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德國驚喜?歐盟執委會主席的意外接班人:烏蘇拉.馮德萊恩

2019/07/03 轉角說

歐盟28國2日正式提名德國國防部長——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擔任新一屆的歐盟執委會主席。 圖/路透社
歐盟28國2日正式提名德國國防部長——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擔任新一屆的歐盟執委會主席。 圖/路透社

「在72小時的馬拉松會議後,歐盟端出了一個『讓人想都沒想過』的意外選擇...。」歐盟28國2日正式提名德國國防部長——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擔任新一屆的歐盟執委會主席,假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她也將成為歐盟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執委會主席。儘管馮德萊恩從政的經歷完整,又是總理梅克爾的左右親信,但在過去兩個月的歐盟討論中,卻從沒人想過「讓馮德萊恩接任『歐盟總理』」,因此不僅外界大傻眼,就連德國政壇與媒體都極為吃驚。

▌前情提要:〈「歐盟總理」誰接班?歐洲議會大選後的關鍵下一戰

「歐洲理事會正式提名烏蘇拉.馮德萊恩,為歐盟執委會的主席候選人。」由歐盟28國領導人組成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在布魯塞爾3天峰會的膠著協商後,終於在2日達成共識,並由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正式宣布歐盟執委會(EU Commission)的主席提名人。

現年60歲的馮德萊恩,1958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由於父親在歐洲各共同體委員會(也就是如今歐盟執委會的前身)擔任高官之故,馮德萊恩童年歲月都在比利時度過,直到13歲才舉家搬回德國。出身政治世家的馮德萊恩,也在1990年代追隨父親的腳步加入德國基民盟(CDU)、踏入政壇,並在梅克爾的拔擢下,成為德國極具聲望的重量級政治人物。

現年60歲的馮德萊恩,並在梅克爾的拔擢下,成為德國政壇極具聲望的重量級政治人物。 圖/美聯社
現年60歲的馮德萊恩,並在梅克爾的拔擢下,成為德國政壇極具聲望的重量級政治人物。 圖/美聯社

從2005年至今,梅克爾的四任總理任期之內,馮德萊恩皆出任內閣且政績彪炳。2005至2009年,育有7子的馮德萊恩出任「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BMFSFJ)部長,任內研擬推行的「父母津貼」(Elterngeld)等政策,使她得到不少民意支持;其後,馮德萊恩出任「勞動及社會事務部」(BMAS),並在2013年成為德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國防部長。

國防部長素來是德國內閣中最吃力不討好的職位之一。由於二戰陰影、國內輿論普遍反戰,要讓軍備武器以落後出名的「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升級,更是棘手難題。然而,馮德萊恩任內卻有辦法讓聯邦國防軍原本不斷縮減的兵力谷底反彈,並主導了冷戰後的首次德軍擴編。

不只處理國內議題極具手腕,馮德萊恩對外還要面對來自北約、以及「盟友」美國總統川普的戰略任務及軍備要求。種種壓力之下,馮德萊恩依然做得有聲有色,並且一做至今就是5年半——這也使得馮德萊恩在德國政壇威望甚高,一度被視為梅克爾的有力接班人。

雖然在國內擲地有聲,但從5月的歐洲議會選戰開始,馮德萊恩都不曾被列入歐盟執委會主席的考慮人選。因此,本回馮德萊恩爆冷擊敗歐洲議會兩大黨團的「第一候選人」——來自德國、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的現任主席韋柏(Manfred Weber);以及來自荷蘭、第二大黨團「社民盟」(S&D)的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才讓德國國內外輿論頗為震撼。

國防部長素來是德國內閣中最吃力不討好的職位之一,種種壓力之下,馮德萊恩依然做得有聲有色,並且一做至今就是5年半。圖為德國颱風式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 圖/路透社
國防部長素來是德國內閣中最吃力不討好的職位之一,種種壓力之下,馮德萊恩依然做得有聲有色,並且一做至今就是5年半。圖為德國颱風式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 圖/路透社

德國眾家權威媒體,包含《德國之聲》《南德意志報》《明鏡線上》等,3日都以大篇幅報導分析馮德萊恩的出線緣由。德媒普遍認為:馮德萊恩的爆冷提名,乍看之下雖令人「驚訝」(Überraschung);但實際上仍符合歐盟一貫的「妥協」原則,也是最能平衡各國利益的最佳「折衷」。

「勝利總是屬於那些從未被點到名的人,奇蹟站在他們那邊。」《南德意志報》的〈折衷候選人〉(Die Kompromisskandidatin)一文就指出:馮德萊恩出線是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的「政治奇蹟」(politisches Wunder)——畢竟,要聚合歐盟28個成員國、7大議會黨團、751位議員的各自利益與立場,極為困難;但選擇提名馮德萊恩,至少能達成以下幾點的平衡考量:

(一)性別平衡:若歐洲議會經簡單多數決,正式通過馮德萊恩的提名任命,那麼她也將成為史上第一位歐盟執委會女性主席。在峰會過後,圖斯克亦援引希臘神話中的腓尼基公主歐羅巴(Europa,歐洲以此命名)表示樂見其成,「畢竟,『歐洲』本來就是女人。」

德媒普遍認為:馮德萊恩的爆冷提名,乍看之下雖令人「驚訝」(Überraschung);但實際上仍符合歐盟一貫的「妥協」原則,也是最能平衡各國利益的最佳「折衷」。 圖/路透社
德媒普遍認為:馮德萊恩的爆冷提名,乍看之下雖令人「驚訝」(Überraschung);但實際上仍符合歐盟一貫的「妥協」原則,也是最能平衡各國利益的最佳「折衷」。 圖/路透社

(二)第一候選人制度爭議:早在議會選舉開跑之前,以法國總統馬克宏、汎歐洲自由派的「歐洲自由民主聯盟」(ALDE)黨團為首的勢力,早對第一候選人制度感到不滿。

儘管2014年時,最大黨團EPP推派的第一候選人榮克(Jean-Claude Juncker),順利在該制度下成為執委會主席;然而這次EPP推派的韋柏,不像容克至少曾任盧森堡首相,其並不特別亮眼的政治履歷,已先讓韋柏聲勢薄弱。

加上今年歐洲議會選舉,兩大黨團議席皆無法獨自組閣,也讓第三勢力的「造王者」手握更多的斡旋力量。因此,儘管第一候選人制度以及韋柏本人,都曾得到梅克爾的背書,但在馬克宏等人的強力否決下,韋柏仍在德法兩大國「喬不攏」的狀況下,宣判出局。

來自德國、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的現任主席韋柏(Manfred Weber,左),以及來自荷蘭、第二大黨團「社民盟」(S&D)的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右)先後在峰會協商中出局。 圖/路透社
來自德國、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的現任主席韋柏(Manfred Weber,左),以及來自荷蘭、第二大黨團「社民盟」(S&D)的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右)先後在峰會協商中出局。 圖/路透社

(三)歐盟內部折衝:在韋柏之外的另一位有力候選人堤孟思,雖然曾任荷蘭外交部長、歐盟執委會副主席等國內外要職,甚至在大阪G20峰會的各國磋商下,一度達成「推選堤孟思」的共識,但由於堤孟思過去曾大力批判匈牙利及波蘭國內極為爭議的司法改革,而慘遭中東歐國家的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其在南歐的「民粹盟友」義大利「拒絕提名」。

此外,作為歐洲議會的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亦多次堅持:絕不接受「贏了選舉卻輸了主席」的結果;堤孟思的提名,這才在多方否決下化為泡影。

幾經多方考量,由馬克宏所提議的人選馮德萊恩,不只是EPP黨員,且其政治能量與聲望獲得普遍肯定,在其任內歐盟試圖推動的「歐洲軍事一體化」,也有望能因此繼續得到支持,最終才「爆冷」得到歐洲理事會匿名票決通過,正式提名。

馮德萊恩必須在7月15至18日的歐洲議會票決中,通過簡單多數決才能正式成為歐盟執委會主席。然而馮德萊恩的主席之路,卻仍存在多項變數。

馮德萊恩會成為榮克接班人嗎?她還必須在7月15至18日的歐洲議會票決中,通過簡單多數決,才能正式成為歐盟執委會主席。 圖/美聯社
馮德萊恩會成為榮克接班人嗎?她還必須在7月15至18日的歐洲議會票決中,通過簡單多數決,才能正式成為歐盟執委會主席。 圖/美聯社

目前在德國國內,馮德萊恩正捲入國防部財政醜聞,其副手被質疑高價聘僱外部顧問,馮德萊恩本人亦因涉及利益裙帶關係、管理不當而正接受調查。日前德國空軍的颱風式戰鬥機空中相撞,飛官一死一傷的負面新聞,也讓馮德萊恩遭受越來越大的輿論壓力。

除此之外,馮德萊恩的提名,更讓梅克爾的執政夥伴社民黨(SPD),以及近來勢頭正好、且在歐洲議會綠黨中頗具勢力的德國綠黨不滿。這股壓力也逼使梅克爾不得不在峰會投票中,對馮德萊恩投下棄權。但梅克爾本人亦對外表示,她樂見馮德萊恩出任主席,「並不反對」。

至於早前外界盛傳要力拱梅克爾出任執委會主席,在她本人意願低落及目前局勢發展來看,機率頗為渺茫。

在2日的峰會上,除了提名馮德萊恩擔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國際貨幣基金總裁、來自法國的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被提名將擔任歐洲央行的新任總裁;比利時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將接任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則將由西班牙外長波瑞爾(Josep Borrell)出任。

來自國內反對勢力,以及近期醜聞纏身的輿論壓力,馮德萊恩的主席之路,仍存在多項變數。 圖/歐新社
來自國內反對勢力,以及近期醜聞纏身的輿論壓力,馮德萊恩的主席之路,仍存在多項變數。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歐盟總理」誰接班?歐洲議會大選後的關鍵下一戰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嚴正警告,加薩瀕臨飢荒狀態長達22個月,最近更...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2025/07/30
釋永信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爭議,1990年代職掌少林寺以來,就接連有商業利益紛爭和...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2025/07/28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07/03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最新文章

2025年8月18日英超,里茲聯對艾佛頓,這是格拉利什轉會艾佛頓後第一場比賽。 ...

從英超「億元先生」到曼城棄將:格拉利什的王子沉浮記

2025/08/21
日本將於2027年廢除外籍實習生制度,改以「育成就勞」的在留資格取代。近年來隨著...

日本2027廢止外籍技能實習制度:衍生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2025/08/21
2024年10月,比利時港口停放的比亞迪新車。 圖/路透社

比亞迪過台灣的啟示:「中國製造2025」戰場開打,與自由世界的安全挑戰

2025/08/19
近日烏克蘭國防部遭攻擊,主因是俄羅斯國家級駭客組織利用中國AI製作的惡意軟體。圖...

到府組裝客製木馬:俄駭客用中國 AI,遠端生成惡意程式碼攻擊烏克蘭國防部

2025/08/14
2025年8月9日適逢二戰原爆80周年,現存最年長的 「被爆者」西岡洋出席長崎市...

全球唯一原爆受害國的矛盾情結:核武是最廉價武器,還是日本碰不得的禁忌?

2025/08/14
長崎平和公園內的「平和祈願像」,右手指天象徵原子彈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

擁核才能嚇阻敵人?日本是否正在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2025/08/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