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骨折的聲音:美國警察虐打「失智婦人」的集體警暴事件
2021-04-27 17:39:41「你有聽到她骨折的聲音嗎?」美國科羅拉多州拉夫蘭(Loveland)警局,當地警員在去年6月,被指控以不當武力對待一名73歲的失智老婦,不只在強行逮捕的過程中將她壓倒在地,還害她肩膀脫臼;在昨日釋出的警局錄影畫面中,更被發現當逮捕她之後,幾名警察同事還在辦公室重溫她的「逮捕畫面」,並大聲嘲笑當事人。在近期不斷出現警暴爭議的美國輿論社群中,隨即引發群眾怒火──為何警方對待手無寸鐵的高齡老者,依然使用如此粗暴的武力?從佛洛伊德案、萊特案延燒至今的警暴爭議,美國警方是否真的建立了有效的問責機制?27456 -
40年老潛艦的永別之歌:印尼海軍如何善後「神鋤號」沉沒慘案?
2021-04-27 12:36:204月27日,印尼。「網路鄉民們正在發動募捐,要給印尼海軍『補買』一艘新的潛艦...」疑因魚雷試射發生意外,21日清晨沉沒於峇里島海域的印尼海軍潛水艇「神鋤號」(KRI Nanggala),上周六已在850公尺深的深海海底發現殘骸碎片,艦上53名水兵確認全員罹難。26日,印尼國防部在協助家屬完成海上告別式後,也對外公佈了一支拍攝於3月底的神鋤號同歡影片,內容是官兵在船艙內彈著吉他唱著歌,一同合演印尼的流行歌曲《直到再見》(Sampai Jumpa),誰知將士之間的合唱歌聲,卻在幾個星期後的現在成為永別的預言——但這首歌的內容是在唱什麼?面對53個破碎家庭的故事,印尼軍方與政府又作出了怎樣的反應?29787 -
殘影反抗者:奧斯卡與《柯萊特》遲到73年的集中營之旅
2021-04-26 18:08:37「90歲的她,為何決定回到當初哥哥死去的集中營?」《柯萊特》(Colette)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記錄了主角柯萊特受邀回到哥哥當初死去的納粹集中營,透過柯萊特這幾十年來的回憶與掙扎,呈現二戰納粹大屠殺下受害者與受難家屬的處境,以及柯萊特身為少數法國抵抗運動的歷史記憶。這部25分鐘的紀錄短片由《衛報》發行,已經90歲高齡、來自法國諾曼第的柯萊特,作為大屠殺受難者的家屬,從原本發誓一輩子都不會踏上德國,最後改變心意、回到傷心舊地緬懷死去的哥哥。在一位年輕歷史系學生露西(Lucie Fouble)的陪伴下,她有了正視與面對過去的勇氣,一老一少敘事視角,也讓《衛報》獨特的新聞影像記錄在本屆奧斯卡獲得好評。5433 -
全球「搶救印度」大作戰:每日34萬染疫的斷氣窒息浩劫
2021-04-26 12:50:28「不救印度的話,全人類都將一起遭殃...!」全境肆虐的新型變種病毒株B. 1.617,目前正觸發印度徹底失控、每日超過34萬人感染的第二波疫情海嘯。全境醫療崩潰的狀況,不僅癱瘓了孟買、德里...等超大型都會區,持續刷新世界紀錄的染疫重症人潮,也讓印度醫療前線遭遇了全境缺氧的窒息危機。儘管在空前災難下的印度政府,至今仍無力有效調度、甚至反過頭來要脅Twitter限制批評總理莫迪防疫無能的社群言論;但察覺印度不妙的美國、英國、德國與歐盟政府,25日卻紛紛主動馳援,緊急空運各種疫苗原料、氧氣濃縮機與呼吸器——其主要的救急任務有三大考量點:(1)維持印度作為「全球藥房」的疫苗生產能量(2)防控疫情擴散到其他大陸(3)阻止印度繼續「練蠱式防疫」產出更駭人威力的新型變種病毒株。80662 -
一日33萬人確診:印度瘟疫海嘯「全國火葬場」的悲鳴
2021-04-23 17:35:52「一時不防疫,全國火葬場....」印度疫情全面失控,在4月22日的單日確診人數突破33.2萬,創下全球單日確診人數的最高記錄,是去年第一波疫情高峰9萬的近4倍記錄;其確診病例總數達至1千5百萬,死亡人數來到18.5萬。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不僅印度的公共醫療系統瀕臨崩潰邊緣,火葬和土葬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供不應求」狀態,當地人民更悲痛表示「隨處可見遺體和救護車。」早在今年初,印度還宣布成功擊退病毒,但短短不到幾個月的時間,為何印度再度出現第二波疫情高峰,是否為變種病毒所致?而這一波疫情高峰又將如何影響印度的疫苗出口?42875 -
俄國撤回15萬大軍:恐懼的總和?普丁邀烏克蘭「城下一聚」
2021-04-23 12:52:494月23日,俄國/烏克蘭。「因為是普丁,俄國才令人更加猜不透...」因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戰爭」而接近正面開戰的俄羅斯-烏克蘭緊張局勢,在接近一個月的大軍對峙後,俄國國防部22日突然無預警下令結束邊境軍演,並稱「武力展示已達成令人滿意的戰略成果」,並將從23日開始,於7天內從克里米亞半島、烏俄邊境撤走15萬精銳重兵。俄軍突如其來的撤退消息,不僅讓美國、歐盟摸不著頭緒,就連數小時前才向國民喊話「作好戰爭最壞準備」的烏克蘭政府,也都驚喜地措手不及——而在軍方頒布撤退命令後,俄國總統普丁也就烏克蘭問題接受採訪,但他卻拒絕了烏克蘭總統在邊境「前線一對一談判」的提議,反而大膽卻充滿惡意地邀請對手前來莫斯科「城下一聚」。46766 -
自爆刺殺中國大使?巴基斯坦4死的「奎達四星酒店恐攻案」
2021-04-22 12:56:344月22日,巴基斯坦/中國。「『鐵盟兄弟』之間的外交災難,只差了幾分鐘就將無法收尾...」巴基斯坦東部的俾路支省首府奎達,21日晚間爆發一場外交高度敏感的恐怖攻擊事件。一名汽車炸彈客在城內最高級的四星旅館「奎達賽琳娜酒店」自爆,已知至少4死12重傷。雖然巴國官方確認傷亡者全都是本地公民,但遇襲旅館事發時正由中國駐巴大使農融訪問投宿,儘管農融與中方代表團當時正外出拜會地方官員,但爆炸當下大使車隊已經返程、離自爆的停車場也差幾分鐘的車程而已,因此全案目前也被視為「針對中國大使的刺殺攻擊」——然而出手行刺未遂的組織單位究竟是誰?為什麼在奎達?對中巴鐵盟關係與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又有怎樣的象徵衝擊?18691 -
海怪命危:印尼海軍潛艦「神鋤號」峇里島演習事故,53人失蹤
2021-04-22 10:51:214月22日,印尼。「各國海軍全力搜救...但凶多吉少。」印尼海軍的德製209型柴電潛艦「神鋤號」(KRI Nanggala),21日清晨在峇里島北方95公里海域失聯。1981年服役的神鋤號,失聯之前正準備下潛執行魚雷射擊操演,但根據軍方的遠端資料,神鋤號下潛後疑似遭遇不明原因「全艦斷電」,這也可能是潛艦失去控制、無法緊急上浮的事故原因。目前,印尼政府已緊急向新加坡、澳洲等「盟國海軍」緊急求救,大批直升機、戰艦也在峇里島水域密集搜索,但全艦包含指揮官在內的53名水兵,恐已沉入700公尺的深海底,生還機率極為渺茫悲觀。53048 -
貘出沒請注意:印尼拯救落水馬來貘的「人畜爭地」共業
2021-04-21 18:03:51「我以為是一個小孩掉進水池裡...」在印尼蘇門答臘廖內省的北乾巴魯市 (Pekanbaru),當地居民在4月20日中午驚見一隻馬來貘受困在自家後方的水池裡。事件發生後引起當地居民圍觀,尤其馬來貘跌入水池發出巨大聲響的當下,讓人誤以為是有小孩發生意外,趕緊前來搜救。目前搜救小組已成功救出馬來貘,但暫時無從得知馬來貘從何而來、為何無端跌入水池,但此事值得探討的關鍵也在於:馬來貘普遍生活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裡,但近年來,不論是印尼或是鄰國馬來西亞,都相繼發生馬來貘一再闖入「人類生活區域」,進而受傷甚至死亡的事件,這當中發生了什麼事?11559 -
給佛洛伊德的正義:警察壓頸殺人「全部有罪」...BLM算勝利嗎?
2021-04-21 12:33:51「包括警察工會在內,所有人都對『殺人有罪』的判決鬆了一口氣...」2020年5月在明尼亞波利斯遭警察壓頸致死的黑人市民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案,20日在在全美高度矚目與緊張對立的狀態下,宣布了陪審團對於主嫌前警官沙文(Derek Chauvin)的判決:被控1條二級謀殺、2條過失致死「全部有罪」。消息出爐後,上從美國總統拜登、下至法院外的民權示威者全都如釋重負,因為在美國,警察執法過當的定罪比率一直很低——然而被判謀殺有罪的沙文,預計將在8星期後才會宣判刑度,其案最高雖可重判40年有期徒刑,但最後真的會被判幾年?依然自稱無罪的被告律師團,又還有什麼方式能逆轉上訴呢?11391 -
救人四百命的代價:南京長江大橋上的「中年天使」
2021-04-20 17:33:50「一個人,拯救了超過400條人命。」在中國的南京長江大橋,有一位總是騎著機車的中年大叔,反覆在橋邊巡守張望;他是被人稱做「大橋守護天使」的陳思,從2003年開始自發成為巡橋人,只要發現橋上有可能輕生的人,就會上前談心勸阻。將近18年的反覆不輟,陳思已經成功挽救了412條性命,重新開啟他們的人生。隨著陳思《大橋日記》的紀錄曝光,引起了中國海內外的輿論關注;南京長江大橋為何會成為事故高發的地點?在陳思善行的背後,也是中國社會人間悲涼的縮影故事。26624 -
精神迫害之極限?普丁與政敵納瓦爾尼的「絕食攻防戰」
2021-04-20 12:32:554月20日,俄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普丁與納瓦爾尼,正成為『彼此的囚徒』...」先是被化武毒劑刺殺瀕死、返國後又遭爭議判決下獄勞改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因懷疑在獄中遭到慢性下毒,自3月底開始發動絕食抗議,儘管在海內外各方的強烈施壓下,俄國內政部19日已將體重暴跌、隨時有暴斃風險的納瓦爾尼轉送至受刑人醫院;但同一時間,俄國司法單位卻準備在4月26日,正式將納瓦爾尼的反貪腐工作團隊,列入與蓋達、奧姆真理教...並列的「激進主義組織肅清名單」。8777 -
刺殺軍火之王?捷克-俄羅斯互相驅逐外交官的「維貝蒂斯爆炸案」
2021-04-19 13:19:08「這是繼『布拉格之春』以來,俄國對捷克主權的最大侵略!」因烏克蘭戰爭一觸即發而與西方世界高度對立的俄羅斯,過去72小時再度面臨重大外交衝突——在歷經多年的秘密調查後,捷克政府17日公開對俄國發出控訴,譴責俄羅斯聯邦軍隊總參謀部情報總局(GRU)在2014年派出特工滲透捷克,大膽炸毀了極為敏感的「維貝蒂斯軍火庫」;而出手埋設炸彈的兩名特工,更正是2015年潛入英國、使用化武毒劑「諾維喬克」(Novichok)刺殺前KGB叛逃特工斯格里帕(Sergei Skripal)的同一隊人馬。18438 -
棺材裡的血饅頭?中國「陸豐換屍火葬謀殺案」的喪葬警世錄
2021-04-18 16:48:00「一樁『活人換屍』頂替火葬的命案,牽涉多少中國喪葬問題?」中國廣東汕尾市,曾經發生一起地方喪家因為不願遵循政府強制火葬的規定,竟買兇殺人後替換遺體,讓無辜被害者入棺做替身火葬,好讓喪家可以安排往生者入土為安。這起發生於2017、宛如中國民間故事的殺人案,後來兇手被捕判刑而告終,但今年又因為判決書的公開、以及4月中旬被害家屬冤屈故事的網路流傳,再度引發中國與海外媒體的關注。34831 -
第一手擁抱:希望與殘酷並列的《2021世界新聞攝影大賽》
2021-04-16 17:37:55「這張照片的符號...是『希望』。」一年一會的《世界新聞攝影大賽》4月15日公布了2021年的榮譽榜,是由丹麥攝影師Mads Nissen所拍攝、記錄疫情蔓延中巴西養老院故事的〈第一手擁抱〉(First Embrace),榮獲本屆的「年度最佳照片」首獎。儘管評審團在照片評語中,特別強調Nissen的作品極為溫暖,除了人性關懷的溫暖瞬間外,擁抱的雙手也如同展現「希望」的一對翅膀——但在「快門過後」的現實生活中,照片下的巴西,卻在10個月後的現在成為瘟疫失控的地獄,殘酷的時間差亦讓這張充滿希望的照片,留下了一個令人在意但卻無可奈何的情緒黑洞。5956 -
核武級制裁?拜登封鎖「俄國國債」開打的美俄經濟戰
2021-04-16 13:16:32「美國制裁又不是第一次,俄國這回會驚嗎?」美國總統拜登15日以介入美國大選、駭客入侵SolarWinds系統事件、以及近期一連串的「敵意行為」,針對俄羅斯發動了大規模的政經制裁,除了驅逐10名俄國外交官外,美國也禁止金融機構交易俄國發行的盧布公債——此一動作,被視為美國對俄經濟制裁的「核武級選項」,在烏克蘭-俄羅斯邊境衝突一觸即發的當下,亦引發國際社會的緊張關注。但拜登這回的重磅制裁,究竟能對普丁政權帶來多少壓力?白宮一手邀普丁見面,另一手發動制裁的軟硬連續技,莫斯科又將如何回應?雙雄真正的對決時間表,為何又會在5月底、6月初,出現關鍵性的決斷之期?33776 -
小明熱愛國安法?香港熱情恫嚇的「國安教育日」
2021-04-15 16:56:16「我們正在學習港警叔叔們,如何正確在地鐵站裡暴力鎮壓香港人...?」2021年4月15日是《港版國安法》於去年上路之後,香港境內的第一次、且由香港國安委主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這一天,全港學校不僅得應教育局的「強烈建議」,對各級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舉行各種擁護國安法益智猜謎大賽;黑名遠播遭到國際制裁的香港警務處,還在國安委的熱情安排下,讓港警接受解放軍教官集訓、公開表演過去沒有的「中式步操」踢正步,同時也開放小學生參觀用於鎮壓街頭民眾的水砲車、以及如何在地鐵車廂裡持衝鋒槍消滅「指定暴徒」的制式流程,並動員學生寫作「請就『支持國安法,守護我家園』表達你的意見」。32089 -
阿富汗版的西貢陷落?北約一萬兵力隨美國「全面撤軍」
2021-04-15 12:44:314月15日,美國/阿富汗。「美國大兵都要走了,阿富汗對各國盟軍也沒有意義了...」美國總統拜登14日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正式宣布美國即將於2021年9月11日之前,全面撤兵阿富汗、並承諾將自此終結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與此同時,提前收到美方告知的北約盟軍,亦在簡單的各國溝通後,確認「將協同美國一起回家」,自5月1日起開始分批撤離,預計現地超過1萬兵力的北約部隊,最快將在秋天隨美軍一同「全數離境」。儘管阿富汗中央政府隨即對美軍的決定表達「尊重與祝福」,但輿論卻已出現了高度不確定感的恐慌情緒:美軍若真一走了之,阿富汗的未來又該怎麼辦呢?43258 -
巴西「超大型基督」:耶穌巨像救觀光的奇觀競賽?
2021-04-14 15:30:01「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在巴西南方小城恩坎塔杜(Encantado),近期正在建造一尊巨型的耶穌像,描繪耶穌張開雙手擁抱世人的姿態。目前工程建設已經完成了臉與雙手的部分,脖子以下仍然是裸露在外的混凝土與鋼骨架構,也讓沐浴在陽光下的耶穌基督看起來別有一種科幻感。這座雕像預計將於2021年底竣工。未來造訪巴西的遊客有機會搭乘雕像內部的電梯,到耶穌像胸口的高度觀賞風景。不過巴西明明已經有了知名的地標「救世基督像」,為何還要在耗時費力興建另一座雕像?在這樣的奇觀競賽背後,有哪些考量?13882 -
在911這天全軍撤出:拜登確認「阿富汗戰爭20年句點」
2021-04-14 13:04:59「美國史上歷時最漫長、最耗錢的戰爭,終於要結束了?」白宮13日下午證實,美國總統拜登即將於14日發表重大戰略演說,確認會在今年9月11日從阿富汗「無條件全面撤軍」——換言之,在911事件20週年之際,這場耗時20年、軍費消耗將近2.5兆美元的「天價苦戰」,終於要果斷落幕——事實上,美軍全面撤軍的決定,早在川普政權末期就已拍板下令,但當時無論是阿富汗政府軍、北約盟國、美軍內部、甚至是川普的共和黨團卻都大力反彈。因此這回拜登在想什麼?與川普有什麼不一樣?美國戰略考量是什麼?血戰20年恐成一場空的阿富汗,又真能如願讓「戰爭」落幕嗎?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