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英格蘭「瘟疫自由日」之後:試煉染疫的10萬少年兄?

2021/07/20 轉角24小時

「自由日」(Freedom Day)命令生效後,英格蘭各大都會區的酒吧、夜店,24小時內就擠爆了狂歡人潮,無罩狂歡年輕男女的「報復性消費」也讓英格蘭各地重返了「不夜城」的昔日幻影。 圖/法新社
「自由日」(Freedom Day)命令生效後,英格蘭各大都會區的酒吧、夜店,24小時內就擠爆了狂歡人潮,無罩狂歡年輕男女的「報復性消費」也讓英格蘭各地重返了「不夜城」的昔日幻影。 圖/法新社

【2021. 7. 20 英國

英格蘭「瘟疫自由日」之後:試煉染疫的10萬少年兄?

「英國『全民臨床』舉國防疫測試...已經再度出發。」在累積543萬人染疫、13萬人死亡的18個月痛苦後,英國的英格蘭地區自7月19日清晨全面防疫解禁,自此開始免帶口罩、免維持社交距離、100%無限人數群聚的「自由日」(Freedom Day)狀態。命令生效後,英格蘭各大都會區的酒吧、夜店,24小時內就擠爆了狂歡人潮,無罩狂歡年輕男女的「報復性消費」也讓英格蘭各地重返了「不夜城」的昔日幻影——儘管英國當前每日近5萬人的新增染疫數字,已再度重回全球確診排行榜的「世界第一名」。

英格蘭「自由日」的全面解禁,被視為是英國距離「群體免疫」與「COVID-19流感化」目標的最後一戰。因為在18歲以上國民單劑疫苗接種覆蓋率高達87.8%的守護下,英國疫情的重症率與死亡數都壓制在最低程度。因此英國政府也正積極推動下一波「疫調修正」,打算於8月中旬全面放寬完成兩劑疫苗施打者,就算密切接觸染疫者也不再需要隔離的「勞動力解放政策」。

▌延伸閱讀:〈WFH萬歲:疫後人力荒?歐美職場煞不住的「大辭職潮」〉

根據英國中央防疫團隊的估計,「自由日」解禁的結果,預計會在8月中旬前,為英國帶來一波每日新增10萬人確診、1,000人重症的政策性疫情高峰。只要英國社會能順利撐過這預期中的「每日10萬確診」衝擊,那麼英國的COVID-19瘟疫時代就有可能正式走入流感化的終局。

但此同時,英國疫苗施打政策似乎走入「停滯門檻」。除了18歲以下的未成年兒童青少年,已確定「暫時不准打疫苗」之外;英國全區18~30歲的年輕人口,也仍有35%未接種疫苗——儘管目前趨勢多預估英國能如願度過這波「全民臨床試驗」,但如果染疫規模不只10萬而是日增20萬?英國的防疫對策屆時又該如何緊急自處。

儘管目前趨勢多預估英國能如願度過這波「全民臨床試驗」,但如果染疫規模不只10萬而是日增20萬?英國的防疫對策屆時又該如何緊急自處。 圖/英國各報頭版
儘管目前趨勢多預估英國能如願度過這波「全民臨床試驗」,但如果染疫規模不只10萬而是日增20萬?英國的防疫對策屆時又該如何緊急自處。 圖/英國各報頭版

英格蘭正式進入「自由日」之後,以倫敦為首的熱鬧都會區,也很快地湧入大批「不防疫人潮」的消費與狂歡。除了娛樂場所全面解封,自此之後不需要再遵守任何社交距離、室內群聚密度限制、口罩規範外,所有的企業與商業活動也都不受限解禁。

《金融時報》表示,倫敦周一的「自由日第一天」,街頭狀況還是十分兩極。雖然酒吧、夜店、舞廳等夜間娛樂場所都出現了以年輕族群為主的派對人龍;但地鐵、巴士等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所記錄的人流出入量,卻不見明顯回升——這一方面是因為許多受薪階級或在觀望疫情氣氛;二方面則因為英格蘭南部目前正遭遇熱浪,倫敦地表動輒30°C的潮濕高溫,也讓沒有空調且悶熱的地鐵車廂,更成為酷熱濕黏的噁心蒸籠。

「我很懷念派對的一切,但坦白說...現在的政策確實很矛盾,我可能會在酒吧裡點了一品托的啤酒,因此引發疫情連鎖效應而讓生計陷入絕境 。」

一名酒吧常客在倫敦街頭如此表示。而他口中所說的怪異政策,則是英格蘭「自由日」的開放與疫調隔離命令的相互矛盾。

英格蘭正式進入「自由日」之後,以倫敦為首的熱鬧都會區,也很快地湧入大批「不防疫人潮」的消費與狂歡。 圖/美聯社
英格蘭正式進入「自由日」之後,以倫敦為首的熱鬧都會區,也很快地湧入大批「不防疫人潮」的消費與狂歡。 圖/美聯社

「我很懷念派對的一切,但坦白說...現在的政策確實很矛盾,我可能會在酒吧裡點了一品托的啤酒,因此引發疫情連鎖效應而讓生計陷入絕境 。」 圖/美聯社
「我很懷念派對的一切,但坦白說...現在的政策確實很矛盾,我可能會在酒吧裡點了一品托的啤酒,因此引發疫情連鎖效應而讓生計陷入絕境 。」 圖/美聯社

倫敦地表動輒30°C的潮濕高溫,也讓沒有空調且悶熱的地鐵車廂,更成為酷熱濕黏的噁心蒸籠。 圖/法新社
倫敦地表動輒30°C的潮濕高溫,也讓沒有空調且悶熱的地鐵車廂,更成為酷熱濕黏的噁心蒸籠。 圖/法新社

在自由日的解禁之後,英格蘭人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恢復「過往常態」,政府仍然建議大家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避免群聚與盡可能的戴口罩,但所有的防疫生活指示都降級成為建議性的「個人道德選擇」。

不過這樣的戒備降級僅限於商業活動與社會日常,英格蘭的醫護與公衛單位仍然持續在進行疫調匡列與疫情追蹤——就目前政策為例,只要你與「染疫確診者有過接觸」,無論你是否出現症狀?或者是否已因先前染疫或施打疫苗而自帶抗體?你都必須居家隔離至少10天以上。

但這樣的「10日居家隔離規定」,配合當前的自由日輕症染疫潮與解封後的經濟復甦,卻加重了歐美各國本來就嚴重吃緊的「疫後大缺工」問題,因為光是英格蘭地區7月11~18日之間,就有超過53萬名勞工「因接觸史隔離而受迫怠工」。

因為隔離政策而被拉住解禁腳步的單位,主要又以服務業、零售業與餐飲業...等容易「接觸到確診民眾」的基層前線為主;但連帶影響的物流業、農產批發業...等等,也都受到大缺工的直接衝擊,因此全面解封的政策反在短時間內帶來更為巨大的經濟與成本壓力。

圖為今年熱浪下的英格蘭南部海岸。 圖/法新社
圖為今年熱浪下的英格蘭南部海岸。 圖/法新社

圖為今年熱浪下的倫敦東部,民眾戲水消暑。 圖/法新社
圖為今年熱浪下的倫敦東部,民眾戲水消暑。 圖/法新社

面對政策上的緩衝疑慮,英格蘭政府也自7月開始推動了一系列的「免隔離檢測試驗方案」(pilot testing scheme)——其基本內容就是要測試「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者」,是否還有需要遵從疫調政策的10日隔離規定。

該實驗對象針對性地選擇了已施打完疫苗的兩個對照組別,每組各為4萬人。其中一組為對照組,依照當前的10日隔離規定;另一組實驗組,若收到疫調通報有疫情接觸史的話,雖不須隔離,但需要定期快篩、確認是否有無症狀,並須限制「上班勞動以外」的活動範圍。最後,官方再來總結對照兩組相關的疫情實況,確認在當前疫苗防護與感染模型中,「是否可以鬆綁隔離政策...好讓國民繼續勞動。」

免隔離的防疫實驗,主要是英國商界的全力施壓與催促,因為基層缺工與經濟復甦力道不足的倒閉潮壓力,已經讓餓了一整年的資方再也無法忍耐繼續。因此英國首相強生這也預告:最快8月中旬,英格蘭就可望全面施行「免隔離職場檢疫對策」。

然而相關政策卻在7月18日引發政治風暴,原因是英國衛生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染疫,與其有密切接觸史的首相強生與財相本該「自動居家隔離10日」,結果兩人卻突然自行宣布「強生等人可以直接加入『免隔離實驗』」,但因人設事的浮動規定,卻因此遭到朝野批評為惡搞特權,最終迫使強生等人悻悻然地撤回命令,乖乖在首相別墅「隔離10日」。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圖為英國倫敦的疫苗注射等待現場。 圖/法新社
圖為英國倫敦的疫苗注射等待現場。 圖/法新社

除了免隔離上工之外,另一個英國的防疫變數,則是青少年與年輕國民的疫苗覆蓋率問題。根據英格蘭衛生部的數據統計,英國全境約有87.8%的人口接種過至少一劑疫苗,68.3%的人口則完成了完整的兩劑施打;但在30歲以下的成年人口中,疫苗覆蓋率卻不及6成,自夏季開始後接種速度更明顯放慢。

除了青年人口接種意願逐日鬆懈之外,英國政府對於18歲以下未成年者的疫苗施打政策,也顯得頗為保守,並確認17歲以下,除非具有嚴重健康風險、與免疫不全的成年家人同住者、或者離成年生日只剩3個月且有意願接種疫苗者,「其他未成年國民暫時沒有接種疫苗之必要。」

英國政府認為,雖然疫苗是國民防疫的最重一環。但根據目前所得知的所有臨床證據,大多認為COVID-19對未成年者的健康傷害性並不明顯,因在「弊大於利」的風險考量下,英國政府才決定暫時無須對未成年者施打疫苗。

除此之外,為了刺激青年人口施打疫苗,強生政府也準備在9月左右推出夜店酒吧與娛樂場所通用的「疫苗通行證」——根據政策,唯有能憑證證明自己已完成兩劑疫苗施打者,才有權進入群聚空間飲酒作樂,但相關法令目前已遭到酒店娛樂業的強烈反彈,除了質疑對防疫效果有限外,業者執行檢查的權力與成本也引發各種負面的討論。

打完第二劑疫苗的強生。 圖/路透社
打完第二劑疫苗的強生。 圖/路透社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除了自由日的防疫豪賭外,英國首相強生也持續遭到昔日親信——前首相顧問康明斯(Dominic Cummings)——的政治報復性爆料。康明斯過去曾是強生贏下「脫歐公投」與保守黨黨魁鬥爭的關鍵軍師,但兩人在疫情期間卻因一連串的人事衝突與防疫醜聞而翻臉,最終互相視彼此為仇寇。康明斯離開首相官邸後,年初也主動接受國會聽證會的調查,並揭發強生本人一連串的防疫怠慢與疏失謊言。不過後續的究責與檢討行動,至今並沒有對強生政權帶來任何「致命性」的政治重傷害。

在英格蘭迎接自由日解封的同時,康明斯也再度接受《BBC》的專訪,並出示一系列首相與官邸幕僚團的Whatsapp對話紀錄——內容顯示,強生在去年夏末曾不顧專家勸說地強行反對「防疫封鎖」,但最終造成的結局卻是秋冬百萬人染疫的瘟疫大爆炸。

康明斯表示,強生在處裡防疫政策時一直顯得極為苛薄與輕浮,像是2020年3月疫情爆發初期,強生就曾多次堅持「作為首相還是必須『每周面見』女王報告」,直到康明斯疾力厲色地警告他:「女王如因你染疫、被你害死,這種歷史結局你絕對賭不起!」

強生這才悻悻然地調整防疫規定。除此之外,強生在夏末拒絕封鎖升級時,還發表了一連串的歪理鬼話:

「在我仔細的確認數據後,我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英格蘭染疫死亡者的享壽中位數是82歲(男性81歲,女性是85歲)——這個數字比我國國民的預期壽命還高呢!(男生78歲,女性85歲),難不成染到COVID會讓大家活得更久、更好死?...總而言之,就算天降病毒雨也罷,我都不打算再下令封城啦!」

儘管在2020年10月,強生仍然下達了新一波的防疫封鎖令。

康明斯也再度接受《BBC》的專訪,並出示一系列首相與官邸幕僚團的Whatsapp對話紀錄——內容顯示,強生在去年夏末曾不顧專家勸說地強行反對「防疫封鎖」,但最終造成的結局卻是秋冬百萬人染疫的瘟疫大爆炸。 圖/歐新社
康明斯也再度接受《BBC》的專訪,並出示一系列首相與官邸幕僚團的Whatsapp對話紀錄——內容顯示,強生在去年夏末曾不顧專家勸說地強行反對「防疫封鎖」,但最終造成的結局卻是秋冬百萬人染疫的瘟疫大爆炸。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WFH萬歲:疫後人力荒?歐美職場煞不住的「大辭職潮」

‘Step one to normality’: shoppers and workers test ‘freedom day’

Freedom day proves ‘damp squib’ for bars hoping to lure back customers

Virus surge fears, UK leader's quarantine, mar 'Freedom Day'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教宗圓帽,與穿上宗座瑞士近衛隊制服的模型。 圖/法新社

秘密會議吃什麼?梵蒂岡隔絕教宗選舉被「偷傳訊息」的750年餐桌限制

2025/05/06
高齡94歲的股神巴菲特,飲食習慣上愛喝可樂等含糖汽水、愛吃垃圾食物、蔬菜吃得少、...

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交班,94歲股神的「價值投資」傳奇

2025/05/05
美國白宮的官方X帳號,在「世界星戰日」5月4日當天發布一張總統川普化身絕地武士的...

電影回歸純美國製造?川普要對「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

2025/05/05

最新文章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教宗圓帽,與穿上宗座瑞士近衛隊制服的模型。 圖/法新社

秘密會議吃什麼?梵蒂岡隔絕教宗選舉被「偷傳訊息」的750年餐桌限制

2025/05/06
高齡94歲的股神巴菲特,飲食習慣上愛喝可樂等含糖汽水、愛吃垃圾食物、蔬菜吃得少、...

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交班,94歲股神的「價值投資」傳奇

2025/05/05
美國白宮的官方X帳號,在「世界星戰日」5月4日當天發布一張總統川普化身絕地武士的...

電影回歸純美國製造?川普要對「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

2025/05/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