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徐子軒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當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向世界挑明,美國將不再是歐洲安全的主要保障者,歐洲得要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美軍,歐洲需要多少資源保衛自己?一家德國老牌重量級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給出答案,初步估計歐洲將需要增加30萬名士兵,每年的國防支出至少增加2,500億歐元,以嚇阻俄羅斯的侵略。

▌接續上篇:〈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錢的問題之前已討論過,看來馮德萊恩的備戰2030遠遠不夠,人的問題則更為複雜。這30萬人的計算基礎應是來自於2022年馬德里北約峰會,會後決議建立一個新的北約部隊模型—–在30天內部署30萬大軍,之後再加碼到50萬以應對突發事件,並在發生危機時立即增援北約東翼。

但各國對此模型仍有疑慮,且此模型是以美軍為主力,不符合現在歐洲自我防衛的需求。最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又大聲疾呼建立歐洲軍隊,這項議題其實在1950年代歐洲早有爭論,那時法國因為擔心主權問題而拒絕建立歐洲國防共同體(EDC),之後就由北約承接了捍衛歐洲的責任。

英國皇家空軍。 圖/路透社 
英國皇家空軍。 圖/路透社 

▌歐洲軍隊如何成型?

自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歐盟順勢大力推動歐洲安全整合,但始終缺乏真正的常設軍事指揮結構和足夠的作戰軍隊。現有的組織無論是歐盟戰鬥群(EU BG)或快速部署能力(RDC)部隊規模都很小,僅有數千人,只能支持類似聯合國維和任務的小型軍事行動,裝備更不足以應付俄羅斯的大軍。

有倡議者認為應該要建立歐盟軍隊,因為理論上以聯邦級軍事結構運作,可帶來更多的嚇阻和戰力,確保歐洲更加安全。且由於歐洲長期依靠美國,如果能整合各國軍備需求,就不必重複採購昂貴的美國軍火,歐洲內部也能自己生產,創造巨大的規模經濟,有利於軍工業發展。

如果歐盟軍隊真能成型,30萬或更多的大軍從何而來?根據統計,歐盟各國約有190萬士兵,若再加上英國的14萬、烏克蘭的80萬,遠多於俄國的130萬人,因此至少目前兵源並非主要問題,各國軍隊規模相當龐大,只要利用現有的武裝力量整併,就不必進行招募。

不過,這只是帳面數字,不代表實際戰力,因為各國軍隊尚未做好戰鬥準備,其總和恐怕比不上俄國。現在歐盟最需要的是,能在短時間內投入戰場的部隊,以填補北約部隊模型,除了各國願意投入兵力,還得有配套措施,像是指揮系統、聯合作戰演習等。

事實上,只要歐盟仍由民族國家組成,各國就難以讓渡軍事主權,這不只涉及各國內部憲法,也是歐盟條約的精神。即使歐盟整合將近70年,但歐洲各國仍存有強大的自我意識;舉例來說,很難想像若非萬不得已,法國或德國會願意為波羅的海國家犧牲子弟兵生命。

再者依照歐盟一致決的原則,只要一國就可以輕易否決整體行動,如匈牙利常常阻撓援助烏克蘭。若真的和俄國發生衝突,某些成員對威脅的看法並不和多數相同,可能會反對使用武力或提供軍援,勢必掀起無止境的爭論,癱瘓歐盟軍隊,這也是俄國最喜歡利用的民主弱點。

示意圖,比利時士兵。 圖/路透社 
示意圖,比利時士兵。 圖/路透社 

示意圖,法國海軍陸戰隊士兵。 圖/歐新社 
示意圖,法國海軍陸戰隊士兵。 圖/歐新社 

▌侷限之處

為了避免歐盟決策的弊病,有論者主張歐洲應該先利用已存在於各國之間的中小型軍事合作機構。這類組織既可充當政治橋樑,試圖克服在歐盟或北約內部達成協議的複雜性,也能從歐盟或北約借用資源,應對本國國防供應的不足,成為增強軍事能力的互補力量。

但即使是中小型的軍事合作組織,實際運行仍有侷限。像是成立於2007年的立陶宛-波蘭-烏克蘭三國聯合旅(LITPOLUKRBRIG),人數約為4,000多人,目的是進行聯合國授權的維和任務。當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歐盟透過該旅訓練烏克蘭部隊,該旅也曾參與歐盟演習,但卻無法直接協助防禦烏國領土。

若要真正防衛歐洲,必須要由大國主導。在歐盟的190萬大軍中,以法國、德國、義大利為主力,但德國受限於憲法、義大利不太熱衷軍事擴張,法國則較願意扮演領導的角色,再加上英國雖然脫歐,但也感到唇亡齒寒。因此,法英聯合遠征軍(CJEF)與英國領導的聯合遠征軍(JEF)就可能成為最佳方案。

CJEF是英國與法國在2010年締結蘭開斯特宮條約(Lancaster House Treaties)的安全產物,雙方以現有的資源進行聯合行動,目前擁有上萬人的部隊與統一指揮架構。JEF是在2014年由英國主導、屬於北約框架國家概念(FNC)的聯盟,包括北歐五國、波羅的海國家等,各國協調貢獻軍事力量,主要關注北方安全

對於法國和英國來說,CJEF或JEF在歐盟和北約的限制下提供了運作空間,利用CJEF或JEF作為主幹,建立所謂的自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可讓英法迅速啟動歐洲的軍事部署,建立聯合防禦部隊。如果再加上德國、波蘭等大國,並在歐洲其他地區複製JEF模式,有望提高俄羅斯侵略的門檻。

殘酷的試驗可能很快到來,波羅的海國家已發出警告,如果烏克蘭戰事暫歇,他們可能是俄國下一個目標。屆時若美國仍打算讓北約休眠,那麼JEF將會是抵擋俄國大軍的主力,然而JEF的規模太小,波羅的海國家又缺乏戰略縱深,恐怕難以在與俄國的武裝衝突中發揮重大影響。

更關鍵的問題是,若波羅的海國家遭受侵略,歐洲各國是否有放棄綏靖的決心。俄國真正的優勢並非軍力,而是其內部已經準備好承受損失並重建軍力,進行長期戰鬥。相較之下,西方民主國家對人員傷亡非常敏感,許多國家也不願恢復義務兵制,如此只會重蹈二戰覆轍,等到敵方大軍壓境,才有可能清醒。

圖為德國海軍護衛艦在波羅的海參加「北方海岸」演習。
 圖/路透社
圖為德國海軍護衛艦在波羅的海參加「北方海岸」演習。 圖/路透社

▌核嚇阻

最後,如果未來歐洲無法依靠常規力量自衛,那麼核嚇阻就成為選項。現在美國以北約核分享為名,在歐洲的空軍基地——包括德國、義大利等地,佈署了約100枚戰略核彈。但當美國不再可信,歐洲必須自救,像是德國候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就表示希望與法國、英國商議核共享。

不過迄今只有法國馬克宏主動提出願意討論將核武嚇阻範圍擴及歐洲盟友,英國仍是依循北約核政策。討論核嚇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能力、一是意願,就前者來說,法國的核武庫遠遜於俄國,無法像美國強調相互保證毀滅(MAD),只能給予敵國無法接受的傷害(unacceptable damage)。

假設俄國開始入侵波羅的海國家,法國可威脅使用戰略核武攻擊俄國城市,以回應俄羅斯對波羅的海國家的常規攻擊。但法國是否願意承擔領土被核報復性打擊的巨大風險,仍願意使用核武保衛盟國?這個答案對歐洲各國的人民應該不難回答,因此法國也不能盡信,因此像是波蘭就對自身擁核武有極大興趣。

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在北約指揮鏈下建立英國、法國,甚至再加上德國的三邊核武保護傘,再結合美國的核保護傘(美國雖然看似放棄對歐洲的常規武力保護,但核保護傘尚未撤去)。英法的核武能力該如何與其他歐洲軍力結合形成嚇阻,增加俄國侵略的計算難度,則是歐洲必須立即討論的範疇。

圖為2025年3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法國東北部聖索沃爾的空軍基地發表演說。 圖/美聯社 
圖為2025年3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法國東北部聖索沃爾的空軍基地發表演說。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堅定飛鏢2025:北約最大規模軍演,強化防禦俄國的定心丸?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作者文章

2025年5月4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人聯盟 (AUR) 黨的支持...

威權懷舊症?羅馬尼亞失靈的民主制度,政治走向極化回頭路

2025/05/08
2025年2月17日,泰國曼谷國務委員會辦公室外,泰國抗議者舉著反賭場橫幅和泰國...

開賭拚經濟:泰國賭場合法化,能賺回9,000億泰銖的川普關稅嗎?

2025/04/28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立刻引發包含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震盪,國際自由貿易的...

川普解放日,美國淪陷時:向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說再見?

2025/04/07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2025年2月13日的川莫會,川普與莫迪在白宮會晤。 圖/美聯社 

MAGA + MIGA?川普與莫迪聯手的「美印一起偉大」戰略

2025/03/13

最新文章

良十四世先前極少被外界列入潛在教宗人選名單。祕魯北部一處教堂,慶賀良十四世教宗就...

意外的教宗?歐、美、中「過與不及」的干預,與良十四世當選的政治意義

2025/05/14
觀察這兩位領導人2025年的歐戰終戰紀念演說,無論在敵人的指稱與情感的分佈上,與...

烏俄停戰的信號?(上):普丁與澤倫斯基的「勝利日演說」暗藏玄機

2025/05/14
2025年5月8日,烏克蘭基輔,一隻鴿子飛過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一幅蘇聯時期浮...

烏俄停戰的信號?(下):從情感分析解讀普丁與澤倫斯基的戰場態度變化

2025/05/14
2025年5月12日,庫德工人黨宣布自行解散,與土耳其政府之間長達40年的衝突,...

庫德工人黨宣布解散:與土耳其的40年衝突落幕?

2025/05/13
俄羅斯與烏克蘭可能在土耳其展開3年來第二次接觸,和平談判是否可能? 圖/路透社

和平的十字路口:俄烏停火談判的民意動向,與土耳其、中國的曖昧角色

2025/05/12
二戰以後,國際組織花費不少力氣試圖建立精神疾病醫學的全球診斷標準,卻不免受到地緣...

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有普世性嗎?《度量瘋狂》:在後COVID-19時代反思科學烏托邦

2025/05/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