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廣播/ 從徵用工到防彈少年團:日本與南韓的歷史遺恨

南韓團體防彈少年團近年來在全球人氣高漲,常被粉絲稱為走向國際的「世界彈」。圖為今年10月的在巴黎的「韓法友誼演唱會」上,防彈少年團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開心合照。 圖/聯合報系圖庫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八號

韓國知名團體「防彈少年團」原本將到日本參加電視節目演出,卻因為一張身穿「原爆圖案T恤」的舊照被翻出,11月引發了取消演出的風波。「原爆T」是別有用心、還是日本太過敏感,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但也有媒體指出,日本是否藉由這起事件,針對最近南韓的徵用工判決採取「文化報復」?姑且不論這是不是過度解讀,日本與韓國之間從10月初的海自懸掛旭日旗爭議、到10月底的徵用工判決案,在在挑起了歷史遺恨的敏感神經。

南韓在10月30日逆轉裁決,判定日本必須為被強制勞動的徵用工做出賠償,但是雙方對於「賠償已經結束」、「個人不得求償」的認知產生巨大歧異,日本的首相安倍晉三與外相河野太郎,都針對南韓判決採取強硬態度,日韓幾乎沒有退讓空間的餘地,讓局勢氣氛變得嚴峻,在歷史與罪業的漩渦之中,日韓能否從中找到新的出口?

▌請點閱下方收聽

▌本節重點

• 原爆T事件:防彈少年團的日本演出取消爭議

• 日本反對徵用工判決的「文化報復」?

• 強制勞動的血淚:日韓徵用工問題

• 破壞當年協議?南韓判決賠償,日本堅決反對

• 歷史情仇的漩渦:獨島、旭日旗、徵用工

防彈少年團成員Jimin被網友肉搜出2017年曾經穿著印有日本原爆圖樣的潮牌T恤,上面寫有愛國主義(patriotism)、我們的歷史(our history)、解放韓國(liberation Korea)的英文字母,被日本網友群起圍剿防彈少年團「反日」。 圖/微博翻拍

經紀公司多日後終於出面致歉,表示種種敏感爭議,皆是無心之過,團員絕無傷害日韓感情或是對原爆受難者不敬的意思。圖為13日,防彈少年團於東京巨蛋開演唱會,場外的日本抗議者。 圖/路透社

有一說防彈少年團爭議是「文化報復」,因為日前的徵用工判決,引發日韓關係緊張。圖為今年10月30日,日本殖民時期被強制徵招的南韓徵用工李春植(Lee Chun-sik,音譯)出席南韓最高法院的終審判決。法院判定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對原告須賠償。 圖/美聯社

判決出爐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及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圖)緊急召見南韓國駐日大使李洙勛,態度堅定抗議。河野太郎的父親河野洋平曾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曾發表對強徵韓國慰安婦表示道歉的「河野談話」,當時及日後也多次引起爭議。 圖/路透社

早在今年10月初,日韓就曾因日本海自原定參加「2018大韓民國海軍國際觀艦式」,結果因懸掛慣用的海自旭日旗,令韓國人聯想到二戰時日本的軍國主義,不只引發韓國國內輿論的強烈反彈,日本其後更乾脆取消參加。 圖/路透社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RSS 訂閱: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 關於「軍艦島」(上):染血的世界遺產

  • 關於「軍艦島」(下):真實與虛構,宋仲基演出誰的記憶?

  • 旭日旗之爭:濟州島國際海上閱兵的「日韓遺恨」

  • 關鍵字
    # 日本

    上一篇

    《我的爺奶同學》:英國「老幼共托」的長照實驗

    下一篇

    同婚過後,德國法院忙什麼?女女婚姻下的親子關係

    作者文章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被承認的無土之國:英、加、澳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面臨建國後最大國際譴責

    被承認的無土之國:英、加、澳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面臨建國後最大國際譴責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最新文章

    2026美加墨世界盃:史上最大規模的世足賽,梅西和C羅會出戰嗎?

    2026美加墨世界盃:史上最大規模的世足賽,梅西和C羅會出戰嗎?

     隱形的風險?從長榮空服員倒下,看航空業「懲罰文化」下的慢性疲勞與飛安問題

    隱形的風險?從長榮空服員倒下,看航空業「懲罰文化」下的慢性疲勞與飛安問題

    柏林不要奧運?「納粹奧運」100周年後再度爭取主辦權,會是歷史反思契機嗎

    柏林不要奧運?「納粹奧運」100周年後再度爭取主辦權,會是歷史反思契機嗎

    從江戶到戰後,歷史透視法鳥瞰「敗者的東京」

    從江戶到戰後,歷史透視法鳥瞰「敗者的東京」

    內馬爾的2026世界盃倒數計時:傷病纏身的「最後森巴舞者」,能夠重返巴西國家隊嗎?

    內馬爾的2026世界盃倒數計時:傷病纏身的「最後森巴舞者」,能夠重返巴西國家隊嗎?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