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味覺連結的血緣認同:《沒有媽媽的超市》美國韓裔與飲食文化記憶

2022/06/15 許佳琦

2021年,美國獨立樂團「日本早餐」(Japanese Breakfast)主唱...
2021年,美國獨立樂團「日本早餐」(Japanese Breakfast)主唱蜜雪兒·桑納(Michelle Zauner)出版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旋即在美國書市掀起旋風。 圖/蜜雪兒桑納IG、書本封面

主持/編輯佳琦;來賓/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當我去 H Mart 時,我並不是為了想要只花一美元買到烏賊或三把蔥:我是在尋找回憶。我正在收集證據,證明我體內的一半韓國人,並沒有隨著母親死的時候一同死去....」

2021年,美國著名獨立樂團「日本早餐」(Japanese Breakfast)主唱蜜雪兒·桑納(Michelle Zauner)出版了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書寫韓裔母親崇美從罹癌到病逝的過程、以及在母親烹調所接觸到的韓國料理。

在炒碼麵、大醬湯、刀削麵、醃醬蟹等一道又一道韓國料理之間,桑納譜寫下自己身為美韓混血兒的成長困惑;以及與母親、外婆、阿姨的母系家族回憶。而隨著家族中的女性長輩們相繼逝世後,桑納也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重新透過烹調韓國食物,走出喪母的悲傷,並拾回自己的血緣與認同。

而在本集重磅一頁書當中,也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劉文來分享她對於近年美國亞裔移民文化作為一種流行的文化觀察、以及美國境內針對亞裔的仇恨升高,兩者之間的愛恨矛盾與亞裔移民的身分認同,進行深度討論。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一頁書 EP.29 味覺連結的血緣認同:《沒有媽媽的超市》美國韓裔與飲食文化記憶 ft.劉文

身為美韓混血的桑納,在炒碼麵、大醬湯、刀削麵、醃醬蟹等一道又一道韓國料理之間,譜...
身為美韓混血的桑納,在炒碼麵、大醬湯、刀削麵、醃醬蟹等一道又一道韓國料理之間,譜寫下自己身為混血兒的成長困惑;以及與母親、外婆、阿姨的母系家族回憶。而隨著家族中的女性長輩們相繼逝世後,桑納也開始思考,該如何走出喪母的悲傷,並拾回自己的血緣與認同。 圖/取自桑納Instagram

▌《沒有媽媽的超市》與美國的「韓式熱潮」

《沒有媽媽的超市》原書名稱為《Cry in H mart》,中文可翻成「在韓亞龍超市哭泣」,所謂的「韓亞龍」(H mart)為美國著名的連鎖韓國超市,該企業成立於1982年,由韓裔移民權一研(Il Yeon Kwon,音譯)在紐約皇后區開設第一家超市,專門販售專營各種來自亞洲的飲食產品。

如今「韓亞龍超市」在美國已擁有84家分店,並在加拿大、英國等其他國家均有設立據點,和1984年由台裔移民陳河源開設的大華超市(99 Ranch Market)、1998年起家的日系超市三和超市(Mitsuwa Marketplace),都是美國亞裔社群重要的飲食記憶與購物地點。

走進主打韓系商品的「韓亞龍超市」,與一般美式超市不同的是,裡面擺著一缸缸的活海產、冷藏櫃裡一排一排陳列可拆開即食的各種醃漬泡菜與banchan(飯饌,即韓式小菜)、裝滿各種亞洲泡麵、韓國零食、燒酒的貨架,除此之外當然也有讓主婦免去構思三餐煩惱的熟食——韓式炸雞、雜菜、辣炒年糕、飯捲——以及直接現煮熱食的美食廣場。

走進主打韓系商品的「韓亞龍超市」,與一般美式超市不同的是,裡面擺著一缸缸的活海產...
走進主打韓系商品的「韓亞龍超市」,與一般美式超市不同的是,裡面擺著一缸缸的活海產、冷藏櫃裡一排排拆開即食的泡菜與韓式小菜、還有裝滿亞洲泡麵、韓國零食、燒酒的貨架,此外也有讓主婦免去構思三餐煩惱的熟食區位,放著韓式炸雞、雜菜、辣炒年糕、飯捲、以及直接現煮熱食的美食廣場。 圖/取自CBS

《沒有媽媽的超市》撰寫的背景,就是「韓亞龍超市」,這也是桑納的第一篇哀悼母親文章的地點所在。母親逝世後,2016年7月13日,桑納首次發表文章〈真實生活:愛、失落和泡菜〉(Real Life: Love, Loss, and Kimchi),贏得第 11 屆 《Glamour》雜誌的徵文比賽。這篇文章裡,她首度描述母親崇美(Chongmi)的從罹癌到死亡的經歷,以及她如何和母親如何透過韓國食物彼此連結。

2018年8月20日,桑納也在《紐約客》雜誌發表了她的短篇散文〈在 H Mart 哭泣〉,當時立刻引起廣大迴響。2021 年,她進一步集結多篇文章,出版為《沒有媽媽的超市》。該書上市後,隨即因為移民二代的家族敘事、以及豐富的韓國飲食細節,席捲美國各大銷售排行榜,且拿下2021年《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桑納不只立刻從原本的音樂家,立刻多出了暢銷書作家的身分,更受邀登上許多電視節目分享她的成長故事。

桑納出版《沒有媽媽的超市》後,更有不少美國Youtuber開始上傳自己去韓國城挖寶吃美食、或是到拍亞洲超市必買好物等等的企劃影片。甚至桑納自己也在今年2月農曆春節期間接受《CBS》採訪,直接帶著劇組去韓國超市拍攝自己採買做飯的過程。

桑納出版《沒有媽媽的超市》後,更有不少美國Youtuber開始上傳自己去韓國城挖...
桑納出版《沒有媽媽的超市》後,更有不少美國Youtuber開始上傳自己去韓國城挖寶吃美食、或是到拍亞洲超市必買好物等等的企劃影片。 圖/取自Eater Youtube頻道

吉米·法倫(Jimmy Fallon)每年都會推薦一些書籍給今夜秀觀眾,2021...
吉米·法倫(Jimmy Fallon)每年都會推薦一些書籍給今夜秀觀眾,2021年7月,他也選擇並介紹了此書。 圖/jimmy fallon show

▌愛恨交織的矛盾美國夢隱喻:《沒有媽媽的超市》

《沒有媽媽的超市》事實上並不是少數的特例。除了廣為人知的「K-Pop」、「K-Drama」之外,從2020年奉俊昊《寄生上流》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2022年坎城影展也將最佳導演獎頒給《分手的決心》導演朴贊郁、由李珉真小說改編,4月剛上映便頗受好評的影集《柏青哥》(pachinko),都可看出在歐美的大眾流行文化中,已經掀起一股亞裔(尤其是韓裔)的文化熱潮。

韓國料理同樣也在歐美成為最時髦的飲食文化。不僅在各大都市都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韓國料理店,已是全球知名的韓裔主廚張錫鎬(David Chang)更是成為高級餐飲界的一線巨星。在他與Netflix合拍的一系列飲食紀錄片《美食不美》(Ugly Delicoious),也改變過去美食紀錄片習慣強調感官享樂,而忽略飲食背後的種族政治問題的習慣。

例如,他曾進入美國南方,探討為何當地政治分歧,但卻在飲食文化上異常包容,進而探問食物是否真的有可能成為人們接納「他者」最直觀的取徑?另外,他也曾討論自己最知名的品牌餐廳「桃福」(momofuku)大量使用台灣卦包、豪大大雞排、日本拉麵等亞裔食物元素,到底是一種去脈絡的文化挪用,還是一種「混種」的政治正確?也凸顯了在亞裔飲食熱潮背後,依然複雜的交織性認同問題。

然而在看似亞裔社群躍升文化流行前線的另一面,則是在過去兩年間,美國對亞裔的種族犯罪問題,也是近年最高漲的時刻。2021年3月,亞特蘭大水療館發生槍擊案,受害者大多為在水療館內工作的韓裔女性;2022年1月,紐約一名亞裔女性被刻意推下地鐵不幸喪命、今年5月南加州爾灣教會更發生針對台裔移民的槍擊事件。也讓整個美國社會對於亞裔仇恨、甚至是「亞裔」這個概念本身的模糊與矛盾性都受到更強烈凸顯。

 圖/取自桑納、張錫鎬Instagram
圖/取自桑納、張錫鎬Instagram

▌美國爸爸、韓國媽媽:桑納的家族敘事與食物地景

而在這樣仇恨四起、矛盾高張的時刻,似乎社會也最需要的是故事與食物的慰藉。在這樣背景下桑納所撰寫的《沒有媽媽的超市》,一時之間也成了文化寵兒、甚至被視為美國重要的文化融合隱喻。然而事實上,《沒有媽媽的超市》最初想講的,只是一個極其單純、卻又複雜難解的母女故事。

桑納出生於1989 年,身為美韓混血兒的她,母親是韓國首爾人,父親是美國猶太人。當年身為二手車銷售員的父親,在韓國出差時崇美,兩人後來結婚,桑納出生。為了父親業務工作,一家人曾經多次搬家,住過日本、德國,最後定居在美國奧勒岡州城市尤金(Eugene, Oregon)。

桑納與母親崇美的關係,就像許多的亞裔二代的成長經驗一樣,母親總是嚴厲苛刻、完美主義。當桑納小時候摔倒了,崇美並不會像「白人的母親」一樣給予愛與關懷,反而總是朝著她尖叫,責罵她的不小心。

而小時候感性的桑納,只要哭泣,也會被母親責罵「省省你的眼淚吧,等你媽死了再哭」。青少年時期的桑納總是覺得,在崇美的眼中,自己永遠是那個「不完美的女兒」,過著「失敗音樂家」的流浪生活,從未能夠讓母親滿意。

 圖/取自桑納Instagram
圖/取自桑納Instagram

而與此同時,桑納與父親喬伊的關係更是疏離。不僅身為白人的父親在成長過程中時常缺席,後來她也意外得知父親外遇、母親曾為了不要增加家裡煩惱而選擇墮胎、以及兩人無愛的婚姻。她也曾多次懷疑,「母親是父親遇到的第一個亞洲女人」這件事情,到底象徵著什麼?每次回到首爾的外婆家,外婆與阿姨們總是稱讚她「白皮膚、臉很小、雙眼皮」,適合當明星,而她卻在奧勒岡小鎮上總是為了自己「不像白人」的外貌而自卑。

而在母親死後,桑納與父親到越南旅行,看著父親對著高級餐廳的越南服務生頤指氣使,也讓她喘不過氣,只想逃離自己的原生家庭。

然而,崇美與桑納原本緊張僵持的母女關係,在桑納25歲時,因為母親罹患癌症而有了改變。原本固執苛刻的母親一夕之間變得脆弱不已,也讓桑納一夕之間認知到自己必須長大成人。2014年,崇美因癌症過世,也在桑納身上造成了強烈的悲痛。

在桑納當時剛成立的樂團「日本早餐」(Japanese Breakfast)的最早幾首單曲,“In Heaven"就講述了她母親癌症去世的故事。桑納亦曾使用過母親年輕時的照片來當專輯封面。

 圖/取自桑納臉書
圖/取自桑納臉書

▌從書寫到飲食:如何走出喪母的悲傷?

當翻開這本書,很快就會發現這本散文集,每一篇都是不同的食物記憶地景。還有她對首爾故鄉記憶的味覺朝聖之旅。

透過美國的韓亞龍超市、首爾外婆的餐桌、母親帶她去的美食街、家附近總會有的「唯一一間」韓國餐廳,串聯起她的童年與母親患病的故事。母親未說的祕密、父親模糊的輪廓、她總是羨慕的白人閨密母女、還有自己的音樂家男友彼得(兩人後來趕在母親重病前結婚,為了讓臥病在床的母親有動力可以布置婚禮參加婚禮)。《衛報》評論引用了〈在 H Mart 哭泣〉的其中一段,寫道:

「『當我去 H Mart 時,我並不是為了想要只花一美元買到烏賊或三把蔥:我是在尋找回憶。我正在收集證據,證明我體內的一半韓國人,並沒有隨著母親死的時候一同死去。』每週在這裡購物的時候,一個個裝滿蒜末的大桶子(全世界只有亞洲,尤其韓國,會一口氣需要這麼多大蒜末)、和準備好隨時可以打開就吃的韓式小菜冰箱,都在在提醒著她,隨著失去母親,她也正在與自己的韓國文化記憶脫節。 」

「如果從今以後,我沒辦法打給任何人問,『我們以前買的是哪個牌子的海帶?』我是不是就不再算是一個韓國人了?」書中也提到,她在母親死後,在販賣海帶乾貨的地方偷偷哭泣,因為她想起在韓國生日都會喝海帶湯,因為在韓國的文化傳統,認為海帶可以幫助產婦坐月子更健康。所以後來韓國人生日都會喝海帶湯,以紀念母難。

然後,在樓上的美食廣場,桑納一邊吃午飯一邊哭著,一邊看著鄰桌的一位媽媽在那兒不斷地指導她成年兒子應該如何吃他的飯——「這是韓國女人溫柔的終極表現。」(the ultimate display of a Korean woman’s tenderness)。」

 圖/取自CBS
圖/取自CBS

而在喪母之後,桑納走出悲痛、並重新找回自我認同的關鍵,是飲食與書寫。烹飪成為她在外婆、阿姨、母親陸續過世後,重新振作、確認身分認同的關鍵。在難以克服悲傷的情況下,她開始看著Youtube學做菜。

她的老師是被《紐約時報》形容為「韓國YouTuber界Julia Child」的烹飪網紅 Maangchi。在烹飪中,桑納逐漸回憶起那些死去的家人:她的阿姨恩美大嚼韓國炸雞,她的母親崇美在首爾總是點泡菜配刀削湯麵,她的祖母大口大口地吸著炸醬麵。

當外婆、恩美阿姨、母親都相繼過世後,Maangchi就成了桑納的精神導師。在書的最後幾篇,桑納也寫下了他模仿Maangchi製作韓國泡菜,並且看著它們逐漸發酵的過程。她也重新意識到,自己需要以同樣的方式照顧她的記憶和認同的遺產:

「做泡菜取代心理醫師,變成了我的心理治療(中略)。我的廚房塞滿了各種大小的梅森罐,瓶子中第四天的泡菜才正要開始變酸,冰箱裡的則是還在第一階段,正要開始出水,而在流理台切菜板上剛切好的的大白菜正在抹上鹽巴...飄著魚露、大蒜、薑與辣椒粉的香氣。我的媽媽說,不要跟不愛泡菜的人戀愛,因為你身上就是會散發著那樣的味道,她的話就像是在說『你就是你所吃的食物所構成的』(you are what you eat)。」

「(即使母親不在了),我們所共享的文化依舊非常活躍,在我的腸道和基因中充滿活力,我必須抓住它,培養它,這樣它就不會在我身上死去......即使我不能繼續和媽媽在一起,我有一天也會成為她。」

 圖/取自桑納Instagram
圖/取自桑納Instagram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許佳琦

轉角國際的前編輯之一。喜歡搖滾樂。

作者文章

近期有許多媒體報導分享法律專家的分析,呼籲女性應盡快刪除自己的「月經紀錄app」...

月經紀錄app成為「墮胎罪證」?羅訴韋德案推翻後的女性恐懼

2022/07/13
身為美韓混血的桑納,在炒碼麵、大醬湯、刀削麵、醃醬蟹等一道又一道韓國料理之間,譜...

味覺連結的血緣認同:《沒有媽媽的超市》美國韓裔與飲食文化記憶

2022/06/15
圖/路透社

美國反墮胎逆襲(下):胚胎幾周會痛?破解引產醫療迷思

2022/05/30
今年五月,美國最高法院洩密案發生後,立刻引發國內再次對於「保障生命權」與「保障選...

美國反墮胎逆襲(上):從墮胎入罪到生命權之爭的百年歷史

2022/05/27
「親愛的凱蒂,我已經搬進密室了,我來說說新環境的模樣吧。妳一定會很吃驚...」圖...

大屠殺的背叛者?出賣安妮法蘭克的「那個猶太人」真假之爭

2022/01/27
圖/莎莉魯尼、書封、《正常人》劇照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莎利魯尼與千禧世代的厭世情書

2021/12/11

最新文章

澀谷東鄉神社的「神葬祭」,透露澀谷時尚形象背後的古老一面。圖為2023年御靈祭的...

時尚澀谷的傳統容顏:幻之「澀谷茶」與東鄉神社「神葬祭」

2024/09/18
左為《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右為李察.奧弗里教授。
 圖/衛城...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上):窮盡一生的二戰史研究

2024/09/16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地相似,透露出危險正在迫近。左為1945年原爆之後的廣島...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下):歷史會不會重演?戰爭的人間啟示

2024/09/16
3D建模復元的渾元龍模型,可能會用如蝙蝠般的薄翼飛行。 圖/路透社

親像飛龍飛上天:一窺恐龍「學飛」策略的《地球生命簡史》

2024/09/13
民族日的巴塞隆納街頭,上街遊行者揮舞著加泰隆尼亞旗。 圖/歐新社

加泰隆尼亞民族日:獨派的堅持,與巴薩足球俱樂部的發聲

2024/09/12
當前關於古典音樂歷史的主流論述可說是完全圍繞著男性為核心的歷史觀,女性作曲家在音...

女性缺席的音樂世界?古典樂界的性別意識形態與平權未竟之路

2024/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