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遙遠的喪禮:馬來西亞疫情下的「送行者」記事
「疫情下的生離和死別...大家都已盡力了。」COVID-19的疫情持續侵襲全球,繼南亞印度之後,東南亞的狀況也令人高度緊繃。像是瘟疫規模持續直線破紀錄的馬來西亞,過去一週單日新增確診人數至少6千人,5月25日創下單日確診7,289例、60人死亡的數字新高。截至目前為止,馬來西亞病例總數一共是52.6萬,總死亡數是2,369人。而過去一年的疫情狀況起起伏伏,馬來西亞在陸續經歷了封城、解封再封城的不同階段後,為何疫情依然難以得到控制?而在疫情不斷升溫之下,如何衝擊身處在當地的個人、乃至家庭?對於同處緊繃狀態的台灣來說,又能怎樣同理與安慰這樣的情緒?
這一集的《重磅廣播》邀請到兩位馬來西亞人——一位服務於當地的殯葬業;而另一位則是因為家人離世而被迫從台灣趕回家鄉——紀錄在這場超過18個月的全球大疫中,他們在馬來西亞見證的人間觀察與故事。
▌請點閱下方收聽
若簡單概括,馬來西亞疫情可分為三波。第一波始於2020年3月初,當時伊斯蘭宣教組織Tablighi Jama'at在吉隆坡清真寺舉行集會,聚集了至少一萬名穆斯林,但沒有任何相關的防疫措施。當時在3月中旬以前,單日新增的上千宗病例裡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參與该集會的穆斯林。疫情升溫的關鍵也在於,剛在2月底經歷「喜來登政變」的馬來西亞陷入政治風波,政府遲遲才宣布應對措施,並且在三月中旬宣布封城(行動管制令)。
隨著疫情逐漸控制下來、馬來西亞各州陸續解封之後,東馬沙巴州的九月補選也讓疫情再次升溫,持續延燒到今年初,當時單日的確診病例是介於1千至2千例。慕尤丁政府於是在1月宣布封城,同時也宣布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引起極大爭議。原以為3月疫情好轉、可逐步放寬行動限制令之際,各種狀況再度加劇疫情,包括開放齋戒月市集、開始出現變種病毒、無症狀感染等等,導致疫情持續升溫至今,不論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抑或殯葬業工作者紛紛表示難以負荷。
在嚴峻的疫情狀況、死亡病例增加的情況下,許多人被迫面臨生離和死別。馬來西亞政府去年3月宣布封城之際,首當其衝的也是在居住在新馬邊境、通勤到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他們面臨的掙扎在於:一、辭職回家和家人相聚,但工作怎麼辦?二、選擇在新加坡工作,但不知何時才能與家人見面。當中,許多家庭已至少一年不見,而下一次見面很有可能正是因為家中有人離世,而「被迫」相聚。
尤其,對於身處在國外的人而言,在需要隔離以及各種煩瑣的手續之下,他們往往都見不到家人的最後一面,只能以視訊的方式送別:
「最終,我無法親人最後一程,只能在出殯時用視訊在300公里外的飯店裡看著整個儀式。」
即便在國內能為家人送上最後一程,但若家人是因為染疫去世,家屬也無法為其好好送別——沒有相關葬禮儀式、難以瞻仰儀容、無法為他穿上生前喜歡的衣服等——只能遠遠跪地站在一旁,看著遺體土葬或火化。對於殯葬業工作者而言,所處理的每一宗案例——夫妻染疫雙雙去世、丈夫無法接受染疫妻子的離世、孩子自責將病毒帶給母親等——都大大衝擊者一個家庭。這當中除了是難過與沈重的情緒,也是在全球疫情依然緊繃的情況下,一個深切的提醒:
「病毒不會因為這些難過的故事而消失。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做好防疫措施,不能麻木,還有照顧好自己。」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