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離地的閱讀香港(一)——讀陳奕廷《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

2015/07/10 張瀚元

關心香港前途的人都在問,香港下一步該怎麼辦......。 圖/路透社
關心香港前途的人都在問,香港下一步該怎麼辦......。 圖/路透社

長久以來,台灣人對香港的第一印象,不外乎是「很好吃、很好買、很好逛」的旅遊景點,或是賭神、明星和古惑仔橫行的地方。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香港逐漸進入台灣公共領域的視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一時間喧天價響──雖然這句富動員力的口號仍有待檢驗。

即便如此,一名記者前輩曾告訴我:「如果以零到一百分衡量,台灣以前對香港的關注大概是一分,這兩三年雖然有提高,但也只停在大約十五分而已。」

反觀香港,雨傘抗爭結束後,香港的生態已經與半年前截然不同,甚而難以辨認。一方面,可感覺到香港公民社會與精神風貌的板塊位移,有如原子、分子在化學反應下的重組,公民社會中的不同力量仍處在重新摸索戰鬥位置的過程。。另一方面,關心香港前途的人都在問,香港下一步該怎麼辦,但都沒有立即明顯的答案,加上雨傘抗爭的挫敗,窒息感與無力感瀰漫整個香港社會。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在中國因素氣旋下的台港公民抵抗運動〉這篇文章指出:「香港與台灣的民主運動與反抗運動,各有其歷史脈絡,然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兩者在公民運動領域,卻有著愈來愈高的相似性,這種運動形貌上的『同形化』,表現在抗爭對手的指認、運動修辭、構框等面向上。」

台港兩公民社會越走越近,雙方卻仍然不是很了解對方,而雨傘抗爭後的香港,又正處於soul-searching的階段,此時,甫於今年二月出版,由來自台東的記者陳奕廷耗時兩年所撰寫的《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卻為台港兩地搭起了橋樑。對台灣人而言,這本書成為理解香港的切入點;對香港人而言,則是回顧、反省、聆聽、為下一次抗爭做準備的思想資源。

不同於市面上關於雨傘抗爭的讀物,多由感性出發,著墨個人化的經驗,輔以大量的相片,召喚緬懷、追憶的情緒;《傘裡傘外》以更具結構和脈絡的視野,透過記者的報導功夫,梳理香港社會的變遷與矛盾,探討了民主普選、港府治理、地產霸權、中港矛盾與新生的本土運動,試圖回答「香港如何走到這步?」這個問題。

因此,本文旨在簡單介紹此書,並淺談它對現下香港與台灣的意義。

▎難能可貴的開放精神

初次翻開《傘裡傘外》的目錄時,我想到的是許知遠的《抗爭者》

同樣都是由人物訪問集結而成的書,《抗爭者》涵蓋中港台三地,而《傘裡傘外》則專注香港,橫跨世代、派別與立場,深入訪談十八位不同背景的香港代表性人物,包括曾鈺成、戴耀廷、劉兆佳、羅永生、雷鼎鳴、李柱銘、長毛、黃之鋒、陳景輝、陳雲等。

這個訪談組合正是本書意味深長之處。它展現了作者去理解他者的誠懇欲望,一視同仁的尊重,以及對各種觀點背後意義的積極肯認。這種對話精神,在現下山頭林立的香港公民社會,相當難能可貴。

陳奕廷在書序中寫道:「我希望他們來自不同立場、不同背景,除了提供不同的答案之外,重點是答案之外,他們不同的思維,以及從他們的故事中了解,思維從何而來,香港又從何而來。」

一如香港馬賽克拼貼似的駁雜與海納,不論好壞、新舊、進步保守、中國的西方的本土的,全是這個土地的一部份;因著抗爭而回溯香港歷史,則勢必要拆解香港這個複合體,坦然面對構成香港的一塊塊斑斕。因此,「沒有誰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是我們應該怎樣解讀各種不同的經歷,並且走向共同面對的未來。」

這不啻是很好的提醒:理解他者的背景與生命歷程,從而對孕育而生的觀點,抱持脈絡化的認識與同情的理解。這並非鄉愿,而是「共生」的實踐。

本著這種書寫信念,在一個不是左膠就是右膠的香港公民社會裡,陳奕廷因而可以給予站在政治光譜上不同位置的人,合理而公允的評價。

或許出於急迫感,香港各派民主勢力有時會將對方視為扯後腿、無助進步的一員,為了捍衛自身理念,不惜因零碎瑣事而互相指罵,葬送討論真正重要事情的契機,對彼此的誤解因此持續加深,進而消耗支持者的精力與耐性。

倘若各個勢力無法找到更務實、更彈性的策略以求同存異,咸認對方言論必然反智、動機必然不純,未能合理肯認對方貢獻,那恐怕將陷在某些爭辯的漩渦,不停打轉;日久派系益加破碎化,改革氣力付諸流水,民主香港將遙遙無期。

島嶼上的人民沒能自己決定未來的出路,也因此至今我們都還走在真正成為自己主人的路上...
島嶼上的人民沒能自己決定未來的出路,也因此至今我們都還走在真正成為自己主人的路上。 圖/路透社

▎不離地的國際書寫

「我將原有的、對台灣民主化的經驗、政治社會變遷的過程給拋下,以一個更空白的自己去理解這塊土地,」陳奕廷在書序中寫道。

這種「不離地」的書寫態度,使得作者可以服貼地潛入受訪者的生命經歷與思考過程,移情地理解香港社會的脈絡、結構性限制,以及她的焦慮與渴望。

作者以「政府治理與普選、地產霸權與社會運動、中港矛盾」三項問題意識為起點,帶出了過去十年貫串香港社會的兩條軸線:民主普選與新世代的崛起。

作者筆下的香港,經歷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了法治與自由、唯獨民主缺位的香港,在中英談判的過程確立了對民主治港的追求。同時間,新價值觀崛起,強烈地衝擊主流意識形態,帶動了對社會的不同想像,啟發了更年輕一輩的抗爭者。而當北京對港政策收緊時,出現的是反彈的力量;每一次反彈,便萌發出新的勢力,在社會中扎根;反彈中,主體性緩緩成形,共同體意識則逐步凝聚。然後所有的一切,在躁動的近兩年,逐漸匯聚靠攏在爭取真普選的大纛下。

如今,香港已經步入後政改時代,潮起潮落,一些熟悉的面孔逐漸沈潛,更新的一批勢力則逐步浮現。

▎為什麼要關心香港

對此,陳奕廷在一篇文章如此反思:「在台灣,無論你對於香港有無情感,或者對於兩岸的政治立場為何,香港未來的走向,牽動到中國,也牽動到台灣,更精確的說,三者之間彼此牽動,我們有更務實的理由要來理解香港。而這個務實背後,我們應該多一點文化,少一點現實,從社會與文化脈搏去理解。」

若把眼光拉遠,台港兩地皆是歷史上人們先來後到的處所,是世界各地商人、移民、海盜的輻輳之地,擁有深厚的海洋傳統,吸引多種文化匯聚一身。同樣作為前清帝國的邊陲,兩地皆被從殖民國交還給一個所謂的「祖國」,而島嶼上的人民沒能自己決定未來的出路,也因此至今兩地都還走在想要真正成為自己主人的路上。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一本台灣人不想看又不得不看的「書」;陳奕廷的《傘裡傘外》僅只是為這本書記述了一個章節,書中的故事還在發展中,未到完結,暫難精確預測下個篇章會有何結果。

一國兩制對香港是進行式的現實,對台灣是揮之不去的陰影。香港不應是台灣人拿來借力使力、從事政治消費的工具。或許從今日起對香港的關心,深入、不離地的閱讀香港,使我們能從香港這個與中國互動頻繁的灘頭堡,去預測一旦淪為一國兩制下的台灣,在各個方面會遭遇的問題,進而提早做準備,從容篤定的發展我們的生存之道。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香港民族論」的孕育與時代意義 ── 專訪《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

張瀚元

台北男生。2011年誤打誤撞跑到香港上學,就此待下來,現在是上班族。操著不鹹不淡帶有台腔的粵語,一邊摸索在社會上容身迴旋的凹槽,一邊嘗試寫些連結台港兩地的文字。期望能成為香港通。

作者文章

愈多經過事實查核記者慎選、經營的主流媒體使用他們的事實查核報導,就愈鞏固事實查核...

事實查核記者養成術(下):事實查核報導客觀嗎?

2017/10/19
由於挑戰官方公開言論的新聞,意味著推進一方的說法並壓倒對方,使記者難以將自己與抱...

事實查核記者養成術(上):改革政治報導!

2017/10/19
領導香港700多萬人口的政治領袖,竟然是由1,200人選出,而具有投票權的選舉委...

命定的假面舞會:香港特首選舉,#1194only

2017/03/27
香港是一個港口城市,過去面向海洋、進而世界,不將接連的大陸視為唯一腹地。 圖/S...

專訪鄺健銘:雙城對倒,在香港與新加坡照見台灣

2017/01/18
除了對政治人物的影響,研究顯示,事實查核除了提高公民對公眾事務的掌握度與參與度,...

事實查核——「後真相」時代,第四權的進化

2016/12/28
香港司法的獨立性其實建基於北京是否克制使用釋法權力。倘若並非如此,北京便能易於以...

當高度自治提前落幕:香港立法會宣誓與人大釋法風波

2016/11/18

最新文章

烏俄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各地包括民宅、電廠、交通線路遭遇戰火毀損,南韓也評估烏克蘭...

南韓海外建設國家隊:進軍歐亞的政府與財閥

2024/09/13
美國總統辯論第二場,賀錦麗掌握節奏,成功將川普帶偏。 圖/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解析美國總統辯論:賀錦麗「金蟬脫殼」,川普沒能抓住進攻機會

2024/09/11
泰國前總理塔克辛(左)之女貝東丹(右)當選成為新任泰國總理,塔克辛家族重回權力之...

塔克辛家族重掌大權:貝東丹當選泰國新任總理,背後權位不穩的隱憂?

2024/09/05
在一個仍由白人以及男性主導的美國政治世界中,賀錦麗作為女性與少數族裔的代表人物要...

賀錦麗的時尚密碼(上):美國總統大選的腕錶政治學

2024/08/29
媒體鏡頭經常可以捕捉到賀錦麗戴著她招牌的珍珠項鍊和珍珠耳環,而珍珠在女性非裔美國...

賀錦麗的時尚密碼(下):連結非裔與印度裔身分的珍珠首飾

2024/08/29
緬甸78歲僧侶穆寧德拉遭軍政府射殺,引起輿論關注。圖為穆寧德拉葬禮上的肖像之一。...

緬軍誤殺僧侶事件:軍政府與緬甸僧伽「若即若離」的關係考驗

2024/08/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