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驅動無人駕駛的年代——美國與全球的汽車創新

2017/02/15 林蒧均

創新科技與軟體服務的崛起,改變了汽車產業舊有的經營思維,也改變了人們使用汽車的方...
創新科技與軟體服務的崛起,改變了汽車產業舊有的經營思維,也改變了人們使用汽車的方式及對汽車的想像。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為美國一間研發智能電動車的新創科技公司。 圖/美聯社

美國在地製造優先!

這是川普(Donald Trump)在去年競選期就打出的口號,當時他曾公開譴責已經正式在墨西哥啟動投資計畫的福特,大聲疾呼福特應該加強美國在地生產。日前川普更直接點名美國國內各大車廠,要他們在美國多設廠,以增加就業機會,否則政府將採重稅。

川普的汽車產業政策格外備受矚目,在去年,川普曾否定全球暖化,認為那是個謊言,當時引發美國汽車公會(AAM)對於是否會鬆綁油耗法規,進而放寬CAFE(平均油耗標準)基準值的討論;而當川普暗示將調整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提高進口車的關稅時,各界又是一陣緊繃。

然而,即便上述川普的想法極有可能對未來全球汽車產業帶來不小的影響,但目前局勢還不明朗;美國汽車新創圈當前所受到的影響相較輕微(但仍有移民禁令、優先雇用美國人、及市場不確定性等影響),而美國產官學界也還是持續積極地朝研發跟融合新技術的方向前進。

新創市場龐大的商機,引著許多業者,驅動他們持續評估、投資具有潛力的創新產品或服務...
新創市場龐大的商機,引著許多業者,驅動他們持續評估、投資具有潛力的創新產品或服務。 圖/路透社

在行動網路、電子資通訊、行動互聯網、智慧運輸及物聯網等科技日益進步下,受惠於自動駕駛、新能源車等潛在商機,全球汽車產業不斷地融合新技術,致力創新發展。

目前全球汽車新創的發展類型非常多元,許多重點技術的研發著重於改善汽車安全,以及提高駕駛操控的便利性與效率,例如:載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汽車資安(Auto Cybersecurity)、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自動駕駛軟體(Autonomous Software)、汽車共享(Car sharing)、V2V通訊(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聯網汽車服務和應用程式(Connected Car Services and Apps)等等。

創新科技與軟體服務的崛起,改變了汽車產業舊有的經營思維,也改變了人們使用汽車的方式及對汽車的想像。即便汽車產業的新創只在起步的階段,多數公司尚未能有穩定的現金流入,且缺乏實際消費者的使用經驗,難以與原有的汽車製造商跟零組件廠相比,但新創市場龐大的商機,仍吸引著許多業者,驅動他們持續評估、投資具有潛力的創新產品或服務,並挖崛有商機的新型態商業模式。

Waymo:由Google所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 圖/Waymo官網
Waymo:由Google所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 圖/Waymo官網

自動駕駛的技術以及相關的服務備受投資人青睞,且是個持續加溫的投資熱潮。 圖/路透...
自動駕駛的技術以及相關的服務備受投資人青睞,且是個持續加溫的投資熱潮。 圖/路透社

觀察過去一年(2016)全球汽車新創的趨勢(表格),我們可看出有三大備受投資市場關注的技術項目:

  • 新能源車產品與服務(如電動公車、電動車和充電站)
  • 自動駕駛(如無人駕駛車、無人駕駛卡車、運輸物流用的無人駕駛載具、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儀、自動駕駛地圖、無人駕駛用感測器LiDAR等)
  • 汽車移動性服務(如叫車服務、汽車共享服務、提高汽車安全的服務解決方案)

這三大技術中,投資項目數量佔比最高的是「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與服務領域」。受限於法規、待驗證技術、肇事責任歸屬等問題,自動駕駛車要真正上路,並非短期就可實現的夢想。但是自動駕駛的技術以及相關的服務依舊備受投資人青睞,且是個持續加溫的投資熱潮。

筆者從蒐集的市場資訊推測,並非所有投資者的目標都瞄準於最終的自動駕駛車上路願景,部分投資者看中的是智慧化自動駕駛浪潮發展過程中,短期與中期有利可圖的商業化技術。譬如:對於自動駕駛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都很重要的感測器技術LiDAR(該技術已即將邁入商業化量產階段)、將自動駕駛技術運用於其他領域,如倉儲物流的自動駕駛,或像Nauto科技公司跟Metromiles保險公司正在做的,利用技術取得駕駛人行為資料,來提高駕駛安全的創新服務。這些創新技術都有助於提高駕駛安全與便利性,改善人車的互動關係。

從上述的表格可觀察到美國汽車新創的蓬勃發展,其重點發展領域包含無人駕駛技術、電動車、汽車電子、自動駕駛周邊技術等等。包含美國在內,許多國際車廠、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甚至於異業廠商等,都大舉進軍新創汽車的市場,紛紛投資新創公司,或成立子公司來經營新興領域。

更早之前,美國知名的汽車產業新創公司還有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公司)、Lyft(汽車共乘服務公司)、優步(Uber;叫車服務業者)、Smith(電動汽車公司)、美國UBI汽車保險公司Progressive (UBI/usage-based insurance/駕駛行為計費保險,基於駕駛行為和車輛相關數據結合的客製化保險產品)、Civil Maps(自動駕駛車專屬的地圖導航系統)等多元化且多采多姿的汽車新創公司類型。

長遠來看,新創公司湧進汽車產業的現象,在未來仍然會維持逐步擴大的趨勢。因為,新創公司藉由創新技術所延伸的相關技術應用、產品與服務,仍然是許多汽車業巨人眼中的寶藏,也是跨足異業的捷徑。因此,有潛力、有市場商機的新創公司仍然能獲得汽車大廠青睞,並取得投資合作的機會。然而,一窩蜂流入汽車產業的新創公司,未來也勢必面對後續市場的嚴峻考驗。這可能和汽車產業的天生屬性有關係,因為汽車產業是一個對於資金壁壘極高的產業。

未來相關從業者如果要觀察汽車新創產業的發展,美國仍是一個極具標竿性的指標國家。 ...
未來相關從業者如果要觀察汽車新創產業的發展,美國仍是一個極具標竿性的指標國家。 圖/路透社

特斯拉(Tesla)電動車的充電站。 圖/路透社
特斯拉(Tesla)電動車的充電站。 圖/路透社

對台灣廠商而言,相較於過去高資金、高技術門檻的系統模組零組件製造,汽車創新科技所帶動的新應用需求,雖然仍存在一定困難度,但門檻相對之前較低,現有汽車產業的創業氛圍對於新創公司也較友善,不啻為一個台廠切入國際汽車供應鏈的發展契機。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創業精神與創業群聚能量較高、政策鼓勵創新也肯投入豐沛的創投資金,加上過去不乏在地創新成功的案例,種種優勢都讓美國成為全球新創事業的大本營。懷有前瞻技術、創新商業營運模式創意,或資金的汽車新創業者,仍然有高度的意願前往美國建立新創公司。因此,未來相關從業者如果要觀察汽車新創產業的發展,美國仍是一個極具標竿性的指標國家。

長遠來看,新創公司湧進汽車產業的現象,在未來仍然會維持逐步擴大的趨勢。 圖/美聯...
長遠來看,新創公司湧進汽車產業的現象,在未來仍然會維持逐步擴大的趨勢。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林蒧均

工作之餘,試圖找一個自由創作空間,寫下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故事與回憶。

作者文章

微型車因為擁有逐漸擴大的市場應用潛力,已不再是小部分消費者的特殊愛好。1957年...

微型車不迷你:歐日之外,亞洲爭相發展的大趨勢

2017/05/24
因為ŠKODA的獨特品牌精神,才能夠在廝殺激烈的國際車市裡,夾縫中求生存,進而快...

捷克與ŠKODA:汽車小國的蛻變與逆襲

2017/03/28
自動駕駛的技術以及相關的服務備受投資人青睞,且是個持續加溫的投資熱潮。 圖/路透...

驅動無人駕駛的年代——美國與全球的汽車創新

2017/02/15
相較於台灣,德國機車文化並不普及,柏林是怎麼推動低碳綠能電動機車上街?Gogor...

翻越柏林圍牆:Gogoro,騎進德國的台灣製造

2016/11/01
全球車廠只要推出電動車,挪威就是他們的海外市場首選之一。圖為2010年由倡議團體...

野望大陸:征服電動車世界的維京人

2016/06/28
本田曾在2005年收購了英美車隊(BAR)的持股重新回到了F1賽道,但表現始終不...

決戰終點線:Honda,賽車場上的品牌夢

2016/06/02

最新文章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他的上台,將會對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台灣,有什麼樣的影響?圖為...

台灣面對川普 2.0 的焦慮:烏俄談和、美中貿易戰再起,對台灣經濟與安全的影響?

2024/12/10
居住在土耳其的敘利亞女子,畫上象徵反抗的三星旗慶賀阿薩德倒台。 圖/法新社

家園不再遙不可及:沒有阿薩德的敘利亞,人民的勝利與回歸的喜樂

2024/12/10
2024年12月8日,首爾國會外,一名抗議者手持一塊寫有「叛亂分子領袖」字樣的紙...

尹錫悅的魯莽戒嚴令:民主國家可以戒嚴嗎?20世紀以來的歷史與禁忌

2024/12/09
「酒醉的春天」——抗議民眾12月5日於首爾街頭,拿著電影《首爾之春》的劇照,改成...

「把他們全部清掉!」尹錫悅偽裝成戒嚴的叛亂...彈劾案將往何處走?

2024/12/06
面對俄羅斯強大的牽制,摩爾多瓦桑杜政府亟欲找到平衡出路,入歐公投的拉鋸戰更凸顯分...

摩爾多瓦通過入歐公投:歐洲「最窮小國」如何應對被俄羅斯滲透?

2024/12/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