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35日的曹國風暴(下):文在寅棄車保帥?或壯士斷腕?
正式就任僅35天,因妻女身陷投資與學歷爭議,激起適任與否的民意對立後,南韓法務部長曹國於10月14日閃電請辭,引發外界錯愕。在發出辭職聲明文後,他步出法務部大門,面對圍堵的記者群說道:
「我對國民們感到既抱歉又慚愧,同時也要致上謝意;我現在要以一位市民的身分回歸社會。法務部的革新與檢調改革的課題,將有比我更優秀的繼任者來承擔。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國民們會好好為檢調改革收尾。」
曹國這番話,表明自己在甚短時間內所推動的檢調改革,任務已告一段落,接下來期望民意能繼續監督與支持。請辭後,他也確定將回歸原本服務的國立首爾大學法學專業研究所教授職務,校方也已受理批准。
過去兩週,曹國所發表並確定將正式上路的檢調改革方案,集中針對包括證人與嫌疑人在內的調查,必須強化注重人權的原則、特別搜查部的更名,以及職責調整與規模縮減。
除檢調自行廢除公開傳喚制度外,上週也提到,提供檢察長座車的特殊待遇將取消,深夜與長時間對當事人的問訊也將走入歷史;往後,每回調查問訊的時間,將被限制在8小時內,包含檢察官閱覽相關證物與資料的時間,則不得超過12小時。
此外,過往檢察官為了向特定人物予以報復性搜查,或者為了故意拖延時間,因而另外「分案調查」的行為,也將被禁止;為了防止反腐敗搜查部(舊稱「特別搜查部」)獨大與濫權,從啟動搜查開始,過程中檢察官都必須將相關進展向高等檢察長報告,以隨時檢證檢方調查是否有違法。
隨著非公開傳喚制度上路,檢方私下對媒體「公開(當事人)嫌疑事實」的行為,也將被禁止。這是因為過往有太多案例,當事人在遭檢方傳喚與起訴後,媒體另行曝光檢方所發現的新質疑,引發「檢調餵養媒體相勾結」的爭議。
儘管南韓媒體界擔心,這可能造成檢方在重大公共案件上搜查怠惰、甚至可能「吃案」,並對國民的知情權帶來侵害,但法務部強調,這是為避免未被定罪的當事人,隱私與人權受到侵犯。
面對多項改革案,法務部強調,往後將加強對檢調的實質監察,並新設規定,確保檢調站在維護人權的立場,正常行使職權。
而特別搜查部更名為「反腐敗搜查部」,原本7處據點將縮減成3處,並正式確立設於首爾、光州和大邱3大都市,專司主動性的發掘搜查,剩下的水源、仁川、大田與釜山等4處原「特搜部」,將納入刑事部門。這份改革案已於10月15日上呈國務會議並生效。
南韓輿論為曹國的妻女爭議與適任與否,兩個多月來陷入激烈對立,連帶影響到文總統與執政黨的支持率,是不爭事實,但曹國選擇在由他主導推動的檢調改革「旋風式」正式上路後才離開,背後亦有期待為自己留下歷史定位的意義。
只是,政界爭執並未結束——曹國辭退後,最大在野黨的保守派自由韓國黨,仍未停止批判立場。
「雖然遲了些,(曹國)最終還是如預料般辭職,但這段時間,這個政權讓國家輿論分裂,還把國民當作笑話看,文總統有必要為此道歉。」
韓國黨院內代表(國會黨團幹事長)羅卿瑗說道。
另一方面,儘管因任命曹國,遭遇支持率下滑的危機,執政黨仍與文在寅總統站在同一陣線,給予曹國正面評價。共同民主黨院內代表李仁榮表示:「曹前部長在這35天極短任期,立下誰都逆轉不了的檢調改革里程碑,他熱情奉獻擔當的這個角色,功勞已在一根『火柴』之上。」
在法務部所推動的檢調改革上路後,文在寅政府與共同民主黨的下一步,是要在國會推動通過設立「高級公職者犯罪搜查處」(公搜處)的法案,徹查從過往到現在,高級政府人員有無不法行為,這被青瓦台與黨政高層視為檢調改革的終極目標。
自由韓國黨面對公搜處的設立,一直持反對態度,批評這是共同民主黨為長期執政、行使政治報復而計畫的「司法壟斷」,也明確表示不會合作通過「公搜處」法案。
但除韓國黨外,正未來黨、正義黨、民主和平黨,以及對案政治連帶(대안정치연대,從民主和平黨分裂出來)等其他小黨,都已對公搜處表達支持與合作的意願;由於共同民主黨加上其他小黨,在國會席次已過半,應能繞過執意反對的韓國黨,讓公搜處設立得以通過。
曹國爭議延燒的這兩個月,韓國黨重新找回「存在感」,透過搭上批判政權的順風車,順利凝聚保守派群眾的支持。
現時施測公司(Realmeter)每週實施的民調顯示,韓國黨的支持度,從上週的33.2%上升至34.4%,相較於年初還在20%左右徘徊,已明顯上升;反觀共同民主黨則從38.3%下滑到35.3%,與韓國黨差距不到1%,眼看就要被追過。但曹國如今已經請辭,韓國黨失去可攻擊目標,未來如何維持存在感?仍是嚴峻考驗。
而共同民主黨表面上看似因曹國爭議而滿目瘡痍,但實際上已順利推動檢調改革上路,在多數南韓民意認同檢調改革的情況下,未來將成為可宣傳的政績。加上曹國已辭職,若韓國黨持續杯葛接下來的司法改革與國會議事,反而能讓民主黨趁勢回擊其「為反對而反對」。
隨著明年4月的國會選舉逼近,聲望來到「五五波」的南韓進步與保守兩大陣營,在曹國辭職後,將持續廝殺。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