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川普的真正敵人(下):當機器人統治世界工廠

2018/05/21 徐子軒

「你準備好迎接『未來』了嗎?」圖為今年4月亮相,由日本多家集團共同研發的可乘人式...
「你準備好迎接『未來』了嗎?」圖為今年4月亮相,由日本多家集團共同研發的可乘人式變形機器人「J-deite」。 圖/路透社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WEF)曾經提出一份關於未來工作的報告,調查對象為全球15個經濟體的9大行業。報告認為:

到2020年,由於自動化的影響,全球將減少710萬個職位,但同時新經濟也會創造出200萬個職位。

失去工作的主要屬於文書行政、製造相關等,新增的則是管理、電腦與建築工程等。對於美國未來的就業展望,報告總結是中性,但有部分產業較不樂觀,像是服務業與醫療照護產業。到了今年,WEF又做了新的報告——這次研究以美國為對象——令人訝異的是,在評估19種產業後,報告認為,到了2026年,除了製造業面臨萎縮,其餘均呈現正成長,將淨增加1,000萬個職位。

到2020年,由於自動化的影響,全球將減少710萬個職位,但同時新經濟也會創造出...
到2020年,由於自動化的影響,全球將減少710萬個職位,但同時新經濟也會創造出200萬個職位。 圖/電影《變人》劇照

至於文書行政,雖然消失最多工作機會,但亦新增了不少,因此不像製造業般慘烈。會有這樣的樂觀估計,是研究人員判斷透過再訓練與學習,勞工可以轉換到性質相似的工作。

雖然根據普華永道(PwC)顧問諮詢公司的報告,美國有將近4成的職位可被機器人/AI取代。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也估計,時薪少於20美元的工作,有83%的機會可實現自動化。但相較於德國、日本、韓國等製造業大國,美國的自動化的步伐顯得緩慢。目前美國佈署於汽車產業的工業機器人最多,約為39%,再來是電子產業的19%、金屬產業的9%、運輸產業的7%等。

而依照美國勞工部與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合作的調查研究,自動化影響工作的程度可按「學歷」做區分。一般來說高中及以下者,有5成多的可能性會被自動化取代,像是計程車司機、倉儲管理員等職業;一些大專院校大概有4成多,像是護理佐理員、電工等;大學以上者,只有2成多,像是律師、教師等。

相較於德國、日本、韓國等製造業大國,美國的自動化的步伐顯得緩慢。圖為日本軟銀推出...
相較於德國、日本、韓國等製造業大國,美國的自動化的步伐顯得緩慢。圖為日本軟銀推出的照護互動型機器人。 圖/路透社

決定自動化快慢的因素,除了技術外,還會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影響。

MGI指出,依既有技術,現有職業中有5%的工作可以完全自動化,6成職業的工作內容則有超過30%可自動化。但迄今全球尚未出現這麼大規模的變動,一方面固然是基於成本考量,另一方面乃是政經菁英的政治考量——既要防範突來大量的失業潮,擊潰政權與社會,亦要考慮到人民是否能接受,像是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這也合乎部分AI專家的觀點。如牛津大學未來人類研究所,訪談多位專家後,主張所謂的高級機器智能(high-level machine intelligence, HLMI)將會逐漸取代人類工作,對於亞洲,專家比較樂觀,預測需要30年,北美則認為要74年。

對於未來10年,專家們認為AI最有可能勝過人類的表現是創作流行音樂或銀行電話總機,至於其他複雜性工作,如駕駛卡車要到2027年、零售銷售是2031年、外科手術是2053年。

MGI指出,依既有技術,現有職業中有5%的工作可以完全自動化,6成職業的工作內容...
MGI指出,依既有技術,現有職業中有5%的工作可以完全自動化,6成職業的工作內容則有超過30%可自動化。圖為日本已上路的機器人禮儀誦經師。 圖/路透社

以漸趨成熟的「自動駕駛」(autonomous driving)為例,處於國際SAE標準的第3到4階段,尚須人力接管,或只能在特定區域無人駕駛。儘管近來一些公司如Tesla、Uber接連發生自動駕駛的嚴重事故,美國更出現數起攻擊自駕車與示威抗議的案件,但自動駕駛的優勢太多,像是提高燃油效率與減少運輸時間,既是科技業發展的重心,也是人類社會在短期內較能接受的變化。

對政府與企業更具誘因的是,它能補充日益稀缺的勞動力,並節省人力成本。像是貨運業,由於長途運輸是非常無趣且疲累的工作,投入者日益稀少,如果採取自動駕駛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且高速公路自駕的可行性比城市道路更高,對幅員廣大的美國而言相當誘人。OTTO Motors創辦人便曾預測,未來數十年間9成以上的貨運司機職位會消失,從業勞工首先成為副駕駛員,只有極少部分人能轉成機器保養工或管理職,大部分人都會面臨失業。

除了接管人類駕駛,自動駕駛還可能改變人類觀念,徹底顛覆某些經濟思維。在未來,如果自駕成熟到可以在市區無礙行使,且這種車的價格不會像現在高昂,而是大多數人都可負擔,那麼真正的「共享經濟」就會來臨。因為有車的人在不使用時能自動出借,這即是UBER等新創業者著眼於此的關鍵;另外,自駕車會變成互聯網的一環,運輸只是最基本功能,會有諸如行動會議室、咖啡廳、零售等商業應用,這即是TOYOTA等傳統車商大力投入的原因。

駕車會變成互聯網的一環,運輸只是最基本功能,會有諸如行動會議室、咖啡廳、零售等商...
駕車會變成互聯網的一環,運輸只是最基本功能,會有諸如行動會議室、咖啡廳、零售等商業應用,這即是TOYOTA等傳統車商大力投入的原因。圖為Toyota推出的概念型行動載具「e-Pallete」。 圖/路透社

此外,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機率多低,自動化的步伐不會止於任何行業。AI作為自動化的中樞神經,還是會繼續強化、發展(例如透過最近很紅的深度學習),推進工作自動化。

2016年美國大型的律師事務所Baker & Hostetler向IBM租用認知電腦系統,引進名為ROSS的「AI律師」。ROSS負責從海量的判例裡找尋最相關的資訊,提供人類律師參考。2017年英國新創公司推出了機器人律師LISA,負責草擬協議並提供線上諮詢服務。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印度、韓國的公司律所,也開始使用AI判讀文件與法條。

AI律師會不會出錯呢? 當然會。不久前法律AI平台LawGeex與數所美國大學法學院進行實證研究,他們找來20位律師與AI共同審查協議與確認法律問題。結果發現AI的準確率為94%,並非100%的準確,然而人類律師平均為85%。在閱讀文件所需的時間上,AI需要26秒,而人類律師平均需要92分鐘。如此不難明白,AI可以提高效率,意味著幫客戶節省資金,沒有甚麼比這更好的宣傳。

到目前為止,AI律師仍限於描述性分析功能,或是簡單的評估建議,尚未出現可以貼近客戶需求,以及進行法庭辯論的HLMI。且採用AI所費不貲,少數公司才能負擔,因此不至於引起大規模的失業問題。隨著技術不斷演進與成本下降,AI會先取代部分法律助理、初級律師的工作,可能會造成中低層法律從業人員的收入更加不平等。

如果聘用AI律師的話,川普的眾多官司勝算會不會比較大呢?圖為負責審理川普律師寇恩...
如果聘用AI律師的話,川普的眾多官司勝算會不會比較大呢?圖為負責審理川普律師寇恩(Michael Cohen)與成人片女星Stormy丹尼爾絲案的聯邦法官伍德(Kimba Wood)。 圖/美聯社

由於自動化介入職場、改變人類工作是如此的細膩,一般人大多只能關注日常瑣務,即使查覺趨勢,也很難將整體情形聯結。因此,川普政府顯然更樂意將美國的失業問題都歸咎於「不公平貿易」,而不提「自動化」。

如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便強調:

AI真要搶奪人類的工作也是在50到100年後......現在根本不存於我的監控範圍(radar screen)內。

不少專家也抨擊川普政府未給予AI足夠的注意與經費,揚棄歐巴馬政府時期的政策方向,只剩商界與學術界在苦苦支撐。這不啻是一種諷刺,因為不管從德國工業4.0、中國製造2025、日本的機器人革命,乃至於最近法國宣布投資建立AI生態系統,或多或少都是國家力量介入市場的保護主義作為。相較之下,川普政府放手回歸市場的自由主義作為,甚至縮減國家科學研究經費,更遭批評是讓位給外國競爭者。

相較於各國強權積極扶植機器人產業,川普政府的態度就顯得消極而放任。圖為與日本水道...
相較於各國強權積極扶植機器人產業,川普政府的態度就顯得消極而放任。圖為與日本水道橋重工機器人互鬥而聞名的美國重型機器人大廠Megabots。 圖/路透社

總的來說,川普政府強調「在地優先、美國第一」,多少對於自動化程度有所影響。比如自駕車若是採用美國製造零件或雇用當地勞工,可能因成本過高而迫使產業加速自動化佈署,反過來又會減少就業機會。但決定性的關鍵還是在於「技術突破」以及「法令的配合」。

這兩者都是川普政府比中國或日本相形欠缺之處,就前者來說,川普政府放由產業自然生長,後者則是各州自行其是,像亞利桑那州就提供Uber測試的便利,但華府並沒有像北京、東京那麼熱衷以國家力量支持。

而當川普政府認知到外在威脅,決定用301條款正面迎擊中國的「經濟侵略」。由於技術攸關霸主國的權力與地位,亦是美中衝突的根本原因。就在五月中,美國參議院兩黨委員聯席提案建立「國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員會」,該委員會旨在向行政機關提供關於AI的施政建議與風險評估,為的是保持美國的技術優勢。不久的將來,美國政界應該就會出現「中國自動化是致使美國工人失業」等政治語言。

凡是涉及AI/機器人的智慧財產權盜竊、強制轉讓技術,以及中國國貨優先的政策,將是美中纏鬥的新戰場。

不久的將來,美國政界應該就會出現「中國自動化是致使美國工人失業」等政治語言。圖為...
不久的將來,美國政界應該就會出現「中國自動化是致使美國工人失業」等政治語言。圖為2016年年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候,墨西哥動畫家推出的Youtube諷刺短片《M.A.M.O.N. - Latinos VS. Donald Trump》。 圖/截自M.A.M.O.N. - Latinos VS. Donald Trump short film cortometraje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驅動無人駕駛的年代——美國與全球的汽車創新

皇帝見大帝:川普跟習近平能談些什麼?

抵制、拒買、威脅利誘:全球貿易戰的不良商業風氣?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作者文章

川普(左)拔擢的副手范斯,可能是比他更為基進的美國中心主義者。 圖/美聯社

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川普2.0時代,不可忽視的副總統范斯

2024/11/15
紐約市長亞當斯10月8日在市政廳記者會談話。 圖/美聯社

貪腐的湯姆叔叔?紐約市長亞當斯收受土耳其捐款爭議

2024/10/25
2021年布格磊宣布「比特幣城」計畫。 圖/路透社

薩爾瓦多虛擬貨幣之夢:總統布格磊力推「比特幣城」計畫為何難實現

2024/10/24
俄羅斯雖是軍事大國,經濟表現卻不出色,容易受外部影響,但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後,面臨...

打仗發大財?讓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續命的「戰爭財」

2024/09/19
泰國前總理塔克辛(左)之女貝東丹(右)當選成為新任泰國總理,塔克辛家族重回權力之...

塔克辛家族重掌大權:貝東丹當選泰國新任總理,背後權位不穩的隱憂?

2024/09/05
泰國憲法法庭8月7日裁決前進黨有罪,前進黨遭下令解散。圖為曾代表該黨競選總理的皮...

泰國民主再挫敗:前進黨遭勒令解散、百位議員重新借殼上市

2024/08/15

最新文章

選戰時朝野政黨除了為人詬病的自民黨「裏金事件」吵翻天外,各黨還端出了增加時薪以及...

德政變惡政?年收入「103萬之壁」:日本朝野角力的稅收減免政策

2024/11/19
川普(左)拔擢的副手范斯,可能是比他更為基進的美國中心主義者。 圖/美聯社

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川普2.0時代,不可忽視的副總統范斯

2024/11/15
媒體大亨梅鐸控告AI公司侵害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但此舉是否真正為創作者爭取到公平...

媒體大亨梅鐸槓上AI:資本家想搶回利益與霸權,但誰來保護最弱勢的創作者?

2024/11/13
2024年9月,支持保障墮胎權的民眾在佛羅里達集結。 圖/歐新社

墮胎權各州自主保障?川普再次執政,美國生育自主權的拉鋸戰況

2024/11/08
2015年,一位印尼穆斯林女性在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前,抗議緬甸僧旅團體迫害穆斯林...

我佛慈悲,但對穆斯林除外?緬甸佛教僧伽塑造的「伊斯蘭恐懼」與宗教衝突

2024/11/08
「自由」可能是資訊科技巨頭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詞彙,畢竟,誰會討厭自由? 圖/法新社

科技巨頭助長「反民主」亂象?馬斯克在美國大選中的搧風點火

2024/11/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