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深愛香港的港人,應該留守或離去?

2024/08/21 轉角選書

「我既是沒有選擇的人,也已經不再處於最驚險的浪尖,實在沒有最佳的位置和認知給予最...
「我既是沒有選擇的人,也已經不再處於最驚險的浪尖,實在沒有最佳的位置和認知給予最適切的意見。」 圖/羅冠聰Facebook

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深愛香港的港人,應該留守或離去?

▌本文為《時代推著我們前行: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黑體,2024)書摘

▌亂世中應留守或離去?

走,還是留?

作為被放上國安法通緝名單的流亡者,在很多媒體訪問、講座中都被問及類似問題,我一直覺得由我來回答很沒說服力。我既是沒有選擇的人,也已經不再處於最驚險的浪尖,實在沒有最佳的位置和認知給予最適切的意見。

或許,我們都可以嘗試後退一步,先不爭論誰對誰錯——抱持兩種意見的朋友,無論是對現況的研判、對個體在大環境中發揮的作用,都有不同的理解,嘗試疏理雙方的想法,是解開目前貌似對立狀態的第一步。

政治運動毫無疑問是在地的,也不可能單靠外在的倡議工作扭轉香港局面。換句話說,假如有朝一日香港邁向民主化,最關鍵和必需的角色是身處香港的民主運動。成為流亡者後,我早已清楚明白自己的位置,是在舞台旁邊提著大聲公,將香港發生的政治事件消化、理順再傳遞予更廣更闊的世界群眾。

缺乏本土政治運動,是難以推動國際層面對港的政策倡議和支援。正如在一九年年尾,若非香港反送中運動大規模爆發,美國國會也不會因國際輿論、對中轉為強硬而快速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這可是在一九年前苦苦遊說了五年都沒有起色的法案。

因此,我覺得「移民是最好抗爭」此一說法是不成立的,也不是每人都有資源和途徑在離開香港後,投身在直接或間接援助香港民主運動的事務。當然,保存香港人的「火種」,例如是獨有的文化和身分認同、在外地舉辦抗爭集會,外地的港人社群都能有一定位置,只是離開香港的朋友都必須認清身處外地的局限:

自由雖大,但與政治運動的連結始終隔著一層紗。

無論走或留,最重要的,都是將香港的未來、香港人的存續,放在心內,然後衡量風險、能...
無論走或留,最重要的,都是將香港的未來、香港人的存續,放在心內,然後衡量風險、能力,將它浸透到生活和工作中。沒有將此扣連生命的覺悟,身處世界何方,都不可能照亮香港的黑暗。圖為維多利亞港與港邊的監視鏡頭。 圖/路透社 

左為流亡後在世界各處公開演說的羅冠聰,右為香港政府對羅冠聰發出的懸賞通緝令。 圖...
左為流亡後在世界各處公開演說的羅冠聰,右為香港政府對羅冠聰發出的懸賞通緝令。 圖/羅冠聰Facebook

由此可見,不論是身陷囹圄的政治犯,或是仍在公民社會苦苦支撐的朋友,有批評「移民潮」的聲音,也是可以理解。一方面是情感使然,每個人都需要感到被支持,也希望他們的付出換來他人的同行;二來是對政治運動的研判,認為在地政治抗爭(不論是多麼隱晦討論、打擦邊球,或是甘於獻身)是變革的重心,離開香港是削弱整體政治力量。

而這種理解,是與部分主張離港的朋友不同的。他們認為「走資、走人才」是保存戰力的方法,在這種高壓手段下硬碰是得不償失,只有透過「靜待風暴過去」後,才重新投入變革中。在他們的分析中,現在的高壓狀況不可能長期持續,中共本身的不穩定也會令其鐵腕管治能力削弱,在它衰弱時才「反攻」會令政治運動更有效率。而香港的資金、人才流出,對中共而言都是一種傷害。

當然,這種研判是否合理,還是需要由現實驗證;但無可否認,這種想法具有一定的基礎,「韜光養晦」的戰略也非天方夜譚。只是,這種理論如何與「本土抗爭仍是極為重要」的基礎相融合,誰留守、誰離去,則是遠超政治分析、進入到運動倫理的範疇。我覺得即使是強調「移民是最好防守」的朋友,都絕對不必向呼籲「留下」的人口出惡言──誰又有權定奪在如此狹窄的政治空間,留下來的人注定是無可行動?

而希望更多人留下的同行,或許也要理解移民這個決定背後的複雜。

無論說得多麼冠冕堂皇,離港的人都必須要承認這是某種程度的「逃離」──假如不是「逃難」。我也是其中一份子──我要逃離的是長達數以十年監禁的國安法審判,只是同時我攜帶著國際認可,讓我能夠肩負著替港人發聲的責任來到新的國度。

自由雖大,但與政治運動的連結始終隔著一層紗。圖為2016年5月,中國人大委員長張...
自由雖大,但與政治運動的連結始終隔著一層紗。圖為2016年5月,中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問香港,當時擔任「香港眾志」黨主席的羅冠聰企圖突破警方的戒備,向張德江表達「不要一帶一路」、「我要真普選」、「命運自主」等訴求,但被港警壓制在地。 圖/歐新社 

我沒有愧疚嗎?有的。假如身於欄柵後的朋友批評我的離去,我也不會反駁,我也沒有任何道德力量反駁,皆因他們承受了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面對的苦難。我所能夠做的,只能是盡可能印證自己的選擇是有價值的,令他們感覺到在外的自由不被隨便揮霍。

而那些沒有面對直接政治威脅的,為了自由、空間,下一代的成長環境而奔往他鄉的人,我們不需要為了正當化離去的決定,從而爭論「離港」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即使移民/走難在某程度上為了自己或家人,這並非一件羞恥的事,同時也不能描繪成大義凜然的「壯士斷臂」。

我們在生命中會面對很多選擇,每個人做決定時考慮的因素,永遠都夾雜很多個人、家庭、社會的影響,也難以有對與錯之分。誰說佈下這些種子了沒有茁壯的可能?

假如我們一開始便從爭論黑白是非的角度切入離港論爭,或許只是捉錯用神(搞錯重點)──留在香港可以不問世事,身處海外也可以投身運動(當然程度有異,不贅述)。面對香港現況感到壓抑、難以適應的人,勉強留在香港,或只會加深精神困擾;主張「身土不二」的朋友被家人逼迫送到外國留學,卻也可能只落得每天鬱鬱寡歡的情況。如此複雜且重要的個人決定,假如將他還原到「去或留對香港未來的意義」,只會令爭議愈來愈不咬弦(協調),也忽視了人被各種外在環境拉扯的困苦。

無論走或留,最重要的,都是將香港的未來、香港人的存續,放在心內,然後衡量風險、能力,將它浸透到生活和工作中。沒有將此扣連生命的覺悟,身處世界何方,都不可能照亮香港的黑暗。

(二○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亂世中應留守或離去?示意圖,2019年在香港機場的反送中示威者。 圖/路透社...
亂世中應留守或離去?示意圖,2019年在香港機場的反送中示威者。 圖/路透社 

▌香港真係好靚

當我在上年六月底乘坐飛機離開香港時,我在香港的上空回眸一望燈火通明、絕色夜景的香港,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未來一段非常長時間內,最後一次看到這幀風景。

「香港真係好靚」這是我腦海浮現、情不自禁的讚嘆。在紀錄片《地厚天高》中,尚未流亡德國的黃台仰也在開蓬巴士(觀光巴士)上講過這句說話,這是熱愛香港之人的共鳴。

當政治凌駕人性、紅線鬼影處處時,就連最基本、簡單的字句,都有可能挑動政權的神經。日前,百佳(超市)便全線將新包裝屈臣氏蒸餾水下架,疑似是寫在瓶罐上的字句帶有「政治色彩」,觸動審查機制。這些新包裝上的照片由著名攝影師操刀,除了寫有「香港真係好靚」的廣告詞tagline,也配以「追夢哪怕高山低谷」、「不管散聚根在這裡」、「有種精神叫堅持」、「抬頭總見晴天」各種字句。

香港好靚、追夢、高山低谷、散聚、根在香港、有種精神叫堅持……從政權眼中,這些就是聯繫到民主抗爭的字眼,是任何在香港建制內生存的個體和公司的禁語。在市民眼中,這種扣連零碎、敏感,甚至達到「莫須有」的層次。很多人都疑惑到底香港的紅線是否需要「去到咁盡」(那麼過分),尤其是自詡為「開明」的建制派都會質疑是否「過火」。

然而,這種違背常理的決定,能夠不按邏輯逼人歸邊表態的權力,正是共產黨用以操縱社會文化的陰招。

這種「過火」,是故意的;這種被公眾質疑的自我審查,也是故意的。它故意在明知財團和市民不會在這些「小事」上反抗,但就營造社會的離異和荒謬感,從而令市民感受到日復一日的壓抑,以及眼睜睜看著常理被摧毀的無力感。

2021年6月時遭到香港百佳超市下架的屈臣氏蒸餾水廣告。 圖/<a href...
2021年6月時遭到香港百佳超市下架的屈臣氏蒸餾水廣告。 圖/屈臣氏蒸餾水 Watsons Water Facebook 

大如《蘋果日報》,小如屈臣氏蒸餾水的包裝,我們都清楚中共不止是要將反抗聲音消失,而是要將每個香港市民變成共產黨暴政的擁護者。而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正是在中共定義下「愛國者」的前設立場。

一切的極端敏感審查,都是為創造主動效忠的政治文化而設。就正如大陸的網路生態,一旦發現有品牌「辱華」,無論是中國地圖標示少了台灣、或是單純指責中國盜版成風,只要中共能藉此撈到政治利益,再微小的「犯錯」都會被當成培養表態文化的機會。假若有任何一位在中國有商演的藝人、有曝光的公眾人物沒有積極地「護旗」,以中共水軍為首的網路不會放過他們,他們也完全沒有沉默的權利。

這種表忠文化在自我審查盛行後,鐵定會移植到香港,屆時香港市民的疏離感只會愈來愈大,大機構、財團的紅線一定拿捏得更緊,甚至到藝人以護旗來換取曝光和表演的機場。或許,我們現在都在追捧「有良心」的紅星名人會被困於兩難處境,或甚與香港大眾有積極互動的文化娛樂生態都會被扼殺。

習慣自我審查所帶來的影響是無遠弗屆的,無力感的積累也是會加速所有「大陸化」。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在意識和行動上抵抗,不斷地在僅有的政治空間周旋,將目前還能保有的「灰色空間」擴大,從而增加中共將「紅色意識」擴展的成本。

在二○二一年,很多擁有媒體資本、輿論實力的個體,高調泛黃、或是低調暗撐,都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唯有好好地珍惜他們,我們才能擁有對抗表忠文化的根基。對他人苛求的朋友,切記這點。

「香港真係好靚」我相信是所有香港人的共識。而他的美,不單止在夜景,更是在港人對民主自由的堅持,和信守的普世價值。這種美,我希望可以在他方看見,也必須被保存下來。

(二○二一年六月十九日)

「香港真係好靚」我相信是所有香港人的共識。而他的美,不單止在夜景,更是在港人對民...
「香港真係好靚」我相信是所有香港人的共識。而他的美,不單止在夜景,更是在港人對民主自由的堅持,和信守的普世價值。圖為2020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的一般新聞類故事組首獎圖輯之一,抗爭者頸部被港警壓制,眼鏡卻剛好反映出香港的建築輪廓。 圖/法新社 


《時代推著我們前行: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

作者:羅冠聰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07

內容簡介:羅冠聰是當今最為人知的香港民主運動人士之一。他曾是雨傘運動中的學生領袖,也曾創立政黨「香港眾志」,並當選為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以來,羅冠聰就不曾缺席香港民主運動的征途。但面對《港區國安法》的步步進逼,他選擇離開深愛的香港、流亡英國,並持續在國際上為香港議題發聲奔走。本書是羅冠聰首部結合回憶錄、流亡筆記和政治評論的著作,他不僅回顧自己的童年和家庭生活,也敘述遠赴美國求學,乃至於決定離港流亡背後的心路歷程。面對中共和港府的打壓、外界的質疑和攻擊,羅冠聰也寫下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所思所想。這是羅冠聰寫給這個時代的香港備忘錄,提醒著世界,牆外仍有人在點燈前行,照亮香港的黑暗。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羅冠聰/一座城市的消失:評末代港督彭定康《香港日記》

港警帶走羅冠聰家人:香港懸賞通緝後的第一波「株連抓捕」

《地厚天高》:香港獨派的青春迷惘之歌

轉角選書

讀好書、做好人——轉角國際編輯台的新書文摘選讀。

作者文章

基層公務員對個案的投入,有時帶有同情及憐憫,也有時是帶著懷疑和敵意。示意圖,美國...

誰讓公務員生了病?濫用政府資源,讓基層公務員變冷漠的美國個案故事

2024/11/26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加州山火中的川普旗幟。 圖/路透社 

滋養川普崛起的「國之荒原」:美國為何失落價值、充滿憤怒?

2024/11/07
「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空前絕後的農民領袖。他後來當上中國的皇帝,完全是農...

《盜賊史觀下的中國》:粗暴卻又文雅的「盜賊皇帝」毛澤東

2024/10/30
張保仔的傳奇深深鑲嵌在香港文化之中。左為《壹捌零壹》圖畫,右為清朝袁永綸所著《靖...

從香港航向偉大航道:傳奇海盜張保仔,《壹捌零壹》的海洋文化靈魂

2024/10/09

最新文章

由左至右:艾佛利、賈華拉與默詮三人出席2002年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 圖/美聯社

文學改編電影「三頭神」:默詮艾佛利製片的印度後殖民歲月

2024/11/28
墨詮艾佛利打造多部叫好叫座的文藝片。左上至右下:《墨利斯的情人》、《此情可問天》...

跨世紀浪漫文藝片推手:默詮艾佛利製片40年,塑造細膩經典

2024/11/28
右為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芳虎《三河英勇傳》當中的《従一位右大臣 征夷大将軍源家康公...

德川幕府從未鎖國:日本如何《逆轉中華》脫離中國,改寫東亞秩序?

2024/11/26
基層公務員對個案的投入,有時帶有同情及憐憫,也有時是帶著懷疑和敵意。示意圖,美國...

誰讓公務員生了病?濫用政府資源,讓基層公務員變冷漠的美國個案故事

2024/11/26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