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步步驚心防疫中:馬來西亞「300萬非法外勞」趁疫大搜捕

2020/05/13 轉角24小時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社區防疫封鎖」,一隻街貓正鑽入封區用的蛇籠。 圖/法新社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社區防疫封鎖」,一隻街貓正鑽入封區用的蛇籠。 圖/法新社

步步驚心防疫中:馬來西亞「300萬非法外勞」趁疫大搜捕

「防疫期間,步步為營。」照片中的場景,是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社區防疫封鎖」,一隻街貓正鑽入封區用的蛇籠,驚險而輕巧地穿梭在鋒利刀片之間。為了避免疫情擴散,馬來西亞自3月開始進入「鎖國狀態」,除了暫停陸空邊境交通、拒絕所有外國人入境,大馬政府亦持續限制國民移動,並罕見卻極其爭議與風險地,大舉搜捕境內高達300萬名的「非法外勞」。

累積病例接近7,000人確診的馬來西亞,自4月底開始疫情擴散的速度已從日增三位數,降至穩定兩位數。儘管各地警戒狀態仍未放寬,但疫情趨勢已明顯降緩,唯全國管制的「有條件行動限制令」(CMCO),仍將繼續延展至6月9日。然而防疫展望漸趨樂觀的同時,過去一個多月來,大馬各地政府卻紛紛展開大規模的「非法移工大搜捕」。

防疫展望漸趨樂觀的同時,過去一個多月來,大馬各地政府卻紛紛展開大規模的「非法移工大搜捕」。 圖/法新社
防疫展望漸趨樂觀的同時,過去一個多月來,大馬各地政府卻紛紛展開大規模的「非法移工大搜捕」。 圖/法新社

根據官方說法,掃蕩非法外勞的政策,是為了避免「地下黑工」成為防疫破口——特別是在目睹了新加坡的「疫情爆炸經驗」後——進而讓管控對策功虧一匱;但另一方面的質疑,則認為政府只是「趁疫掃蕩」,目的只是要趁著防疫期間勞力需求較低的時間,清剿長年的非法移工問題。

事實上,人口僅有3,158萬的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最大的「外籍勞力進口國」之一,像是棕櫚油、橡膠,以及大部分的農業與營造業,都需要極大量的移工來支撐基層勞力。但由於長年缺乏管制與證照系統的制度弊病,最終也導致了「非法外勞」比「合法移工」更多的尷尬狀況。

根據粗估數據,大馬境內合法登記的外籍勞工,總量約達220萬人;但非法移工的地下族群數量,卻可能高達300萬人以上。因此過去幾年間,在考慮稅收、工安管制、本勞保護與人口政治等問題後,馬來西亞政府也才多次啟動「非法外勞大掃蕩」,藉由千人等級的大規模搜捕,試圖根治長年的地下勞力問題。

由於長年缺乏管制與證照系統的制度弊病,最終也導致了「非法外勞」比「合法移工」更多的尷尬狀況。 圖/法新社
由於長年缺乏管制與證照系統的制度弊病,最終也導致了「非法外勞」比「合法移工」更多的尷尬狀況。 圖/法新社

然而疫情期間的外勞大掃蕩,在大馬內外都引發了不少的質疑與恐懼——因為無證移工的數量著實太多,無論是搜索、拘捕或遣返,光在正常時期都需要極為龐大的人力與政治資源來協調運作,更何況是疫病當頭的急難狀態?若是打草驚蛇,也只會逼得這些「被取締對象」更遁入地下,就算染疫也不敢求醫,進而對社區防疫、通報疫調造成不可收拾的困擾。

對政府掃蕩手段的質疑意見認為,就算移民單位動員軍警大舉搜捕,要在防疫期間有效、安全地捕抓病隔離300萬人,根本是缺乏現實感的天方夜譚;就算真的抓到了「幾千人」,這些非法移工也多會被送進擁擠群聚的臨時隔離宿舍,「但這不也只是群聚練盬,製造更多感染風險而已嗎?」

就算真的抓到了「幾千人」,這些非法移工也多會被送進擁擠群聚的臨時隔離宿舍,「但這不也只是群聚練盬,製造更多感染風險而已嗎?」 圖/法新社
就算真的抓到了「幾千人」,這些非法移工也多會被送進擁擠群聚的臨時隔離宿舍,「但這不也只是群聚練盬,製造更多感染風險而已嗎?」 圖/法新社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最新文章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