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父權顛覆傳統?南非「一妻多夫」衝撞的非洲婚姻平權
「非洲社會還沒有準備好實現真正的平等。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我們無法控制的女性。」南非是擁有全世界最自由憲法的國家之一,在婚姻法上也一直領先其他非洲國家,他們不僅一夫多妻合法化,也是最早通過同性婚姻的非洲國家。近日,南非政府希望推動「一妻多夫制」,作為平衡一夫多妻的性別平權法案,卻遭保守人士反對,認為這是在「摧毀非洲文化」、「讓孩子不知道他們是誰生的」。
▌請點閱下方收聽
目前一妻多夫相關倡議以綠皮書的形式發布,未來若獲得社會共識,極有可能成為1994年白人結束少數統治以來,對婚姻法最大規模的改革,影響層面甚至大過2006年合法的同志婚姻。如此「顛覆傳統」的平權提案,在南非依然引發兩極的爭議,而在支持方的論述之中,也提出了南非在地脈絡的見解:一妻多夫不是純粹尋開心而已,而是一種可以挑戰南非父權社會結構、反轉重男輕女的象徵手段,特別是在性暴力問題根深蒂固的南非,顯得格外有意義。
為何南非現在要推動一妻多夫制?而過往的一夫多妻,又是奠定在何種基礎上推動的?推動一妻多夫,有機會改善性別平等的問題嗎?請看本周重磅分析。
▌一妻多夫真平權?
南非政府於上月提出具有諮詢公眾意見的政策綠皮書,內容提到現行法中的婚姻締結模式具有歧視性,沒有盡力促成性別平等。男性可與多名女性結婚,女性卻無法擁有相同權利,是性別歧視。因此以「性別平權」的理由,提出將推動「一妻多夫制」(polyandry),引發社會譁然。很顯然地,政府欲推動的「一妻多夫制」是以一夫多妻(polygamy)的基礎上,所提出的反向性別平權政策。
擁有四名妻子的南非富商、電視名人穆薩.姆塞萊庫(Musa Mseleku),就公開反對一妻多夫:「這會摧毀非洲文化。那些(一妻多夫制)人的孩子怎麼辦?他們要如何知道生出來的到底是誰的孩子?」穆薩說:
南洲基督教民主黨(Afric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領袖肯尼斯.梅舒(Kenneth Meshoe)也出言反對,一夫多妻制是「公認的做法」,但一妻多夫制不是。他認為一妻多夫的婚姻是行不通的,丈夫共享妻子會引發爭執,言下之意認為「男人嫉妒和占有欲更強」。
該黨也在推特上表示,「該提議會增強或破壞家庭關係」、「一妻多夫不是南非傳統」、「試著把自己放在如果你是第二、第三位丈夫的角度」、「這會不會造成家庭暴力?」要公眾審慎思考這個提案。
▌一夫多妻「很非洲」?
以「傳統文化」將一妻多夫拒於門外的論述,是現在反對者所主張的大旗之一。但相對地,難道現行的一夫多妻制就很非洲?
根據南非內政部官網,目前南非法律承認三種婚姻類型有:民事婚姻(civil marriages)、1998年通過的「習慣法所認可的傳統婚姻」(customary marriages,後稱為「習慣婚」)和2006年通過,不分性別可締結的伴侶關係之「民事結合」(civil unions)。除了以基督宗教、伊斯蘭教或印度教等宗教儀式所締結的婚姻外,許多反對者所提到一妻多夫是「破壞南非傳統」,就須從「習慣婚」的需求來理解。
2000年生效的《承認習慣婚姻法》是「根據南非現有的任何非洲原住民習慣法體系,所進行的締約儀式、或是慶祝儀式才算數。並在慶祝或締約之後的三個月內,對外進行「登記」方可合法。值得注意的是,在習慣婚姻的規範下,男子可透過不同的習慣婚姻多次締結,也就是說,男性可以娶多名來自不同習慣婚姻的女性,但女性卻不能同樣如此。
多數的看法認為,南非傳統上的一夫多妻制,與「祖魯族」有關。祖魯族約有1,100萬人口,主要居住於夸祖魯-納塔爾省。在過去的種族隔離政策下,曾被列為二等公民,受到白人社會嚴重歧視。如今在南非祖魯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並與其他南非公民共享權利。祖魯人在南非政壇上的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南非的前總統雅各布.祖馬(Jacob Gedleyihlekisa Zuma)及前副總統普希莉.蘭博庫卡(Phumzile Mlambo-Ngcuka)都是祖魯人。前總統雅各布就有三名妻子。
另外,通常聯想到一夫多妻制,可能都會想到穆斯林。《古蘭經》裡有載男性穆斯林「可以擇娶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在非洲部分國家、阿拉伯、東南亞部分區域,可以看見一夫多妻的婚姻形式。雖然會因文化異同各有差異,像是有些地區會有兄弟同時共有一位妻子,或是兒子繼承父親的妻子、一男可以擁有複數妻子等,但其權力主體的形式上,都是男性擔任。
在現今許多國家聞「一夫多妻」仍色變的今日,就有支持者認為,從法律肯認的一夫多妻制與歐美私藏情婦或私生子相比,是更誠實的行為。並在許多傳統文化上都可見得,一夫多妻有時是在解決社會問題,例如確保寡婦能在親屬間繼續受到照顧,減少失怙孤兒。而「一夫多妻」在文化論述層面上,也時常作為在西方帝國文化主義下,維持自身文化尊嚴的一種手段與方式之一。
▌難以登堂入室的一妻多夫
先不論上述針對一妻多夫,反對者認為「男性佔有慾更強」、「促使家庭暴力」此種難以驗證,也可能有男性公然反對,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說法。在非洲社會裡,許多見不得光但卻實實在在存在的「類一妻多夫」傳統,事實上也是因應著社會需求而衍伸出來。
《BBC》引述社會學者馬喬科(Collis Machoko)在辛巴威所做的一妻多夫研究,他走訪了20位妻子和她們的45名丈夫。他提到,一妻多夫長期受到社會貶抑,不被法律允許,只能轉入地下。
馬喬科表示,他發現當地一妻多夫制中,女性經常是主動確立關係的人,她們會邀請男性加入婚姻。有些男性依然會支付聘禮、也有人提供經濟上的協助。而如果這名女性認為丈夫正在破壞她與其他關係的穩定,這名女性依然還是有權將其除名。
在採訪的這群丈夫中,許多人認為願意接受妻子有多名丈夫的主要原因是「愛」。他們不想冒著失去妻子的風險。有些男性還提到他們在性方面沒有讓妻子滿意,同意共同丈夫的建議,以避免離婚或外遇。另一個原因是不孕症——部分男性同意妻子再娶一個丈夫,讓她可以生孩子。如此一來,男性「保住了面子」,避免性無能的污名。
然而一妻多夫在辛巴威仍然是地下化而且很難見容於大眾,許多當事人會在公眾面前否認自己的「婚姻狀態」。
「這一切都是因為害怕報復和迫害。」
因應社會需求而來的一妻多夫論述,其實也不僅僅存在非洲社會。2020年澳洲籍華裔經濟學家黄有光就曾表示,解決中國一胎化所遺留下「光棍問題」,應可透過一妻多夫這「絕妙解方」解套,讓人人都有妻可娶。但黃的論述還是引發眾人撻伐。像是他說「女性煮三人的飯不會比煮二人的飯還花上多少時間。」「一個妓女一天接客十多次是司空見慣的。」都讓中國女性主義者群起攻之。
但黃有光也提到一個典範是,從過去西藏、不丹等文化中的一妻多夫制看來,確實在其歷史脈絡下解決了不少社會問題。雖然黃還是為平眾怒地說:「要不是男女比例失衡嚴重,我也不會想到這個方法。」但不可否認,不論是從馬喬科的研究或是西藏的習慣婚例子而言,一妻多夫在人類社會始終存在,而並非毫無前例可循。
▌一妻多夫作為性別平權的開展
南非傳統婦運一直以來都以消滅一夫多妻制為職志,一方面訴求男性要再婚時須得到元配的同意,另一方面不斷呼籲一夫多妻是傷害家庭與女性的制度。然而在女性主義不斷開枝散葉的時代進步下,承認愛的形式與多元成為新的運動脈絡。
更不用說在歐美,近年所興起的熱門討論:兩廂情願下的非單一配偶制(CNM),允許配偶能自由地發展開放式的關係(可能有性或無性)是未來漸漸在許多國家和文化中發展出的論述之一。伴隨著僅限於彼此對關係的確認,但沒有單一配偶制的諸多束縛和枷鎖,也是近年許多倡議者提議應設立《伴侶法》的初衷之一。
婦運或女性主義者們不單單從批判一夫多妻中獲得力量,更從中與時代的推進中獲得啟發。婚姻所規範的權利義務中,蘊含著實際的生活、情感需求與情慾,而這些「關係」的必要因素,都在在提醒著人類多元性的重要。
南非一名LGBTIAQ+社群的研究員麥克連(Nyx McLean)就說:「這項提議(一妻多夫制)的是朝著所有性別平等邁出的重要一步。」
「我們從來沒有強迫教導別人要如何過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能不能讓我們獨自去愛、去跟我們愛的人結婚?事實上,許多多偶制、多角戀的社群,也包括雙性戀、同性戀或酷兒。綠皮書中提出這個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讓人們最終都可以與我們所愛的人結婚。」他說。
究竟法律能拘束人民的情愛生活到何種地步?家庭是什麼?是否能訂定一個讓想進入的人都能囊括的婚姻法?或許這是最後即便一妻多夫都能在人類法律世界中上路後,仍然會促發人類不停思考的終極提問。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