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轉角24小時編輯台/工作中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3622 篇文章

以詩抗戰:烏克蘭作家阿梅莉納之死,調查俄羅斯戰爭罪行的未竟遺憾

2023-07-04 17:19
「我是一名烏克蘭作家。但我記錄的卻是戰爭罪行,我聆聽的不是詩歌而是砲火聲。為什麼?」參與調查俄軍戰爭罪的烏克蘭作家——阿梅莉納(Victoria Amelina)——已證實在遭遇砲彈襲擊後,於7月1日不治身亡,享年37歲。阿梅莉納曾以2013年烏克蘭廣場起義為背景撰寫小說,出道作隨即受到好評,而後致力於文學創作與烏克蘭的文藝發展。直到戰爭爆發,阿梅莉納勇敢投入戰爭罪調查工作,走訪各地採集倖存者證詞與物證,但在2023年6月27日不幸在餐廳遇襲,最後傷重死亡。...
6669

以色列轟炸傑寧:20年來最大攻擊行動,目標是「難民營裡的武裝分子」?   

2023-07-04 14:03
「以色列發動20年來最大規模攻擊行動——無人機轟炸巴勒斯坦難民營。」以色列7月3日對巴勒斯坦控制區的傑寧(Jenin)發動無人機襲擊,傑寧位於約旦河西岸,此次行動是20年來最大規模攻擊行動之一,目前已知造成9名巴勒斯坦人身亡、100人受傷。以色列宣稱,其行動是阻止傑寧成為「恐怖主義的避難所」,目標是武裝組織傑寧旅的成員——傑寧近年已成為新一代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的據點,這批成員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和以色列的佔領深感不滿,多番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也多次回擊,傑寧砲火衝突不斷,而約旦河西岸的暴力事件在2023年亦不斷激增,和平依然遙遠。...
11479

一億總忍者之國:日本車輛「不停讓行人」的反諷交通廣告

2023-07-03 16:35
「車輛不禮讓行人,全體國民只好當忍者。」過馬路時走斑馬線,卻沒有車輛停讓?沒關係,因為日本人是忍者所以沒問題——由岡山TOYOPET企劃製作的交通安全宣導,曾以「一億總忍者之國」為題,反諷日本車輛在經過沒有紅綠燈的行人穿越道時,高達8成的車輛不會停讓行人而直接開過。被認為保障行人優先的日本,從歷經1970年代造成萬人死傷的「交通戰爭」以來,改善交通環境仍是不斷修正、保障國民的目標。...
62686

法國暴動怒火延燒:阿爾及利亞裔少年之死,被無視的種族與警暴問題

2023-07-03 15:07
「17歲少年之死,能夠逼迫法國面對種族問題嗎?」法國仍處連日騷亂,起因是警方6月27日在巴黎郊區槍殺一名17歲阿爾及利亞裔少年奈爾(Nahel Merzouk),奈爾之死點燃法國全境憤怒,多地爆發連日大規模暴力示威,示威者將矛頭指向長期的種族主義與警察暴力——隨著抗爭越演越烈,除商店遭搶劫外,還有市長住家遭攻擊,至7月2日奈爾的祖母出面呼籲停止暴力。然而已揭開的族群憤怒恐怕無法在短期內消彌;在法國「世俗主義」的共和國立國精神下,族群問題反而弔詭地被避提,如今法國社會是否來到必須嚴肅面對、無法再迴避的時刻?...
8625

中國《對外關係法》7月1日生效:雖遠必誅的法律鬥爭工具箱?

2023-06-30 14:07
「戰狼外交入法,雖遠必誅?」中國《對外關係法》將於7月1日生效,當中條文包含「對於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權採取相應反制和限制措施」,外界將其視為中共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習近平主導的「戰狼外交」——該法通過後,中國王毅指出其是「以法律形式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並表示中國對外將「善用法治武器」、「豐富和完善對外鬥爭法律工具箱」等等。而《對外關係法》生效之後,對包括台灣人在內的外籍人士有何影響?早已實行戰狼外交已久的中國,此時又為何訂立該法?...
11199

泰坦號碎片打撈上岸:發現疑似人類遺骸...安全監管責任誰管?

2023-06-29 13:37
「泰坦號內爆,而事故調查與監管責任釐清正要展開。」在海底內爆、5人罹難的泰坦號(Titan)潛艇,其殘骸6月28日打撈上岸,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當中發現疑似人類遺骸。碎片與遺骸已運回距離事故地點以北650公里、泰坦號乘客原訂的「鐵達尼號探索之旅」出發地——加拿大紐芬蘭聖約翰斯,等待後續深入分析及調查泰坦號內爆原因。而泰坦號的安全設計問題,也成為國際關注、檢視的焦點——其結構、材料問題,以及當前此類深海探險活動不受監管的情形,皆受到廣泛質疑。...
7974

龐貝古城的千年披薩:考古發現「披薩祖先」壁畫,上面還放水果

2023-06-28 12:32
「龐貝古城的披薩祖先...而且上面放水果?」考古學家在義大利龐貝古城遺跡中發現一幅疑似畫著披薩的壁畫,龐貝考古園區6月27日公布這一發現,並指出畫中的圓形扁平麵包可能是現代披薩的鼻祖——這塊「披薩祖先」放在銀盤上,上面有石榴、椰棗等水果,加上香料,旁邊放置酒杯、乾果和花環。考古園區的新聞稿也指出,在龐貝古城尚未覆滅的希臘化時期,當地的確有將水果等農產品放在麵包上一起食用的飲食習慣,形式讓人聯想到披薩——不過,《衛報》採訪的義大利披薩廚師已堅決表示,儘管「披薩祖先」上面有水果,但經典的「鳳梨披薩」仍是完全不可接受。...
24537

叛變的動機與下場:瓦格納集團即將解散...或是納入俄軍?

2023-06-27 13:21
「7月1日,瓦格納集團原地解散...?」瓦格納集團的「武裝叛變」行動在與俄羅斯政府達成協議之後迅速落幕,然而情勢仍然詭譎未定——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6月26日發出一段11分鐘的錄音檔,重申他的行動不是為了反普丁,而是「自我保護」,並透露俄國國防部原定7月1日解散瓦格納集團;另一方面,原本克里姆林宮承諾撤銷對普里格津的刑事指控,然而俄國官媒26日消息指出,針對普里格津的調查仍在持續,普丁也於26日以電視談話譴責「叛徒」(避提普里格津的名字)。在雙方看似仍僵持的當下,外界也持續追問:瓦格納集團將何去何從?普里格津的下場如何?而烏俄戰況乃至俄國體制,又會否受到影響?...
10309

瓦格納集團的兵變收場:「叛國英雄」錯愕結局,與俄國民心思變?

2023-06-26 13:55
「瓦格納的阿兵哥回家了...留下滿心期待又失望的人們?」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的「武裝叛變」行動在短短兩日之內發起又終結,6月25日瓦格納集團停止朝莫斯科進軍後撤出,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也轉往白俄羅斯。然而瓦格納短暫的進軍,卻在羅斯托夫受到民眾熱烈歡迎,當地居民不僅以歡呼迎接、為瓦格納士兵提供食物飲水,在部隊撤離之時,也有大量民眾與士兵擊掌擁抱——為何當地居民會對瓦格納集團表現出與俄國政府截然相反的態度與觀感?而「虛驚一場」的莫斯科,今天26日星期一仍維持警戒狀態,市長持續呼籲民眾不要出門。...
14554

#Breaking:瓦格納集團「武裝叛變」?部隊已開入俄南部城市,目標推翻俄軍高層

2023-06-24 14:45
「敵人...就在克里姆林宮。」替俄羅斯在烏俄前線作戰的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在23日突發宣告,瓦格納部隊遭到俄羅斯的襲擊,普里格津將率領瓦格納部隊「全力推翻俄國軍方高層」。面對「叛變」的瓦格納集團,克里姆林宮也同步對普里格津以煽動叛變為由發出逮捕令。截至6月24日,目前已知瓦格納部隊成功推進到莫斯科以南約1,100公里的頓河畔羅斯托夫,聲稱已控制當地的機場和軍事基地。而莫斯科和多處城市,目前宣布進入警戒狀態,封鎖多處道路和限制活動。...
28597

救命倒數30小時:海底搜救鐵達尼號探索潛艦,早就被質疑的安全設計?

2023-06-21 12:45
「只剩下不到30小時,搜救隊全力尋找失聯的5名鐵達尼號探索者...。」至美國當地時間6月20日,探索鐵達尼號海底殘骸的觀光潛艇「泰坦號」(Titan)失聯已第三天,美國海岸警衛隊仍持續搜尋其蹤跡,但潛艇內乘客還能使用的氧氣存量已不足30小時。泰坦號載有5人,包括1名領航與4名乘客,專家指出搜救難度極高,因鐵達尼號位於海平面下3,810公尺處,能夠潛入如此深度進行救援的設備十分有限,潛艇的密封狀態也形同阻止乘客自行逃出,加上在廣袤海域中,要進行定位極具挑戰性;與此同時,潛艇設計上的安全問題也被提出檢討。...
20313

烏克蘭水壩坍塌之謎:調查指出「俄軍自己從內部炸毀」

2023-06-19 16:09
「分析證據,指向俄軍是炸毀烏克蘭大壩的元兇...。」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地區至今仍因卡科夫卡大壩(Kakhovka Dam)崩塌而洪水氾濫,自該水壩6月6日塌毀以來,烏俄雙方相互指責是對方所為,而《紐約時報》16日綜合衛星圖像、大壩結構、工程分析等證據,指出大壩倒塌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釋,是遭佔領該地的俄羅斯炸毀;《美聯社》隨後公布獨家取得的無人機照片,報導在大壩崩毀前,有疑似滿載炸藥的汽車停放在大壩上的道路。由於大壩所在地點仍是俄軍控制,而其質量巨大、結構堅固,理應難以用導彈從外部毀壞,故《紐約時報》與《美聯社》俱指出,大壩應是被俄軍於基座通道安放炸藥,從內部炸毀。...
10312

北京球迷亂入擁抱梅西事件:讚揚脫序的「中國式青春」?

2023-06-16 16:51
「中國人離世足冠軍最近的一次...?」阿根廷球王梅西(Lionel Messi)6月15日帶領阿根廷國家隊在中國北京,與澳洲進行友誼賽。然而比賽中最引發關注的,是一名中國球迷闖入球場擁抱梅西、並在場中與保安人員追逐,最終被抬出球場。球迷闖入球場的行為在大大小小的足球比賽中時有發生,各國足協皆嚴厲禁止,比賽轉播也會刻意避開闖入的畫面以免有人模仿,然而中國輿論對該球迷的行為卻大多是正面評價,除了現場多人爭相與他合照之外,微博上也大讚他「擁抱夢想」,這片「讚揚脫序」的怪象,在中國高壓的社會氛圍中,更顯微妙。...
19899

得獎!《轉角國際》榮獲 2023 SOPA 亞洲卓越新聞獎 2 項大獎

2023-06-16 12:13
《udn global 轉角國際》榮獲 2023 SOPA 亞洲卓越新聞獎2項大獎,分別是突發新聞獎:「南韓梨泰院慘案」以及解釋性報導獎:「2022 菲律賓選舉專題」。SOPA 亞洲卓越新聞獎在2023年6月15日晚間揭曉,《轉角國際》的「南韓梨泰院慘案」獲得突發新聞獎優勝、「2022 菲律賓選舉專題」也同樣得到解釋性報導獎優勝。...
2748

山口事件的重演?日本自衛官候補生槍擊案,射殺教官的開槍動機

2023-06-15 16:13
「在實彈訓練的最後一天,朝向教官開槍...」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自衛官候補生槍擊命案,已確認造成2死1傷,行兇的候補生在今天15日警方以殺人罪嫌疑移送法辦。事隔24小時後的調查,警方有初步的案情還原,兇手是在準備進行實彈射擊訓練時,突然向身旁的自衛官開槍,兇手坦承是要針對現年52歲的教官,並以手持的89式突擊步槍擊發4發子彈。根據警方初步的說法,兇手供稱人際關係不佳,但具體是否與教官發生衝突等細節,尚待釐清。案發之後,許多新聞討論也讓人聯想起1984年,同樣發生在陸自射擊場的山口事件,當時21歲的二等陸士持槍亂射而引發命案,也衝擊了當時日本自衛隊關於軍中精神健康的照顧問題。...
12628

日本陸上自衛隊槍擊案:18歲自衛官候補生持槍射擊,已知2人死亡、1人重傷

2023-06-14 10:54
日本岐阜市的陸上自衛隊,在今天6月14日上午約9點15分左右,在當地演習用的日野基本射擊場,傳出有一名自衛官候補生持自動步槍攻擊事件,目前已知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傷者目前意識不明。開槍的自衛隊員已被逮捕,傷者送醫急救中。這是日本自衛隊極為罕見的攻擊事件,全案還在調查釐清當中。...
14702

誰該上中國熱搜?《BBC》揭發性侵偷拍報導,微博壓制的輿論溫差

2023-06-13 13:07
「四川女學生天天上熱搜,《BBC》報導中國人搞偷拍無人問?」《BBC》在上周推出重磅調查報導,揭露旅居日本的中國人在海外經營色情偷拍網站,受害者遍布日本、南韓、中國、台灣。報導揭發後,化名「貓咪」、「齊叔」的主謀湯卓然已經潛逃,目前下落不明。而其製作販售偷拍性侵影片的網站仍在運作;新聞回傳到中國之後,也引發各種複雜的輿論反應,有的人反射性質疑「西方媒體作假」,也有的人呼籲中國嚴抓嚴懲。與此同時,一樁「四川女學生汙衊偷拍」事件也正在微博上發酵,一前一後關於女性被偷拍的新聞,在中國的輿論關鍵詞上有著明顯的討論溫差。...
23046

性騷擾與貪腐醜聞的一生: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病逝,死時86歲

2023-06-12 17:56
以性騷擾和性侵、貪腐醜聞而惡名遠播的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已經確認在2023年6月12日86歲病逝。...
4243

被遺忘的中國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扎針餵藥的虐童風暴,失信的真相調查?

2023-06-09 12:53
「當年掀起中國社會巨大恐慌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後來的真相誰信?」曾經在2017年轟動中國社會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多名家長通報孩童被扎針餵藥、與疑似性侵的駭人傳聞,引爆中國輿情的憤怒。事件雖然在一週之後有了調查結果,但只判處1名教師1年半徒刑、監視器影像莫名損壞、以及簡單帶過「個別家長編造謠言」的說法,皆未能取信於大眾,成了中國社會眼中懷疑掩蓋真相的謎題。事件的5年多來,紅黃藍幼教集團仍接二連三爆出類似的醜聞,但無論社會輿論的風暴如何延燒,最終仍在輕輕放下後平息。...
38721

紐約暫時停止呼吸:野火空汙籠罩全城的「橘黃霧霾」

2023-06-08 16:57
「喉嚨與眼睛被霧霾灼痛,沒有安全地方可以輕鬆呼吸...」來自加拿大野火肆虐所產生的濃煙吞沒了美國東部,東岸的紐約6月6日晚間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主要城市,散布在空氣中的高濃度PM2.5讓市府呼籲市民在戶外戴上N95口罩,至7日下午紐約的空氣品質指數(AQI)突破400,紐約的天空一片澄黃,空氣中瀰漫燒焦的氣味,紐約人宛如墜入賽博龐克(Cyberpunk)的科幻電影場景,在這種空氣品質之中的一呼一吸,更拉響了健康警報。...
1163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