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圖/慢走遊戲《再見的備份》

▌請收聽下方連結:

掉落在東京電車茫茫人海中的吊飾玩偶、童年搬家遺落的卡片、多年前家裡走失的小狗,它/牠們是否前往了遺失者的天國?月台上相互道別的手,需要揮多久?畢業典禮上你該專心為摯友獻唱、還是專心流淚?與冷戰中的朋友玩不說話的遊戲,說話與不說話,哪種選擇才算是好好道別?

每個人都有種種與人與物說再見的離別經驗,它們或者沉重、或者幽微、或者尷尬、或者好笑,有些未完成、有些錯愕來不及、有些則千言萬語一言難盡,都需要我們用漫長的時間來反覆咀嚼消化。而電子遊戲或許意外地是一種很好的表達工具,能幫我們備份、整理這些或如亂絮、或如珠玉的離別經驗。

台灣獨立遊戲工作室「慢走遊戲」的製作人阿澔,在美國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遊戲設計系攻讀碩士的期間,以自己與友人的生命經驗為出發點,發想了11個以「再見」為主題的「微遊戲」(microgames),並於今年集結成《再見的備份》。這11款敘事型的遊戲如同一場展覽,以11種簡單卻又特別的遊戲機制作為說故事的語言,設計重現了各種「說再見」的時刻裡那令人揪心的本質。

對阿澔而言,遊戲不只是追求破關與高分、完成任務、體驗劇情與遊戲世界觀的媒介,而更是一種敘事的語言。遊戲機制就是他自認最擅長的語言,透過簡約雋永的遊戲語言與玩家互動,《再見的備份》不但備份了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情感,也成為了玩家自身離別經驗的備份。

圖/慢走遊戲《再見的備份》

在遊戲的過程中,編輯七號與哲翰都受到這款作品的觸動,回憶起自身相似的告別經驗。本集節目便邀請了慢走遊戲的阿澔,與兩位主持人共同分享各自關於離別說再見的大小故事: 童年搬家、遺失重要物品、出國留學道別故鄉、與家中臨終的愛犬告別......。同時也從遊戲設計者的角度來漫談《再見的備份》的設計概念,以及藏在各個小遊戲背後的故事。

節目的後半,阿澔則進一步分享他在紐約攻讀遊戲設計的寶貴經驗:對他影響最大的設計課程、印象深刻的同學作品、NYU遊戲設計系的環境、乃至於對遊戲作為一種敘事藝術之媒介的思考。最後也與兩位主持人一同漫談關於獨立遊戲與商業遊戲的想法、關於「3A大作」與台灣遊戲開發等話題。

本單元是轉角國際podcast 重磅廣播的新系列,由現任轉角國際主編 #編輯七號、以及德國議題擔當的專欄作者 #黃哲翰,以玩家身分的私心願望,展開遊戲的各類議題延伸討論——聊電玩、聊遊戲、也聊聊遊樂背後的社會脈絡與人生回憶。

(完整內容請點閱收聽 轉角國際podcast:#轉角遊樂器

推薦閱讀

  • 備戰吧!遊戲中的戰爭呈現:電玩與現實戰爭的微妙關係

  • 抉擇吧!專訪當代藝術家張碩尹:《BODO》角色扮演遊戲的人生劇本?

  • 「政治正確」系列專題:性感女角 vs.女性主義,遊戲圈裡的文化戰爭?

  • 關鍵字
    # 重磅廣播

    上一篇

    應援棒照亮的南韓民主之夜:抗爭現場的K-POP,從為偶像抗爭到為國家挺身

    下一篇

    被遺忘的報導:西班牙足協主席強吻女足世界盃冠軍球員,後來呢?

    作者文章

    感動吧!電玩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感動吧!電玩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深度閱讀與電玩的結合:《轉角遊樂器》年度成果與統計

    深度閱讀與電玩的結合:《轉角遊樂器》年度成果與統計

    上癮吧!《口袋裡的監視器》:免費兒童手遊的代價?

    上癮吧!《口袋裡的監視器》:免費兒童手遊的代價?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解脫吧!遊戲「政治正確」的概念史,女性主義如何對話?ft.喬瑟芬

    解脫吧!遊戲「政治正確」的概念史,女性主義如何對話?ft.喬瑟芬

    最新文章

    轉角國際 X 青春愛讀書:祝大家文藝復興!天才如何撐起五百年藝術天花板

    轉角國際 X 青春愛讀書:祝大家文藝復興!天才如何撐起五百年藝術天花板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自述,一個平凡家庭的迷航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自述,一個平凡家庭的迷航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