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巴基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戰略共同防禦協定。圖為2022年一枚巴基斯坦製的沙欣3型彈道飛彈,可搭載核彈頭。 圖/美聯社

不久前,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這兩個穆斯林國家,共同簽署一份戰略共同防禦協定(SMDA)。協定的具體內容並未對外公開,從雙方公布的新聞資料提到,針對任何一方的侵略都應視為對雙方的侵略,應對的方法涵蓋了所有軍事手段,這可能代表涵蓋了從常規武裝力量、情報分享到巴基斯坦的核能力等等。

有論者認為這份協定的簽署正值中東局勢動盪加劇,如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的持續衝突、葉門胡塞武裝組織對紅海航運的威脅,以及伊朗支持的武裝團體與以色列的對峙。由於沙國長期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但近年來美國在中東的政策調整,使沙國不得不尋求多元化的安全保障,而巴基斯坦正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巴基斯坦總理Shehbaz Sharif與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媒體普遍縮寫MBS)於9月17日會面。 圖/路透社

長久合作歷史

要理解SMDA,必須先釐清沙、巴兩國長期以來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早在1951年,巴基斯坦建國不久後,兩國即簽署友好條約,奠定合作基礎。1967年,雙方進一步簽訂國防合作協議,促進軍事人員與專業技術的廣泛交流。巴國軍官在沙國擔任教官、工程師等角色,協助培訓其士兵與飛行員。

中東局勢的動盪進一步深化了兩國合作。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及隨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使沙烏地阿拉伯面臨區域安全挑戰,促使雙方簽署議定書,授權巴基斯坦在沙國駐軍,高峰時期駐軍規模超過2萬人。

1990年波灣戰爭期間,巴基斯坦再次派遣上萬名士兵協防沙國邊境及聖地,展現兩國堅實的軍事合作。時至今日,巴基斯坦仍有上千名軍職人員在沙烏地阿拉伯擔任訓練與顧問角色,持續為沙國軍事現代化提供支持。

雖然協定具體內容尚未公開,但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署的協議,無疑將對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對沙國而言,引入巴基斯坦作為安全合作夥伴,等於為中東地區增添了一位新參與者。此舉不僅加強沙國在區域安全事務的影響力,其在面對伊朗等競爭對手時也獲得更多戰略優勢。

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從建國初期就長年合作。圖為2017年沙國軍隊出席巴基斯坦國慶日的閱兵遊行。 圖/路透社

對巴基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意義

對巴基斯坦而言,這份協定則是經濟與外交上的重要機會。巴國經濟長期表現不佳,沙國去年底延期30億美元貸款,形同提供無償財政援助。此外,沙國作為中東強權的支持,將提升巴基斯坦在國際舞台的地位,有助於平衡印度在外交上對巴國的孤立,並增強巴國在南亞地區的談判籌碼。

目前SMDA直接的影響對象,應為中東的以色列及南亞的印度。對以色列而言,巴基斯坦的軍事力量雖具威脅,但其核心軍備多仰賴美國供應,並受嚴格的終端用戶監控協議(EUM)約束。如先前2019年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未經許可動用F-16等武器對抗印度,引發美國強烈不滿。

若巴基斯坦在未來衝突中將類似武器用於攻擊以色列,將嚴重動搖美巴關係,導致零件供應中斷或軍事援助縮減,對巴基斯坦的戰略利益構成重大損害。除非巴國鐵了心與美國攤牌,真正成為中國的巴鐵,否則巴國仍會有所節制,避免使用美製軍備與以色列正面交火。

然而,讓以色列與美國更為擔憂的是巴基斯坦核武能力的潛在擴散。自1970年代印度與以色列相繼進行核試驗後,沙國因國內技術限制與國際壓力,選擇資助巴國的核計劃。得益於沙國資金與中國技術援助,巴國於1980年代末成功進行核試驗。外界長期猜測,沙國可能在危機時刻向巴國索取核彈或相關技術,以對抗伊朗或以色列的核威脅。

然而,當伊朗逐步建設自己的核能力,沙國也開始有所動作。2020年,沙國與中國國家核工業公司(CNNC)等合作建造鈾黃餅(yellowcake)提取設施,被視為是核燃料循環的前端步驟,雖然官方否認器化意圖,強調用於民用核能,但美國等國仍有所疑慮,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無法全面核查設施用途。

到了2023年,沙國高層更宣布將利用本土鈾資源發展完整的核燃料循環,包括低濃縮鈾和核燃料,用於國內及出口。由於濃縮技術可轉用於武器級的鈾,引發不擴散的憂心。沙國則強調會遵守核不擴散條約的承諾,但拒絕放棄濃縮鈾的權利,意圖保留模糊空間以對付區域對手的核威脅。

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署的軍事協議,強化數十年來的既有合作。 圖/歐新社

印度的擔憂

另一方面,對印度來說,這項協定構成顯著挑戰。近年來,印沙關係透過能源貿易、投資及聯合軍事演習等持續深化,沙國更是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的核心支柱。相較於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IMEC強調參與國自主制定並執行項目,沙國的資金與地緣政治支持對其港口建設、鐵路連通及貿易整合至關重要。

然而,沙、巴結盟可能削弱印度作為沙烏地阿拉伯「南亞首選夥伴」的地位,進一步影響IMEC的融資與基礎設施建設的不確定性。尤其在以色列與中東地區衝突升級,導致區域動盪後,IMEC幾乎陷入停擺,嚴重影響印度連結中東與歐洲的經濟雄心。

儘管沙國堅稱SMDA並非針對任特定國家,但印度擔心該協議可能會鼓勵巴基斯坦與印度競爭,可能會加速發展和以色列的國防夥伴關係——包括現在進行中的共享情報與武器合作。雖然印度不見得會和沙國公開決裂,但此協議勢必會讓相關各方增強自己的嚇阻能力,加劇南亞和中東的安全困境。

最後,沙、巴的SMDA應該是更傾向於靈活的應對調整,而非直接軍事介入。例如2015年,沙國邀請巴基斯坦加入其領導的反胡塞叛軍聯盟,提供部隊、戰機等支持,但巴基斯坦議會一致通過決議,選擇中立並扮演外交調停角色,反映巴基斯坦在國內政治壓力下的戰略自主性。

在SMDA生效後,巴基斯坦國內政治動態,如議會對外政策的審查及公眾對涉外衝突的態度,將持續影響協定的執行力度。像是執政聯盟的最大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納瓦茲派( PML-N)支持深化沙巴經濟-戰略紐帶以緩解財政危機,但同為執政聯盟成員的人民黨(PPP)強調平衡對伊朗和沙國的關係,避免過度軍事承諾以維持自主,值得密切關注。

SMDA更像是穆斯林世界象徵性的戰略協作,而非北約式的軍事同盟。巴基斯坦始終將「最低限度威懾印度」作為核心核戰略,不太可能因沙國需求而轉向針對伊朗或以色列。此舉既反映巴國對南亞安全的優先考量,也避免核政策被外部牽動。

同樣地,SMDA也不會將沙國捲入喀什米爾等南亞爭端。沙國參與多半僅限於資金或有限軍備支援,以換取政治影響力,成本遠低於巴基斯坦獲得的經濟與外交利益。整體而言,SMDA更是一種政治訊號,而非實質軍事承諾,沙國得以低成本換取地緣政治影響力,確保其戰略重心仍聚焦中東事務。

2023年G20峰會,印度總理莫迪與沙烏地王儲MBS在新德里會面。 圖/美聯社

責任編輯/王穎芝

推薦閱讀

  • 美國巨型鑽地彈轟炸伊朗核設施:伊朗的抵抗軸心盟友能反擊嗎?中俄有無能力介入?

  •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 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恐怖攻擊:武裝組織槍殺觀光客,分離主義的衝突與憤怒激化?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獨家專訪/(上)台灣企業是否涉入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

    作者文章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南韓「全拋世代」人口危機:當少子化無可避免,AI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南韓「全拋世代」人口危機:當少子化無可避免,AI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選擇自我毀滅的民主國:主動屈從納粹,維琪法國的歷史教訓

    選擇自我毀滅的民主國:主動屈從納粹,維琪法國的歷史教訓

    羅馬尼亞總統大選:打敗極右的逆轉勝,瘋狂民粹仍威脅脆弱的民主

    羅馬尼亞總統大選:打敗極右的逆轉勝,瘋狂民粹仍威脅脆弱的民主

    最新文章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獨家專訪/(上)台灣企業是否涉入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

    獨家專訪/(上)台灣企業是否涉入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

    獨家專訪/(下)待過以色列更懂光譜存在——有人施暴,也有人追求和平

    獨家專訪/(下)待過以色列更懂光譜存在——有人施暴,也有人追求和平

    燃燒的佛國:尼泊爾抗爭之後,新時代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

    燃燒的佛國:尼泊爾抗爭之後,新時代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上):佐科威謹慎的國家求生策略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上):佐科威謹慎的國家求生策略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下):普拉伯沃為何向中國、俄羅斯傾斜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下):普拉伯沃為何向中國、俄羅斯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