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斯坦》:北京「西進戰略」誤打誤撞的中亞絲路帝國
《中國斯坦:不經意創造的中亞帝國》(Sinostan : China's Inadvertent Empire)原文版2022年面世,此著作屬坊間罕有探討近代中國對中亞(甚至歐亞)區域關係及外交政策的巨著,由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研究員龐圖奇(Raffaello Pantucci)及已故地緣政治學者彼特森(Alexandros Petersen,在2014年阿富汗恐襲中喪生)合著。想不到,短短一年時間,《中國斯坦》中文版也迅速問世,讓華文讀者多了管道認識陌生的國際政治領域,對研究中亞國際政治的筆者來說,簡直欣喜若狂。
此書作者花了十年時間,在中亞地區不斷旅行和研究,造訪中國協助興建的道路、鐵路、邊關哨所和市場,採訪旅居中亞的中國商人、邊境貨車司機、努力學習中文的中亞年輕人、中亞五國政要、中國企業高管以及學者們,親證中國在中亞腹地(泛指的話,囊括阿富汗及巴基斯坦)不斷擴大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力量。
因此,書本內容穿插民間生活化的訪談對話,以及理論層面的學術討論,言簡意賅,可讀性高,對國際政治的新手老手皆宜。
▌美國在談論新絲路時,中國已經正在實現它
《中國斯坦》的書封(中英文版皆同),是紅其拉甫口岸(Khunjerab Pass),屬貫通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喀喇崑崙公路的必經邊境,極具標誌性。此通往歐亞大陸的大門,早在2013年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之前便已建立多時(喀喇崑崙公路在1980年代開通),中國決心與西部陸路邊境國家發展深入的政經關係,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早——1994年李鵬造訪中亞地區開啟兩地關係、1996年江澤民與「上海五國」領袖會晤、1990年代末提出「西部大開發」,都是證明;橫越伊爾克什坦口岸的中吉烏公路、征服帕米爾高原的中塔公路、穿越大漠的中哈石油管道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也是在2010年前完成的重要基建。
相較於中國,美國是到了2011年,才由時任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提出了美國主導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中國斯坦》作者在訪問中亞地區時驚嘆,中國在中亞的活動走得很前。
美國談論過對新絲路的夢想,而中國正在實現它。
即使如此,本書在此帶出了一個重點——多年來,北京對中亞的政策一直缺乏宏觀的大戰略(Grand Strategy)及有系統的論述,在西邊地區的一系列活動,包括企劃案和工程,似乎欠缺協調,各自為政,人們都不太了解北京這些舉動背後的政治議程。
誠然,過去數十年,中國在官方論述上,並無明顯著墨向中亞發展的戰略意圖,但大多分析也認為,北京對中亞政策並非對外為主,而是以內部事務為核心,即國內主權、安全和發展為優先。中國認為中亞與本國緊密相連,在中國的中亞政策裡,新疆十分重要,中國的中亞政策主要是北京的新疆政策一項構成要因素,歸根究底,是想藉推動中亞地區經濟發展,連帶新疆這個「通往歐亞大陸的門戶」繁榮穩定,以確保國家安全得到保障。因此,有沒有清晰的外交目標、能不能在中亞建立像俄羅斯般的區域霸權,並非重點考慮。
這也造就了此著作的書名,也是作者的重要觀察:中國在中亞誤打誤撞、沒有具體組織之下,建立了一個帝國。就如上述論點,在中亞建立區域霸權非北京對西部政策的首要目標,中國在區域無處不在的足跡,只是「無心插柳柳成陰」的結果。再加上,在地緣現實下,像美國的海權勢力難以深入歐亞內陸腹地,應對中國只能側重印度太平洋地區;陸權大國俄羅斯的國力也大不如前朝蘇聯,並在烏俄戰爭下急促倒退。在沒有其他大國競爭下,中國是唯一在中亞長期積極經營的大國,獨霸中亞乃無可避免。
▌由太平洋轉向歐亞——「西進戰略」的誕生
對筆者而言,中國對歐亞大陸的大戰略漸漸變得具體及出現高調討論之時,就是在2011年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教授於《外交事務》發表的〈中國大戰略求索〉一文,以及翌年在《環球時報》發表了題為〈「西進」,中國地緣戰略的再平衡〉的文章。雖然,《中國斯坦》作者認為沒有直接證據證明,2013年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王教授的論述大有關聯,但肯定王教授在此方面的論述,有助大家更了解中國近十年變得更有系統的「西進戰略」。
如前所述,中國早於2013年前積極經營中亞地區,「西進戰略」並非新鮮事,惟時易世移,全球地緣政治急促變化(中美關係惡化,「三股勢力」威脅加劇),為「西進戰略」增加更多政治考慮,「一帶一路」倡議也應運而生,對歐亞的大戰略觀逐漸成形。
簡單來說,「西進戰略」就是「中國轉向歐亞」(China’s Eurasian Pivot)以回應美國「重返亞太」(Pivot to the Asia Pacific)。王教授認為,中國應與中亞、中東、南亞發展更緊密關係,認為推動中國經濟、政治活動和國家利益的「西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並指出中國必須停止依戀太平洋沿岸地區,要「向西進」,「向西看」。
這裡說的「戰略意義」,普遍可由地緣政治學解釋。「西進政策」推崇者特別喜歡的陸權論者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他提出「心臟地帶理論」(The Heartland Theory),認為基於豐富天然資源、龐大的人口以及有不少具發展潛力的國家,歐亞中央是具戰略利益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中國需要的是麥金德,而非依靠海權論者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
還有另一層「戰略意義」,就是顧及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南海認為新疆問題愈演愈烈,例如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恐襲案、2014年昆明恐攻、2016年中國駐吉爾吉斯大使館爆炸案,令北京加緊透過「西進戰略」,與中亞國家實現睦鄰友好及戰略伙伴關係,繼而保障中亞地區的政治穩定,最終實踐「國內安全」之核心國策。
以上大致上簡單介紹了貫通《中國斯坦》全書的核心觀點,可讓讀者快速了解中國經營中亞地區的思維,作為此著的導讀。當然,書內亦有其他有趣的討論:在中亞地區「中國負責經濟,俄羅斯負責安全」是謬論?塔利班奪取阿富汗政權後,中國有多大決心介入「帝國墳場」?「西進政策」下,對中俄關係有何啟示?在當下的國際政治氣候,相信這些議題能夠吸引讀者。
作者: 拉菲羅.龐圖奇(Raffaello Pantucci)、亞力山卓司.皮德森(Alexandros Petersen)
譯者: 高紫文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3/10/14
內容簡介:在《中國斯坦》這本書裡,兩位廣受讚揚的外交政策專家記述他們遊歷中亞的旅行,關注中亞地區的最新發展,談論中國正在擴張的影響力。他們訪問絲綢之路市集裡的中國商人,翻越偏遠險峻的山區隘口。他們同情阿富汗考古學家,必須負責保全擁有數百年歷史的佛教古蹟,防止古蹟在採礦工程中遭到破壞殆盡。他們訪問滿懷熱血學習漢文的中亞年輕人,同時造訪中亞五國的首都,訪問官員、聽官員訴說他們親眼見證北京日益改變中亞地區。其故事和經歷,闡明了中國的外交政策倡議如何在中亞當地推動,以及如何影響住在這個中國「不經意創造的中亞帝國」裡裡外外的人們。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