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報導:英國醫生大罷工,後來呢?
▎回顧
事件:英國醫生大罷工:吹響英國NHS健保革命的號角
日期:2016年4月-9月
地點:英格蘭
今年春末,轉角國際曾以〈英國醫生大罷工:吹響英國NHS健保革命的號角〉一文,解釋了英國初級醫生(junior doctors,約莫等同於台灣的住院醫生)與政府之間的勞動戰爭。一系列的追蹤,最後定格在2016年5月19日——醫生工會(BMA)與英國衛生部達成了妥協談判為止。
然而這份妥協,不僅沒能消除英國年輕醫師們的相對剝奪感;1個多月後的醫師投票,更否決了工會幹部與英國政府的協調方案,雙方共識再度歸零——英國衛生部強力推動合約新法,醫生工會則揚言要提高醫生大罷工的動員規模,並準備在關鍵的9月份,連發3次「5日全國大罷工」。
醫生工會的再動員,引發了英國醫界的激烈辯論——即便在初級醫生之間,對於是否該升級罷工也存在著複雜的矛盾情緒,「醫生是否應該發動罷工?就算這將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種種疑問與對立,也進一步撕裂了現代制度下,勞動權益與醫師誓詞之間的尷尬矛盾。
那麼,在勞權與醫德之間,這些站在基層英國醫生們,最後又該如何決定?
▎五月的失敗合約
在繼續追蹤英國初級醫師抗爭之前,我們還是誠摯地希望讀者們能回頭閱讀〈英國醫生大罷工:吹響英國NHS健保革命的號角〉一文,回顧英國的醫師改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簡單地說,為了解決英國健保制度(NHS)長期的人力不足與醫療品質問題,保守黨政府在前總理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主持下,大力推動「7天看診」的新政,透過增加工時的方式——將5天平日班、2天周末班的制度,改為6日平日班、1天假日班——減低人事支出,並將「榨取」得來的醫生勞力,用以填補看診時間增長的人力成本。
然而保守黨政府的醫療改革,很快地引發英國醫界憤怒,其中受到新政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醫院前線的主力「初級醫生」。與台灣的住院醫生相仿,英國初級醫生不僅是面對病人的第一線,負責大小事務之餘也是醫療體系中最操的醫生群體。因此對於保守黨政府得寸進尺的動作,憤怒的初級醫師也於2016上半年連續發動了6次醫師罷工——其中在4月26-27日的兩日更發動了英國史上首次的「全面性罷工」,包含急診室、加護病房與產房在內,所有的醫生都拒絕於白天執勤。
醫生全面罷工的壓力,也逼得強推改革的衛生大臣杭特(Jeremy Hunt)出面,並與醫生工會在5月19日完成了新版的合約協商(詳情),撤除了原本「6+1」的工時改制;但醫生工會與保守黨政府之所以急著妥協,顧慮的其實都是6月23日的「英國脫歐公投」——卡麥隆政府擔心,來自醫療體系的騷亂與罷工會加劇民怨,讓公投變成「倒閣投票」;而醫生工會的幹部則希望見好就收,以避免脫歐宣傳轉移了社會對醫事人員訴求的支持與關注。
雙方都急躁的狀況下,519協議也迴避了「7日看診」所造成的超量工時問題,對於談判內容,英國的基層醫師也多表反彈,這份協議隨後也在醫生工會的成員投票中以42%支持:58%反對的結果,遭到否決。英國的醫勞談判,自此重新歸零。
▎基層醫生的身心臨界點
政府根本沒有要正視真正的問題!
對於初級醫生來說,醫生工會與英國政府的519協商,將醫界簡化成錢、時間與生活品質等「待遇」問題,但卻未正式承認對NHS投資減少所造成的人力短缺與醫療風險,進而迴避了真正影響英國健康的議題核心。
自從2010年卡麥隆率領保守黨拿下執政權後,英國政府就針對日漸肥大的NHS發動了連串的組織瘦身,並期待結構性的改革能帶動醫療市場的自由化;但此舉也讓原先的公醫制度陷入困境,在預算限制之下,專業科別與城鄉醫療資源的差異加速拉大,基層醫療的人力缺口,也直接反映到了初級醫生與護理師的工作環境上。以急診為例,全英格蘭的急診室醫生總數,僅達建議聘用數的65%;在部分地區,駐院值班夜勤的初級醫師,更以1:300的醫病比例勉強執勤。
根據英國醫學總會2016年的年度調查,英格蘭地區的5萬7,000名初級醫生中,每4人中就有1人(24.4%)受苦於嚴重的睡眠不足,超過8成的初級醫生更表示自己的工作「壓力過重」。另外,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也指出,過於沈重的工作壓力對這些站在前線的年輕醫生造成了「普遍的生心理問題」,平均每4名初級醫生中,就有1人的心理健康出現狀況;53%的受訪者更認為醫院裡的壓力,已對自己的生理狀態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
失控的工作壓力加上NHS推動的效率化管理,也讓本就生死交關的醫療前線更為「殘酷」。根據《衛報》的調查,81%的英國醫療從業者曾遭職場霸凌,低迷的前線士氣,也讓英國醫界掀起了海外移民潮;同時,基層的護理學校招生率連年下滑(2017年預計招收數將再下降20%),一來一往間更拉大了基層醫療的人力缺口。
此外,在脫歐之後,NHS的人力狀況也遭遇到了政治衝擊。目前在英國,每10個醫生中就有1名歐盟籍醫生,整個NHS系統裡更有5%的醫事從業者來自於歐陸;然而在英國確認脫歐後,這些外籍醫療人員很可能會因為工作簽證和居留權問題,而無法繼續留在英國,進而引發專家口中「NHS的崩潰末日」。
與此同時,英國也如同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正快速步入高齡化社會:目前英國85歲以上人口約達150萬人,但到了2035年卻將達360萬人以上。鑑此,高齡醫療需求的飆漲,對NHS帶來的壓力也就不難想像。
▎決戰秋:九月的罷工決戰
519的協議最終在7月5日被投票否決,當初與杭特談判的醫生工會主席馬拉瓦納(Dr Johann Malawana)也引疚請辭,而接替上任的麥寇克( Dr Ellen McCourt)則依據工會基層的意見,向英國衛生部提出重新談判,要求在新合約上加註工時上限與醫師增額的承諾。
在當時,英國仍處於脫歐公投過關後的政治震撼,大力壓迫NHS改革的卡麥隆引咎辭職,但隨後接任首相的梅伊(Theresa May),卻出人意表地留用因合約改革而成了「醫生公敵」的杭特為衛生大臣。之後保守黨也透過全國黨代表大會,確認維持對NHS的改革路線。英國醫生與政府間的對抗,歸零後再度重啟。
對於醫生工會的再談判要求,衛生大臣杭特拒絕讓步,反指責發動抗爭的醫生團體「得寸進尺」、「貪得無厭」;而憤怒的醫生工會,則決定發動空前規模的醫事罷工為反擊——2016年8月31日,工會委員會以16票贊成、1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宣布於9月12號至16號間將發動「5日大罷工」。
這份「5日大罷工」的計畫,被認為是英國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醫療罷工。根據罷工決議,在9月12日開始的5天內,全英的醫生都將在上午8點至下午5點之間離開崗位,如同4月的罷工一樣,急診室、加護病房與產房都不會有執勤醫師;假若杭特與衛生部無動於衷的話,醫師公會還會在10月、11月、12月,再度發起同規模的5日抗爭。
罷工消息一出,英國社會也極為緊張:因為4月份的全面性罷工才為期兩日,受影響的手術與病患就超過10萬起。儘管當時醫師的4月罷工,並未直接造成任何病患的死亡,但新一波的罷工卻拉長到5日,從宣佈到執行,留給政府的談判與應變時間也不到兩個星期,對於重症病患與急診室的生命威脅也就格外險峻。
醫師工會的罷工指示傳出後,很快地遭到杭特的反擊。在媒體面前,杭特高聲質疑:
與此同時,醫界對5日罷工也產生分裂。9月2日,英國「皇家醫學院學會」(Academy of Medical Royal Colleges)就透過聲明,公開反對醫生工會的罷工計畫。學會表示,5日的罷工的時機與規模都過為魯莽,儘管基層醫生的勞動權益非常重要,但躁進的罷工作法卻等同拿病人生死與公共利益為犧牲獻祭,其行為亦難以被醫療倫理所接受。
皇家醫學院學會表態之外,醫生公會裡的高階醫生也加劇了對抗爭的質疑,原本一面倒支持醫生發起抗爭的英國輿論,亦傳出了困惑的意見——因為在519的談判合約中,雖然政府沒有提出工時上限,但也沒有要求初級醫生必須配合「7日看診」而加班,而對於一般來說民眾來說,輿論不能理解醫生工會的「態度反覆」;而醫生之間彼此也無法確認「5日大罷工」是不是真的有此必要?
最後,在公眾的質疑情緒與內部的意見壓力之下,英國醫生工會才於9月5日——宣佈罷工的5天後——緊急宣佈「取消罷工」,後來又於11月10日宣布「放棄一切的罷工手段」,關於519合約協議的後續修正,一生工會將在派出代表與政府洽談「合作」事宜;英國醫生與衛生部在這回合的勞權鬥爭,就在醫生工會的狼狽退場中悄然告歇。
▎悲觀的展望
取消5日大罷工的醫生工會,很快招來了各地初級醫生的嚴厲抨擊。對於年輕的醫生來說,醫生工會這場秋鬥鬧劇,一下高調發起、一下狼狽取消,對於醫勞權益的形象破壞已超過超過了「豬隊友」的忍受等級。
此外,在罷工引發爭論之後,醫生工會內部又出現「內鬼」對外洩漏會議資料,根據記錄內容,工會內的初級醫生團體其實在「周六算正常日工時」的改制取消後,就已可接受新制合約;但部分意見卻極力搶進,希望能延續4月大罷工的民氣,讓醫療罷工成為「醫生勞動鬥爭」的新常態,藉此逆轉保守黨政府對於NHS的撙節風向。
豬隊友、內鬼、鬥爭盤算、不透明的抗爭棋局,這些事後消息都讓基層的醫生深感「被背叛」而極為憤怒,藉由4月大罷工所拱起來的醫界士氣與社會輿論,也隨著工會內亂而逐漸消散。
然而對於英國醫療體系來說,這場權益鬥爭還未見輸贏——雖然杭特暫時壓制了醫生工會的力量,但合約談判中,勞團仍守住了周六的假日工時,雙方最終僅算是勉強平手;此外,隨著脫歐進程的不確定性擴散,保守黨政府很難繼續倚賴的「歐陸進口醫療人力」來填補NHS長期失衡的人力漏洞,而當醫療缺口越破越大的同時,下一次的醫事大反彈,恐怕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2016年,被遺忘的報導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在《轉角國際》重新定義「國際觀」,讓國際議題不再只有政治、經濟,從大國競合到人物側影,《轉角國際》要用最貼近人本的觀察視角,讓台灣看懂世界的眉眉角角。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