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轉角24小時編輯台/工作中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3654 篇文章

#東京脫出:日本「緊急事態」前的民心防疫逃走中?

2020-04-07 13:53
4月7日,日本。「大家一起逃出東京?等等先不要!」日本因應疫情而爭論許久的緊急事態宣言,終於要在7日晚間正式宣布;但就在防疫情勢逐漸升溫的同時,東京每天不斷快速增長的確診病例,截至7日中午已經突破到1,116人,嚴峻的疫情開始讓部分民眾擔憂:是不是應該趕快逃離東京,免得坐以待斃?一時之間「#東京脫出」就成為網路熱門關鍵字,但與此同時,卻已經發生其他縣市出現來自東京的感染病例、又傳染給週遭親友的情形,讓防疫專家們極為緊張,深怕失控的「防疫逃走」,會再釀成下一波的病毒擴散危機。...
11380

教廷「三把手」性侵男童案:澳洲「無罪釋放」紅衣主教的衝擊性判決

2020-04-07 13:52
4月7日,澳洲。「法院判他『無罪』,但在神面前...佩爾神父真的也無罪嗎?」曾任梵蒂岡財政長的澳洲樞機主教——喬治.佩爾(George Pell)——被視為教廷的「第三號人物」。佩爾神父去年因1990年代的性侵唱詩班少年案,遭判有罪並處6年有期徒刑。不料經過一年的司法上訴最後一搏後,7日上午卻遭澳洲高等法院判決:證據衡量不充分,佩爾「無罪釋放」。戲劇化的大逆轉司法終局,讓外界輿論大感震驚。由於此前佩爾遭到定罪,是教廷涉入兒童性侵案以來,遭判有罪的最高級別神職人員,極具標誌意義。儘管佩爾本人強調自我清白,但在天主教會多年孌童性侵的醜聞陰影下,爭議判決仍牽動了澳洲輿論的敏感神經——唯恐判決衍伸釋放出的訊息,對於兒童性侵受害者再次造成巨大傷害,更顯露了有關犯罪的定罪難度。...
17291

英國首相的「重症讀報」:強生送入加護病房,疫徵不斷惡化中

2020-04-07 12:14
4月7日,英國。「鮑里斯始終不接受『自己生病』的現實...但他現在徹底病倒了。」英國首相官邸6日晚間發出簡短聲明,證實染上武漢肺炎的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周一晚間已被送入倫敦聖湯瑪士醫院的加護病房。儘管官邸方面再三強調「首相意識清楚,只是謹慎優先」;但英國各大媒體皆證實,強生「呼吸困難」的病況正快速惡化,甚至連代理首相職務的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都承認:「已經超過72小時,沒有能與首相本人聯絡上話。」...
199838

「核爆家園」森林大火:烏克蘭輻射超標的車諾比火場

2020-04-06 16:38
「2020末日感,是不是沒有盡頭...?」烏克蘭的「核爆家園」——車諾比(Chernobyl)——其周遭一帶的「禁區森林」在上個周末發生大火。徹夜燃燒的森林惡火至少侵吞百頃林地,30多年前遭遇核爆輻射重度污染的林地,火場周遭的輻射量更一度「超標正常值16倍」,阻礙了救火行動,一直到5日清晨才控制住火勢。儘管車諾比周遭的森林野火,並不算是罕見,但這次大火究竟是天乾物燥?還是人為縱火?2020各種災難連環降臨的當下,忙亂的烏克蘭當局至今仍未能釐清起火原因。...
14056

邱吉爾遊戲?英國的瘟疫讀報:在「王者之聲」中住院的染疫首相

2020-04-06 13:00
4月6日,英國。「他日倫敦除罩相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5日晚間發表了極為罕見的特殊演說,向全英國發表女王談話。內容中,女王特別感謝所有站在防疫前線的國民,並巧妙地以「二戰經驗」呼籲國民保持冷靜、共體時艱,「因為更好的日子必將重返。」但與此同時,10天前染上病毒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週日晚間卻因「持續咳嗽且高燒不退」,而悄悄離開唐寧街10號並「住院觀察」——儘管官邸方面強調「首相恢復良好,只是預防性住院」,但保守黨與內閣內部卻都極為擔心強生的身體「可能比想像中更糟」,甚至還有不滿意見指責強生硬要逞強:「他還太渴望成為下一個邱吉爾...卻可能拖累整個國家。」...
31523

瘟疫時代的閱讀補給:美國「獨立書店數位化」的強迫轉型?

2020-04-05 00:17
4月5日,美國。「瘟疫時代的書店生態,正翻天覆地變化中。」美國疫情正進入「最關鍵兩星期」的嚴峻狀態,實體書店也因為關門防疫,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強調人際連結、在地深根的獨立書店,其小本經營的先天體質更是脆弱易折。但隨著宅居隔離,人類對於「精神糧食」的閱讀需求卻也逆襲成長,順勢帶動了「獨立書店數位化」。在亞馬遜宣布防疫為重,放緩書籍運送、專注民生物資補給之際,美國獨立書店似乎看見一絲擺脫「電商巨怪」的轉機曙光。但網路營運真能為獨立書店回血止損嗎?數位化轉型又可能剝去了哪些獨立書店的「初衷精神」?...
12262

瘟疫假期別玩命:索馬利亞陽光海灘上的「武裝勸返」

2020-04-04 17:08
「玩樂一時爽.....下一句我就不說了。」2020年4月3日,東非國家索馬利亞的首都摩加迪休,一群貪玩的年輕人趁著晴天,來到了金色陽光下的海灘,享受著印度洋海水的舒服洗禮——直到一群遠方海面衝來了一艘武裝巡邏艇,岸上也衝進一批手持步槍的防疫警察,大聲叫喝地命令眾人回家,「滾回去!瘟疫當頭全都滾回家裡去!」...
19185

野生動物治野味肺炎?中國抗疫的「中藥熊膽」爭議

2020-04-04 01:30
4月4日,中國。「還以為經過此『疫』,中國就會好好對待動物了...」已感染全球100多萬人的新型冠狀病毒,至今仍無疫苗,也無完成實證的特效藥物。然而近日許多中國本地與國際的保育團體,卻發現中國國家衛健委的《試行診療方針》,自2月底開始就將素有爭議的中醫藥物「痰熱清注射液」列入建議使用清單——該藥引發各界譁然,是因為痰熱清的成份中,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熊膽粉」。但活取熊膽的手段,不僅長期遭到保育團體批評,民間輿論亦不能理解:為何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引爆的悲劇後,矛盾的邏輯依舊學不到教訓?...
11775

煎熬的「紐約送行者」:殯葬業的瘟疫屍體超量

2020-04-04 00:31
「殯葬業者也需要幫忙...我們真的需要。」美國的疫情正進入關鍵時刻,但全國最重災區——紐約——各項防疫資源卻都被逼入了極限。除了一般市民,民生物資的供應商家與店員、第一線醫護的重症病房與急診室,以及殯葬業者都面臨了百年難遇的嚴峻挑戰。各種物資告急、體能與情緒的極端壓力,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不曾想過的殘酷境地。...
36524

洩密救子弟兵有罪:染疫航母「羅斯福號」的求救艦長,遭美軍撤職

2020-04-03 11:20
4月3日,美國。「把軍機洩露給媒體,還能有什麼下場?」爆發海上疫情的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羅斯福號」(CVN-71),日前因媒體曝光了艦長——克羅西爾上校(Brett Crozier)——的緊急求救信,成為了全美馳援的新聞焦點。儘管羅斯福號船上的2,700名水兵目前已陸續在關島基地上岸,除了安排全員4,000餘人病毒篩檢,更將分批陸上排查隔離14天;但被艦上官兵稱讚為「英雄長官」的艦長克羅西爾,2日晚間卻因涉嫌把軍機陳情外洩給媒體,而遭美國海軍部長下令「撤職嚴辦」,即刻被解除羅斯福號的指揮權。...
86740

瘟疫下無人聞問的「風俗孃」:日本風俗業防疫自肅的崩解恐慌

2020-04-02 10:30
4月2日,日本。「夜晚的帝王,成了病毒的溫床?」日本東京的繁華鬧區歌舞伎町,在防疫的外出自肅下,卻傳出了當地的數名酒店與風俗店工作者感染的破口警訊,而且也難以追查感染源和散播途徑。密閉空間、而且又是容易親密接觸的特種行業,在政府宣告自肅的措施時,就已經被提醒要提高警覺,儘管過去夜夜笙歌的繁華歡樂街,如今在疫情之下都變得極為冷清,但業績衝擊依然有人為了生計而繼續工作,而從是風俗產業的女性、單親母親們,在缺乏保障的勞動環境哩,卻也是被防疫安全網所疏忽的角色。...
59337

戰艦上的瘟神:美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染疫求救事件,何解?

2020-04-01 17:04
4月1日,美國。「為了子弟兵的命,我們的艦長賭上的官運!」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西奧多.羅斯福號」(CVN-71),3月24日在南海爆發了船上疫情。儘管全船馬上取消任務,並於日前返回關島基地;但短短7天內,全船感染卻從3例暴增到100例。應對過程中,羅斯福號的艦長克羅西爾上校(Brett Crozier)對上級的一封求救信,31日也被《舊金山紀事報》給「全文刊出」——儘管看報紙才知道指揮官「越級暴走」的羅斯福號官兵極為感動,甚至對媒體驚呼「都不知道指揮官竟是好人」——但羅斯福號究竟從何染疫?全船現況如何?報紙為何能刊出軍機文件?美國海軍的防疫應變,又有怎樣的考量、疏失或顧慮呢?...
48154

別讓健桑的死白費:志村健骨灰回老家,防疫危機感的淚與哀愁

2020-04-01 16:04
「志村的骨灰罈很重,但很溫暖...」日本搞笑藝人志村健病逝之後,遺體已於3月31日火化、骨灰交由哥哥志村知之帶回。因為感染武漢肺炎的關係,志村健的遺體直到火化時都被以防疫隔絕包覆,親友都無法瞻仰志村的最後遺容;在醫院的人生訣別後,下一回再見到,已經是化成手裡捧著的骨灰罈,讓志村的家族感到極為痛心遺憾。難掩悲傷的粉絲,紛紛向志村健的故居和老家獻花致意,但敏感的防疫時刻,民眾卻也被提醒要「獻花自肅」;與此同時,社群網路上也有人因為志村的離世,號召大眾提高防疫警覺:「請大家別讓志村的死白費了!」...
10450

10萬人死亡或220萬死?川普:二戰後美國最殘酷的兩個星期

2020-04-01 11:21
4月1日,美國。「這不是愚人節玩笑,是真心的生死存亡。」美國總統川普31日晚間召開白宮記者會,極為罕見且嚴肅地要求「全體美國人做好心理準備」,積極服從聯邦政府的防疫對策,以面對美國疫情在4月初最嚴峻的「關鍵兩星期」。原本仍期待提早重啟經濟活動的川普,在記者會上不斷強調:全美的防疫隔離與封鎖政策,至少將維持到4月底——如果對策完全執行,全美因疫死亡人數,「樂觀」估計將有10~24萬人罹難;但如果各地完全不受控,最糟狀況的模型估計,「甚至可能會出現220萬人死亡的駭人規模。」...
47716

街友過夜停車格: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命的「街頭防疫」?

2020-03-31 17:50
「街頭生存的社交距離?大概就是一個停車格。」武漢肺炎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昔日繁華的賭城——拉斯維加斯(Las Vegas)——賭場全面關閉中,在內華達州「宅居禁足令」之下,街道也一片空蕩。然而無家可歸的街友,卻仍暴露於染疫風險。上周,拉斯維加斯一處街友收容所,在1名街友確診感染之後,被迫緊急關閉消毒。為了安置上百名街友,市政府於是在當地一處大型停車場,臨時搭建避難處。然而街友直接橫躺於水泥地上,一個個試圖保持社交距離、卻又似乎防疫無效的「停車格床位」,克難場面隨即在美國網路社群上引發輿論批評。...
38176

防疫就是佔便宜?德國防疫紓困與 Adidas「凍繳店租」的貪財風波

2020-03-31 11:49
3月31日,德國。「如果連 Adidas 都付不起租金,誰還付得起?」歐洲疫情第三慘重的德國,自3月中「關閉一切非民生必需商店」以來,遭遇巨大經濟衝擊。為了避免「暫時閉門防疫」釀成「永久倒閉潮」,德國聯邦政府也於上周緊急通過一系列紓困法案。當中包含允許因疫情影響,繳納不出房租者「暫緩繳租3個月」。然而,德國運動品牌巨頭 Adidas 緊接著卻宣布:「由於全國門市關店,將凍繳4月店租」。消息一出,慘遭各界砲轟:法案本是要紓救手頭吃緊的「真正」疫情苦主,竟被一年全球淨利20億歐元的 Adidas「濫用」。儘管 Adidas 30日趕忙止血解釋「私人小房東仍會如期收到租金,只是凍繳給大型房地產財團的房租」。但早已引發一連串企業跟進緩繳的連鎖效應,也恐為這波瘟疫災難埋下未知經濟危機。...
27039

烏干達防疫鎖國中:超越伊波拉恐慌的全民危機?

2020-03-30 16:41
「餓死或病死?反正『窮人就是該死』。」在中國爆發、歐美淪陷之後,新型冠狀病毒的侵攻足跡,目前也正朝非洲大陸逼近。根據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29日的預估:「非洲大陸的13億人口...只剩下2~3周的時間能預防病毒入侵。」但各國陸續封關、全國禁足、甚至武力戒嚴的狀態,卻各自引發了不同程度的混亂與極為嚴重的經濟與社會衝擊。...
21756

菲律賓「空中救護車」空難:支援防疫的醫療包機馬尼拉墜毀,8死

2020-03-30 11:51
3月30日,菲律賓。「危難時刻又傳悲劇。」菲律賓首都的馬尼拉國際機場(MNL)29日晚間發生死亡空難,一架由菲律賓獅子航空營運的私人醫療專機,在飛往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過程中,疑似起飛失敗而墜毀在跑道盡頭。包括2名有醫療需求的外籍乘客與多名隨機醫護在內,機上8人無人生還。菲國媒體報導,菲獅航的這架「空中救護車」,過去幾星期內執行著跨國任務,並志願協助菲律賓政府運補國內匱乏的防疫物資,是目前極少數仍能獲准起飛的國內航空。...
15867

志村健染疫逝世:一代日本爆笑天王倉促謝幕的人生70年

2020-03-30 11:07
3月30日,日本。「健桑!好想再聽你喊一次『大丈夫』...」日本資深搞笑藝人——志村健——上星期確診武漢肺炎重症住院後,確認已於29日深夜病逝於東京,享壽70歲。志村從70年代以來活躍於日本藝能界,後來又以《志村大爆笑》電視系列節目成為國民爆笑天王,影響力擴及海外的台灣、中國等地,志村健的藝名更成為「爆笑」的代名詞。至今依然在演藝界打拼、演出各種類型的節目,沒想到23日確診感染後入院,才短短一周便撒手人寰,震驚的日本不僅全國齊聲哀悼,搞笑界的後輩明星近藤春菜更在晨間新聞的直播中忍不住大哭。志村健也是日本第一位因為病毒疫情而過世的藝人,讓眾人感慨嘆息的是,一代爆笑天王的人生結局,卻走得如此倉促;或許正如他的經典代表角色「笨蛋殿下」,人生謝幕的時刻竟也是搞得觀眾「好氣又好笑」。...
108536

瘟疫生存遊戲?美國「槍彈搶購潮」的防疫必要性爭論

2020-03-29 00:26
3月29日,美國。「如果衛生紙也算是防疫物資,槍械沒道理不是!」美國的疫情全境擴散,不僅動搖了全球經濟,對於本土的消費型態,也帶來了快速而劇烈的短期衝擊。像是在過去1個月中,全美的槍枝與子彈銷售量快速增加,甚至更出現了「全國性」的軍火搶購潮。許多人擔心,假若美國疫情失控,治安崩解必將接踵而來,「就像當初卡崔娜颶風一樣!」但在防疫管控的禁足令之下,槍彈軍火店算不算是「民生必需行業」?一片擁槍自重的恐慌氣氛,不僅在全美各地引發大量的官司訴訟,甚至更觸動槍械利益團體,大舉遊說介入各州的防疫政策。...
269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