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的政治人生:花開花落...但顯爛尾的「首相之道」
「535票之中獲得377票...。」一如外界預期在各派系的力挺,以及青壯派議員沒有跑票的情況下,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以七成的選票支持當選自民黨總裁,並且將在9月16日的「首班指名(首相指名選舉)」中,成為日本第99任內閣總理大臣。
這也正式宣告,在歷經了7年8個多月,自2012年12月26日第二次當上日本首相以來的安倍時代即將結束。2,822個日子,不但打破安倍的外叔公佐藤榮作所創下的首相連續在任時間紀錄,若再加上第一次擔任首相的任期,3,188天任期更成為難以超越的安倍障礙。
然而這個紀錄在新首相菅義偉上任後就將中止。8月28日下午,安倍晉三首相召開記者會,正式對外宣布因宿疾「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為了不影響國政將辭去首相的職務,並向全國人民道歉,為正處多事之秋的日本,投下一顆震撼彈。
安倍首相的辭職,並不算是太意外,畢竟在8月17日與24日連續兩週,安倍都前往慶應大學病院進行體檢,當時就有黨內議員認為這樣的狀況實在少見,「一定是有問題」,再者八卦雜誌《週刊新潮》還報導7月時安倍曾吐血,雖然未獲證實,但這些蛛絲馬跡多少讓安倍身體出狀況,傳得繪聲繪影,也讓不少人感到憂心。
由於安倍是在任期中辭職,這屆任期原是到2021年10月,加上日本正處於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之際,面臨日本經濟不振以及明年的奧運能否舉辦等許多難關,此時在政治上力求安定,繼任者還是會相當程度地延續安倍的政策,度過眼前的困境。這樣的發展,讓安倍本人即使辭去首相,仍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對安倍來說大概就是「退而不休」吧。
已經連續擔任首相7年8個月的安倍,創下的種種紀錄堪稱是日本政界的傳奇,而且是平成時代以來,唯一曾二度拜相的政治家(戰後至今僅吉田茂與安倍晉三兩人),安倍的從政經歷也是相當特殊。
現年65歲的安倍晉三,是在1954年9月21日出生於東京,由於父母均為政治世家,因此親族三代多投身政治,包括祖父安倍寬與父親安倍晉太郎皆為山口縣出身的國會議員,外祖父岸信介與外叔公佐藤榮作,更是影響日本戰後政治的政治大老,安倍自幼即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並對政治展開興趣,也一步步地踏上從政之路。
安倍從小就讀東京的名門私校成蹊學園系統(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進入成蹊大學政治系,主修行政學。1977年畢業之後,前往美國就讀語言學校,並在隔年1月進入南加大深造,不過1年後因故放棄學業、返回日本就職,進入神戶製鋼服務。
1982年父親安倍晉太郎就任外務大臣,但並非讓長子安倍寬信繼承政治路,而是選擇有接觸政治背景的安倍晉三,跟著父親進入外務省,成為外務大臣秘書官。直到1991年安倍晉太郎因癌症過世,安倍晉三接手父親在山口縣的選區,在1993年的第40屆眾議員選舉中順利當選(山口一區),開啟國會議員的生涯。
安倍當選議員時年僅39歲,同期進入國會的還有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現任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現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高市早苗等人,在當時都屬青壯派議員,但或許是其父的庇蔭,他不但受邀加入父親曾擔任會長的自民黨派閥清和研究會(細田派,現為自民黨內最大派閥),多少也受到黨內大老的關照。
然而安倍並非只是一般普通的政二代,踏入政壇後也展現出優秀的手腕。此時的自民黨因國會未過半,政權拱手讓給了除日本共產黨之外的八黨執政聯盟,不過八黨聯合卻是各懷鬼胎,這也讓自民黨有突破的機會。
1994年羽田孜內閣成立,卻因理念不同導致社會黨退出執政聯盟,自民黨青壯派便成立跨黨派團體,推動讓社會黨與自民黨得以結盟,安倍便參與其中。最後羽田孜內閣僅64天即垮台,並由社會黨與自民黨共組村山富市連立政權,而安倍在首班指名(首相指名選舉)時自然也投下一票。
這樣的發展又過了一年多後,自民黨重返執政大權,而安倍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表現,也讓不少派系大老發現這位年輕人的實力,尤其是1995年開始,安倍就支持小泉純一郎參選自民黨總裁,這也是小泉與安倍合作的發端。
2000年因首相小淵惠三突然過世,細田派大老森喜朗當上首相,便提拔安倍擔任內閣官房副長官。隔年小泉組閣,開啟長達五年多的小泉時代,安倍更任自民黨幹事長與內閣官房長官等職,最後成為小泉力薦的繼任者,在2006年9月當選自民黨總裁及內閣總理大臣,成為史上第一位戰後出生的首相——而年僅52歲的安倍,也是當時最年輕的首相。
只不過時隔一年,內閣多位成員因政治獻金等問題,農林水產大臣松岡利勝還因此上吊自殺,讓安倍的聲望直直落,雖然進行內閣改組企圖力挽狂瀾,卻因改組後的成員醜聞不斷,最後因內外交迫、心力交瘁導致宿疾「潰瘍性大腸炎」惡化,倉促宣布辭去首相一職。
當時的民調顯示,大多數民眾認為安倍辭職「相當不負責任」,大多數的媒體與政治觀察家都評估,安倍在這樣的窘境下辭職,政治生命大概已沒有未來。誰都沒料到短短5年之後,安倍卻捲土重來、帶領自民黨重返執政寶座,而且擔任首相長達7年8個月。
對比兩次擔任首相,安倍記取第一次用人過於狹隘的教訓,第二次不但重視派系平衡,也不吝給予青壯派政治家機會,例如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就是一例。即便進次郎天天「逆風」批評內閣、也鬧出一些花邊新聞事件,但安倍還是讓小泉擔任黨內要職,甚至當上環境大臣。
此外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重創之後,當時日本民眾對於民主黨政權荒腔走板的表現,感到極為不耐,因此安倍掌握民意,大打經濟牌,並力推安倍經濟學,以積極的金融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促進並發展民間投資等所謂的「安倍三支箭」,刺激宛如一灘死水的日本經濟,果然讓日本經濟出現正成長,股市還一路狂飆。當時也創造出了專有名詞「安倍經濟學」(アベノミクス)。
另外安倍也力推「觀光立國」,期望透過海外觀光客訪日,能夠擴展更多機會,這項政策還包含「地方創生」與「國家戰略特區」,不但創造高達5兆日圓的經濟規模,還因成功爭取東京奧運的舉辦,讓2020年一度成為國際旅遊的話題,訪日觀光客也從原本僅數百萬人,成長至2019年的3,188萬人次。
成功解決經濟上的難題之後,在政治上安倍也展開多項政策,除了展開首相外交,足跡踏遍80多國之外,針對國家安全進行改造,陸續通過集團自衛法、以及自衛隊海外派遣法等極具爭議性的法案,此外也積極解決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爭議與日俄和平條約。而明仁天皇欲退位的難題,也在安倍的主導下,順利完成上皇退位與新天皇德仁登基,可以說在安倍當政的7年8個月,的確讓日本有了相當的變化。
不過安倍執政期間,卻也是各種爭議醜聞不斷,甚至都牽涉到安倍晉三本人。包括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弊案、財務省文書竄改問題、賞櫻會問題、東京最高檢檢事長定年延長問題等,但儘管風波不斷延燒,安倍卻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麼多爭議似乎撼動不了自民黨內「安倍一強」的穩固態勢,即便是多次解散眾議院改選,自民黨仍能囊括大多數的席次。
然而2020年的武漢肺炎疫情,卻讓整個情勢大逆轉。由於日本的防疫工作不如預期、未能壓制住感染擴散,直到今日每天仍有數百人感染;加上世界各國的國境被迫關閉,連帶嚴重衝擊經濟,日本今年第二季GDP成長率出現-27.8%的史上新低,數百家企業倒閉,超過4萬多人失業,以及眾所期待的2020東京奧運都被迫延期。
凡事必親力親為的安倍,為了防疫已近5個月沒有休假,導致宿疾再度惡化,最後成了壓垮安倍的最後一根稻草,只得在8月28日宣布辭職。然而不少議題包括武漢肺炎的防疫該何去何從、與俄羅斯的領土爭議、北韓綁架(拉致)事件的後續、以及憲法第九條自衛隊入憲案等,仍有待解決,也因此安倍就這樣辭職,似乎讓人覺得有點虎頭蛇尾。
只是罹患潰瘍性大腸炎這種難病也並非安倍所願,宣布辭去首相之後,各黨各派與國民的反應大多是惋惜之聲,這或許也算是安倍從政的最終評價吧。當然由於日本是內閣制,因此從總裁選結束到新任首相的接班,當前的政壇大概也只能看自民黨表演。
檯面上後安倍時代進入尾聲了,但安倍本人的存在和影響力依然不可忽視。坊間還有一種有趣的想像:有朝一日安倍如果身體好轉了,有沒有可能第三度拜相?機率雖然極低,但政治似乎沒有不可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