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王健安

王健安台灣/台北
喜歡觀看圖像,找尋其中意涵。渴望總有一天能依據16世紀的地圖和導覽手冊,用雙腳遊歷羅馬城。著有《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上古至地理大發現》(合著)、《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科學革命至當代世界》等書。-
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衝破西方觀點的思想吶喊
2018-08-08 18:01面對外來強權,不論是反抗或合作,越南內部也有屬於自己的發展過程,絕不僅僅是大國向外投射力量的被動接收者。像是在法國統治時期,越南人強烈要求自治,迫使殖民當局做出施行改革的承諾;至於越戰,更非美國單方面促成的一場戰爭。越南成為冷戰的主戰場之一,也並非全然是美、蘇的刻意之作。事實上,南北越都有強烈的民族色彩,以「推翻法國殖民、統一越南」為號召,最大的差別僅在於,在求助外國勢力時,是否是要引入共產黨資源......12600 -
《時光的製圖學》:勾勒時間,時間軸的演變史
2018-05-18 19:48「時間如何勾勒?」時間是人類認識歷史、理解世界不可或缺的元素。儘管我們已經相當習慣用時間軸,為人類演化史劃定座標,但時間軸概念絕非憑空誕生,時間軸本身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演化史......11182 -
政府沒錢、企業不愛,奧古斯都陵墓遲來的修復
2017-05-31 16:39在羅馬修復古蹟不算是特別的大事,唯獨這座奧古斯都陵墓與眾不同,它的修復工程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實不容易。...10161 -
古蹟不自焚,教宗怎麼開發羅馬城?古蹟保存與城市開發的調和
2016-10-11 16:482016年上半,義大利羅馬位於大競技場南端的捷運工地中,意外挖到西元2世紀的遺跡,政府預計將其規劃為全義大利第一個古蹟捷運站。在羅馬城市發展史上,「完全保留」與「徹底開發」從來就不是唯二的兩個選項,兼具兩方面的創意手法屢見不鮮......8664 -
從道路改名到審判國王:義大利的法西斯反思
2018-03-19 15:50「當法西斯政權推動(反猶)法案時,選擇沉默的那些公民團體,也背負一些集體責任。」...8574 -
來自保守右派的惡意:教宗的匿名海報攻擊事件
2017-04-03 21:34今年2月4日的一大早,許多羅馬居民都可見到城內多處張貼著匿名海報,以帶有諷刺的語氣批評當今教宗方濟各:「方濟各啊,……你的慈悲心呢?」...8169 -
《世界劇場》:來去羅馬住一晚,歐洲的「大旅遊」時代
2019-05-16 17:18在羅馬,最引起大旅遊者注目的,除了眾多教堂,就屬古典時代的古蹟,觀看的同時遙想曾統治地中海世界的龐大帝國。同樣值得一看的還有各種現代化發展。比起當時其它歐洲城市,羅馬城的都市改造工程大膽且完整,值得花上數個禮拜慢慢欣賞。再加上難以數盡的藝術品與娛樂活動,實在無法想像一場沒有羅馬的大旅遊行程。在這樣的背景下,名為「世界劇場」的羅馬,準備迎來法國大革命前的最後熱鬧時光。...7896 -
搶救珍貴的地方記憶:義大利大地震後的文化重建工程
2017-10-03 16:49災民可能一輩子都再也無法回到大地震之前的生活模式,但只要這些文物尚且存在,就會永遠扮演著引導他們重溫地方情感的指標。...7427 -
《緊急狀態》下的日常:閱讀伊斯蘭世界的多元面容
2017-05-15 17:53《緊急狀態》是作者納維德在過去十餘年間,親身造訪各地後所發布的新聞稿,經過重新整理再集結成冊。書中帶領讀者觀看伊斯蘭世界各地,但內容並非令人心情愉悅的美麗風景......6758 -
羅馬帝國的王者群像:《十二凱薩》貫穿古今的權力形象圖
2023-11-13 17:17貫通本書的「十二帝王」一詞,就狹義來看,是史家蘇埃托尼亞斯提出的歷史概念,用最簡潔方式,綜整包括凱撒在內,羅馬帝國最初的十二位皇帝(原文使用的是「凱撒」〔caesar〕,蘇埃托尼亞斯的用詞源於前述提及的特殊歷史背景,但考量到羅馬皇帝體制的特殊性,「皇帝」、「帝王」也是合理用詞);廣義來看,便是歐洲文明如何詮釋、重造這十二位皇帝的總稱。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十二位皇帝的生平事蹟,一一成了後世創造者得以發揮的絕佳題材,其媒介材料更是多元,從最基本的繪畫、雕刻、版畫,到現今相對難以看到的掛毯、銀盤等。...6023 -
愛狗的壞男人?貝魯斯柯尼,義大利選舉的東山再起
2018-03-01 17:41公然性騷擾、與黑手黨掛勾、黑金政治,但是是個愛護小動物的男人。這樣的總理,義大利人可以嗎?...5961 -
看見世界的不幸——聖彼得廣場上慈悲的省思
2016-12-23 14:35除了讚嘆其壯觀、華麗的視覺效果外,今日在聖彼得廣場上所見景觀,其實更代表了饒富趣味的政治宣言與文化現象,值得細心感受。...4943 -
《世界劇場的觀眾》文藝復興拉斐爾的未完任務:羅馬城古蹟調查
2023-07-24 17:24文藝復興藝術家拉斐爾大約在16世紀初來到羅馬,藝術天分加上長袖善舞的社交能力,使他在短時間內,躍升為羅馬文化圈中最受重用的藝術家,環顧當時,大概只有米開朗基羅的聲望可與之相比。拉斐爾直到1520年去世前,在羅馬執行了許多別具意義的工作委託,其中又以「調查羅馬城內古蹟現況」的教宗委託最為特別。...3896 -
串聯古今羅馬的APP:當現代科技遇上古代好奇心
2016-09-02 16:44一份距今已超過250年歷史的羅馬城地圖可以做什麼?...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