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靠「嘴」獨立(上):誰有聽過「蘇格蘭語」?
隨著聯合王國脫歐進程逼近,蘇格蘭的獨立聲浪再次掀起。繼10月7日愛丁堡街頭上演蘇格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獨立遊行後,「蘇格蘭獨立盟約」(SIC)宣布,新一波獨立運動所需的資金在短短一個月內,已經籌募到半數。
「一個國/民族、一個語言」這樣的想法,始於歐洲國族主義的興起。然而,蘇格蘭獨立運動以來,「蘇格蘭語」( Scots)卻鮮少成為爭奪國族情感的戰場。或許缺乏語言支撐的國族主義,對蘇格蘭人來說並不奇怪,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蘇格蘭語」明確指涉的究竟是什麼?這是一個連蘇格蘭人都常搞不清楚的問題。
在場有人自認說蘇格蘭語嗎?
愛丁堡大學的授課老師如此問著。一個中年女性舉手,「我說蘇格蘭語。」但她指的其實是「蘇格蘭蓋爾語」( Scottish Gaelic),一個隸屬凱爾特語族的語言,而非老師所指,那個日耳曼語族的語言——所以,蘇格蘭語到底是什麼?
▌蘇格蘭語的誕生
蘇格蘭作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構成國,境內有三個本地語言:英語、蓋爾語、蘇格蘭語。大部分的蘇格蘭語及蓋爾語使用者,也使用英語。如同那些看似只使用一個語言的歐陸國家一般,要從歷史追溯蘇格蘭只使用單一語言的時期,幾乎不可考,也不存在。
4世紀開始,Q–凱爾特語(Q-Celtic language)使用者從北愛爾蘭遷徙至蘇格蘭西部,他們的語言在12世紀以前,成為蘇格蘭的主流語言,後來演化成為現代我們知道的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兩者大致可以類比為葡萄牙語與西班牙語的關係)。
在差不多的時期,盎格魯人與薩克遜人漸漸從歐洲大陸西北部,遷徙至不列顛島的東部與南部區域,他們帶進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稱為「古英語」;這種語言和荷蘭語及德語的早期型態關係很近,同時也跟古諾斯語關係緊密(古諾斯語便是後來演變為冰島語、挪威語、丹麥語、瑞典語等北日耳曼語言的祖先)。
從8世紀開始,維京人開始從現在的丹麥和挪威出發,抵達不列顛島與愛爾蘭島。維京人的語言是古諾斯語,據語言學者的重構,古諾斯語在當時可能與古英語可以互通。維京人所居住的區域,大約囊括蘇格蘭的諸多島嶼、英格蘭北部,以及愛爾蘭,使得這些區域的古英語受到大量的古諾斯語影響,產生了帶有古諾斯語特色的古英語變體,有些學者稱之為「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語」(Anglo-Scandinavian),並開始與那些沒有維京人居住的蘇格蘭低地古英語出現差異。
就在此時,蘇格蘭王國逐漸成形——使用蓋爾語的「蘇格蘭人」向蘇格蘭東部挺進,並在9世紀中葉,連同皮克特人的國度共同組成了第一個蘇格蘭王國。此時蘇格蘭東南部的低地區域雖受使用蓋爾語的蘇格蘭人所統治,但居民仍主要使用古英語方言。
諾曼人入侵英格蘭後,蘇格蘭國王大衛一世授與諾曼人部分土地,並建立自治鎮(burghs),這些早期城鎮的雛形,多座落於低地,以及現今英蘇邊界地區,使得蘇格蘭低地湧入大批從北英格蘭來的「移民」,這些人說的「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語」,也隨之進入蘇格蘭低地,與鮮少受到古諾斯語影響的當地古英語正面交鋒。
因為人口眾多,「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語」成為了自治鎮中的貿易通用語,更是封建領地中上層階級與教堂中教團使用的語言。由於這些場域都較具有權力地位,使得「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語」漸成地位崇高的口說語言,進而成為荷蘭語、法語、蓋爾語使用者之間的通用語,漸漸被賦予愈來愈多的溝通功能,甚至取代法語與拉丁語成為書面語言;「盎格魯-斯堪地那維亞語」也得到了新的名稱:「英格蘭語」(Inglis,來自蓋爾語稱呼英格蘭人的詞彙)。
「英格蘭語」挾著龐大的力量持續往蘇格蘭北部邁進,到了15世紀之前,「英格蘭語」已經在大部分的蘇格蘭低地通行,並在經過了長達近五百年的在地化後,取代那些原本使用拉丁語或法語的場合,且得到了新的名字 :「蘇格蘭語」(Scots)。
在隸屬不同國家的情況下,「蘇格蘭語」和英格蘭使用的「英格蘭語」彼此都朝著自己的路繼續演變。14世紀末開始,在英語發展歷史上著名的「母音大遷徙」逐漸發生,蘇格蘭語和英格蘭語的母音產生不同的演變規律,發音上有了不小的差距。
而在法語外來語上,兩個語言也借自不同的法語。比如英格蘭語的spoil、fail、champion等詞,是來自於巴黎的法語,而蘇格蘭語對應的詞pulyie、failyie、campioun則來自諾曼法語;也有反過來的狀況,比如英格蘭語的canon和loyal是來自諾曼法語,而蘇格蘭語對應的chanoun、leal則來自巴黎法語。
▌蘇格蘭語的「英格蘭化」
原本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蘇格蘭語有望持續自主發展,與英格蘭語形成有如葡語和西語、瑞典語和丹麥語這樣的關係,更可能在經過標準化後,正式成為蘇格蘭王國的國家語言。
然而,16世紀發生了著名的宗教改革。基督新教拒絕接受羅馬教廷的權威,在語言上偏好方言式的「白話文」;而蘇格蘭語寫成的詩歌,由於模仿巴洛克的拉丁文風格,語句複雜冗長,被認為易連結到天主教廷。加上古騰堡印刷術問世後,新教派在英格蘭率先推出大量印刷的英格蘭語聖經,因為英格蘭語和蘇格蘭語書面上大致上可以互通,北傳進入蘇格蘭的教會,開始動搖蘇格蘭語的地位。
1502年,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和英格蘭簽訂了和平協定,接著娶了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長女瑪格麗特公主,奠定了兩國王室的姻親關係。自此開始,兩國的政治連帶也讓語言接觸更趨頻繁,蘇格蘭語的「英格蘭化」現象也開始發生。
一百年後,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詹姆士四世與瑪格麗特公主的後代——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國的王位,遷去倫敦。蘇格蘭王室成員遷往倫敦後,很快地在語言上往英格蘭語靠攏。
當蘇格蘭人看見自己的王室成員回蘇格蘭訪視時,改用英格蘭語,英格蘭語的象徵價值大幅度提升,中上階級的家庭開始將孩子送往英格蘭接受教育,相較之下,蘇格蘭語變成地區語言,價值被貶低;儘管這時蘇格蘭語仍然是法庭與議會用語,但大部分蘇格蘭的印刷品已經以英格蘭語為印刷語言。
到了1707年,聯合王國成立,蘇格蘭正式成為西敏寺下轄的地區之一,蘇格蘭語的政治地位也形同毀滅。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中,蘇格蘭語跟著教廷一起喪失了精神地位,然後在蘇格蘭王室南遷後,喪失了社會地位,最後在蘇格蘭王國消滅時,喪失了政治地位,成為世人口中的「蘇格蘭土話」。這個語言曾經是與英格蘭英語平起平坐、平行演化的古英語後代,卻成了低社經階層説的「不入流的英語」。
相較之下,那些在英格蘭受教育的蘇格蘭人,帶著蘇格蘭腔調的英格蘭語,則成為「蘇格蘭標準英語」(Standard Scottish English),除了腔調之外,也存有一些特有詞彙,比如「outwith」是一個表示「在外面」的介系詞,可以在正式文體中使用。
但蘇格蘭語並未就此絕跡,仍然使用於鄉村與都會的工人階級,並被稱為「濃厚蘇格蘭語」(Broad Scots)留存到21世紀,仍然存在,只是當代英語的力量是前所未有的強大,鄉土性格強烈的濃厚蘇格蘭語也漸漸受到英語的影響,出現了介於兩者之間的中介語,使得蘇格蘭語到蘇格蘭標準英語間呈現一個光譜的關係,兩端分別是:非常蘇格蘭,到非常英格蘭(...接下篇)。
——▌接續下篇/蘇格蘭靠「嘴」獨立(下):「土話」從羞恥到驕傲?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