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徐子軒
徐子軒
台灣/台北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剛結束不久的中國大閱兵典禮,有亞非20多國政要參與,彷彿將習近平推上新高峰。在眾星拱月的名單中,除了被視為左右護法的俄羅斯普丁、北韓金正恩外,有一人格外突出,那就是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他是唯一歐盟成員國出席者(塞爾維亞總統雖也出席,但塞國非歐盟成員)。費佐表示,他之所以參與典禮,是因為斯洛伐克是主權獨立國家,他有權決定出席與否。且費佐強調現在多極世界正在成形,斯洛伐克必須多方對話,歐盟國家缺席來孤立中國是大錯特錯,他更與習近平會面,盛讚習近平是和平鬥士,習近平則敦促費佐推進中歐關係。...
數月前,泰國總理貝東丹因與柬埔寨前領袖洪森通話引發爭議,電話內容涉及重新審視備忘錄MOU 43/44(泰柬邊界與海域權利)及批評泰國軍方,被指損害國家利益。之後憲法法庭依法暫停其總理職務,她轉任文化部長,八月底,法庭正式裁定貝東丹坦違反道德標準(憲法第160條)而撤職,內閣隨之解散。目前泰國進入政治過渡期,國會需選出新總理組成內閣,被討論的人選不少,最有實力者則不脫以下兩人: 為泰黨的最後一位總理候選人——猜卡森.尼蒂西里(Chaikasem Nitisiri),塔克辛時期的司法部長,也是塔克辛家族的親信;代表保皇派的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乃是國會第三大黨泰自豪黨黨魁,之前曾任副總理。...
今年是二戰結束80週年,當年參戰的各國紛紛紀念為自由獻身的將士們,緬懷民主戰勝獨裁的史詩。然而,也有一些值得後人警惕的歷史必須反省,例如1940年選擇向納粹投降、成立維琪政權的法國。作為西方民主的先驅,維琪法國以「民主自殺」(Democracy's Suicide)的方式背棄了法國大革命的精神,甚至淪為納粹的幫兇,參與迫害猶太人的暴行。...
不久前,喧騰多時的羅馬尼亞總統大選結束,結果出人意表。原本獲得第一輪選舉優勢的羅馬尼亞人聯盟(AUR)代表西米恩(George Simion),在第二輪選舉被獨立參選的前布加列斯特市長丹(Nicușor Dan)擊敗,最終由丹以53%的得票率當選總統,本次投票率也達到64.72%,為千禧年以來最高。...
奈伊生於二戰、長於冷戰,和平對他們一代人來說既是不能承受之輕,更是無法捨棄之重。好不容易見到蘇聯崩解,為了迎接美國新世界,奈伊設想的美國,是一個願意和盟友共同行使權力,而非獨斷的享有凌駕於他國之上的權力,這才是他提倡軟實力的真意。...
今年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范斯(J. D. Vance)將矛頭對準歐洲盟國,認為歐洲最大的敵人並非俄羅斯,而是來自內部,大肆攻擊歐洲的建制派審查言論傷害民主。范斯更舉羅馬尼亞總統大選為例,表示如果該國的民主會被外國花幾十萬美元買廣告摧毀,必定是制度不夠健全。...
東南亞諸國——如越南、泰國、印尼等,都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解放日關稅」榜上名列前茅,在川普目前給予除中國之外的其他貿易夥伴90天暫緩期內,這些國家和其領導人正陷於嚴峻考驗、對美積極交涉之中。...
2025年愚人節過後一天,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國家進入經濟緊急狀態,他將對全球各國所有進口美國商品徵收10%的普遍關稅,之後再對數十個指定國家徵收稅率不等的互惠關稅。另外加拿大和墨西哥因為有美墨加協定(USMCA),暫時不受本輪關稅的影響,一些產品如半導體、藥品等,也將單獨評估。...
川普和澤倫斯基的口舌之爭,其後續漣漪牽動著整個3月。當澤倫斯基被請出白宮不久後,美國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此時,歐盟旋即表達支持烏克蘭,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更進一步表示,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ReArm Europe)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
當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向世界挑明,美國將不再是歐洲安全的主要保障者,歐洲得要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美軍,歐洲需要多少資源保衛自己?一家德國老牌重量級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給出答案,初步估計歐洲將需要增加30萬名士兵,每年的國防支出至少增加2,500億歐元,以嚇阻俄羅斯的侵略。...
當日本首相石破茂前腳搭上專機返國,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後腳就進白宮,與川普舉行美印峰會。會後雙方就國防、貿易、能源等多個領域簽署了「美印21世紀協定」(U.S.-India Compact for the 21st century),並宣布建立印度洋戰略夥伴關係,同時莫迪也邀請川普參加今年在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顯示美印關係持續增溫。...
自川普重新上任以來,短短一個多月,無論是在內政或外交方面,都給全球帶來許多震撼。由於川普2.0的施政口號乃是美國優先,因此針對各國出現了一些爭議,像是與俄國在聯合國大會一起反對歐洲的烏克蘭決議案、迫使烏克蘭簽訂和平協議、打算將加薩變成蔚藍海岸等。...
當川普向世界宣布他的加薩倡議,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旋即前往華府,打算與川普溝通談判。在簡短的會談中,阿布杜拉二世明確表達反對重新安置巴勒斯坦人民、強調讓這些人在原地重建,也承諾約旦將接收2,000名來自加薩的患病兒童,得到川普的讚賞。...
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025年2月5日前往華府面見川普後,川普再度提出關於加薩走廊的解決方案。美國打算接管該地,將之重建為中東的蔚藍海岸。由於當地已成廢墟,住在加薩的200多萬巴勒斯坦人民最好先移到其他地區,像是約旦與埃及,以利美國的重建計畫。...
近來蒙古政府和法國歐安諾(Orano)核能公司共同宣布,雙方簽訂了鈾礦協議,目標是東戈壁省的Zuuvch-Ovoo等礦床,將在30年內陸續投入16億美元開採。蒙古獲得保證51%的收益,且不承擔任何財務義務,更預計會帶來1,600個就業機會。...
新年初始,圍繞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仍未平息,這次又延燒到能源合作方面——兩國之間的天然氣過境協議,在2005年1月1日到期停止。這份協議的起源,是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天然氣有很大部分透過烏克蘭管道輸送至歐洲國家,俄國賺取龐大收益,烏克蘭得到過境費用,歐洲國家也能使用大量穩定的天然氣。...
第39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於2024年12月29日安然離世,享年100歲。做為冷戰時期存留至今的最後一位領袖,卡特創下了許多紀錄,他是史載最長壽的美國總統、是第一位卸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但任期內未曾訪問過中國的美國總統,也是卸任後訪問北韓最多次的美國總統。...
12月3日深夜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依照戒嚴法(martial law),宣布舉國進入緊急戒嚴,理由是國會議員勾結北韓,企圖以「立法獨裁」摧毀國家。數小時後,執政黨與在野黨議員聯手否決戒嚴令,在野黨更在12月7日對尹錫悅提出彈劾案,卻因執政黨議員集體離席不投票,票數無法達到彈劾門檻而未獲通過,另外檢方也宣稱要以內亂罪調查,韓國政壇料將持續震盪。...
當世人全神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時,位於東歐的前共產國家:摩爾多瓦也完成了總統大選。本次選舉由現任的總統桑杜(Maia Sandu)獲勝,她與一手創立的政黨——行動團結黨(PAS)被視為是親歐派,這個人口約為340萬、幾乎是歐洲最窮的小國,正在勇敢邁入歐盟的路上。...
歷經數月鏖戰,美國總統大選平順落幕,代表共和黨參選的川普(Donald Trump)如先前大多數的預測擊敗對手,再度成為白宮的主人。由於川普在競選期間的種種言論——諸如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夸言以色列應攻擊伊朗核設施、課徵各國輸往美國的貨物關稅等,都讓世界感到他上任後將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