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被遺忘的報導:變成奴隸的地中海難民,後來呢?

2017/12/28 張鎮宏

死在地中海上的人們:在連續3年的疲勞轟炸後,地中海的難民危機,是有所改善?還是更為險峻?

 圖/美聯社
死在地中海上的人們:在連續3年的疲勞轟炸後,地中海的難民危機,是有所改善?還是更為險峻? 圖/美聯社

▌回顧

事件:地中海,從「難民危機」變「奴隸貿易」

日期:2017年11月

地點:利比亞

在連續3年的疲勞轟炸後,地中海的難民危機,是有所改善?還是更為險峻?

儘管國際輿論,似乎早在重複的資訊中麻痺了關注。但事實上,過去兩年地中海的難民危機,已獲明顯控制。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截至今年12月18日以來,歐洲的海上偷渡數字,已從2015年度的101萬人、2016年的36萬人,下滑到今年的16萬6千人。

3年之間,地中海難民渡海數雖大幅減少了84%,但2017葬身大海的偷渡者,卻仍達3,081人。同時面對日漸緊縮的海上管制,往來兩岸的人蛇集團,卻也在利比亞發展出駭人的獲利變體——批發難民的「奴隸貿易」——並在2017年底,再一次引爆世界譁然。

人肉市場:面對日漸緊縮的海上管制,往來兩岸的人蛇集團,卻也在利比亞發展出駭人的獲利變體——批發難民的「奴隸貿易」。 圖/美聯社
人肉市場:面對日漸緊縮的海上管制,往來兩岸的人蛇集團,卻也在利比亞發展出駭人的獲利變體——批發難民的「奴隸貿易」。 圖/美聯社

▌一個農奴400美金

「有人需要掘地工嗎?這裡有個掘地工,他可是個強壯的大棒子,很能挖!」手機影像中,一個不見臉孔的聲音,高亢地以阿拉伯語大聲叫賣。

「800塊一次...那邊喊900...他1,000、1,100——1,200,成交1,200!這兩個黑人就是你的。」1,200迪納爾,大約是800美金;折算下來,一個正值當打的黑人農奴,「只要」新台幣1萬3,000多塊。

上述的對話,是CNN取得的側錄影片,畫面中的場景是在利比亞某地的「奴隸市集」,一名掮客正向農地主人們,拍賣兩名來自黑人男性——這兩人是來自奈及利亞的「難民」,為了前往歐洲大陸,他們原本向人蛇集團支付了數千美金,誰料夢想不僅沒能實現,自己反而淪為人肉商品,稱斤算兩地在奴隸市場任憑宰割。

線人向CNN表示,這些架上的「奴隸商品」,大多來自非洲各國,一部份人是到了利比亞海岸,卻因查緝的風頭太緊無法出海,最後用光了盤纏,強迫賣身;但另一部份人已經出海,卻在半途被利比亞海岸巡防隊(LCG)攔截、「變賣」。

▌當「官兵」就是「強盜」

利比亞將成為北非、地中海的索馬利亞。到時,西西里、克里特與蘭佩杜薩,都會是海盜的天下...你們將目睹數百萬難民非法渡海,噩夢必將侵門踏戶。

阿拉伯之春爆發前夕,長年統治利比亞的格達費父子就曾反覆發出威脅,要求歐陸各國應該支持自己的統治,否則利比亞就將「大開邊界」,鬆綁渡海入歐的偷渡之門;因此,當國際聯軍於2011年協助反抗軍起兵、擊殺格達費後,歐美各國也大力注資,協助過渡中的利比亞成立「反非法移民署」(DCIM),轄下再配武裝的「利比亞海岸巡防隊」。

初始設定中,利比亞岸防隊的任務,是取締岸上與非洲近海的偷渡船團,「替」歐洲各國守住地中海的第一線;但現實中的利比亞卻是軍閥割據,岸防隊也是由不同派系的各地民兵拼湊而成,在指揮鏈不明確的狀況下,部隊不僅各自為政,許多沒有頭人、或分不到資源的單位,更勾結人蛇集團,監守自盜。

之中,部分單位會選擇「插乾股」,勒索或收取通關費,再縱放偷渡船團渡海;但另一些單位,則會從人蛇口中取得線報,等船隊出海後再收網「捕獵」,將偷渡客抓進軍閥控制的滯留營——目前利比亞仍沿襲格達費所留下來的出入境罰則,所有未經申請核可就逕自從利比亞入、出境者,都將被判有期徒刑、或罰金。因此,被送入滯留營的偷渡者,還得先繳納一筆罰金,才能進入遣返程序。

格達費的恫嚇:長年統治利比亞的格達費父子就曾反覆發出威脅,要求歐陸各國應該支持自己的統治,否則利比亞就將「大開邊界」。 圖/路透社
格達費的恫嚇:長年統治利比亞的格達費父子就曾反覆發出威脅,要求歐陸各國應該支持自己的統治,否則利比亞就將「大開邊界」。 圖/路透社

利比亞的滯留營:被送入滯留營的偷渡者,還得先繳納一筆罰金,才能進入遣返程序。
 圖/美聯社
利比亞的滯留營:被送入滯留營的偷渡者,還得先繳納一筆罰金,才能進入遣返程序。 圖/美聯社

▌強迫贖身費

然而在中央命令不入、司法約束不及的軍閥營區裡,到底罰金要繳多少錢,卻是由收帳的民兵喊價。而亂開的罰金不僅會依日累積,軍閥營區也不提供飲水、糧食,難民們必須向民兵行賄甚至賒帳才能生存。

滯留營區的時間越長,難民「積欠」營區的款項也越多。等到欠款到了一定程度,瀆職的岸防單位,就會派人向難民提出「償債方案」——他們可以選擇向故鄉的家人聯絡,跨國支付贖身鉅款;或者可以接受第三方的好意,讓與軍閥合作的「小商人」們為其贖身。

這些「小商人」其實就是奴隸掮客。他們會為無計可施的滯留者們代墊贖身費,之後再將他們分別賣為農奴、工奴、甚至性奴,不知盡頭地強制勞動。由難民潮所掀起的奴隸貿易,也如同中世紀再現一般,為地方民兵、人蛇集團,賺進大把不義之財。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與國際特赦組織(AI)的調查報告,目前在利比亞的數十間滯留營內,仍至少有2萬人被民兵囚禁,並在聯合國與歐盟的眼皮底下,被逼入奴隸市場。

賣身:目前在利比亞的數十間滯留營內,仍至少有2萬人被民兵囚禁,並在聯合國與歐盟的眼皮底下,被逼入奴隸市場。 圖/路透社
賣身:目前在利比亞的數十間滯留營內,仍至少有2萬人被民兵囚禁,並在聯合國與歐盟的眼皮底下,被逼入奴隸市場。 圖/路透社

▌歐盟的責任?

事實上,作為難民潮併發症的利比亞奴隸交易,在過去3、4年內,一直是眾國際組織多番警告的顯著悲劇。但這回CNN的強力曝光之所以「有效」,主因仍是交易的側錄影像,終於首度見光,真實現場與人證的供述,這才在歐陸邊境管制貌似有效的同時,刺痛了歐洲各國的道德情緒。

此外「黑奴貿易」的重現,對於非洲各國而言也是無法接受的國際侮辱,像是布吉納法索就憤怒地召回駐利大使,非洲聯盟更是公開譴責利比亞「種族歧視」、「無法無天」,並協同積極南向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準備向聯合國提出對利比亞的國際制裁。

CNN強力曝光震撼了國際社會,打鐵趁熱的IOM與AI亦跟進調查,並將責任矛頭對準了歐洲國家——因為過去兩年內,歐盟向非洲提出了31億歐元的「難民補助」,以求各國擋住渡海的難民潮。但這些錢究竟用到了哪裡?贊助的國家與民間對象有沒有問題?歐盟都毫不在意,直到「奴隸網路」曝了光,世界才終於發現,原來各國花錢「贊助」的海上尖兵,檯面下竟是都是勾結人蛇的奴隸賣家。

在奴隸風波前,南歐的前線各國,原本還準備向利比亞繼續施壓,以擴大海上遣返的適用性,以避免海上難民繼續登陸歐洲,增加南歐國家的收容壓力。但目前,相關的提案已陷入停滯,複雜、無效率且無道德解的狀況,也迫使歐洲理事會發出提案,試圖以半年為期,從盤檢討現行的邊境封堵方針與難民配額政策。

至於仍困於滯留營的2萬人,目前已有千餘人受聯合國難民署協助,並暫時送往尼日等第三國等待後續的遣返與安置。但那些已淪為奴隸者,在眾多國際口水仗中,卻可能永遠失去身份、成為三不管的異鄉「工具人」。

任憑浮沉:但那些已淪為奴隸者,在眾多國際口水仗中,卻可能永遠失去身份、成為三不管的異鄉「工具人」。 圖/法新社
任憑浮沉:但那些已淪為奴隸者,在眾多國際口水仗中,卻可能永遠失去身份、成為三不管的異鄉「工具人」。 圖/法新社

2017年,被遺忘的報導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在《轉角國際》重新定義「國際觀」,讓國際議題不再只有政治、經濟,從大國競合到人物側影,《轉角國際》要用最貼近人本的觀察視角,讓台灣看懂世界的眉眉角角。

推薦閱讀

2017年,被遺忘的報導

張鎮宏

台北、突尼斯、英國東北;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英國杜倫大學國關所中東組;現為久坐的筆耕者,也是這個網站以前的「上一代主編」。

作者文章

穆罕默德.本.沙爾曼從不知名的青年晉升王國太子,從全球最有實力的資本冒險家淪為殺...

世界只在意石油:谷底翻身...沙烏地「染血太子」的成王之路

2022/07/22
「沒事吧,我叫埃爾南,是個建築學生,今天還行嗎?」拼命對話像取暖一樣、成為彼此能...

雙面阿根廷:43年追捕,骯髒戰爭的酷吏「鐵串烤肉」

2019/12/30
國際的力量確實對蘇丹人民的悲鳴有所回應,但能不能為其帶來和平?斷線中的政治混沌,...

蘇丹慘案斷線中:「喀土木廣場大屠殺」後來呢?

2019/06/21
埃及前總統、同時也是埃及第一位民主直選的國家領導人——穆罕默德.穆爾西(Moha...

「阿拉伯之春」之死:法庭上暴斃,埃及第一位民選總統的悲哀

2019/06/18
「我們看見了地獄,我們看見了地獄...。」 圖/墨西哥國防部

銀子與子彈,毒梟與汽油:讓國家爆炸的「墨西哥盜油者」

2019/01/29
直到21世紀才開始認認真真鋪鐵路的沙烏地,究竟為了什麼卯足全力?圖為長年來唯一一...

沙烏地的沙漠鐵道:從阿拉伯起義,到麥加「清真高鐵」

2018/12/07

最新文章

教宗方濟各2018年3月在聖伯多祿廣場每周舉行的公開接見活動中,與來自中國的教徒...

他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中國與梵蒂岡的矛盾根源,天主教「中國化」難題

2025/04/14
《秘密會議》劇照,講述天主教教廷選舉教宗的權力鬥爭故事。 圖/傳影互動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2025/04/14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

日本「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2025/04/10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美籍記者派翠克.溫(Patrick Winn)長年報導東南亞毒品販運議題,並將多...

專訪《毒梟烏托邦》作者派翠克.溫:緬甸佤邦毒品、詐騙與山寨中國

2025/04/07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立刻引發包含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震盪,國際自由貿易的...

川普解放日,美國淪陷時:向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說再見?

2025/04/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