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捕鯨船日誌到生物考古學:淹沒在歷史中的氣候變遷啟示

2023/05/10 吳宗霖

氣候治理是如今國際社會之間極為重要、刻不容緩的議題,而除了自然科學的研究者之外,...
氣候治理是如今國際社會之間極為重要、刻不容緩的議題,而除了自然科學的研究者之外,近年人文學科的觀點也加入其中,提供嶄新、甚至挑戰傳統的研究結果。圖為祕魯首都利馬一處貧困社區,攝於2008年祕魯舉辦國際氣候峰會期間。 圖/美聯社 

有關氣候與環境變遷的研究,向來被認為是屬於自然科學的天下,但是近年來,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觀點逐漸加入了氣候治理的行列,無論是在方法上或是理論上,都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挑戰了傳統研究的結論。本文介紹兩組研究團隊的故事,一起看看「文組人」是怎麼對氣候治理作出貢獻的吧!

▌捕鯨船日誌中的19世紀氣候紀錄

「1887年12月7日星期三上午7點30分許,在歷經強烈的東北風摧殘之後,威廉馬丁(William A. Martin)船長下令來自麻薩諸塞州的捕鯨船亞當斯號(Eunice H. Adams)的船員停泊在靠近南卡羅來納州皇家港約24英尺深的蔚藍水域。上午9點左右,絕望的船員漢米爾頓(Charles Hamilton)跳船逃離了他的崗位,打算游到陸地。他在中途被另一艘船攔截,將他逮回了他試圖逃離的那艘漏水中的雙桅帆船。」

以上是19世紀捕鯨船航海日誌中的一小段節錄,目前來自跨領域學門的研究者——麻薩諸塞大學達特茅斯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歷史學系教授沃克(Timothy Walker),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海洋及氣候科學研究員鄔門霍芙(Caroline Ummenhofer),正攜手合作,與其他科學家及志工組成的團隊,一起努力發掘更多這樣的捕鯨船日誌,試圖建立一個歷史縱深更加長遠的氣候變遷模型。

伍茲霍爾的「捕鯨船日誌研究計畫」分析了捕鯨船日誌近5萬4千筆日常天氣記錄,迄今為止已從約4千3百個檔案群中解析出了110份日誌。這些紀錄大部分來自新英格蘭的私人和公共收藏中(新英格蘭地區曾經是世界捕鯨業的重要據點)。

曾被認為嚴重威脅生態保育而在20世紀初開始萎縮的捕鯨業,如今正以一種另類的方式重新對地球環境帶來貢獻——捕鯨船日誌中的紀錄會被研究團隊編碼至資料庫中,並將這些記錄中的數據觀測點與現代全球氣象模型進行交叉比較,以評估一百多年來氣候變遷的情形。

《烏鴉島的新貝德福港》,William Bradford繪於1975年。新貝德福...
《烏鴉島的新貝德福港》,William Bradford繪於1975年。新貝德福港位於麻薩諸塞州,曾是捕鯨業重鎮。 圖/New Bedford Whaling Museum

捕鯨船日誌的其中一頁,記載詳實且有精美插畫。 圖/Woods Hole Ocea...
捕鯨船日誌的其中一頁,記載詳實且有精美插畫。 圖/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為什麼研究「捕鯨船日誌」?

在沃克和鄔門霍芙眼中,捕鯨船日誌相較於其他船隻的航海日誌更值得深究,原因如下:

一、紀錄詳盡:百年前的捕鯨業具有重大商業價值,其航海日誌是商業保險和營運分析的重要文件,所以舉凡航線沿途的天候、氣溫、風向和風速、雲雨量、經緯度、行船軌跡、海況、甚至船員資料等,多半都是鉅細靡遺詳加描述,資訊量非常豐富,可供解析的數據資料也較一般船隻更多。

二、航行海域偏遠多元:為了捕鯨,捕鯨船隊常航行至較為冷僻偏遠的海域,是一般商船、貨輪、或是郵輪不會到達的地方,這補足了大量的地理資訊空白,所記錄下的天氣範圍更廣大。

三、行業歷史規模久遠:捕鯨業的歷史可追溯至200~300年前,所以歷史資料的縱深可以橫跨至少兩個世紀,同時因為捕鯨業具有一致的執業標準流程(SOP),隨著捕鯨業航線的不斷發展,可以取得的資料不僅數量龐大,且內容品質也保持穩定。

據沃克所述,在沒有儀器和衛星可以測量天氣數據的19世紀之前,「水手們就是兩三百年前的氣象主播,就在他們捕鯨的地盤上轉播著。」

捕鯨船日誌當中歷史資料的縱深,可以橫跨至少兩個世紀。圖為1900年代一艘蒸氣動力...
捕鯨船日誌當中歷史資料的縱深,可以橫跨至少兩個世紀。圖為1900年代一艘蒸氣動力的捕鯨船,船頭裝備魚叉槍。 圖/維基共享 

▌「老天錄」計畫

像「捕鯨船日誌研究計畫」這樣,運用歷史資料或民族誌,來幫助氣候學家建立長期氣象模型的研究方法,其實並不是頭一遭。

例如,加拿大學術界推出的DRAW(Data Rescue:Archives & Weather)計畫——這是一個讓公民科學家和志工可以自由取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天文台所收藏的資料,並且協助重新編碼輸入到天文台的數位平台裡的計畫。該計畫自2017年發起以來,至少有450多名使用者貢獻己力,轉錄了900萬筆資料中的100多萬筆數據。

事實上,早在2010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就展開利用歷史文獻,轉錄氣候變遷紀錄的「老天錄」(Old Weather)計畫,這也是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捕鯨日誌專案的主要靈感來源。

「老天錄」計畫主要收集19世紀中葉以來所有的船舶航海日誌,動用上千名志工以數位方式檢索、標注和轉錄日誌,彙編了超過1千4百萬筆歷史天氣觀測數據,並向美國國家檔案館輸出了超過150萬頁的圖檔。

在計畫目前的最新階段,「老天錄」團隊轉錄了超過100萬行天候記述文字,每行都包含一天中每小時的天氣敘述,也就是說總計轉錄了超過100萬個日子的全天天氣變化紀錄;另外收集了總計超過460萬筆氣象數據和至少3萬4千份海冰狀況報告。

像這樣運用史料判讀與質性分析方法的編碼成果,大量補足了一般地球科學研究在歷史縱深與偏僻區域的數據空白,進而協助環境科學研究者們建立更為準確的模型或是提供更詳盡的資料比對。

用史料判讀與質性分析方法的編碼成果,大量補足了一般地球科學研究在歷史縱深與偏僻區...
用史料判讀與質性分析方法的編碼成果,大量補足了一般地球科學研究在歷史縱深與偏僻區域的數據空白。圖為極區海域。 圖/法新社 

▌考古救未來

除了前人的日誌,先人們的遺骸可能也留下一些事情要告訴我們。

在2023年1月發表的論文中,來自美國25所院校與研究機構的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聯手分析了人類遺骸與相關文獻資料,以瞭解以前的人們是如何應對環境的急遽變遷。這群學者研究了歷史上的「自然環境艱困時期」期間人們的生理健康情況,比較了各聚落或社群之間的社會特徵,以瞭解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之下,人們會有什麼不同的發展成果。

這群幾乎含括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甚至公衛學界領域菁英的作者群,進行了非常浩瀚且跨領域的研究分析。

首先,作者群運用生物考古學來測定人類的骸骨、牙齒等,以確定古代人類生活的準確時間帶與地理空間,然後,由體質人類學家、文化人類學家、歷史人類學家、生物人類學家以及公衛學家等接手進行大規模的文獻比對、民族誌分析和田野調查等等,逐步釐清各時期各地聚落與社群面臨的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自然環境變化、公共流行病傳播或是饑荒等大型危機,然後比較出不同聚落、社群、國家有哪些集體行為的改變,這些改變又是如何幫助人群適應生存,或是走向毀滅。

從出土的人類遺骸中,考古學家能夠逐步釐清各時期各地聚落與社群面臨的氣候變遷所造成...
從出土的人類遺骸中,考古學家能夠逐步釐清各時期各地聚落與社群面臨的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自然環境變化等大型危機,然後比較出不同聚落、社群、國家有哪些集體行為的改變。示意圖,捷克Sedlec遺骨庫。 圖/路透社 

▌自私的文化比環境變遷更有害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北卡羅萊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UNC Greensboro)生物考古學教授羅賓斯舒格(Gwen Robbins Schug),和其他研究人員重新分析了數十項現存的民族誌研究,這些研究橫跨5000年前到中世紀,包含北美、阿根廷、智利、中國、厄瓜多、英國、印度、日本、尼日、阿曼、巴基斯坦、秘魯、泰國和越南等地的社會型態,歸納出了這些社會應對環境壓力的異同之處,發現大型、僵化的社會在面對巨大氣候危機之時,其應對模式與更靈活、更注重合作的小社會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例如,西元前2200年左右有一場襲擊亞洲的大乾旱,這場乾旱持續了整個世紀,是過去10萬年來最嚴重的氣候事件之一。在乾旱來臨之前,如今的巴基斯坦一帶和印度西北部已經建立印度河流域文明,並有著密集、複雜的城市和貿易路線,但是痲瘋病和肺結核等疾病,也開始在這些人口稠密的地方出現,並通過貿易過程散布開來。隨著乾旱來襲,經濟資源開始枯竭,暴力衝突蔓延猖獗,大量居民遷移、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在其後200年內消亡。

相比之下,乾旱並沒有對同時間的日本、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狩獵和採集社會造成太大的破壞,這些社會的階級劃分相對印度河文明較少,飲食多樣性知識則更豐富,從考古證據來看,日本繩紋文化時期的人們除了狩獵、採集和捕魚之外,還懂得種植栗子供作食用。

另一段極端氣候時期的例子,是西元800年~1350年左右的地球,經歷著氣溫的劇烈落差變化,地廣人稀的美國西南部地區飽受乾旱和洪水的輪番肆虐。在現今亞利桑那州北部的黑梅薩(Black Mesa)一帶,人們隨著水源的轉移而開始四處移動,懂得利用種植技術創造「生態棲位」(eco-niches)以吸引兔子來作為補充糧食,並建立廣泛的合作交易網路,經由一系列的適應與互相合作,沙漠裡逐水草而居的農牧業人口緩慢而穩定地增長。

同期的歐洲,一樣經歷著所謂的「溫暖時期」(西元900年~1300年)和隨之而來的「小冰河期」(西元1300年~1850年)。氣候因素導致了糧食短缺和一切經濟行為的停滯,帶來了飢荒、貧窮等生存危機,禍不單行的還有流行病爆發如黑死病、痲瘋病、肺結核、梅毒、天花和霍亂等,伴隨著社會經濟和政治動蕩,暴力事件激增:戰爭、種族滅絕甚至食人、集體自殺等各種形式的暴力。

圖為巴基斯坦信德省出土的摩亨佐-達羅廢墟,位於印度河右岸。 圖/維基共享 
圖為巴基斯坦信德省出土的摩亨佐-達羅廢墟,位於印度河右岸。 圖/維基共享 

圖為17世紀畫家Thomas Wyke所繪的《泰晤士河冰霜市集》,泰晤士河冰霜市...
圖為17世紀畫家Thomas Wyke所繪的《泰晤士河冰霜市集》,泰晤士河冰霜市集至少從7 世紀末開始,至19世紀初於冬季在結冰的倫敦泰晤士河上舉行,在17世紀到19世紀初的小冰河時期尤為興盛。 圖/維基共享 

這群學者們歸納發現,無論是在哪個時期、哪個區域,總是會有一些社群比其他社群能夠更好地適應乾旱、暴雨和溫差這些極端氣候狀況,而非走向暴力衝突的結局。

一般來說,當人們生活在僵固的階級社會中、過分依賴農業以及人口密度高時,自然環境一但發生變化,帶來的破壞會較大;反之,生活在階級流動更頻繁的社會、食物來源多樣化、社會結構更靈活的人們,遇到環境變化時,往往更容易相互合作,以求生存。

在目前的研究中,並無確切證據建立「遷徙和暴力衝突」與「氣候和環境變化」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雖然在中世紀歐洲歷史中,氣候變化導致災厄、疾病與暴力,但在同時期,同樣遭遇極端氣候的全球其他地區,當地社群卻展現不同的適應解方,這顯示的是特定歷史和社會文化背景——如地緣戰爭、資本主義興起、深層的社會經濟不平等和宗教基本教義——對族群應對環境壓力的反應,所產生的不同影響。

而土著觀點(native point of view)和歷史的再發現,便佐證了氣候變遷只是影響人類暴力行為的眾多因素之一,大多數生物考古研究顯示,經濟不平等、政治不穩定以及造成資源分配不均的階級制、僵化的社會型態,比單純的氣候移民行為或氣候變遷本身的影響,更有可能導致暴力行為的發生。

當然,環境變化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生存問題——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災難——但一般的科普書籍往往關注最戲劇性的故事,比如復活節島馬雅文明的消失,但是這種對極端例子的過度關注卻使人們傾向忽略有多少群體設法存活了下來,而把已經不存在的族群代入過多想像,甚至把「文明無法延續」當作遭遇氣候變遷的常態,這種對傾頹文明的以偏概全導致對過去人類生活認知的扭曲,也是長期以來的迷思。

即使面對重大自然環境挑戰,受社會文化影響的環境才是人類健康因素的主要變項,造成結構性不平等的社會制度如:殖民主義、奴隸制、種族主義、經濟不平等、法律偏差、以及所有類型的歧視與霸凌,毫無疑問一直都是人類史上最有害健康的事情,人類彼此間的暴力對待所造成的傷亡遠比自然環境災難來得多——讓同一個社群中的人們暴力相向的,並不是氣候變化,而是原本在那個社群中就具有用暴力來處理任何類型環境變化的文化思維。

《Depiction of King Valdemar IV of Denmar...
《Depiction of King Valdemar IV of Denmark in 1361》由Carl Gustaf Hellqvist所繪,描述黑暗時期歐洲社會景象:貧窮、飢荒、疾病肆虐、盜竊猖獗、戰亂頻繁、社會階級不平等。 圖/維基共享

大多數生物考古研究顯示,經濟不平等、政治不穩定以及造成資源分配不均的階級制、僵化...
大多數生物考古研究顯示,經濟不平等、政治不穩定以及造成資源分配不均的階級制、僵化的社會型態,比單純的氣候移民行為或氣候變遷本身的影響,更有可能導致暴力行為的發生。示意圖,一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奇琴伊察(Chichen Itza)考古遺址探勘的考古學家。 圖/路透社 

▌應對氣候變遷的考古教訓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主要依賴傳統研究結論來理解全球暖化造成的流動性潛在後果。但這些文獻經常危險地把複雜問題過度簡化為「人類不可避免地透過遷徙、最終使用暴力來應對環境危機」,甚至導致一種「厄運主義」,即認為人類總是躲不過氣候變遷帶來的鬥爭與滅亡,因而必須為了即將到來的暴力衝突做準備,以成為最後的倖存者。

因此,羅賓斯舒格在論文中呼籲:

「人類學家,特別是生物考古學家,必須為氣候變遷的論述提出貢獻,突顯出暴力與社會不平等背後的脈絡,並闡明不同社會文化中是如何自我復原或走向崩潰的複雜機制。我們絕不能低估人類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從過去面臨氣候變遷和其他危機時獲得的教訓。像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建議的那樣,為全球暖化制定有效、可持續和公平的解決方案,而這需要歷史資料來確保人類在地球上的長命百歲。」

如果我們主觀預設環境變遷必然導致人類遷徙,並且將之等同於四處掠奪資源,那麼順著這個思路而建立起的社會壁壘反將成為文明崩潰的標準路徑;但如果我們拒絕採取這種預設,著眼於讓「合作」與「共識」成為文化思維中的主流意識,致力於改善城市文明和現代性帶來的那些階級對立、僵固體制以及人際疏離等,種種不利於建立人類合作機制與彈性規範的因素,那麼人類就更有機會像過去眾多適應良好的社群一樣,挺過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

儘管當今氣候變遷的規模比過去更大、速度更快,但這份論文試圖提醒所有人,人類早就已經處理過環境議題了,老祖宗們親身經歷的教訓已經清楚的告訴我們,只有堅定拒斥以衝突和暴力手段來解決環境危機的思維才是人類長治久安之策,可以說,關於如何應對環境劇烈變動的真理,其實老早就已經刻在人類的骨子裡了。

關於如何應對環境劇烈變動的真理,其實老早就已經刻在人類的骨子裡了。圖為考古學家凝...
關於如何應對環境劇烈變動的真理,其實老早就已經刻在人類的骨子裡了。圖為考古學家凝視瓜地馬拉一處馬雅遺址古城牆上的人臉浮雕。 圖/美聯社 

責任編輯/賴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我不要沉沒!全球氣候「戰南北」:萬那杜的國際法自救之路

法國足球「綠色之路」:踢球也要兼顧氣候危機?

極端氣候的末日烈焰:歐洲熱浪與野火的「殺人高溫」

吳宗霖

政大社會所碩士畢。 熱愛故事,渴求見聞,基本上是個由好奇心和分享慾組成的人。

作者文章

數據顯示,日本一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鐵道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圖為裝設月台門的山手線...

墜落與封閉:日本鐵道月台門,「最後屏障」能承接所有落軌肉身嗎?

2024/03/08
圖為東京有樂町站,一列JR東日本列車駛入裝設半高式月台門的月台。 圖/美聯社 

月台怎麼長出門的:日本全境安裝鐵道「月台門」的艱困挑戰

2024/03/08
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霍格華茲特快車,在現實生活中的正式名稱為「雅各派」號(The...

列車速速前?英國「霍格華茲特快車」雅各派號蒸汽火車的安全隱憂

2023/12/27
鐵路運輸被認為在應對氣候變遷、提高永續也有至關重要的角色,究竟鐵路未來將如何具體...

「更多火車」救地球:COP28無化石燃料願景,能讓減碳列車繼續加開嗎?

2023/12/08
圖為東京地鐵上的優先席。 圖/美聯社 

日本優先席的社會實驗史(上):那個不能坐的位子?嗡嗡大使炎上事件

2023/09/27
地鐵上的「讓座之亂」屢屢成為日本輿論爭議焦點。 圖/歐新社 

日本優先席的社會實驗史(下):電車「讓座之亂」的國民自我修養

2023/09/27

最新文章

懷抱電影夢的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為了北韓電影現代化,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星崔銀...

北韓特攝秘聞:金正日綁架導演,強拍怪獸電影《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2024/03/28
日本知名的森永乳業,在2024年3月初時確定「瓶裝牛奶」將在3月底時全面停售、未...

日本錢湯「瓶裝牛奶」並沒有消失:森永乳業停產風波

2024/03/26
左為創辦太古集團的施懷雅家族第二代約翰.森姆爾.施懷雅;右為如今太古集團在香港總...

太古集團與近代中國:從「糖」在香港發跡的英國商業帝國

2024/03/26
美國將民間發現的琉球王國文物歸還給沖繩,包含第二尚氏王朝第18代國王尚育王的畫像...

美國返還沖繩的國王「御後繪」:琉球王國文化財的顛沛流離

2024/03/26
動漫畫與遊戲創作中的「幼體」,也適用《兒少福法》與《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嗎?虛擬...

裁判吧!當ACG情色要素碰上刑法學,從iWIN事件談起

2024/03/22
菲律賓阿吉納爾多營人民力量革命紀念館展出戒嚴受害者資料。1986年2月22日在天...

讓正義如河水,永不止流: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38週年紀念側記

2024/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