍,反政府聖戰武裝組織塔利班的勢力蔓延相應加快。7 月 2 日,美軍在沒有通知下突然撤出阿富汗最大的巴格蘭空軍基地;7 月 6 日,美軍透露撤軍進程已完成九成;時至7 月 8 日,美國總統拜登又宣布提早在 8 月 31 日結束美軍近20 年的軍事任務。但另一方面,塔利班最近迎來多場大捷,自稱取得全國將近九成地區的控制權,外界則估計組織控制全國三分一以上。
塔利班勢力越強大,美國撤軍越快。美國已對阿富汗政府的苦況視若無睹,決心離開這個「帝國墳墓」。誠然,後阿富汗戰爭的形勢,地緣上對美國的影響並非最大。假如喀布爾真的落入塔利班手中,忙於奔命應對的將會是周邊中亞國家、俄羅斯以及中國。
塔利班重掌政權,對各國來說是一場始料不及的突發意外,或是早已為此作心理準備的預期局面?又如何與塔利班這個看似宗教意識形態凌駕一切的對手打交道?
▌美國:以退為進的戰略取捨
其實美國現時全面撤軍的時間表,已經比起原定的 5 月 1 日還要遲。美國前總統川普早已敲定撤軍,拜登只是延續前朝外交政策而已。對美國來說,他們早已完成在阿富汗的任務,包括擊殺基地組織領袖賓拉登,留下來的掙扎,只是如何善後。
自上年開始,除了與塔利班達成和平協議、計劃逐步撤軍之外,美國官方對中亞地區亦形成了一套戰略觀 —— 摒棄以軍事手段干預阿富汗,轉而採用外交及經濟手段促進阿富汗和平,並讓鄰近的中亞諸國分擔更多責任,這無疑是以退為進的取捨。
在2020年2月初,時任美國國務卿龐佩奧訪問中亞之旅結束後,國務院旋即公布《2019至2025年美國對中亞戰略》,裡面提及六大政策目標,與阿富汗有關係的分別是「支持維持阿富汗的穩定」、「鼓勵中亞與阿富汗的聯繫」,可見美國對地區的外交政策方向調整。
另外2020年2月29日美國與塔利班達成的和平協議中,根據第二部分內容的意思,只要塔利班與包括伊斯蘭國及基地組織等極端勢力割席,禁止他們利用阿富汗國土去威脅美國及其盟國的安全,美國就不會再以軍事插手阿富汗。換句話說,這也是美國容忍塔利班的底線。但現實上,塔利班如何保證國內不受極端勢力影響?
以上外交調整及早已落定的紅線,符合此刻美國對塔利班極速擴張的消極態度。除了遊說中亞國家一起軍事合作,以及暫時收留曾為美軍工作的阿富汗人之外,美國只能口頭呼籲阿富汗各方重返談判桌。在塔利班來勢洶洶之際,拜登堅稱決定自己未來的前途,是阿富汗人民的權利和責任,
可見美國放棄阿富汗已成為大局,隨時拱手相讓阿富汗給塔利班。
有趣的是,早前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聲稱要到 8 月才能向阿富汗政府提交書面和平協議,美國也呼應表示協商是結束戰爭的唯一方法。但按目前塔利班擴張的速度,誰知道屆時喀布爾是否已經淪陷?
▌中亞斯坦國家:Plan B 早已預備?
塔利班勢力蔓延一日千里,除了佔領阿富汗國土之外,更幾乎控制大部分接壤國家的邊境關口,例如塔吉克的謝爾罕班達口岸、土庫曼的阿奇那(Aqina)口岸、伊朗的伊斯蘭卡拉(Islam Qala)口岸等等,嚴重打擊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但面對大軍壓境,鄰近的中亞斯坦國對阿富汗亂局有何回應呢?今非昔比,比起 20 年前,在阿富汗的外國利益關係者越來越多、相關利益瓜葛越來越複雜。若阿富汗動盪加劇,鄰近國家會日益擔心來自極端勢力的安全威脅,破壞區域經濟合作,例如基建項目及經貿等等。
事實上,中亞國家一直以來也有「兩手準備」。他們在外交及經濟合作上,不但與阿富汗中央政府商談,亦會尋求塔利班的安全保證及支持,兩邊押注作項目風險管理。看似宗教意識形態大於一切的塔利班,其實也會考慮現實政治及長遠國家建設,積極與區內國家達成經貿及基建合作。
今年 2 月,塔利班發言人沙欣突如其來到訪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聲稱全面支持「土庫曼—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道(TAPI)和保證土阿之間其他項目安全執行。
此外,烏茲別克外交部長卡米洛夫於今年 4 月亦在卡塔爾與塔利班政治辦公室負責人巴拉達 會晤,席間後者表態歡迎烏茲別克投資阿富汗的運輸及能源基建項目,指出這些大型基建有助國內經濟發展,以及推進政治和平進程,這裡顯然是指旗艦項目「馬扎里沙里夫—喀布爾—白沙瓦」三國鐵路。
回到最近,即使塔利班積極佔領接壤中亞鄰國的口岸,仍多次以行動及口頭安撫中亞國家的不安情緒。美國《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塔利班攻佔阿塔之間的謝爾罕班達口岸後,表示已與塔吉克商談,保證雙方邊境和海關運作正常,絕不影響商人和平民,此舉也獲得塔吉克政府默許。另外,塔利班代表在 7 月 8 日到訪俄羅斯時向俄方保證,不會侵犯中亞國家的邊界,並保證外國在阿富汗領土上的外交和領事使團的安全,以安撫中亞國家的憂慮。
可是,這些中亞斯坦國並不會輕易信任塔利班所作的安全承諾,依然保持一定警惕。除了考慮塔利班會否出爾反爾,亦要提防伊斯蘭國呼羅珊省及基地組織等極端勢力乘虛而入,尤其最近阿富汗逃兵及難民不斷湧入塔吉克及烏茲別克,對中亞斯坦國構成安全威脅。對此,土庫曼月初開始於距阿富汗邊界的馬雷空軍基地部署導彈及戰鬥機,而塔吉克總統拉赫蒙也下令向阿富汗邊境派遣 2萬名士兵鎮守。
其實在他們之中,塔吉克最緊張阿富汗的亂局。近代史上,與阿富汗擁有長達 1,357 公里邊境的塔吉克,最易受到不論溫和或極端的伊斯蘭反對勢力威脅 —— 1992 至 1997 年,多次以阿富汗為基地、以伊斯蘭復興黨(TIRP)為首的反對陣營與拉赫蒙政權爆發內戰;2018 年 7 月,伊斯蘭國在塔吉克發動恐襲,撞死 4 名騎單車的外國遊客。
如今就算塔利班與伊斯蘭國敵對,亂局會否讓阿富汗成為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溫床,從而滲透中亞、威脅區內政權穩定?塔利班日趨務實的同時,會否令組織內部分化,驅使部分成員轉投較極端陣營?即使中亞斯坦國與塔利班公開交涉早已成為新常態,他們也得考慮這些風險。
▌俄羅斯:在阿富汗有限度投機,軍事外交雙軌並行
眾所周知,俄羅斯在「帝國墳墓」有過十分慘痛的歷史。經歷 1979 年至 1989 年的十年戰爭,當時蘇聯無功而返,猶如美國於 70 年代陷入越戰的沼澤中。
面對美國撤軍年代的阿富汗局勢,俄羅斯不會重蹈覆轍貿然出兵,但會以兩種方法應付來自阿富汗的安全威脅 —— 軍事上會穩守中亞斯坦國的邊境,外交上則積極與塔利班接觸。
俄羅斯最害怕來自極端伊斯蘭勢力的威脅。俄羅斯的官方情報稱,有超過 2,000 名伊斯蘭國呼羅珊省武裝分子在阿富汗活動。若伊斯蘭國勢力擴展到中亞,後果不堪切想。中亞局勢與俄羅斯息息相關,故於不少中亞移工在俄工作。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19 年分別有烏茲別克147 萬、吉爾吉斯55 萬、塔吉克87 萬的外籍移工在俄工作,數目眾多。
就算早前在俄移工因疫情封關而大幅減少,最近己陸續恢復來往中亞與俄羅斯的航班,中亞外勞慢慢返俄。因此,若來自阿富汗的極端伊斯蘭勢力向中亞擴張,必定波及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縱然面對上述威脅,心有餘悸的俄羅斯絕不會出兵阿富汗,而是以穩守中亞與阿富汗之間的邊界為首要任務,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軍事合作,最直接是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成員國的身份協助中亞盟友。基於 CSTO 的集體防禦條款(第四條條款),指明「若成員國領土被他國入侵,其他成員國有責任軍事介入」。
俄羅斯對軍力較弱的 CSTO 成員國塔吉克特別照顧。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 7 月 7 日表示,莫斯科將動用塔吉克第 201 軍事基地的實力,盡力制止任何對 CSTO 成員國的侵略行為,並肯定莫斯科在 CSTO 框架內履行集體防禦條款的義務仍然有效。拉夫羅夫更聲言,若衝突只發生在阿富汗境內,俄羅斯絕不會出手干預。
與此同時,俄羅斯冀以外交手段緩和阿富汗局勢,充當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之間的中間人角色,與各方保持良好關係,借此擴大區內政治影響力。除了美國主導的杜哈會談機制及伊朗發起的德黑蘭會談之外,俄羅斯也不惶多讓。俄羅斯總統阿富汗問題特使卡布洛夫, 7 月 8 日與塔利班代表在莫斯科會晤,敦促對方勿讓衝突延至境外,而塔利班則重申尊重阿富汗與鄰國的邊界,保證不容許伊斯蘭國有機可乘。
雖然外交談判不能立即促成停火,但塔利班已給予莫斯科一個十分滿意的答案。塔利班明白,爭取俄羅斯信任是贏取「國際線」的重要一步,至少能換取莫斯科保證不軍事干預阿富汗,讓塔利班無後顧之憂,專心應付內戰。
▌中國:與塔利班打交道,是對付「三股勢力」的權宜之計
對中國來說,阿富汗問題與「三股勢力」威脅密不可分。中亞位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地帶,多國與阿富汗與鄰,中國不但擔心區域動盪影響「一帶一路」項目,更關注包括「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ETIM,或稱「東伊運」)的伊斯蘭極端及分離勢力壯大,劍指新疆。據聯合國安理會報告指,現時大約有 500 名「東伊運」成員在阿富汗的巴達赫尚省。分離勢力雖少,但他們靠近中國新疆山區邊境,足以刺激中國的敏感神經。
阿富汗形勢日益緊張,塔利班佔盡上風之際,策略上中國不得不與其接觸。早前《金融時報》報道,傳中國已默默尋求與塔利班談判,其中有分析認為,中國試圖與塔利班合作,北京要求塔利班要切斷與「東伊運」的聯繫,以換取中國支持,並透過與塔利班有良好關係的巴基斯坦,投資重建阿富汗。
結果報道刊出數天後,有塔利班高級官員放出風聲,表示塔利班雖然關注世界各地穆斯林的權益,但保證絕不干預中國內政。同時塔利班發言人沙欣強調,之前答應美國不許極端勢力利用阿富汗國土去威脅鄰國安全,亦適用於中國,更透露不會與西方國家一起就涉疆議題譴責北京。可見,塔利班為了爭取中國支持,努力向其釋出善意,也顯示其外交並非全以意識形態主導,比想像中還要務實,以建國或國家利益至上,這也十分符合北京的心意。
中國這套路是否似曾相識?其實早在 1996 年塔利班奪權後,亦有傳中國曾與塔利班就彼此利益展開交流。當時「東伊運」在阿富汗建立軍事訓練營,威脅中國新疆後花園。於是北京開始接觸塔利班政府,冀望塔利班能夠維護中國利益。巴基斯坦上議院議員 Mushahid Hussain 憶述,2000 年中國駐巴基斯坦時任大使陸樹林,曾密晤塔利班時任領導人奧馬爾,當時奧馬爾曾保證不會允許任何組織在其領土從事反中活動,以換取中國承認塔利班政權及反對聯合國對其制裁。可惜,雙方期望最後沒有實現。
此外,中國對塔利班並非沒有防範,在嘗試談判之外,中國亦積極運用上合組織(SCO)等多邊機構,與中亞斯坦國合作,希望當地政府保護中國在地利益,特別是確保「一帶一路」項目及經濟貿易的安全。
緊接著美國撤軍後,中國於今年 5 月舉行的「中國 + 中亞五國」外長第二次會晤上,敦促中亞五斯坦國合作打擊東伊運在內的「三股勢力」。此外,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於 7 月 12 到 16 日到訪中亞多個與阿富汗接壤的國家(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參與「上合組織 — 阿富汗聯絡組」外長會議,預期討論阿富汗局勢,就打擊恐怖主義交換意見,以及與當地政府協調,採取措施應對阿富汗的威脅。
按目前形勢,阿富汗政府隨時倒台,塔利班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持份者。在中國沒辦法像美國過去 20 年般窮兵贖武下,除了與上合國家協調反恐工作之外,把塔利班納入談判對象才最符合國家利益。到底最後中國拉攏塔利班打擊「三股勢力」的策略會否奏效?抑或後者只是順口開河討好中國,實際上是採取拖延策略、暗度陳倉?無論如何選擇,中國都不是沒有風險的。
▌關鍵:塔利班會否汲取歷史教訓?
20 年前,大部分國家甚至美國都不反對塔利班政權的存在。塔利班當時的死因,在於後期與蓋達組織過從甚密,內部的務實派過於弱勢,結果組織被扯進全球恐怖主義的漩渦之中,直接令其倒台。
20 年後,塔利班能否成功?視乎領導層有否汲取歷史教訓,放棄意識形態的包袱,以務實理性的態度處理國際關係。但是,就算組織領導層願意與其他國家妥協,內部不同立場的成員願以大局為重嗎?組織內部派系林立、光譜甚廣,前去莫斯科、杜哈、德黑蘭談判的組織大台,並不能代表塔利班全部人。
外交是雙向的,塔利班苦惱如何爭取國際支持的同時,整個地區都在費盡心神思考如何跟塔利班打交道。又有誰知道,未來數個月阿富汗的前途會是如何?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