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吧!三國志遊戲如何影響大眾文化與歷史觀?

「日本的三國遊戲,吹起的歷史風潮...」談起歷史遊戲,無不提及日本光榮公司開發的經典——三國志系列——從1985年初代問世以來,至今系列作已發展到14代, 不僅成為橫跨30年以上的玩家共同記憶,甚至也影響了大眾對於三國的歷史印象。
但並非只有光榮三國志而已,「日式三國」文化的形塑,還包括了其他遊戲、漫畫、小說等跨媒體的創作累積,諸如漫畫改編的橫版大型機台遊戲《吞食天地》、或是更早前的橫山光輝《三國志》、吉川英治的歷史小說《三國志》...都是日本再現三國歷史浪漫的重要作品。
本集的轉角遊樂器podcast系列,從80年代的光榮初代《三國志》、以及NAMCO《中原之霸者》開始談起,回憶三國遊戲的發展,以及三國這個歷史題材又變化延伸出那些不同類型作品,輸出到台灣、中國、香港、以及南韓等地之外,歐美英語世界又是如何接觸和理解三國遊戲?到2019年英國製作的《全軍破敵:三國》(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又有哪些對歷史觀的理解?
微妙的是,三國遊戲的遊玩體驗,在某種程度上召喚了玩家的「神入」(Historical Empathy),貼近歷史人物的思考與處境,進而產生行動——儘管未必符合真實歷史,卻引領了玩家們進入歷史思考的幽微。
本單元是轉角國際podcast 重磅廣播的新系列,由現任轉角國際主編 #編輯七號、以及德國議題擔當的專欄作者 #黃哲翰,以玩家身分的私心願望,展開遊戲的各類議題延伸討論——聊電玩、聊遊戲、也聊聊遊樂背後的社會脈絡與人生回憶。
(完整內容請點閱收聽 轉角國際podcast:#轉角遊樂器)
▌請收聽下方連結:
推薦閱讀

←上一篇
黑警成魔之路?《異國兩制》:香港警察如何成為「外族」
下一篇→
假平權真歧視?美國「平權措施」違憲爭議,與夾縫生存的亞裔學生
作者文章

霓虹般的電玩像素藝術:有限的元素創造無限的想像

感動吧!電玩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深度閱讀與電玩的結合:《轉角遊樂器》年度成果與統計

上癮吧!《口袋裡的監視器》:免費兒童手遊的代價?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最新文章

2025年韓國氣候正義遊行側記:跨世代、勞工、女性因「氣候」於廣場重逢

一封來自安寧病房的信:在有限的最後時日,和家人共築《完美的一天》

《我的怕水老爸》:在阿茲海默症的失序與崩塌之中,愛如何繼續被實踐?

為一個和好的世界成為酵母:評《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聽不懂就會死:當災難發生時,如何保障民眾避難的「災害語言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