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盧安達飯店》逮捕事件:好萊塢電影包裝的人道英雄?

2020/09/05 轉角說

好萊塢經典電影、改編自盧安達大屠殺真人真事的《盧安達飯店》 ,劇中無私奉獻的主角原型——魯塞薩巴奇納(Paul Rusesabagina)——8月31日在杜拜遭到盧安達政府以涉及「恐怖主義」的指控予以逮捕。 圖/美聯社
好萊塢經典電影、改編自盧安達大屠殺真人真事的《盧安達飯店》 ,劇中無私奉獻的主角原型——魯塞薩巴奇納(Paul Rusesabagina)——8月31日在杜拜遭到盧安達政府以涉及「恐怖主義」的指控予以逮捕。 圖/美聯社

主持人/編輯七號、糖蜜

「是拯救難民的人道英雄,還是誇大事實的投機者?」好萊塢經典電影、改編自盧安達大屠殺真人真事的《盧安達飯店》 ,劇中無私奉獻的主角原型——魯塞薩巴奇納(Paul Rusesabagina)——8月31日在杜拜遭到盧安達政府以涉及「恐怖主義」的指控予以逮捕。原先已成為比利時公民的魯塞薩巴奇納為何會被逮捕?「人權鬥士」與恐怖主義連結除了引起國際社會的討論,也讓1994年在盧安達國內那段殘忍的族群內戰被重新回顧:在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盧安達飯店》所呈現的劇情又有哪些虛構與真實?

自2004年《盧安達飯店》上映以來,電影中呈現魯塞薩巴奇納收容千名被迫害難民、努力爭取援助的英雄形象,感動無數觀眾,也使得當年的族群衝突,在事發十年後獲得更多的注目與了解,同時也讓魯塞薩巴奇納揚名國際,並獲得許多人權勳章、獎項的肯定。移居比利時的魯塞薩巴奇納,也時常關注甚至抨擊當今的盧安達總統、也是當年結束內戰的「盧安達愛國陣線」領袖卡加梅(Paul Kagame),實行獨裁統治、政府內部官員種族不平等...種種批評。

但是,在電影問世的16年期間,對於魯塞薩巴奇納,也出現了許多質疑批評的說法。其中又以當年曾住在飯店內的倖存者所撰述《盧安達飯店內幕》(Inside the Hotel Rwanda)引發激烈討論。

書中描述在大屠殺期間,魯塞薩巴奇納做為飯店經理,雖然確實有收容難民,但卻並非無償提供協助。不僅直指其自私、貪婪,也有倖存者控訴,魯塞薩巴奇納事實上還曾舉報入住的難民......。雖然魯塞薩巴奇納否認所有指控,但這也成為卡加梅政府回擊的重要根據。盧安達的種族衝突從何開始?為何會在1994年爆發?卡加梅與魯塞薩巴奇納之間又有哪些衝突?《盧安達飯店》中的魯塞薩巴奇納,與現實存在哪些差異?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廣播 – 188.《盧安達飯店》逮捕事件:好萊塢電影包裝的人道英雄?

《盧安達飯店》所呈現的劇情有多少真實?在倖存者眼裡,魯塞薩巴奇納真的是一名拯救圖西族的「人權鬥士」嗎?圖為《盧安達飯店》劇照。 圖/路透社
《盧安達飯店》所呈現的劇情有多少真實?在倖存者眼裡,魯塞薩巴奇納真的是一名拯救圖西族的「人權鬥士」嗎?圖為《盧安達飯店》劇照。 圖/路透社

▌盧安達大屠殺

盧安達在1994年胡圖族殘忍屠殺圖西族之前,雙方早已埋下族群間的仇恨種子,且有過多次對立衝突。自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到一戰後作為比利時的殖民地,殖民母國在盧安達所實行的親圖西族、標示族群身分不同等政策,就已讓兩族出現分歧。直到1960年代前後,激進派的胡圖族開始殺害圖西族人,並迫使許多圖西族難民流亡到鄰近國家,盧安達國內自此由胡圖族掌權。而流往他國的圖西族——尤其以位於烏干達的「盧安達愛國陣線」(FPR)為主——仍不時向盧安達邊境發動攻勢。

盧安達大屠殺的觸發引爆點,始於1994年4月6日。當時,盧安達總統——胡圖族的獨裁者,哈比亞利馬納(Juvénal Habyarimana)——所乘坐的小客機,在首都吉加里上空,遭到「不明的防空飛彈擊落爆炸」。哈比亞利馬納與同行的蒲隆地總統恩塔里亞米拉(Cyprien Ntaryamira)當場死亡。群龍無首的盧安達,一時陷入集體混亂。

哈比亞利馬納在位的20多年內,曾大力推動針對圖西族少數派的「種族清洗」,並觸發兩族在90年代初期的頻繁交戰;再加上墜機身死的兩位總統,都是胡圖族出身的領導人。於是一時之間,「圖西族發動暗殺」的謠言,才刺激了盧安達軍方與胡圖族激進主義者的「復仇行動」——一場遍及全國的「種族滅絕」大屠殺自此爆發。

1994年4月7日,針對圖西族的滅絕屠殺正式展開。各種無差別強暴、虐殺、處決、縱火,在短短100天內殺死了超過80萬名圖西人——以每日將近1萬死的屠殺速率,快速消滅了盧安達10%的人口;也殺盡了圖西族總數的70%。直到流亡烏干達的圖西族武裝「盧安達愛國陣線」,在現任總統卡加梅的領軍下強勢重返,並於7月15日攻佔首都吉加里後,整場血腥才終於「劃下句點」。

1994年4月7日,針對圖西族的滅絕屠殺正式展開。各種無差別強暴、虐殺、處決、縱火,在短短100天內殺死了超過80萬名圖西人。 圖/路透社
1994年4月7日,針對圖西族的滅絕屠殺正式展開。各種無差別強暴、虐殺、處決、縱火,在短短100天內殺死了超過80萬名圖西人。 圖/路透社

卡加梅在結束內戰後於2000年擔任總統,在2003年《盧安達憲法》通過的同年,以9成以上的支持率成為民選總統,並在2010年連任的任期內修改憲法,使得其在2017年再度當選,至今已掌管盧安達20年以上。

掌握政權的卡加梅,以「重建國家」為名,將盧安達打造成了「開明專制」的獨裁政體——在他治理下,盧安達的經濟得到高度發展;過去的仇恨與族群差異,也透過一系列強力的法律管制而被完全壓制,成為貌似和諧但「不可言說」的社會禁忌。

《盧安達飯店》的主角原型魯塞薩巴奇納,在離開盧安達、因電影聲名大噪後,對於卡加梅政府的批評力道也逐漸加強。不僅抨擊卡加梅以「圖西族菁英」掌權,削弱架空胡圖族官員的權力,且推行獨裁統治等,種種發言也引起卡加梅的不滿,近年魯塞薩巴奇納也被盧安達檢方指控,涉嫌犯下「恐怖主義罪」金援胡圖族叛亂組織,直到2020年8月31日,才在杜拜旅行時,遭到盧安達官方「逮捕」。

但過去卡加梅政權就不時出現襲擊、暗殺異議者的傳言,魯塞薩巴奇納女兒也出面反控訴,官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以綁架的方式強行帶走了父親,希望國際組織能介入協助,整起事件至今仍在混亂的發展當中;但同時,藉由魯塞薩巴吉納被捕的新聞,也再度喚起了國際對於電影《盧安達飯店》與悲痛歷史的關注。

掌握政權的卡加梅,以「重建國家」為名,將盧安達打造成了「開明專制」的獨裁政體——在他治理下,盧安達的經濟得到高度發展;過去的仇恨與族群差異,也透過一系列強力的法律管制而被完全壓制,成為貌似和諧但「不可言說」的社會禁忌。圖為盧安達總統卡加梅。 圖/路透社
掌握政權的卡加梅,以「重建國家」為名,將盧安達打造成了「開明專制」的獨裁政體——在他治理下,盧安達的經濟得到高度發展;過去的仇恨與族群差異,也透過一系列強力的法律管制而被完全壓制,成為貌似和諧但「不可言說」的社會禁忌。圖為盧安達總統卡加梅。 圖/路透社

魯塞薩巴奇納離開盧安達、因電影聲名大噪後,對於卡加梅政府的批評力道也逐漸加強。不僅抨擊卡加梅以「圖西族菁英」掌權,架空胡圖族官員的權力,推行獨裁統治等,種種發言也引起卡加梅的不滿,近年魯塞薩巴奇納也被盧安達檢方指控,涉嫌犯下「恐怖主義罪」金援胡圖族叛亂組織,直到2020年8月31日,才在杜拜旅行時,遭到盧安達官方「逮捕」。 圖/路透社
魯塞薩巴奇納離開盧安達、因電影聲名大噪後,對於卡加梅政府的批評力道也逐漸加強。不僅抨擊卡加梅以「圖西族菁英」掌權,架空胡圖族官員的權力,推行獨裁統治等,種種發言也引起卡加梅的不滿,近年魯塞薩巴奇納也被盧安達檢方指控,涉嫌犯下「恐怖主義罪」金援胡圖族叛亂組織,直到2020年8月31日,才在杜拜旅行時,遭到盧安達官方「逮捕」。 圖/路透社

▌電影中的歷史?

自《盧安達飯店》在2004年發行且受到國際高度關注後,飯店經理魯塞薩巴奇納也藉由電影中呈現的英雄姿態——對被迫害的圖西族人無私奉獻,並單打獨鬥地爭取救援——獲得了「人道主義者」、「人權鬥士」等良好形象,並在2005年獲得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頒發總統自由勳章。但事實上,電影當中的歷史事件、魯塞薩巴奇納的作為,是否與事實相符?在近幾年飽受各界爭議。

1954年出生的魯塞薩巴奇納,在盧安達大屠殺發生期間,正於首都吉加里的Mille Collines飯店擔任飯店經理,在電影當中雖然一開始看似是對政治冷漠、追求自身利益的商人,但後來因為親眼看見了一連串圖西族人的苦難遭遇以及國際組織的漠視下,孤軍奮戰地將1,000多名被迫害難民收容在飯店當中,並在其人脈以及努力不懈的說服,終於成功迎來救援。

而真實情況中,魯塞薩巴奇納隨著內戰結束2年後,取得了比利時公民身分與家人移居至比利時,並擁有美國綠卡,在盧安達救援的事蹟也開始流傳。深受故事內容吸引的好萊塢編劇Keir Pearson,於是採訪了魯塞薩巴吉納,並將故事改編成《盧安達飯店》,不僅讓更多人了解當時的屠殺慘況,也將主角魯塞薩巴吉納推上國際舞台。

自《盧安達飯店》在2004年發行且受到國際高度關注後,飯店經理魯塞薩巴奇納也藉由電影中呈現的英雄姿態,獲得了「人道主義者」、「人權鬥士」等良好形象,並在2005年獲得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頒發總統自由勳章。但事實上,電影當中的歷史事件、魯塞薩巴奇納的作為,是否與事實相符? 圖/路透社
自《盧安達飯店》在2004年發行且受到國際高度關注後,飯店經理魯塞薩巴奇納也藉由電影中呈現的英雄姿態,獲得了「人道主義者」、「人權鬥士」等良好形象,並在2005年獲得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頒發總統自由勳章。但事實上,電影當中的歷史事件、魯塞薩巴奇納的作為,是否與事實相符? 圖/路透社

但是,電影上映後,曾住在Mille Collines飯店的倖存者卻陸續出面指控,魯塞薩巴奇納真正的作為,與電影所呈現的有極大出入。2014年出版、由倖存者撰述的《盧安達飯店內幕》,內容提及在大屠殺期間,魯塞薩巴奇納雖然有收容圖西族難民,但卻會向房客販售紅十字會提供的免費餐點,並高價出售飲品,如果沒有錢支付,就只能喝游泳池水;甚至有更激烈的指控提到,有不支付費用的房客,被魯塞薩巴吉納舉報給胡圖族軍人。

雖然當事人對於各方指控都予以否認,但也引起學界、電影界不時以《盧安達飯店》為例,討論電影是否是一種表現歷史的方式?歷史的傷痛是否能透過電影呈現?當中又存在著多少真相、滲入哪些過度戲劇化且與事實不符的內容?除此之外,身為觀眾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解讀涉及歷史悲劇的傳記電影?相關的疑問仍在國際上受到各方的爭辯討論。

電影是否是一種表現歷史的方式?歷史的傷痛是否能透過電影呈現?當中又存在著多少真相、滲入哪些過度戲劇化且與事實不符的內容?除此之外,身為觀眾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解讀涉及歷史悲劇的傳記電影? 圖/路透社
電影是否是一種表現歷史的方式?歷史的傷痛是否能透過電影呈現?當中又存在著多少真相、滲入哪些過度戲劇化且與事實不符的內容?除此之外,身為觀眾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解讀涉及歷史悲劇的傳記電影? 圖/路透社

圖/電影盧安達飯店
圖/電影盧安達飯店

圖/電影盧安達飯店
圖/電影盧安達飯店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為「盧安達大屠殺」送屠刀的富翁:逃亡26年「非洲艾希曼」巴黎被捕

盧安達百日:種族滅絕,盧安達大屠殺的25週年

東非著衣:盧安達與川普的「二手衣戰爭」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最新文章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圖為2018年美國「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支持者舉行集...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歷史修正主義與極權符號再現

2025/04/17
左為元世祖忽必烈,右為蒙金戰爭中的騎兵。 圖/維基共享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元代中國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2025/04/17
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造成經濟震盪,股市暴跌讓許多投資人哀叫「要去睡公園了」。圖為...

「財務創傷」讓你擔心睡公園?如何讓心理在經濟戰爭中免於震盪

2025/04/17
圖為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歌劇院上演的《杜蘭朵公主》,扮演杜蘭朵公主的是義大利女高音歌...

音樂中固化的歐洲中心主義:仍在演出「野蠻東方」的《杜蘭朵公主》

2025/04/16
德國3月3日舉辦「玫瑰星期一」狂歡節,反對極右派另類選擇黨的陣營將其黨魁為德爾做...

當美國《取消文化》傳進德國:圍堵極右民粹之戰,如何加速民主文化的崩解?

2025/04/15
本屆大阪萬博還沒正式開幕,就已經籠罩在烏雲之下。圖為2025大阪萬博的吉祥物「脈...

2025大阪萬博是翻身機會,還是加速衰退?夢洲「負面遺產」能否復刻榮景

2025/04/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