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阿根廷音樂紀錄片《唱爆女子監獄》:更生人的音樂狂想曲

2024/09/25 賴昀

《唱爆女子監獄》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記憶的完美方式。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唱爆女子監獄》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記憶的完美方式。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進來以後,我們都是一家人了。」故事從女主角約瑟莉(Yoseli)鋃鐺入獄開始。她在女子監獄裡認識了來自不同地方、各有不同經歷的獄友,在熬著刑期、等待重獲自由的時候,身邊的獄友成為依靠,最終她們的故事,都被譜寫成了監獄樂團表演的歌曲。這些故事,又透過阿根廷音樂紀錄片《唱爆女子監獄》(Reas),呈現在全世界的觀眾眼前。片中的角色,都曾在女子監獄服刑,出獄之後與導演合作演出,訴說的是對牢獄過往的回首,更多的還有彼此之間的情誼,以及對自由未來的想望。

阿根廷導演蘿拉・阿里雅思(Lola Arias)所拍攝,選入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唱爆女子監獄》便是這麼一個女性相互依偎的故事。

其他監獄片常見的命題諸如犯罪問題、底層社會困境、獄中不人道待遇等等,《唱爆女子監獄》也有所著墨,不過給予最大關注的,仍是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這樣的鋪排,或許與片中角色們的身分有關——出鏡的女囚們,都曾經是女子監獄中的受刑人,出獄之後與阿里雅思攜手構思劇本、編曲寫歌,拍出了這部回看她們獄中生涯的音樂電影。

對這些出獄更生的女子們而言,最想透過表演和音樂所訴說的,大概就是對未來的想望。因此,獄中生活的呈現,有囚犯之間的爭執、有不幸過往和失去愛人的經歷、有權益被剝奪的景象、獄警的粗暴,但出現最多的,是彼此之間的傾訴。曾遭遇的痛苦大多藉由傾訴去表達,而非血淋淋畫面的呈現,宛如用溫柔的紐帶將女囚們牽起,並於片尾,在獄中人工搭起的沙灘場景內,讓觀眾陪伴她們幻想出獄之後重新開始的生活。

《唱爆女子監獄》的背景,很容易便讓人聯想起Netflix知名影集《勁爆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連中文譯名都如此相像)。對女囚情誼的刻劃,兩者皆有之,且也都拍出了跨性別者的獄中故事,甚至女主角的入獄原因都一樣是運毒。

不過,兩者差別也非常明顯,最大的不同自然是《唱爆女子監獄》以歌舞串起整部影片,以及角色們的真實入獄經歷(本片在各國的影展、電影節當中,都是列為紀錄片),而《勁爆女子監獄》則是根據原著作者派珀.克爾曼(Piper Kerman)回憶錄改編,由一眾好萊塢演員出演。

相比《勁爆》多方深入刻劃每位囚犯入獄前後的生命故事,進而由小見大反映美國社會階層、種族、性別、乃至移民政策變化等種種議題,《唱爆》則將這些背景故事寫在了女囚之間的對話,還有歌曲裡,處理方式較為幽微,沒有《勁爆》那般入肉入骨——這一點可能也是受制於篇幅,《唱爆》片長一個多小時,《勁爆》則是足足演了7季。

另一方面,《唱爆》這樣的敘事方法,也是將焦點集中在當下的角色狀態——她們在獄中是如何看待講述自己的過往?還有比過去更重要的是未來,她們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明明是壓抑的監獄環境,《唱爆》卻仍然充滿熱情與活力,從中細看又還是能夠看到懲戒犯罪的意味,雖有浪漫化處理,又不至於不合理地將監獄拍得「太過歡樂」。這些女囚們一起踢球、一起跳舞,或是如泣如訴唱著高牆將她們與愛人分開,又或者平靜說出獄中密友自盡而亡的沉痛往事。

女主角約瑟莉入獄之初,室友便告訴她,獄中的女子們共享包括親屬送進來的加菜菜餚等等一切資源、互相幫助,而原本約瑟莉拒絕與獄友們成群結派,最後在她4年半的刑期結束之後,卻已和獄友們親如家人,約瑟莉含著淚與她們道別、將自己的物品送給她們當作紀念,才在獄友們的掌聲歡呼中轉身離開監獄,走回自由的人生。

《唱爆女子監獄》給予最大關注的,仍是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唱爆女子監獄》給予最大關注的,仍是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左為導演蘿拉・阿里雅思,右為《唱爆女子監獄》宣傳海報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唱爆女子監獄》
左為導演蘿拉・阿里雅思,右為《唱爆女子監獄》宣傳海報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唱爆女子監獄》

導演阿里雅思在導演手記中,表示自己2019年開始在監獄中舉辦電影和戲劇工作坊,讓囚犯們以自己的生活為主題來歌舞或是創作其他即興表演,逐漸這些真實的生命故事化作了劇本。起初,阿里雅思打算在女囚們的服刑期間拍攝該片,但受Covid-19影響,監獄禁止了探訪(包括囚犯親屬也不能探視),於是阿里雅思轉而在廢棄的監獄裡,與獲釋更生人一起拍片。

阿里雅思表示,拍片計畫的這項改變對影片成品相當重要,因為《唱爆》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記憶的完美方式,《唱爆》因此以音樂紀錄片的形式誕生,女囚的創傷,亦在《唱爆》裡轉化為表演能量。

從《唱爆女子監獄》裡,觀眾看見的是女囚對重獲自由之後的未來所抱持的希望,縱使監獄樂團唱著:「過去不會遠離,未來不會到來」這般灰暗的歌詞,她們仍然與彼此一起暢想著,出獄之後要與家人團聚、要第一次去度假、要當遊歷世界的空服員、要當開著敞篷車的演員等等的願望。

片中也讓觀眾一窺阿根廷監獄內的景象——原來囚犯是穿著便服,在這個足球國度,即使是女子監獄裡,還是不時有人穿著阿根廷國家隊的球衣,或者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兩支死敵球隊——河床(River Plate)和博卡青年(Boca Juniors)的球衣,還有國民飲料瑪黛茶的身影自然也沒有缺席。

出獄之後,女囚們是否能夠願望成真?《唱爆》有一個片段,是女囚談論拍片的廢棄監獄,她們說,這座監獄20年前就已關閉,原因是人們不想要監獄在市區裡,如今這座監獄只做拍片使用。大眾對待監獄設施的態度尚且如此,那麼對於曾經服刑的囚犯呢?影片最後,鏡頭逐漸拉遠,女囚們所處的監獄夾在城市中的角落,但願在這禁閉空間中相互扶持生存、依然想像著未來的女子們,還有所有心存希望之人,也都能夠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一角。

從《唱爆女子監獄》裡,觀眾看見的是女囚對重獲自由之後的未來所抱持的希望。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從《唱爆女子監獄》裡,觀眾看見的是女囚對重獲自由之後的未來所抱持的希望。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推薦閱讀

鐵窗裡的病毒苦力?紐約疫情下的監獄囚犯「防疫大趕工」

日本監獄「老人院」:高齡囚犯的長照服刑

賴昀

轉角國際編輯之一,關注國家主權議題與全球文化。

作者文章

2025年7月2日,達賴喇嘛透過預錄影片宣布將會轉世返回世間。 圖/美聯社

達賴喇嘛確認延續轉世制度:真假班禪喇嘛殷鑑不遠,中國「活佛轉世管理」爭議

2025/07/03
新制世俱盃賽事規模擴大,引發球員負荷太重的擔憂。圖為現效力拜仁慕尼黑的英格蘭國家...

FIFA發大財,代價是足球員勞損?俱樂部世界盃為何引發反彈

2025/06/30
義甲球隊科莫1907今年主場舉辦5天熱身賽,搭配奢華之旅成為「湖畔足球節」。 圖...

足球隊也賺觀光財:義甲隊伍科莫1907的「湖畔足球節」奢華之旅

2025/06/26
在PSG主場王子公園球場慶祝奪冠的PSG球迷。 圖/美聯社

巴黎聖日耳曼的榮耀變調:PSG歐冠奪冠慶祝活動卻成暴動,已知2死192傷

2025/06/01
在頒獎台上身披南韓國旗的孫興慜。 圖/法新社

亞洲球王擺脫無冠魔咒:孫興慜贏得歐霸盃,打破熱刺的17年冠軍荒

2025/05/22
泰特現代美術館外觀。 圖/美聯社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25週年:當代藝術的聖地,倫敦在全球文化地位的提升

2025/04/25

最新文章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07/03
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的「二十五淑女墓」,是後工業時期台灣如何在都市空間與紀...

鬧鬼的人類學敘事:《女工之死》與二十五淑女墓的公共記憶爭奪

2025/07/02
世界景象廣場(Naqsh-e Jahan Square,又名伊瑪目廣場)是17世...

《走讀伊斯蘭》:伊斯法罕,無與倫比的璀璨之城

2025/07/02
父親過世多年後,兒子在電玩遊戲《越野挑戰賽》中發現「父親的幽靈車」。數位科技如何...

雲端亡魂:科技時代的「數位遺物」,在賽車遊戲中發現已故父親的身影

2025/07/01
1936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慶典,納粹士兵列隊行經時,希特勒行禮致意。 圖/美...

希特勒的「魔法森林」:納粹德國為何曾是自然保育法規先驅?

2025/06/27
示意圖。若孩童長期暴露在經濟壓力中,會影響其大腦對壓力的反應方式,進而影響成年後...

財務創傷的代間傳遞:家庭和社會制度改變「看待錢」的方式,加劇經濟焦慮循環

2025/06/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