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烏克蘭水壩坍塌之謎:調查指出「俄軍自己從內部炸毀」

2023/06/19 轉角24小時

衛星圖像中,2023年5月28日還未遭損毀的卡科夫卡大壩。 圖/路透社
衛星圖像中,2023年5月28日還未遭損毀的卡科夫卡大壩。 圖/路透社

【2023. 6. 19 烏克蘭

烏克蘭水壩坍塌之謎:調查指出「俄軍自己從內部炸毀」

「分析證據,指向俄軍是炸毀烏克蘭大壩的元兇...。」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地區至今仍因卡科夫卡大壩(Kakhovka Dam)崩塌而洪水氾濫,自該水壩6月6日塌毀以來,烏俄雙方相互指責是對方所為,而《紐約時報》16日綜合衛星圖像、大壩結構、工程分析等證據,指出大壩倒塌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釋,是遭佔領該地的俄羅斯炸毀;《美聯社》隨後公布獨家取得的無人機照片,報導在大壩崩毀前,有疑似滿載炸藥的汽車停放在大壩上的道路。由於大壩所在地點仍是俄軍控制,而其質量巨大、結構堅固,理應難以用導彈從外部毀壞,故《紐約時報》與《美聯社》俱指出,大壩應是被俄軍於基座通道安放炸藥,從內部炸毀。

▌前情提要:〈烏克蘭水壩崩塌:洪災威脅數萬人,對烏俄戰局有何影響?〉

卡科夫卡大壩6月6日崩塌,水淹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地區,當中包括烏克蘭控制區與俄羅斯佔領區,至6月18日洪災造成的死亡人數已有至少52人,當中俄羅斯官員表示俄軍佔領區有35人死亡,烏克蘭內政部則統計其控制區有17人罹難、31人失蹤,雙方合計疏散超過1萬1,000人;聯合國18日指出,俄羅斯拒絕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除人命死傷外,大壩崩塌也造成環境危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指出,卡科夫卡大壩下游的第聶伯河流域已被150噸工業潤滑油汙染、另有300噸油處於洩露風險;南部黑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敖德薩(Odesa)已因水質嚴重惡化而關閉當地的黑海海灘,禁止游泳、禁止食用當地來路不明的海鮮和魚蝦。

《路透社》另引述烏克蘭官員指出,當地於上週進行的水質測試結果顯示,沙門氏菌和其他「傳染源」達危險標準,當局還準備進行霍亂監測。

大壩坍塌後,受洪災所苦的赫爾松地區。 圖/路透社
大壩坍塌後,受洪災所苦的赫爾松地區。 圖/路透社

6月16號所拍攝,坍塌的卡科夫卡大壩。 圖/路透社
6月16號所拍攝,坍塌的卡科夫卡大壩。 圖/路透社

而大壩為何會崩塌?烏克蘭當局和國際媒體持續進行調查,在6日決堤之後,烏俄雙方互相指控是對方炸毀大壩,大壩所屬的地區是俄軍所控制,然而《紐約時報》和《美聯社》分別指出,俄羅斯所提出的可能性指控——包括烏克蘭導彈擊中水壩、或是烏軍偷運炸藥炸毀——考量大壩結構和烏軍火力的現實條件,並不合理,反之最合理的推測為:駐紮在卡科夫卡大壩的俄軍將炸藥安置於水壩基座內部的通道,從內部引爆製造破口,遭到破壞的結構無法再承受壩內儲水的壓力,終至崩毀。

卡科夫卡大壩建造於蘇聯統治烏克蘭的冷戰時代,鑒於二戰時期歐洲戰場英國空軍炸毀納粹德國兩座水壩的Dambusters Raid行動,造成約600名德國平民和近1,000名蘇聯工人喪生,蘇聯當局為防再遭此類攻擊,為水壩設計了格外厚重的基座,因此要造成這些蘇聯水壩毀損,勢必需要極為龐大的火力——根據英國戰爭博物館的紀錄,在Dambusters Raid行動中炸毀Möhne水壩,使用了4.5噸重的炸彈,如今要從外部毀壞卡科夫卡大壩所需的炸藥量恐怕不低於此數字。

而英國國防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研究員考沙爾(Sidharth Kaushal)指出,資料顯示烏克蘭沒有任何有效載荷超過500公斤的導彈。意即,憑藉烏軍持有的火力,根本無法在遠方造成卡科夫卡大壩如此嚴重的毀損。

事實上,《紐約時報》指出,在大壩崩毀前,位於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的兩個地震感測器分別於6日凌晨2時35分及2時54分接收到地震訊號(而當時並無發生地震),而該地區的居民也在凌晨2時15分至3時之間聽見爆炸聲響,挪威地震學研究機構學者丹多(Ben Dando)表示,偵測到的地震能量訊號,可能就是破壞大壩的爆炸能量。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美聯社》隨後公布獨家取得的無人機照片,報導在大壩崩毀前,有疑似滿載炸藥的汽車停放在大壩上的道路。 圖/美聯社
《美聯社》隨後公布獨家取得的無人機照片,報導在大壩崩毀前,有疑似滿載炸藥的汽車停放在大壩上的道路。 圖/美聯社

而美國情報衛星也在卡科夫卡大壩坍塌不久之前,捕獲到了紅外線訊號,顯示大壩出現大量熱能,足以表明該處發生了爆炸。《紐約時報》引述匿名美國軍事高層指出,美國已排除大壩受到外部攻擊的可能性,目前評估爆炸是由內部裝設的炸藥所導致,而因卡科夫卡大壩在俄軍佔領區內,烏軍幾無可能避開俄軍耳目、悄悄運送如此巨量的炸藥至大壩,因此嫌疑最大的,就是俄軍。

針對從內部引爆大壩的可能性,《紐約時報》指出,卡科夫卡大壩的基座是巨大的混凝土構造,當中有一條通道穿越連接機房,依照工程師和炸藥專家的分析,最可能導致大壩崩毀的原因,就是基座內部通道被引爆;在大壩結構受到毀損之後,強大的水壓形成湍急的水流,從破口衝破大壩,導致潰堤——考慮到大壩是蘇聯時期所建,莫斯科當局必然握有其設計圖,並熟知能夠從內部炸毀卡科夫卡大壩的弱點。

而《美聯社》則引述烏克蘭官員和美國官員指出,俄軍已經駐紮在卡科夫卡大壩有一段時日——在6日大壩坍塌的前幾日,烏克蘭軍用無人機還拍到影像,顯示數十名俄軍士兵在第聶伯河岸紮營,並在沒有掩護的形況下走到大壩,這足以解讀俄兵完全控制大壩週邊區域,也幾乎完全抹消烏軍深入大壩內部安裝炸藥的可能性。

被洪水淹沒的Oleshky。 圖/美聯社
被洪水淹沒的Oleshky。 圖/美聯社

此外《美聯社》也獨家取得一批烏克蘭無人機影像,拍攝日期為5月28日,影像中顯示一輛汽車停在卡科夫卡大壩上,車頂被切開,車內放有巨大的桶子,桶蓋上疑似裝有炸彈,還有一條電纜通往俄羅斯控制區的河岸一側。這輛車在大壩上停放了多久,尚未確知,而一名匿名受訪的烏克蘭特種部隊人員向《美聯社》分析,汽車上的炸彈本身不足以摧毀大壩,但該汽車置於大壩上的可能目的有二:其一是阻止烏軍靠近大壩,其二是在炸毀機房通道時一併引爆,透過毀壞大壩頂部來放大爆炸效果。

其他對於大壩決堤原因的分析,還包括疑問是否因烏俄開戰以來,多次受雙方導彈波及、終至坍毀,但《紐約時報》訪問多名土木工程師,均認為憑外部破壞,不太可能造成混凝土基底這般程度的徹底毀壞;大壩安全專家韋斯特(Michael W. West)就表示:「如果目標是摧毀大壩,就需要進行一次大型爆炸。」

另外也有人疑問大壩是否單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但《美聯社》指出,在卡科夫卡大壩坍塌前,最明顯老舊、受損的區域是靠近大壩邊緣的一段路,俄軍在2022年曾於此處引爆炸藥來阻止烏軍反攻,但大壩崩塌至今,該處依然完好。

大壩坍塌原因最合理的推測為:駐紮在卡科夫卡大壩的俄軍將炸藥安置於水壩基座內部的通道,從內部引爆製造破口,遭到破壞的結構無法再承受壩內儲水的壓力,終至崩毀。
 圖/美聯社
大壩坍塌原因最合理的推測為:駐紮在卡科夫卡大壩的俄軍將炸藥安置於水壩基座內部的通道,從內部引爆製造破口,遭到破壞的結構無法再承受壩內儲水的壓力,終至崩毀。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烏克蘭水壩崩塌:洪災威脅數萬人,對烏俄戰局有何影響?

Russia had means, motive and opportunity to destroy Ukraine dam, drone photos and information show

Why the Evidence Suggests Russia Blew Up the Kakhovka Dam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6月18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在特拉維夫市上空攔截。 圖...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伊朗向以色列展開回擊,圖為6月16日,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的飛彈。 圖/法新社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印度航空空難,機尾落在民居公寓上方。 圖/歐新社

印度航空空難至少241死:1名乘客奇蹟生還,墜毀事故的原因初探

2025/06/13
以色列13日向伊朗首都德黑蘭發動攻擊,圖為德黑蘭深夜的爆炸火光。 圖/美聯社

以色列攻擊伊朗:德黑蘭深夜遇襲爆炸,以色列為何升高對伊朗衝突?

2025/06/13
奧地利第二大城格拉茨市一所中學被一名校友持槍闖入掃射,造成10人死亡,犯案後槍手...

歐洲校園的暴力危機:奧地利校園槍擊案11人死、法國學生校內持刀刺死助教

2025/06/1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的旅行禁令即將於6月10日生效,但禁...

洛杉磯衝突升級:加劇暴力危機?川普下令國民兵進駐的法律爭議

2025/06/09

最新文章

6月18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在特拉維夫市上空攔截。 圖...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伊朗向以色列展開回擊,圖為6月16日,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的飛彈。 圖/法新社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印度航空空難,機尾落在民居公寓上方。 圖/歐新社

印度航空空難至少241死:1名乘客奇蹟生還,墜毀事故的原因初探

2025/06/13
以色列13日向伊朗首都德黑蘭發動攻擊,圖為德黑蘭深夜的爆炸火光。 圖/美聯社

以色列攻擊伊朗:德黑蘭深夜遇襲爆炸,以色列為何升高對伊朗衝突?

2025/06/13
奧地利第二大城格拉茨市一所中學被一名校友持槍闖入掃射,造成10人死亡,犯案後槍手...

歐洲校園的暴力危機:奧地利校園槍擊案11人死、法國學生校內持刀刺死助教

2025/06/1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的旅行禁令即將於6月10日生效,但禁...

洛杉磯衝突升級:加劇暴力危機?川普下令國民兵進駐的法律爭議

2025/06/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