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土耳其成了「北約孤狼」:厄多安的搖擺大戰略
文/文德彬(The Glocal研究員)
從加入歐盟至明年3月29日離開,英國一直與各成員國若即若離;而今日的土耳其,在奠定該國外交地位、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內,雖然都是「搞事份子」,但同樣在地理邊陲,相比英國之於歐盟,土耳其對北約的重要性大得多。
近年,土耳其連番有親俄舉動,且無視美國多番要求,仍以參與策劃2016年的失敗政變為理由,拒絕釋放被軟禁的美國牧師布朗森(Andrew Brunson),引發兩國外交危機。
由於北約沒有退出機制(不像歐盟有《里斯本條約》第50條),而且土耳其執意退出的政治後果絕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能承擔,因此造就了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在北約的框架內,嘗試擺脫「美規土隨」的權力關係,增加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握守戰略咽喉 主宰北約東部
厄多安近年收緊權力,用人唯親(例如任命女婿出任財長),削弱司法及央行獨立權,削弱土耳其共和立國以來的三權分立制度,2016年發生政變後,更整肅大批異己,早已不已是新聞。對於土耳其步向專制,美國和歐洲已多番明示、暗示批評,但都束手無策,主因就是土耳其甚有戰略價值的的北約成員國身份。
土耳其於1952年加入北約(與希臘同一時間),掌控了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是北約牽制當年蘇聯及如今俄羅斯海上軍力的最重要一員。
此外,土耳其南部的因斯里克空軍基地(Incirlik Air Base),是北約最接近敍利亞、伊拉克及伊朗的空軍據點,不只存放了美國的核武,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空襲伊斯蘭國武裝份子的重要後勤,可見土耳其不論在海上和空中防衛,一直以來與美國共同主宰了北約東部的軍事力量。
根據北約今年發表的《2017年秘書長年報》估算,土耳其去年派遣了38.7萬名士兵於北約聯軍,人數僅次於美國,而土耳其的國防開支比例為1.48%(參照2010年實際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高於歐洲成員國平均開支的1.46%,甚至高於今年在北約峰會上被川普公開指責的德國(1.24%)。
厄多安早前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解釋為何近年對美國失望時,便闡述了土耳其在二戰後如何主動配合美國的軍事部署,也一再強調土耳其在北約防衛上貢獻良多。藉由北約這個世界上最緊密的軍事同盟關係,如今厄多安「善用」這張王牌——軍事上抱北約/美國大腿,在外交上不跟隨北約/美國大隊,走自己的路。
▌美土戰略同盟的曖昧空間
美國當年在北約成立才短短3年時,便邀請土耳其加入,正式確立了土耳其與美國的戰略同盟利益。除了1974年賽普勒斯政治危機,當時美國曾短暫對土耳其實施經濟制裁外,兩國大部份時間共同進退。
在蘇聯和南斯拉夫分別解體後,土耳其嘗試向昔日位於鄂圖曼版圖內的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地區和中東國家建立「新鄂圖曼主義」(neo-Ottomanism)外交,透過帝國年代的共同記憶,重新拉近土耳其與周邊國家的距離,並藉此擴展土耳其的經貿交流及外交影響力。在美國或北約立場上,土耳其此舉有助填補外交權力真空。
踏入21世紀,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被美國聯軍推翻後,橫跨土耳其、伊拉克和敍利亞邊境的庫德獨立訴求浮面,土耳其因飽受境內庫德工人黨(PKK)武裝攻擊,在庫德問題上與美國的矛盾也不再被隱藏。其後阿拉伯之春發生、敍利亞內戰爆發,令本身主張溫和伊斯蘭主義管治的厄多安,不再局限土耳其只做一個普通的北約盟國,而是主動介入周邊局勢,在外交上嘗試擺脫北約/美國的羈絆。
例如,擁有穆斯林兄弟會背景的穆爾西(Mohamed Morsi),出任埃及總統僅短短一年,在2013年7月便遭獲得美國巨額軍事援助的埃及軍方推翻,厄多安當時就公開譴責西方推翻民選埃及政府,亦呼籲釋放穆爾西。
另一邊廂,除了協助美國聯軍狙擊伊斯蘭國,厄多安也派兵介入敍利亞亂局,但並非如美國一樣,協助敍利亞的庫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YPG)對抗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府,而是乘機揮軍削弱YPG的力量——如今年3月在敍利亞邊境城鎮阿夫林(Afrin)發生的軍事衝突——引發美土兵戎相見的危機。
厄多安前述的取態早已惹來美國不滿。而俄羅斯為了堅守地中海唯一據點——即位於敍利亞拉塔基亞的赫梅明俄軍基地(Khmeimim Air Base)——也不惜一切援助敍利亞政府軍,對抗獲美國聯軍武器支援的反對派和YPG。
即使發生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軍機事件,但為了俄羅斯的能源,以及打擊土耳其的PKK勢力,結果促使厄多安不斷靠近普丁,土俄兩國越走越近。美土戰略同盟雖未亡,但已名不副實,起碼土耳其獲得了不再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權力。
▌軟禁布朗森:安內攘外
川普以不滿布朗森被土耳其當局軟禁之名,先是凍結2名土耳其官員在美國的資產和禁止兩人入境,之後向土耳其徵收鋁及鋼鐵製品關稅報復,觸發本已因經濟下滑而匯率貶值的土耳其里拉,被投資者大舉拋售而重挫,市場陸續關注厄多安專權背後,其實是債台高築、經濟動力減弱的土耳其經濟。
土耳其里拉暴跌後,厄多安譴責川普「在土耳其背後捅一刀」,又呼籲民眾罷買美國電子產品,並試圖阻止央行繼續加息壓抑貨幣急挫引發的通脹,但未見實際措施以應對已非一日之寒的經濟危機。軟禁布朗森,除了可有助厄多安對外顯示大權在握,不會姑息政變陰謀,對內可在民眾面前,指控一切都是美國興風作浪,在經濟不景氣下維持自己的民意基礎。
外國投資者不滿厄多安大權在握,對土耳其經濟前景悲觀,厄多安短期內沒有選舉顧慮,加上失敗政變後收緊權力,可憑以往累積的支持度維持專制風格。除非厄多安在土耳其國內的聲勢不再,或者經濟危機越來越嚴重,否則短時間內,厄多安沒有動機改變現時同時討美俄茶禮的外交政策。
美土關係轉差,既是厄多安的外交野心,也是區內局勢改變使然。厄多安初步構建的新型土美關係,暫時尚算成功,但隨着與俄羅斯利益日深,這個假定美土關係不會破裂的脆弱平衡,或許曇花一現,難以長久。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