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平成」:日本怎麼選出「天皇新年號」?
「年號承載著日本國民的理想與期望...」日本年號「平成」,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走入歷史,新年號則會提前在4月1日、也就是日本新的會計年度起始日選定公布。日本是現今世上少數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從西元645年的「大化」算起,至1989年的「平成」為止,總共換用了247個年號,而自1868年的明治天皇開始,才確立了一任天皇只用一個年號的「一世一元制」。
平成年始於1989年1月8日,將於2019年(平成31年)4月30日結束。年號與天皇息息相關,同時也象徵著日本的社會與時代。2016年明仁天皇向日本社會大眾表明主動退位的意向,這不僅會是明治維新後日本首次的天皇生前退位,也讓「改年號」成為日本21世紀的重大事件之一。年號更換不是只有改幾個漢字這麼簡單,從選定到公布其實還牽涉了各種層面的問題。
▌年號的選定與公布
日本年號的選定過程慎重,以本次的新年號改定為例,會先由總理大臣遴選學者專家,分別提出多個年號候補案,再由官房長官從這些候補案中再選出幾個原案,送交各界專家組成的「元號相關懇談會」以及眾參兩院的正副議長,最後由內閣協議決定新年號,並向外界公佈。
根據《NHK》報導,今年的年號選定流程將會在4月1日上午9點半左右開始,預定同日11點半由官房長官菅義偉負責對外公開。4月30日明仁天皇退位,新年號則會在隔日5月1日,隨著新天皇的即位同日啟用,正式告別平成。
負責遴選提案的學者專家,背景多是日本文史哲界的泰斗,專業領域為漢學、史學或文學。例如當初提案「平成」的學者為東大的東洋史教授山本達郎,同時期參與提案的還有九州大學中國文學家目加田誠、以及東大中國哲學教授宇野精一等人。不過基於保密原則,事前都不會公開名單,甚至山本達郎直到2001年過世之前都未曾向他人透露,晚近才知道他就是「平成」的提案者。
但提案學者並沒有最終決定權,而要再提交到「元號相關懇談會」與內閣閣議共同決定,在懇談會之中就有來自各界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平成年號的選定為例,當時就有NHK董事長池田芳蔵、日本新聞協會會長小林与三次、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代表縫田曄子(也是當時懇談會中唯一的女性代表)等8名成員。
▌年號一定要取自中國古籍?
日本的年號從西元645年孝德天皇「大化」開始,典故多取自中國經典古籍,例如「平成」取字《史記》「内平外成」以及《尚書》「地平天成」。「昭和」是《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1912年開始的「大正」則是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1868年「明治」也同樣典出《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
而年號典故的選用,歷來也會出現雷同、重複出現或是未採用的情形。像是在江戶時代最後一個年號「慶應」時,就曾經將平成列為選案之一,只是當時並未採用。出自《易經》的「明治」,過去就有10次被列入年號候補名單,直到明治天皇即位才終於被選為年號。而1764年改元的「明和」,其典故與昭和同樣都是《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差別是揀選的字詞組合不同。
雖然往例都是引經據典,不過年號的候補提案,其實並沒有明文規範一定要選用中國古籍。但原則上,年號漢字必須有所典故、言之成理,所以被日本吸納、內化成傳統的漢學,自然就是最直接的資料庫。取材的典籍有《尚書》、《易經》、《史記》、《漢書》以及其他史書和文選。
不過這一次的平成改年號,輿論也出現了希望改用日本古籍的聲音,《NHK》據此徵詢日本史以及漢學專家的意見,雖然不排除這個可能,像是從和歌《萬葉集》、或是《日本書紀》、《日本三代實錄》等「六國史系列」經典著手,也有可能選用中日雙方有共同淵源的史料(例如《三國志》)。但學者多半還是認為,就傳統慣例以及漢字典故的考量,選用中國經典的機會比較大。
▌什麼字不用?年號選擇的眉角
隨著新年號公佈日期越來越近,大眾之間也掀起一股猜年號熱潮,出現各種預測和票選活動。日本索尼生命保險(Sony Life)公司在今年3月進行問卷調查,分別就20到28歲的平成出生世代、以及52至59歲的昭和世代總共1,000人,調查結果的熱門年號前三名分別是:「平和」、「和平」、「安久」。《產經新聞》報導,目前社群網路上最受歡迎的是「安久」,而安字會成為注目選擇,主要是因為平成年間經歷了太多天災(阪神大地震、東日本大震災...等),而期望下一個世代能夠平安。
不過,結果真的會被民眾給猜到嗎?
根據日本官方透露的消息,年號選定有6項原則,其一就是「避免使用民間預測的熱門字詞」,其他還包括:不用生難的漢字而要選常用字、不用筆畫太多的字(一個字至多12到15劃為宜)、避免大眾常見的姓名、避免和大企業撞名、以及避免頭文字發音是「M、T、S、H」的字(MTSH分別就是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的頭文字)。
照這個原則來看,受歡迎的「平和」就有撞到頭文字H的問題,而且與平成太過相像。而「安久」已經熱門到上新聞,應該也會被排除。至於有哪些字比較常出現?根據日本官方資料,歷代年號出現次數最多的是「永」(29次),其次分別是「天」、「元」(27次),「治」(21次)。「安」則名列第10,歷來總共出現17次。
▌主權在民:可以不要年號嗎?
「年號,是時代的理想。」京都產業大學名譽教授所功,接受《NHK》訪問時表示,年號有承載國民期望與理想、反映時代氛圍的作用。雖然年號已經行之有年,隨著天皇的更迭替換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常識;但民間其實也有廢止年號、主張「元号不要論」的聲音。
有知名不具的資深學者向《NHK》表示,年號象徵著天皇,但現今日本天皇早已無政治實權,基於主權在民的原則,年號制度似乎沒有保留的必要。日本共產黨的委員長志位和夫,也在今年3月接受媒體訪問時表明不需要年號的立場,「年號制度本來源自於中國,而且也有君主統治支配的政治象徵」。
不過「是否需要年號」的疑問,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於天皇制度的檢討質疑,在面對天皇問題相對保守的日本政治和社會來說,廢除年號的議論並沒有成為討論的主流,有時還可能會被激進者視為破壞國體的異論。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