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重磅廣播/中國口罩產能大躍進?「製造狂魔」能補救防疫漏洞嗎

2020/02/15 轉角說

中國政府以「復產、增產、轉產」的方式,強行帶動拉回工廠產能,2月中已經陸續有各省工廠火速開工、乃至於不同產業有相繼投入,高喊「造口罩戰疫」的勝利口號。然而在許多城市接連進入封城管理狀態後,相關生產所需的原料、物流運送都受到阻礙,在產能尚未全面恢復的情形下,身為「製造狂魔」的中國,能靠那些政策和手段突破? 圖/歐新社
中國政府以「復產、增產、轉產」的方式,強行帶動拉回工廠產能,2月中已經陸續有各省工廠火速開工、乃至於不同產業有相繼投入,高喊「造口罩戰疫」的勝利口號。然而在許多城市接連進入封城管理狀態後,相關生產所需的原料、物流運送都受到阻礙,在產能尚未全面恢復的情形下,身為「製造狂魔」的中國,能靠那些政策和手段突破? 圖/歐新社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糖蜜

「口罩產能大爆發,製造狂魔救大家?」作為全球超過50%口罩生產的中國,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陷入慘重的「口罩荒」。隨著疫情的失控擴大,為解決一罩難求的極端困境,中國政府以「復產、增產、轉產」的方式,強行帶動拉回工廠產能,2月中已經陸續有各省工廠火速開工、乃至於不同產業有相繼投入,高喊「造口罩戰疫」的勝利口號。然而在許多城市接連進入封城管理狀態後,相關生產所需的原料、物流運送都受到阻礙,在產能尚未全面恢復的情形下,身為「製造狂魔」的中國,能靠那些政策和手段突破?

▌請點閱下方收聽

根據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的資料,整個中國口罩產業鍊的產能全開,一天約能生產出2,000萬張口罩——其中包含醫療用非N95口罩220萬張、N95口罩60萬張。圖為2月12日的青島,口罩工廠趕工中。 圖/美聯社
根據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的資料,整個中國口罩產業鍊的產能全開,一天約能生產出2,000萬張口罩——其中包含醫療用非N95口罩220萬張、N95口罩60萬張。圖為2月12日的青島,口罩工廠趕工中。 圖/美聯社

中國的口罩產值,從2015年的年產值63億人民幣(約271億台幣),到2019年提升到102億(439億台幣),在短短四年內,產量與產值都呈現直線成長且數量龐大。但即便身為口罩生產大國——佔全球口罩生產量約50%——生產速度仍追趕不上疫情爆發下,需求人數的增長。

根據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的資料,整個中國口罩產業鍊的產能全開,一天約能生產出2,000萬張口罩——其中包含醫療用非N95口罩220萬張、N95口罩60萬張。但在過去中國社會對於口罩的使用習慣上,需求量並沒有那麼高,因此疫情爆發之前的平常時期,中國口罩的庫存量僅為1至2週,而隨著春節期間疫情不斷升溫,雖然有部分口罩廠提前投入生產,但仍難以解決暴增的口罩需求缺口。

中國口罩產業在面臨疫情時的困境,不僅是庫存量不足,春節期間口罩的製造原料也並沒有收到需要立即運送、囤積的資訊,在面臨龐大的需求,口罩廠即使提早開工,也還需足夠的原料才能趕上預期的生產速度,同時伴隨著許多城市的封城政策,對於物資、人員進出的管理,更增添了原料在物流運送的困難,因此口罩的產能才會大幅下滑。

隨著春節期間疫情不斷升溫,雖然有部分口罩廠提前投入生產,但仍難以解決暴增的口罩需求缺口。圖為中國民眾買不到口罩,改以寶特瓶改裝成防護面具。 圖/法新社
隨著春節期間疫情不斷升溫,雖然有部分口罩廠提前投入生產,但仍難以解決暴增的口罩需求缺口。圖為中國民眾買不到口罩,改以寶特瓶改裝成防護面具。 圖/法新社

圖為2月9日的上海火車站,針對民眾出入進行管控。伴隨著許多城市的封城政策,對於物資、人員進出的管理,更增添了原料在物流運送的困難,因此口罩的產能才會大幅下滑。 圖/路透社
圖為2月9日的上海火車站,針對民眾出入進行管控。伴隨著許多城市的封城政策,對於物資、人員進出的管理,更增添了原料在物流運送的困難,因此口罩的產能才會大幅下滑。 圖/路透社

雖然中國主要的口罩工廠集中在湖北、廣東、浙江等省份,且其中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中,被稱為「不織布之都」的仙桃市,也是向來提供原料、生產口罩的重鎮。但口罩生產並非僅在口罩廠內便能完成,像是先前接受《央視》採訪的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針對口罩的疑慮就強調:口罩生產流程複雜,除了在口罩工廠內進行組合步驟,原料上像是固定口罩用的金屬條、掛耳棉線等等,都是來自不同產地,需要各地產業鍊的配合,再加上還要消毒與檢驗,完成口罩的製造需要7~15天的週期。

目前中國境內,由分布在25個省份的353家企業持有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主要集中在湖北、廣東、河南、江西以及江蘇。但除了特定如京津冀地區之外能夠集結上游、中游工廠,多數仍因為物流被阻斷而受到影響。

近期,在中國官方的資金「鼓勵」與呼籲下,許多原先不是生產口罩的產業,也紛紛表示將投入資源協助口罩生產。像是富士康已在深圳的工廠開始製造,預計在2月底日產量能來到200萬張口罩。另外還有汽車大廠BYD比亞迪、尿布生產商新億發等,也高調宣傳會為了國家口罩的增產出力。配合各企業的生產投入,中國國務院在2月12日的記者會上,就釋出「口罩產能大躍進」的訊息——強調口罩生產的產能已恢復到9成以上,其中有一線醫療用N95口罩,產能提升至128%,而破百超出原先產能的原因,就包含了各產業的增產、轉產數據。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圖為2月10日現身北京的習近平。在中國官方的資金「鼓勵」與呼籲下,許多原先不是生產口罩的產業,也紛紛表示將投入資源協助口罩生產。 圖/美聯社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圖為2月10日現身北京的習近平。在中國官方的資金「鼓勵」與呼籲下,許多原先不是生產口罩的產業,也紛紛表示將投入資源協助口罩生產。 圖/美聯社

中國國務院在2月12日的記者會上,就釋出「口罩產能大躍進」的訊息——強調口罩生產的產能已恢復到9成以上,其中有8個省份的醫療用N95口罩,產能提升至128%。圖為上海的口罩工廠。 圖/路透社
中國國務院在2月12日的記者會上,就釋出「口罩產能大躍進」的訊息——強調口罩生產的產能已恢復到9成以上,其中有8個省份的醫療用N95口罩,產能提升至128%。圖為上海的口罩工廠。 圖/路透社

縱使製造狂魔真的不負眾望完成造口罩使命,但物資該如何流通分配、這些口罩製造過程還有哪些疑慮?各方面仍有不少困難與挑戰。例如醫療用口罩的處理程序需要執照許可,之中又有不肖廠商假冒通過消毒的假口罩生產,又輾轉流入市場;各地因物以稀為貴而出現的哄抬價格問題,雖然各省政府各自執行嚴打懲罰,卻也未能徹底根除亂象。省與省之間爭奪物資、或攔截資源的爭議,同樣是中央一條鞭之外,似未能全面管理的地方難題。

「這時候真要感謝日本朋友,給中國送上這暖心大禮!」日本在第一班撤僑專機時,曾送上口罩和防護衣給中國作為「交換禮物」,而後日本的民間團體和地方政府,也各自向中國捐贈不少物資,一時之間中日兩國的情誼又突然升溫——儘管雙方政府各有盤算,但看在同樣出現口罩荒、以及被花粉症夾擊的日本民眾眼裡,不免疑惑:難道日本的口罩很夠是嗎?

日本流通的口罩有7成左右是來自中國、3成是日本國內自產。口罩被掃或賣光的情形,近期接連在日本傳出,短期內無法靠中國近的補充的狀態下,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2日宣布,同樣要提高日本國內的口罩產能,期望達成「一週一億張口罩」的目標;政府將會使用部分的預備金(預計為4億5,000萬日圓)來直接給予企業補助,鼓勵工廠投入增產或轉產的行列。不過日本的產能真會如此順利提高嗎?一週一億張、產能提升1.5倍的任務目標,也引起民間的困惑。

縱使製造狂魔真的不負眾望完成造口罩使命,但物資該如何流通分配、這些口罩製造過程還有哪些疑慮?圖為香港,但圖中身穿防護衣的並非醫護人員,而是港警。 圖/路透社
縱使製造狂魔真的不負眾望完成造口罩使命,但物資該如何流通分配、這些口罩製造過程還有哪些疑慮?圖為香港,但圖中身穿防護衣的並非醫護人員,而是港警。 圖/路透社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武漢肺炎的「醫療人力消耗戰」:中國醫護1,716名感染,6人死亡

武漢肺炎的日本「口罩之亂」:掃貨中國客與花粉症季的防疫大夾擊

口罩人質?日本「撤僑作戰」救援中國家屬的防疫謀算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最新文章

2025年4月4日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尹錫悅...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2025/04/04
2025年2月亞洲最大聯合軍演「金色眼鏡蛇演習」(Exercise Cobra ...

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馬來西亞求取平衡的避險翹翹板

2025/04/02
圖為堆滿貨櫃的美國洛杉磯港。 圖/法新社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2025/04/01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規模7.7的大地震(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

緬甸大地震:為何「前往現場報導」如此困難?

2025/03/29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