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菲律賓未完的馬拉韋危機:戰後4年卻不敢認屍的家庭們?

2021/06/17 賴奕諭

菲律賓日前呼籲,若有親人在2017年的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中失蹤,希望可以主動提供...
菲律賓日前呼籲,若有親人在2017年的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中失蹤,希望可以主動提供DNA樣本做比對。不過目前僅有124名家屬主動前來要求協尋,且最後也只找到4個人的真實身份。示意圖,圖為2017年從馬拉韋撤離的一個家庭。 圖/路透社

「民答那峨衝突4年後,那些回不了家的人們...」

2017年的5月中下旬,位處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馬拉韋(Marawi)市開始了長達五個月的武裝衝突。伊斯蘭恐怖組織馬巫德集團(Maute group)與政府軍在當時的交火,讓這個昔日熙來攘往的城市頓時成為廢墟。居民或逃難至他地的親友家避災,或被暫時安置於鄰近的庇護住所。同年5月,菲國政府宣佈將在南部的民答那峨全區實施戒嚴,管制範圍遠超過小小的馬拉韋市,引起菲國社會一片譁然。

為了要同時圍堵該馬巫德集團在馬拉韋以外的成員,以及其他同樣正虎視眈眈的恐怖組織,政府不斷延長該地區戒嚴的期限,最後從原先的60天一直拉長至2019年12月,才正式終止了這個在菲律賓史上的第三個戒嚴令。

然而解嚴之後,災民並沒有什麼喘息的機會。由於COVID-19的疫情在2020年上旬便已經蔓延至該地區,使得地方政府很快地又再度實施宵禁、設立檢查哨,並成立巡邏隊,這些舉措皆與戒嚴期間政府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2017年的5月中下旬,位處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馬拉韋市開始了長達五個月的武裝...
2017年的5月中下旬,位處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馬拉韋市開始了長達五個月的武裝衝突。 圖/路透社

菲國政府隨後宣佈將在南部的民答那峨全區實施戒嚴,管制範圍遠超過小小的馬拉韋市,引...
菲國政府隨後宣佈將在南部的民答那峨全區實施戒嚴,管制範圍遠超過小小的馬拉韋市,引起菲國社會一片譁然。圖為2017年10月被收復後的馬拉韋。 圖/法新社

即便不少人詬病政府的作為,但政府在2019年初舉辦設立「邦薩摩洛」穆斯林自治區(BARMM)的公投仍獲得大多數民眾支持,使其成功取代已經沒有什麼實質作用的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ARMM)。當中,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做為過去十多年來菲國境內勢力最大的伊斯蘭武裝組織,在與政府於2014年所簽訂的和平協議基礎上,接掌「邦薩摩洛」過渡管理局(BTA)。除了陣線主席哈吉‧易卜拉欣就任首長之外,管理局其他80名成員之中共有41位陣線代表。

這種收編叛亂份子為政府所用的舉動並不是新的創舉。菲國政府早在1990年代便與當時勢力龐大的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簽訂和平協議,並於1996年設立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當時,雖然民答那峨的傳統政治家族最初多半支持該自治區的成立,不過就在治理者並未能持續與各據一方的不同氏族保持良好關係的情況下,暴力與衝突事件仍層出不窮,無法因此獲取民心的自治區最後便顯得名存實亡。

事隔多年,「自治區」是否能夠解決民答那峨衝突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政府雖強調「邦薩摩洛」穆斯林自治區給予地方的自治權限將會更為充裕,對此抱有存疑態度的人並不在少數。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自治了,然後呢?

International Alert Philippines所調查的數據來看(表1),「邦薩摩洛」穆斯林自治區成立之後的衝突事件雖然已經較前幾年減少,這些衝突卻多半是陣線成員或是其所屬的氏族因土地爭議等問題所造成,這樣的傾向讓人們對於自治區的這些新治理者有所疑慮。

再者,「邦薩摩洛」過渡管理局原訂於2020年中旬舉辦自治區選舉,這是該機構之所以存在的主要目的。然而在疫情的影響下,選舉不但沒有在去年辦成,當局甚至宣佈將會延至2025年再行辦理,此舉明顯引起民眾的不滿情緒。他們憂心新的制度不僅無法解決國內伊斯蘭極端組織的問題,治理者本身可能也仍持續會是衝突的根源之一。

如果說暴力將繼續籠罩在民答那峨的土地上,吞噬著他們嚮往的日常生活,這樣的發展真的會帶來新的改變嗎?

邦薩摩洛地區衝突事件數量統計(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Alert ...
邦薩摩洛地區衝突事件數量統計(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Alert Philippines) 圖/表1

如果說暴力將繼續籠罩在民答那峨的土地上,吞噬著他們嚮往的日常生活,自治與選舉真的...
如果說暴力將繼續籠罩在民答那峨的土地上,吞噬著他們嚮往的日常生活,自治與選舉真的會帶來新的改變嗎? 圖/法新社

▌難以辨識身份的遺體

暴力顯然並不會因為自治區的成立便突然消失,而其後續所產生的效應也從來都不是在衝突的當下就能夠預見。

日前,隸屬於菲國警方的犯罪實驗室公開向民眾呼籲,若有親人在2017年的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中失蹤,政府希望他們可以主動提供DNA樣本做為比對用途。這是因為他們四年前在馬拉韋發現有470具無法辨識身份的遺體,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僅有124名家屬主動前來要求協尋,而他們最後也只成功找到4個人的真實身份,並將其遺體歸還給家人。

事實上,造成辨識工作困難的原因,與馬拉韋這座城市的歷史脫離不了關聯。做為民答那峨北部規模最大的商貿城市,馬拉韋除了是馬拉瑙族人(Maranao)的主要聚居地,其多元宗教及族裔的人口組成背景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安全保障,讓曾是周遭省份人民在躲避武裝衝突的時候會選擇的落腳處之一。像是1973年蘇祿省霍洛市(Jolo)的恐怖攻擊、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於1973至1986年與政府軍的交火,以及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在2000年前後所挑起的戰火,這些衝突都帶著為數眾多且流離失所的難民紛紛逃來馬拉韋。

圖為2017年與馬巫德集團的衝突中,一群志願者抬走於路邊發現的一具屍體。 圖...
圖為2017年與馬巫德集團的衝突中,一群志願者抬走於路邊發現的一具屍體。 圖/路透社

武裝衝突最高峰的時候,馬拉韋周邊曾有過四個難民營,收容超過一萬五千個家庭,更吸引不少人道救援的國際組織在當地設立辦公室。匯聚到馬拉韋的難民實際上遠比這個數字還來得多,這是因為有不少人民是為了投靠親友前來,他們頂多只在剛抵達馬拉韋的前一兩週入住難民營。有些人會在親友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時,才又再次短暫地入住難民營,以換取生存所需的援助。

時至今日,我們還能夠在城市的周邊看見那些或許早已被遺忘的難民營遺跡,不過不該忘卻的是那些因逃避烽火而來到馬拉韋的人民。許多人憑藉著氏族與親友網絡或在此流連忘返,或因而落地生根,他們的生命歷程與馬拉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座城市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日常景象。

正是因爲如此,不難想像當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後,要追蹤、辨識死亡及失蹤人口有多麽困難。首先,當地人群的流動遷徙本來便屬複雜,他們也不見得就是馬拉韋或鄰近城鎮的原居民。許多人在被迫遷離開之後,因為戒嚴及疫情的關係幾乎無法自由的移動,更不要想能夠再次回到馬拉韋這個昔日曾提供眾多人民庇護的去處。

圖為2017年與馬巫德集團的一次衝突中,一位母親在小孩的遺體旁悲傷哭泣,其孩子遭...
圖為2017年與馬巫德集團的一次衝突中,一位母親在小孩的遺體旁悲傷哭泣,其孩子遭流彈擊中身亡。 圖/法新社

即便已經收復馬拉韋且成立了自治區,但戰後痕跡仍然存在。圖為2019年,一輛廢棄在...
即便已經收復馬拉韋且成立了自治區,但戰後痕跡仍然存在。圖為2019年,一輛廢棄在馬拉韋、佈滿彈孔的車子。 圖/法新社

馬拉韋當地人群的流動遷徙本來便屬複雜,這讓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後,要追蹤、辨...
馬拉韋當地人群的流動遷徙本來便屬複雜,這讓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後,要追蹤、辨識死亡及失蹤人口變得更加困難。 圖/法新社

▌不敢辨識遺體的家屬

此外,除了商貿樞紐以及是過去許多難民去處的特徵,馬拉韋這座城市濃厚的伊斯蘭色彩,同樣是讓警方這項工作顯得艱難重重的因素。由於馬拉瑙族是菲律賓境內人數最多的穆斯林族群,馬拉韋除了有民答那峨地區最大的清真寺之外,位處於該城市的民答那峨國立大學(MSU)堪稱是培育菲國穆斯林人才的重鎮之一。

在2017年的恐怖攻擊之前,許多民答那峨傳統的政治氏族會特地將年輕人送往馬拉韋讀書深造。一方面,相較於其他地區的動盪不穩定,孩童在馬拉韋的教育較不會有被迫中斷的可能。另一方面,馬拉韋的清真寺與伊斯蘭學校(madrasah)往往被視為是相當具有批判意識的交流場所,不僅教育出傳統領袖與政治人物,也同樣提供了青年討論改革及反抗的空間。在這樣的條件下,馬拉韋便被某些人認為是養成伊斯蘭極端主義份子的溫床。

在過去這四年間請求警方協尋失蹤親友的案例中,便有人不但沒有因此找到家人,隨後更被指控為親伊斯蘭國(ISIS)的恐怖份子。即便警方再三強調,蒐集DNA的工作並不是要藉此對生者展開身家背景的調查,像是這樣的例子無疑再度觸動了人民的敏感神經,他們懼怕反而因此惹禍上身。

這個現象不只是影響到武裝衝突期間的失蹤人口議題而已,它更直接影響到人們決定是否返家,甚至是重新建立家園的問題。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誰的自治?

對於許多四散於菲律賓各地的難民來說,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的返家路途迢迢。由於當地軍警管制仍相當嚴明,有些人根本不敢再回到馬拉韋。也有些嘗試要回去的人,在財源等條件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短時間仍難以看見願望成真的可能。

雖然菲國政府這些年來始終表示將有大筆預算投入至馬拉韋的重建計畫,同時還包括有外國援助的支持,不過多半仍是以公有土地上的政府基礎建設修繕為主。因為馬拉韋與鄰近區域的土地私有產權比例高,即使也同樣有部分提供民眾入住的永久屋正在興建中,政府往往都是先與地主商借私有地進行工程,後續的規劃更是並未明朗。

四年過去了,菲國政府仍不願意針對失蹤人口發給死亡證明,顛沛流離的人民也還正在為了找尋自己的家而掙扎著。曾經有不少人認為有了自治區便能夠迎來穩定平順的未來,但是在面對無法輕易擺脫的暴力遺緒時,或許真正重要的是要先問那是誰的「自治」,又是什麼樣的「自治」?

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當地人的返家路途迢迢,且由於當地軍警管制仍相當嚴明,有些...
馬拉韋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當地人的返家路途迢迢,且由於當地軍警管制仍相當嚴明,有些人根本不敢再回到馬拉韋。圖為今年5月,駐守在當地的軍警。 圖/法新社

圖為今年5月,一位馬拉韋當地居民在頭上掛著牌子,表示「被撤離者的命很重要。」...
圖為今年5月,一位馬拉韋當地居民在頭上掛著牌子,表示「被撤離者的命很重要。」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慘烈馬馬薩帕諾:菲律賓悲痛的反恐記憶

在民答那峨戒嚴之後:來自菲南總統的聯邦夢

恐怖組織逆襲,菲律賓重返戒嚴

賴奕諭

自由撰稿人。畢業於臺灣大學人類所,是時常被誤認為菲律賓人的菲律賓研究者。長期關注菲律賓左派政治、社會文化、原住民與世界南島語族等議題。

作者文章

拉海納有全美最大的老榕樹,根部深入在拉海納的土地裡。儘管在這次野火中也被燒得焦黑...

夏威夷野火燒出的殖民苦難:原住民族觀點,如何看待燒成焦土的拉海納

2023/08/16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圖)所著《向...

《向獨裁者說不》導讀:當臉書助長威權,我們該刪掉放棄嗎?

2023/07/04
許多影視作品凸顯了菲律賓「bakla群體」在與西方文化交流後所面臨的新社會環境。...

從菲律賓到世界的「Bakla」們:那些在影視中的同志之愛

2023/06/01
在1910年美國出版的殖民地報告中,伍斯特放入了他不同時間所拍攝的三張穆羅的照片...

《邦塔頌歌》與《獨立幻夢》:消失的菲律賓原民歷史與記憶

2023/05/16
小馬可仕與薩拉以及他們背後所屬的家族就會因此一加一等於或大於二嗎? 圖/小馬可仕...

我們不是「威權笨蛋」?菲律賓選後撕裂的民主對話

2022/05/10
左為1994年在納卯市執政期間的杜特蒂,不計手段的強硬作風即有「制裁者」的名號。...

恁爸馬可仕!菲律賓大選惡黨混戰的「威權太子明星隊」

2021/12/01

最新文章

泰勒絲演唱會的經濟效益太龐大,新加坡豪擲數百萬美元也要搶到「獨家演出」權。圖為泰...

新加坡的最佳利益:「獨佔」泰勒絲惹議,後疫情的演唱會經濟戰略

2024/03/18
法國五大官員共同見證憲法的國印用印儀式,站立者由左至右為法國參議院主席、國民議會...

終止妊娠是自由還是權利?法國墮胎修憲案:辯論與妥協的民主藝術

2024/03/09
面對俄羅斯入侵,但烏克蘭人沒有打算投降。抵抗與對勝利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團結起這個國...

《戰火下我們依然喝咖啡》:烏克蘭人的日常抗戰故事

2024/03/07
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哈雷迪」3日上街抗議徵兵制。圖為以色列女兵強制驅離哈雷迪...

寧可入監,不要入伍?加薩戰爭下,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的從軍爭議

2024/03/06
泰國總理斯雷塔為了拯救泰國經濟,正和為泰黨聯合政府大力推銷所謂的陸橋計畫,打算將...

救經濟或引狼入室?泰國總理斯雷塔引入中資的「陸橋之夢」

2024/03/01
瓦德麥達尼的一名流離失所者母親與她的孩子。攝於 2023 年 12 月。 圖/©...

蘇丹衝突十個月:槍與炸彈...那些依然在戰火裡輪迴的人

2024/02/2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