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冬眠的進擊巨熊:日本「熊襲事件」攀升...氣候與人口變遷的熊反撲?

2020/12/19 轉角說

「本該冬眠的熊熊們,怎麼都從森林裡跑出來?」今年度日本除了飽受疫情之苦,另一個讓...
「本該冬眠的熊熊們,怎麼都從森林裡跑出來?」今年度日本除了飽受疫情之苦,另一個讓社會大眾憂心的現象是不斷攀升的「熊出沒」襲擊人類事件。圖為日本上野動物園的黑熊,並非工讀生假扮。 圖/美聯社

「本該冬眠的熊熊們,怎麼都從森林裡跑出來?」今年度日本除了飽受疫情之苦,另一個讓社會大眾憂心的現象是不斷攀升的「熊出沒」襲擊人類事件。根據日本官方的統計,2020年民眾目擊熊出沒的數量超過1萬2千多件,有明顯連年增加的趨勢,而被熊襲受傷的人數138人,也比過往來得更多;今年10月新潟縣也發生老婦人被熊攻擊後死亡的悲劇,而發布了「熊出沒特別警報」,警戒時間更是延長到2021年的春季。為什麼熊襲事件越來越多?日本的相關學者專家指出,背後的原因和日本的氣後、社會結構轉變、以及疫情的影響有關。

▌請點閱下方收聽

為什麼熊襲事件越來越多?日本的相關學者專家指出,背後的原因和日本的氣後、社會結構...
為什麼熊襲事件越來越多?日本的相關學者專家指出,背後的原因和日本的氣後、社會結構轉變、以及疫情的影響有關。圖為北海道的棕熊。 圖/歐新社

就在12月中,棕熊棲息數量最多的北海道地區,就發生棕熊跑入滑雪場而引起人們的驚慌。但令人困惑的是,通常在11月就準備進入冬眠期,結果到了12月中卻都還沒睡覺、繼續活動,北海道大學學者金川弘司就認為「相當反常」。金川指出,棕熊們之所以還沒冬眠,原因可能是還沒準備好冬眠前所需的營養,換句話說是「還沒吃飽」的狀態,根本無法正常冬眠。而導致這種現象,是因為原本作為棕熊食物重要來源的橡實,今年度日本各地的產量都大幅減少,為了尋找食物才導致棕熊闖進了人類生活的區域。

類似的案例在今年春季開始就頻頻發生,不到半年的時間超過1萬2千多件的熊出沒目擊,就已經逼近2018和2019整年度的數量,而超過138人受傷的狀況,更是令社會大眾憂心;其中岩手縣、新潟縣的熊襲事件最多(新潟的案例中也有1人死亡),迫使新潟縣在10月份發出了「熊出沒特別警報」,提醒民眾出入注意安全、設置各類障礙防止大熊靠進生活區域。

圖為日本登別棕熊牧場,日本第一個專門飼養熊的動物園。 圖/美聯社
圖為日本登別棕熊牧場,日本第一個專門飼養熊的動物園。 圖/美聯社

但本來棲息山中的熊,為何不斷發生靠進人類社區的情形?根據日本環境省的調查報告,促使熊頻繁出沒的原因還是在於糧食不足,所以紛紛前往山村居民所在處,尋找農作物、果樹、垃圾果皮等食物;而特別是橡實的豐收與否,也會影響熊的活動頻率,橡實如果如同今年一樣歉收,會導致熊出外覓食增加,但如果是豐收的狀況,可能也會促使熊增產下一代,相關報告認為,2018年的豐收讓熊出現了一陣「嬰兒潮」,兩年後這些熊寶被長到了2歲多,碰上2020的橡實歉收,就變成了更多熊襲事件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則是山村集落的人口老化問題。在這些山里之中,原本還有人煙活動、讓熊類聞聲見影而不敢靠近,但隨著這些村落急速高齡化,反而讓熊的棲息區域得已逐漸擴大,這種人類活動的里山以及熊棲息的深山,兩者之間的緩衝地帶隨著人口減少而逐漸消失,而熊類們看上了這些區域的廢棄農地而擴大活動區域,因此才會發生更多的熊出沒目擊事件。同時相關襲擊事件裡,受害者絕大多數也是中高年齡族群,也是地緣關係的人口現象。

圖為1870年,平澤屏山所繪的愛努人熊靈祭 圖/維基共享
圖為1870年,平澤屏山所繪的愛努人熊靈祭 圖/維基共享

北海道愛努人的熊靈祭(イオマンテ,iomante),崇拜熊、同時也透過獵殺熊來完...
北海道愛努人的熊靈祭(イオマンテ,iomante),崇拜熊、同時也透過獵殺熊來完成祭典儀式,將熊靈送回kamui眾神之所。 圖/維基共享

第三個背景因素則是2020的疫情。因為防疫自肅的關係,人類外出活動的頻率受到限制,學校等場所關閉暫停,人類出入大幅降低之下,綜合前面所述的背景原因,熊類跨越界線進入人類生活圈的現象就越來越明顯。

然而該如何退治這樣的熊襲事件?當代推行的作法仍是以驅逐大於獵殺,一方面基於生態平衡和動物保護的考量,另一方面日本的執照獵人數量逐年減少、而且依樣有高齡化的結構問題。因此環境省的相關警示,也才會鼓勵民眾設置柵欄、清理野外的農作物或垃圾來防止熊類前來覓食,行人出入時可以配戴鈴鐺或其他發出聲響的配件,讓熊類聞聲不敢靠近。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俄羅斯東北的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在蘇聯解體之前的堪察加半島,還是人煙極其稀少、堪稱熊的天堂,而後隨著蘇聯政權瓦解後的自由經濟與大舉開發,堪察加半島的棕熊與人類的界線越來越緊張,人為開發的漁場也剝奪了棕熊原本的食物來源,加上近年的氣候變遷問題,同樣面臨食物越來越少、而進入人類社群覓食的行為。和日本的案例稍有不同的是,堪察加半島還出現了棕熊攻擊性增強,甚至開始同類相殘、啃吃幼熊的行為,也是讓野生動物學家感到憂心的問題。

圖為日本驅逐野豬、野熊所開發出來的機器狼,會發出聲音和光線,令其他動物不敢靠近。...
圖為日本驅逐野豬、野熊所開發出來的機器狼,會發出聲音和光線,令其他動物不敢靠近。晚上在農村看到這個,人類也不太敢靠近。 圖/路透社

日本知名的熊本熊。 圖/美聯社
日本知名的熊本熊。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北極熊兵團」撤退:俄國極圈小鎮解除緊急狀態,無熊死傷

北極熊去哪兒?流浪700公里,俄羅斯北極熊的返家大作戰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圖為知名的「私人逮捕系」YouTuber:ガッツch。11月因為唆使他人攜帶毒品...

抓癡漢的私刑正義?日本「私人逮捕系」YouTuber 之亂

2023/12/01
一名拉比(猶太教領袖)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參加「聲援以色列、反對反猶太主義」集會。...

德國惡化的反猶太風波:以巴衝突被極端勢力「借題發揮」

2023/11/25
荷蘭自由黨在國會改選中奪得最高席次,領袖威爾德斯發表勝選感言。但自由黨路線激進,...

「挺同的極右派」出線?荷蘭自由黨領袖:反伊斯蘭、力倡脫歐的威爾德斯

2023/11/23
以巴衝突爆發造成加薩大量平民傷亡,身心障礙者也被推向更脆弱的處境。 圖/美聯社 

戰爭毀滅了無障礙環境:從烏俄到以巴衝突,身心障礙者怎麼求生?

2023/11/10
加薩遭以色列全面封鎖與轟炸滿一個月,總計超過萬人死亡。由於以色列堅不停火,各界不...

消滅哈瑪斯,然後呢?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能否撐住加薩的未來

2023/11/07
2014年中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左為習近平、右為李克強。 圖/...

被架空的「李中堂」:從李克強之死,解讀習近平政局的權力關係

2023/11/03

最新文章

馬祖與沖繩有許多相似之處,同為民族國家中心的邊陲島嶼、以及同樣曾被軍事前線基地化...

馬祖與沖繩的對話:繞過國家中心,尋求「海洋-島際串聯」的可能性

2023/12/07
在十九世紀初與霍亂大流行剛結束的這段時間裡,長期與惡臭為伍,鎮日埋在爛泥、垃圾、...

《惡臭與芬芳》:窮人臭?社會階級能用「嗅覺」聞出來嗎

2023/12/04
圖為知名的「私人逮捕系」YouTuber:ガッツch。11月因為唆使他人攜帶毒品...

抓癡漢的私刑正義?日本「私人逮捕系」YouTuber 之亂

2023/12/01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作品《五月雪》入圍金馬多個獎項,從受難者家屬的視角來處理馬來...

銀幕裡碎裂的513歷史:《五月雪》與它的大馬悲情華人視角

2023/11/29
2019年俄羅斯商業鉅片《T-34玩命坦克》,描述一群俄軍官兵駕駛T-34坦克逃...

俄羅斯的主旋律電影在拍什麼?重金打造、票房堪憂的愛國歷史大片

2023/11/27
台灣演員吳慷仁(右)在《富都青年》飾演馬來西亞聾啞人士。吳慷仁首次入圍便奪得第6...

國際合製搶金馬:亞洲電影新時代?台、馬、港電影的合拍潮流

2023/11/2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