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開跑:右派候選人決勝歷史性辯論
競選已開始了!
這是2017年總統大選主要政黨政治競爭的第一個行動——右派政黨黨內「初選」(La Primaire)。
這場泛右派以共和黨為主的聯合初選,發生在2016年10月13日晚間法國時間,七名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候選人:科佩(Jean-François Copé)、費雍( François Fillon)、朱佩(Alain Juppé)、科修斯扣(Nathalie Kosciusko-Morizet)、勒梅爾(Bruno Le Maire)、普瓦松(Jean-Frédéric Poisson)和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分別介紹與相互辯論他們的政綱。讓閱聽眾多了解他們的風格和政略。
這是一場歷史性的會面:一位前總統、兩位前總理,以及三位前部長,現身在同一個辯論舞台——這樣的畫面首度在法國歷史中,且諸位皆是右派與中間偏右的領導人們。這樣的陣容對右派形象很有幫助,無可爭辯地,這場的確為右派添增不少可信度。
▌關鍵時刻:右派對決風雨飄搖的左派政府
法國政壇史上,在進行總統大選第一階段前,右派政黨會辦理聯合初選。擬預先匯集右派勢力(除極右派外)的選舉政策和施政方向,以團結對決風雨飄搖中的左派政府。
這也是歷史性的轉型時刻。從過去以來,法國傳統右派就具有某種「領袖魅力」的領導文化,例如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席哈克(Jacques Chirac)和薩科奇,都是有著強人性格,通過民調的支持,自然而然地成為政黨的領導人物。但此次右派的總統初選候選人,卻是先透過競爭機制,才脫穎而出成為黨魁的。在這樣的狀況下,這次辯論將出現什麼樣的政治主張?初選候選人之間的差異性如何?而這次的辯論是否有人會勝出?
這次共和黨的黨內初選,總共將舉行三次辯論。10月13日的首次辯論,主軸為經濟、移民和安全,包含如何處理恐怖份子等尖銳問題。候選人並沒有因為過去的聲望地位而佔據優勢,例如薩科奇雖然是前任總統,他卻不是最受歡迎的,辯論之前在許多民調裡顯示朱佩的支持度最高,因此在這次的辯論中,薩科奇反而位於挑戰者的位置。
右派是否會做得比左派更好?
根據一項民調,當被問到這個問題,大部分受訪的法國民眾皆持否定態度,因此這幾場辯論對於右派來說,相當重要:右派政黨必需在選民心中,重新獲得支持。此外,各個政黨內的候選人在政治觀點和施政方針上的異同,也在初場辯論會上,拉出了適當的距離。
每位候選人政見皆有差異,雖讓法國人民期待看到激進改變,不過還是令人感到懷疑,如此改變是否真的可以成功做到。最受歡迎的黨內初選候選人朱佩,強調要強化法經濟、對企業的提供幫助,例如遞減開支(零度的雇主開支)等等。費雍是在政策路線上,最為激進的候選人,將重心放在減少公共保衛預算、提高增值稅等等。薩科奇主要訴求意識形態上維護法國認同,在國家認同、極端伊斯蘭教、移民/難民等問題上,特別予以闡述,同時也提出幾個可推行的公投項目,如「家庭集合」註1、國會議員人數等,突顯法國認同和國家安全議題。勒梅爾除了主打政治復興、討論私營化就業中心(Pôle Emploi)議案,教育也是他的優先政策。
▌傳統保守或開明轉型?右派的政治分歧
對選民來說,這次的辯論有三個值得注意的要旨。
第一是,從這場辯論裡,法國選民可觀察到這七位共和黨候選人在意識形態上的些微差異:有偏向自由主義者、立場比較接近左派的科修斯扣;與科修斯扣女士立場完全相反,不僅反對自由主義,政見甚至與極右派有許多共通點的普瓦松;常針對工會進行批判的科佩;擅以告發、攻擊其他政黨與候選人的薩科齊;以及最後,對於推動國內勞工、雇主組織的社會團體有許多嚴厲批評的朱佩。
其二是,候選人立場的差異,同時反映出共和黨內路線的分歧——薩科奇、 朱佩、科佩和費雍代表的傳統右派,跟勒梅爾、科修斯扣和普瓦松代表的開明轉型派。值得留意的是開明轉型派,例如科修斯扣女士代表年輕活力,轉化原本共和黨暮氣沉沈的競選方式(受薪僱用轉換、發展獨立工作者、訊息傳遞的創新應用、強調「數位文化」的大量運用等等)。儘管如此,每位候選人的政見彼此間並沒有很大的衝突,除了科修斯扣所提的政見外,共和黨整體而言沒有出現很新穎的政策路線,還是維持一貫的右派思想。
最後,就是爭論最激烈的安全議題——如何處理恐怖份子——這也是法國右派的中心思想;也正因為這點,讓許多選民政治傾向逐漸偏右。但辯論時可發現黨內的候選人裡,仍有些政治分歧:一邊是激進的思想(薩科奇、科佩和費雍),他們是從一個嚴肅的態度談論國家安全,且不斷使用如「消除恐怖份子」、「支持對伊斯蘭教的反抗」、「基本教義的增添」、「採取拘禁措施」等很重的詞彙;但另一邊的候選人,則表現比較冷靜。
原來選民應該是就候選人對安全問題的表現,再決定屬意的人選,但偏向進步派系系的候選人,反而讓自己在此議題上的角色,變得微不足道、不起眼。例如,朱佩在此議題上幾乎「讓路」給其他候選人,他並沒有提到關於伊斯蘭教的社會地位、布基尼論戰和穆斯林的面紗等最近在法國社會造成議論的問題。綜上,儘管看似新穎,但其他候選人在目前還是無法完全取得人民的全部信任。
依據各家民調(如:Ipsos, Elabe, OpinionWay),波爾多市長朱佩表現普通,但他獲取右派選民32%的滿意度,顯示出他最令人信服;僅次於他的是薩科奇。「誰被選上機會最高?」,民調結果顯示,依序為朱佩、薩科齊、費雍和勒梅爾並列第三(比例幾乎一樣),這三名暫時的領先者在政治光譜上,是屬於更較為傳統的右派——保守、強調秩序與傳統價值,這點說明了法國人還沒準備讓法國傳統政治進行更激烈的大轉型。
「是否有人會勝出?」,在這個問題上所有的候選人可說各有千秋,但原本沒沒無聞的普瓦松,則是這場辯論得利最多的候選人,透過這次辯論添增不少個人聲望。但一般而言,此次辯論並沒有改變多少平衡狀態,各候選人的政治聲望跟辯論之前是差不多的。
現在主要的焦點是第三位候選人,究竟是費雍?還是勒梅爾?我們尚未能確定,因為第三人的出線,可能擾亂「薩科奇和朱佩的龍爭虎鬥」。除了10月13日的辯論之外,還有兩場辯論會將分別於11月3日和17日舉行,屆時右派共和國黨內的候選人將針對其他主題展開辯論。右派總統候選人的「黨內投票」會在辯論後的隔幾天——11月20日。關注這場辯論的閱聽眾非常多,粗估約有560萬,希望這也表示著,在2017年4月和5月份大選期間,將也會有如此眾多的選民積極參與。
▎備註
「Le regroupement familial」,或英文的「Family Entry and Settlement」。此議題與移民有關,一名親屬移居到法國之後,即可讓其他家人依親移居會合,而右派之所以反對,在於會因此提高法國的移民率。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