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天才崩壞的瘋魔啟示錄:托馬斯曼《浮士德博士》的音樂文化與政治

2023/01/13 王敏而

示意圖,1926年德國電影《浮士德》,描述浮士德以靈魂與魔鬼交易。 圖/1926...
示意圖,1926年德國電影《浮士德》,描述浮士德以靈魂與魔鬼交易。 圖/1926年電影《浮士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戰敗告終之後,德國知識分子圈發起了許多深刻,甚至刻骨銘心的反省與自我批判,檢討到底為什麼德國/日耳曼民族會引發如此慘痛的人類浩劫。哲學家霍克海默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漢娜.鄂蘭《極權主義的起源》,以及本文將主要討論的經典小說《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下文簡稱為《浮士德博士》)都是這個脈絡下所誕生的作品。

《浮士德博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文豪托馬斯.曼(Thomas Mann)創作於1943-46年間的長篇小說,其內容主要是描述天才作曲家雷維庫恩因為不滿足於現狀,而持續地尋求突破,以至於決定用自己的靈魂和魔鬼交易不世出的作曲才華。

然而在雷維庫恩將自己的藝術造詣不斷提升到新的境界時,他周遭的環境卻開始逐漸陷入道德危機,最後等待雷維庫恩的,是無止盡的懺悔——《浮士德博士》的內容廣博、精闢又深刻,本文無法概括其全部內容,而是簡要回顧「浮士德」這個符碼在十九世紀歐洲音樂文化脈絡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其後聚焦討論《浮士德博士》書中勾勒十二音列作曲技法的文化、政治意涵。

左為17世紀畫家林布蘭創作的浮士德版畫,右為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筆下,惡魔梅菲...
左為17世紀畫家林布蘭創作的浮士德版畫,右為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筆下,惡魔梅菲斯托形象。 圖/維基共享 

▌浮士德的文化符碼

浮士德的故事雖然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出入,但大體上的主線都是:博學的浮士德為了追求永恆的知識/真理/美,也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甘願出賣靈魂給魔鬼梅菲斯托。其中歌德的劇本《浮士德》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

歌德的《浮士德》創作歷程超過60年,從1768直到1832年。其間正好經歷了歐洲人文思潮從啟蒙走向浪漫的轉捩點。在歌德的筆下,浮士德在追尋極致的「美」的路途中,是可以摒棄道德,甚至連自己的靈魂也可以被放上交易台。

而這個在窮盡個人之力後,卻還有所不滿足,於是轉向尋求超自然力量協助的心態轉變,則象徵了從啟蒙浪漫的思潮轉變,這其中隱含了一個「理性崩壞」的過程——浮士德原先也想要透過自己理性的努力來尋求美的體驗,但最終還是敵不過自己的慾望,而做出將靈魂交給魔鬼的非理性選擇。這個從理性轉向非理性的過程,便是浮士德故事中的核心。

歌德的《浮士德》自從問世之後,刺激了許多作曲家的創作,例如白遼士的歌劇《浮士德的天譴》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古諾的歌劇《浮士德》…等等。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第二部的歌詞也同樣是取材自《浮士德》的結尾。但在歌德的原著中,浮士德雖然博學多聞,卻幾乎隻字未提音樂的部分。這也是曼的《浮士德博士》與歌德的《浮士德》最根本的不同之處。

歐洲文化中,浮士德與魔鬼梅菲斯托的形象。 圖/維基共享 
歐洲文化中,浮士德與魔鬼梅菲斯托的形象。 圖/維基共享 

▌為什麼主角雷維庫恩是個作曲家?

在另外一部著作《德國與德國人》中,曼認為歌德沒有將浮士德的形象與音樂連結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曼認為:

「音樂是具有『惡魔性』的…既可以有規則,卻又同時是非理性和混亂的溫床;音樂具有咒語般的召喚力,是數字的魔術,是所有藝術中最神秘、抽象、遠離現實,卻又最富激情的一種。」

通過這段文字,不難理解為何曼筆下的雷維庫恩會是一個作曲家。首先,曼認為音樂的抽象特質可以既有規則,又同時失序,這種矛盾的本質為惡魔留下了空間。其次,音樂這種普遍被視為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卻又與強調邏輯與理性的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些曼對音樂的理解都是後文分析《浮士德博士》的重要線索。但曼本身並非專業的音樂學家,因此在寫作時,音樂的部分參考了許多阿多諾的建議,而書中主角雷維庫恩音樂部份的成就,則脫胎自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代表人物——發展出十二音列作曲手法的阿諾.荀貝格

歌德的《浮士德》1876年文本版本。 圖/維基共享 
歌德的《浮士德》1876年文本版本。 圖/維基共享 

法國畫家Jean-Paul Laurens所繪的浮士德形象,非托馬斯.曼小說主角...
法國畫家Jean-Paul Laurens所繪的浮士德形象,非托馬斯.曼小說主角雷維庫恩。 圖/維基共享

▌十二音列的文化/政治意涵

在書末,曼自己註解《浮士德博士》中的音樂理論取材自荀貝格所著的《和聲學理論》。荀貝格當初寫作此書的意圖當然不僅是想要提供一本和聲學的課本,而是透過回顧17至19世紀近300年來的和聲學發展歷史,來強調:調性和聲的規則已經走到了盡頭,作曲家們已經窮盡了和聲變化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如果還想要創作出新的作品,那就必須徹底拋棄這套規則,為音樂重新制定一個創作的準則。於是荀貝格開始創作無調性的作品,後續又進一步提出十二音列的作曲技法。

回到《浮士德博士》小說的脈絡,荀貝格的概念借雷維庫恩之口,被形容成一種「嚴格風格」。雷維庫恩以浪漫時期的奏鳴曲為例,闡述如果想要發揮一段音樂素材所有的可能性,那麼對位和聲這兩種主要的創作技法則注定會相互掣肘,凸顯對位則難以保持和聲;強調和聲又會使對位的旋律線之間難以保持原本的獨立性。而所謂的「嚴格風格」便可以保證音樂中的每一個音符都保持著同等獨立的地位。

「嚴格風格」意指作曲家預先將一個八度內的12個半音規定出一個出現的順序,而這個順序可以正向進行也可以反向進行,且在所有序列內的音符都出現過一次之前,已經出現過的音符不能再次出現。

這使得一個八度內的12個半音彼此不再有因為調性而規範的從屬關係,而更為平等。同時也可以根據兩個音符之間的音高關係推導出另一個「倒影」的序列,例如Sol-La之間的關係是上升一個全音,那麼其倒影就是Sol向下一個全音的Sol-Fa,而倒影的序列也同樣可以有正向與反向兩種進行方式。

史特拉溫斯基的《安魂聖歌》(Requiem Canticles)中,使用十二音列...
史特拉溫斯基的《安魂聖歌》(Requiem Canticles)中,使用十二音列技法的段落。 圖/維基共享 

「浮士德」是常見於歐洲文學的素材符碼,故事雖然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出入,但大體上的主...
「浮士德」是常見於歐洲文學的素材符碼,故事雖然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出入,但大體上的主線都是:博學的浮士德為了追求永恆的知識/真理/美,也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甘願出賣靈魂給魔鬼梅菲斯托。 圖/普林斯頓大學 

在這種作曲手法中,雷維庫恩認為將不再有「自由音符」,但雷維庫恩同時也認為這將給作曲家最大的自由來創作,因為「被自己自由制定的規則所約束,也是一種自由」。

如果讀者覺得上面那句話有些詭辯的意味,這應該就是作者曼希望大家思考的方向:

如果曾經的舊規則帶來了不自由,那麼新的規則又真的帶來了自由嗎?還是只是因為自己換了個位子,由原本受到調性規則限制的作曲家搖身一變成為了新規範的制定者,就覺得自己獲得了自由呢?

同時,小說中的雷維庫恩也強調,聽眾或許難以辨識作品中的音列到底如何行進,但他們會意識到一套新的「規則」,且應該會感受到一種美學精神層面的滿足。換言之,雷維庫恩口中的自由與新規則,其實只是作曲家才能享有,廣大的聽眾無法參與,只能被動地「體會」。這樣的自由是真的能造福社會,還是只是少數人能享有的權利呢?

歐洲民間傳說中,不乏凡人與魔鬼交易的情節。 圖/維基共享 
歐洲民間傳說中,不乏凡人與魔鬼交易的情節。 圖/維基共享 

▌理性為何最終帶來災難?

透過筆下的雷維庫恩,曼帶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批判:

由所謂打破規範,創造新秩序而迎來的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在曼的眼中,追求所謂理性分析、極致創作來達到至高美感精神體驗的雷維庫恩,其實既是浮士德,也更是當時整個德意志民族的縮影。自從1871年現代德國成立後,由於作為歐洲列強中的相對後進者,德國在隨後的半個世紀中可謂窮盡所有努力來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

但即便如此,在許多方面,德國似乎已經近乎失控的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而永遠想要追求更多。面對「慾望」這個魔鬼,最終將德國甚至整個世界推向兩次世界大戰這個萬劫不復的深淵。

《浮士德博士》的焦點固然是二戰後的德國。但在當前俄烏戰爭、中國軍事威脅的脈絡中,《浮士德博士》何嘗不是一記對當前世界的警鐘。

浮士德形象示意圖。浮士德在追尋極致的「美」的路途中,是可以摒棄道德,甚至連自己的...
浮士德形象示意圖。浮士德在追尋極致的「美」的路途中,是可以摒棄道德,甚至連自己的靈魂也可以被放上交易台。 圖/Wellcome Collection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王敏而

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研究興趣為後殖民理論以及東亞國家如何回應西方音樂傳入後所造成的衝擊,平時也涉略二戰後當代東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史。

作者文章

巴哈作品是德意志音樂文化的象徵之一,但《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詮釋卻由西班牙大提琴...

失語的一代音樂家:20世紀德奧大提琴家,為什麼無法詮釋巴哈《組曲》?

2024/10/31
當前關於古典音樂歷史的主流論述可說是完全圍繞著男性為核心的歷史觀,女性作曲家在音...

女性缺席的音樂世界?古典樂界的性別意識形態與平權未竟之路

2024/09/12
巴西音樂傳奇吉貝托.吉爾縱橫樂壇已近60年。其一生成就獲得了超過音樂領域的認可。...

用音樂挑戰獨裁者:巴西傳奇吉貝托.吉爾,重塑國家文化認同的音樂家部長

2024/09/03
二戰期間一名蘇聯藝術家所繪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畫像、與美國總統羅斯福畫像,這兩幅畫...

評文安立《冷戰》:資本主義 vs. 共產主義,絕非片面「善惡」對立

2024/08/26
兒童的古典音樂教育是否該採取高強度密集訓練見仁見智。圖為2016年梅紐因青少年小...

音樂神童的填鴨教育?古典音樂教育與消費文化資本的反思

2024/02/23
音樂學家李哲洋一生編譯大量古典音樂著作,卻十分重視亞洲作曲特色的重要性,也為「西...

評《李哲洋談樂錄》:深入部落採集音樂,一名亞洲業餘音樂家的聽覺盛宴史

2024/02/06

最新文章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