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阿根廷音樂紀錄片《唱爆女子監獄》:更生人的音樂狂想曲

2024/09/25 賴昀

《唱爆女子監獄》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記憶的完美方式。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唱爆女子監獄》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記憶的完美方式。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進來以後,我們都是一家人了。」故事從女主角約瑟莉(Yoseli)鋃鐺入獄開始。她在女子監獄裡認識了來自不同地方、各有不同經歷的獄友,在熬著刑期、等待重獲自由的時候,身邊的獄友成為依靠,最終她們的故事,都被譜寫成了監獄樂團表演的歌曲。這些故事,又透過阿根廷音樂紀錄片《唱爆女子監獄》(Reas),呈現在全世界的觀眾眼前。片中的角色,都曾在女子監獄服刑,出獄之後與導演合作演出,訴說的是對牢獄過往的回首,更多的還有彼此之間的情誼,以及對自由未來的想望。

阿根廷導演蘿拉・阿里雅思(Lola Arias)所拍攝,選入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唱爆女子監獄》便是這麼一個女性相互依偎的故事。

其他監獄片常見的命題諸如犯罪問題、底層社會困境、獄中不人道待遇等等,《唱爆女子監獄》也有所著墨,不過給予最大關注的,仍是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這樣的鋪排,或許與片中角色們的身分有關——出鏡的女囚們,都曾經是女子監獄中的受刑人,出獄之後與阿里雅思攜手構思劇本、編曲寫歌,拍出了這部回看她們獄中生涯的音樂電影。

對這些出獄更生的女子們而言,最想透過表演和音樂所訴說的,大概就是對未來的想望。因此,獄中生活的呈現,有囚犯之間的爭執、有不幸過往和失去愛人的經歷、有權益被剝奪的景象、獄警的粗暴,但出現最多的,是彼此之間的傾訴。曾遭遇的痛苦大多藉由傾訴去表達,而非血淋淋畫面的呈現,宛如用溫柔的紐帶將女囚們牽起,並於片尾,在獄中人工搭起的沙灘場景內,讓觀眾陪伴她們幻想出獄之後重新開始的生活。

《唱爆女子監獄》的背景,很容易便讓人聯想起Netflix知名影集《勁爆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連中文譯名都如此相像)。對女囚情誼的刻劃,兩者皆有之,且也都拍出了跨性別者的獄中故事,甚至女主角的入獄原因都一樣是運毒。

不過,兩者差別也非常明顯,最大的不同自然是《唱爆女子監獄》以歌舞串起整部影片,以及角色們的真實入獄經歷(本片在各國的影展、電影節當中,都是列為紀錄片),而《勁爆女子監獄》則是根據原著作者派珀.克爾曼(Piper Kerman)回憶錄改編,由一眾好萊塢演員出演。

相比《勁爆》多方深入刻劃每位囚犯入獄前後的生命故事,進而由小見大反映美國社會階層、種族、性別、乃至移民政策變化等種種議題,《唱爆》則將這些背景故事寫在了女囚之間的對話,還有歌曲裡,處理方式較為幽微,沒有《勁爆》那般入肉入骨——這一點可能也是受制於篇幅,《唱爆》片長一個多小時,《勁爆》則是足足演了7季。

另一方面,《唱爆》這樣的敘事方法,也是將焦點集中在當下的角色狀態——她們在獄中是如何看待講述自己的過往?還有比過去更重要的是未來,她們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明明是壓抑的監獄環境,《唱爆》卻仍然充滿熱情與活力,從中細看又還是能夠看到懲戒犯罪的意味,雖有浪漫化處理,又不至於不合理地將監獄拍得「太過歡樂」。這些女囚們一起踢球、一起跳舞,或是如泣如訴唱著高牆將她們與愛人分開,又或者平靜說出獄中密友自盡而亡的沉痛往事。

女主角約瑟莉入獄之初,室友便告訴她,獄中的女子們共享包括親屬送進來的加菜菜餚等等一切資源、互相幫助,而原本約瑟莉拒絕與獄友們成群結派,最後在她4年半的刑期結束之後,卻已和獄友們親如家人,約瑟莉含著淚與她們道別、將自己的物品送給她們當作紀念,才在獄友們的掌聲歡呼中轉身離開監獄,走回自由的人生。

《唱爆女子監獄》給予最大關注的,仍是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唱爆女子監獄》給予最大關注的,仍是女性之間的情感連結。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左為導演蘿拉・阿里雅思,右為《唱爆女子監獄》宣傳海報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唱爆女子監獄》
左為導演蘿拉・阿里雅思,右為《唱爆女子監獄》宣傳海報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唱爆女子監獄》

導演阿里雅思在導演手記中,表示自己2019年開始在監獄中舉辦電影和戲劇工作坊,讓囚犯們以自己的生活為主題來歌舞或是創作其他即興表演,逐漸這些真實的生命故事化作了劇本。起初,阿里雅思打算在女囚們的服刑期間拍攝該片,但受Covid-19影響,監獄禁止了探訪(包括囚犯親屬也不能探視),於是阿里雅思轉而在廢棄的監獄裡,與獲釋更生人一起拍片。

阿里雅思表示,拍片計畫的這項改變對影片成品相當重要,因為《唱爆》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記憶的完美方式,《唱爆》因此以音樂紀錄片的形式誕生,女囚的創傷,亦在《唱爆》裡轉化為表演能量。

從《唱爆女子監獄》裡,觀眾看見的是女囚對重獲自由之後的未來所抱持的希望,縱使監獄樂團唱著:「過去不會遠離,未來不會到來」這般灰暗的歌詞,她們仍然與彼此一起暢想著,出獄之後要與家人團聚、要第一次去度假、要當遊歷世界的空服員、要當開著敞篷車的演員等等的願望。

片中也讓觀眾一窺阿根廷監獄內的景象——原來囚犯是穿著便服,在這個足球國度,即使是女子監獄裡,還是不時有人穿著阿根廷國家隊的球衣,或者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兩支死敵球隊——河床(River Plate)和博卡青年(Boca Juniors)的球衣,還有國民飲料瑪黛茶的身影自然也沒有缺席。

出獄之後,女囚們是否能夠願望成真?《唱爆》有一個片段,是女囚談論拍片的廢棄監獄,她們說,這座監獄20年前就已關閉,原因是人們不想要監獄在市區裡,如今這座監獄只做拍片使用。大眾對待監獄設施的態度尚且如此,那麼對於曾經服刑的囚犯呢?影片最後,鏡頭逐漸拉遠,女囚們所處的監獄夾在城市中的角落,但願在這禁閉空間中相互扶持生存、依然想像著未來的女子們,還有所有心存希望之人,也都能夠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一角。

從《唱爆女子監獄》裡,觀眾看見的是女囚對重獲自由之後的未來所抱持的希望。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從《唱爆女子監獄》裡,觀眾看見的是女囚對重獲自由之後的未來所抱持的希望。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放映資訊請見活動專頁: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推薦閱讀

鐵窗裡的病毒苦力?紐約疫情下的監獄囚犯「防疫大趕工」

日本監獄「老人院」:高齡囚犯的長照服刑

賴昀

轉角國際編輯之一,關注國家主權議題與全球文化。

作者文章

2025年8月18日英超,里茲聯對艾佛頓,這是格拉利什轉會艾佛頓後第一場比賽。 ...

從英超「億元先生」到曼城棄將:格拉利什的王子沉浮記

2025/08/21
「亞洲球王」孫興慜8月2日宣布離開效力十年的英超球隊托特納姆熱刺。 圖/法新社

足球的「離別之夏」(上):亞洲球王孫興慜告別熱刺,十年光輝歲月畫上句號

2025/08/07
2025年夏季轉會窗,對於全球足球迷來說充滿離愁別緒,多位俱樂部最具標誌性的傳奇...

足球的「離別之夏」(下):再見了傳奇,魔笛、KDB、穆勒等歐洲豪門巨星離隊

2025/08/07
美國對英國課徵的對等關稅協議尚未敲定,其中鋼鐵原產地的規範談判陷入僵局,恐讓英國...

川普關稅陰影下:「英國製造」為何困難?鋼鐵業城鎮生存與轉型之戰

2025/07/29
捷克希望利用引以自豪的啤酒文化,在全球餐飲地圖上佔據一塊更重要的位置。 圖/美聯...

捷克「啤酒外交」:從皮爾森到百威商標之爭,捷克的千年釀造文化

2025/07/08
葡萄牙國腳、英超豪門利物浦主力前鋒迪奧戈.若塔(Diogo Jota)之死震驚全...

你將永不獨行:悼念英超利物浦「永遠的20號球員」若塔

2025/07/05

最新文章

作家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劍橋大學歷...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2025/09/03
著名華裔美籍大提琴家馬友友早已是好幾代人心目中的古典音樂代表人物,他的音樂發展背...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2025/09/03
2022年6月馬友友幫助的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學生成功抵達葡萄牙接受庇護,馬友友特...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2025/09/03
內蒙古人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遇系統性的民族屠殺。圖為2024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通...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

2025/09/01
玩遊戲是否也能像觀賞繪畫雕刻、聆聽音樂、或是閱讀文學那樣,在好玩的同時也為玩家帶...

感動吧!解任務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2025/09/01
2025年7月10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太空中心內,民眾正參觀地球資訊中...

地球是一本書,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讀者:彼德.梵科潘《地球之路》

2025/08/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