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德意志「叩頭中國」迷思(下):你的「親中」無關我的新冷戰?

2020/07/30 黃哲翰

疫情危機突顯歐盟與中國抗衡的需要、加速德國對中態度的可能轉變,但美國並沒有利用此...
疫情危機突顯歐盟與中國抗衡的需要、加速德國對中態度的可能轉變,但美國並沒有利用此局勢,扮演好傳統盟友的角色,反而時時當起了攔路虎。圖為杜莎夫人蠟像館內的川普。 圖/路透社

疫情危機突顯了歐盟中國抗衡的需要、加速了德國對中態度的可能轉變,但美國並沒有利用此一局勢,扮演好傳統盟友的角色,反而時時當起了攔路虎。

▌前篇:〈德意志「叩頭中國」迷思(中):柏林外交的「副班長人格」?〉

德國與美國、梅克爾川普之間的冰凍三尺,已非一日之寒。不少看戲的台灣觀眾會把德美之間的互看不爽,理解為意識型態上一刀切的衝突——例如「親中」和「反中」、「政治正確」和「政治不正確」的對立等等。這樣的理解比較像是天橋下的說書;事實上,雙方一連串不睦的根源,是外交策略上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的衝突。

德國與美國、梅克爾與川普之間的冰凍三尺,已非一日之寒;事實上,雙方一連串不睦的根...
德國與美國、梅克爾與川普之間的冰凍三尺,已非一日之寒;事實上,雙方一連串不睦的根源,是外交策略上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的衝突。 圖/《明鏡》

▌美國的單邊主義

梅克爾可被稱作當今國際舞台上多邊主義的掌門人,其對現有國際秩序的重視與對多國協商原則的堅持,與屢從國際事務中抽身袖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川普彼此相剋。這也讓她每每給人這樣的印象:比起表面上仍願意多邊合作的習近平,她甚至更反感以單邊主義改變現有秩序的川普。

川普上任以來,德美之間從針對德國汽車的懲罰性關稅、到美國國安局爆出監聽德國官員的醜聞事件,始終衝突不斷。今年又因美國疫情慘重、川普政府單方面逼迫德國表態抗中,讓雙方關係急速惡化。

在5G議題上,德國政府一貫認為華府強力要求排除華為的主張,與其說是國安考量,不如說更是為了單方面貫徹美方經濟利益、為其本國產業排除中國競爭對手。美中雙方因而在德國眼裡都是該防備的對象,也因此始終試圖對雙方都保持等距的立場。

德國當局的這種態度,在去年底經濟部長阿特邁爾與美國駐德大使的一場口角風波裡顯露無遺:阿特邁爾拒遵美方排除華為的要求,並挖苦美國國安局先前監聽梅克爾手機,危害德國國安,但德方也沒有因此排除美國廠商。美方大使隨即反駁:不該將民主自由的美國與極權國家相提並論。

在5G議題上,德國政府一貫認為華府強力要求排除華為的主張,與其說是國安考量,不如...
在5G議題上,德國政府一貫認為華府強力要求排除華為的主張,與其說是國安考量,不如說更是為了單方面貫徹美方經濟利益、為其本國產業排除中國競爭對手。 圖/路透社

今年5月以來,德意志電信與德國沃達豐(Vodafone,注意:此乃英國集團)在4G網路(注意:不涉及5G關鍵技術)的擴建上使用華為技術,再遭美國抗議、並威脅要實施制裁。德方並無正面理會。壓力當然也不只來自美方,中國駐德大使日前也放話威脅:如果德國膽敢於5G建設排除華為,就不要想在中國繼續賣車。

因而德國採取一種妥協的策略:在市場開放的原則上不排除華為,但透過設立國安門檻,可以技術性地排除華為在5G關鍵領域上的參與——如果真的能證實華為危害國安的話。5月初,德國因而再次提高了安全規範,但總體而言,規範標準至今還不夠明確,德國政府的態度也還顯得躊躇未定。

近期以來,德美之間的另一個衝突點,就是駐德美軍撤離的話題。今年5月,梅克爾不給川普面子,公開拒絕參加白宮G7峰會。川普揚言,你不來拉倒,我邀請俄羅斯參加(俄羅斯是德國在歐洲的頭號對手)。隨後川普在內政上引火燒身,國內爆發佛洛依德事件的示威潮,這時又向德國找碴,要德國增加對NATO所負擔的支出,否則駐德美軍就要撤離。

與撤軍的威脅同時,美國還買一送一,加碼了北溪2號(Nord-Stream-2,先前由德俄協商興建、從俄羅斯境內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管線)的問題,向德國施壓。美國此刻舊事重提,揚言要據此制裁德國政府——被這樣制裁的國家,在過去只有北韓、伊朗一類的獨裁國家。某種程度上,這也可以視為報復德國先前將美國與獨裁國家相提並論的手段。

美軍在德國的斯潘達勒姆空軍基地。 圖/美國國防部
美軍在德國的斯潘達勒姆空軍基地。 圖/美國國防部

在國內疫情嚴重、四處抗議暴動的局面下,川普還對盟友如此操作,被德媒評論為「亂無章法的瘋狂」(Wahnsinn ohne Methode),也讓德國朝野既不屑又不爽。

事實上,德國在NATO一事確實理虧,因為早在2014年德國就已承諾增加支出,但推託至今沒有兌現。過去雙方也就此爭執過,最後美方總是對盟友睜一隻眼閉一支眼,只不過川普專挑這個時機來真的。由於德國是美軍派往中東與北非、乃至於阿富汗的後勤基地與訓練場所,其戰略地位與軍事利益難以取代,川普這招可謂既損人又自損,平白削弱了美軍全球佈局的戰略機動性。

美國對德國發起一系列摩擦,再加上國內疫情控制失當、內政負面新聞頻傳,讓川普當政的美國既為德國人所反感,也威望盡失、成為後者的笑柄。德美關係就在疫情危機中、美國單方面施壓德國表態抗中的局面下,發生了關鍵的質變。

在國內疫情嚴重、四處抗議暴動的局面下,川普還對盟友施壓,被德媒評論為「亂無章法的...
在國內疫情嚴重、四處抗議暴動的局面下,川普還對盟友施壓,被德媒評論為「亂無章法的瘋狂」(Wahnsinn ohne Methode),也讓德國朝野既不屑又不爽。圖右為疫情期間《明鏡》以川普為封面,認為川普的行徑宛如在美國「放火」。 圖/《明鏡》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德國克伯基金會(Körber-Stiftung)在今年5月共同發表了一項關於美德民眾政治偏向的調查。關於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二選一的問題,結果顯示:

去年德國民眾有50%傾向美國、24%傾向中國,而今年卻急遽調整為37%傾美、36%傾中的平盤局面。

至於美國民眾在德國與中國之間二選一的態度,基本上沒有變化,去年與今年,都有44%民眾傾中,而傾德的民眾則由去年的41%略升到今年的43%。

相較之下,美國民眾其實還比德國民眾更為傾中。而德國今年的轉折,則是由明顯的傾美變成對美中雙方持平的態度。前陣子有台灣媒體根據這項調查結果,去掉前後脈絡,刻意突顯德國民眾傾中的面向,這是相當片面的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還做了一個問題:對於自己的國家是否應該負起國際事務的承擔、積極協助解決國際問題,德國有民眾73%的答案是肯定的,而美國則也有68%民眾贊成。但在美國贊成的民眾中,出現明顯的政黨差異:民主黨選民中有79%贊成、而共和黨選民只有49%。

換句話說,德國多數民眾單就參與國際事務的態度而言,接近美國民主黨選民、而與共和黨選民意見較為相左。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應證了德國人對川普政府的反感,是來自於後者的單邊主義與德國多邊主義之間的衝突。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德國克伯基金會(Kö...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德國克伯基金會(Körber-Stiftung)在今年5月共同發表了一項關於美德民眾政治偏向的調查。關於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二選一的問題,結果顯示,美國民眾其實還比德國民眾更為傾中。 圖/美聯社

▌結論

我們近來常見一種看法,認為當前全球進入所謂「新冷戰」,而世界各國彷彿都像台灣這樣面臨在美中之間清楚選邊站的簡單抉擇。嚴格來說,這樣的見解尚有商榷的餘地。

要再現冷戰模式有三個前提:「超級強權保障國際秩序」、「雙方陣營彼此經濟獨立」、「美國與其盟友利害一致」,前兩項條件如今都不存在,第三項條件目前則仍嫌模糊。

近年美國自國際事務抽身、單方面貫徹美國優先,從「世界警察」退居成「世界土豪」,減損了其國際領導力與盟友的信任。此一情況又因美國在疫情危機中一連串應對失當,導致國際聲望大跌,而更加白熱化。這也讓美國的抗中論述在盟友看來,終究只是單方面的自利,並不代表共同利益——川普針對疫情問題追究中國、乃至退出世衛,儘管柏林方面也對中國不滿,但其對華府舉動的解讀仍是:為了選舉秀下限、還平白將國際平台拱手讓給中國。這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川普針對疫情問題追究中國、乃至退出世衛,儘管柏林方面也對中國不滿,但其對華府舉動...
川普針對疫情問題追究中國、乃至退出世衛,儘管柏林方面也對中國不滿,但其對華府舉動的解讀仍是:為了選舉秀下限、還平白將國際平台拱手讓給中國。 圖/歐新社

「新冷戰」的概念,反映的是美國主觀的戰略願望、同時也是台灣抗中的寄望所在,但還未具體涵蓋歐盟的共同利益。儘管目前美中對峙快速升溫,但離「新冷戰」格局的實現尚有相當的距離。眼下若要防堵中國「數位獨裁」(digitale Diktatur)模式的擴張,德國必須跳脫人設、帶領歐盟建立明確的對中戰略,美國同樣也必須改變外交姿態、重新取信於盟友。

比起冷戰2.0,當前國際局勢更像國際失序、世界進入無政府叢林的初期狀態。現在許多國家對中國反感,不代表會毫無保留加入美國隊;沒有順從美國向中國劃清界線的,當然也不代表就是要和中國站一邊。此外,由於利益盤根錯節,各國之間可一面彈性結盟、另一面又互相對立,情況並不像過去冷戰那樣涇渭分明。

在局面還未完全明朗的現狀下,德國試圖擺脫美中雙面沙包的窘境以自立,態度顯得既遲疑又掙扎,終究無法像長期孤立、一向「被」單邊主義慣了的台灣一樣,能做相對縮限的單選題。

在局面還未完全明朗的現狀下,德國試圖擺脫美中雙面沙包的窘境以自立,態度顯得既遲疑...
在局面還未完全明朗的現狀下,德國試圖擺脫美中雙面沙包的窘境以自立,態度顯得既遲疑又掙扎。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德意志「叩頭中國」迷思(上):「中國紅利」麻痺的黃金10年?

德意志「叩頭中國」迷思(中):柏林外交的「副班長人格」?

退出WHO、取消香港優惠:川普「懲罰中國」時間表何時開始?

黃哲翰

興趣使然的寫作者,各種題材都想寫寫看。先前住在德國曼海姆,現居奧地利維也納。

作者文章

希臘老左派經濟學家雅尼斯.瓦魯法克斯在著作《雲端封建時代: 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

《雲端封建時代》:一場左翼敘事下的資本主義變形記

2024/07/01
歐洲除魅後,未完待續的是?圖為2014年在意大利抗議失業率高升的示威者與防暴警察...

《首都》導讀:從歐債到難民危機...戳破歐洲幻夢,命運何去何從?

2023/04/25
德國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此檔案照片為當時一名波蘭小男孩回家,蹲在廢墟之中。...

巨獸蹂躪後的重生:回望歐洲地獄之行,一場20世紀的歷史思辨之旅

2023/03/31
圖/路透社 

德意志「鐵路難題」(下):老德鐵失敗的「公司化改造」

2022/08/12
德鐵於1994年改革後已全面公司化,追求效率、獲利至上的公司化經營,把DB的招牌...

德意志「鐵路難題」(上):全民抱怨的無限誤點列車

2022/08/12
穿過了冷戰終結、西方民主自由價值宣告勝利的時代,再到如今後冷戰國際秩序逐漸崩解的...

凝視人類的屠殺輪迴:納粹與蘇聯恐懼鋪成的「血色大地」

2022/05/19

最新文章

「自由」可能是資訊科技巨頭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詞彙,畢竟,誰會討厭自由? 圖/法新社

科技巨頭助長「反民主」亂象?馬斯克在美國大選中的搧風點火

2024/11/06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聯合國派駐黎巴嫩的維和部隊成員,正駕駛裝甲車在藍線附近巡邏。 圖/陳彥婷攝

以色列與真主黨之戰:袖手旁觀的黎巴嫩軍與聯合國維和部隊

2024/10/31
南韓首爾梨泰院慘案兩週年前的最後一個週六10月26日,罹難者家屬在宗教與公民團體...

追悼南韓梨泰院慘案:家屬悲泣的2年⋯真相仍未明

2024/10/29
在自民黨陷入政治獻金醜聞「裏金問題」風暴下,即便由民間聲望極高的石破茂接任首相,...

對政治獻金醜聞的懲罰?日本選舉自民黨大敗:失去過半優勢,石破茂面臨執政危機

2024/10/28
紐約市長亞當斯10月8日在市政廳記者會談話。 圖/美聯社

貪腐的湯姆叔叔?紐約市長亞當斯收受土耳其捐款爭議

2024/10/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