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絕情館長與絕境館員?美國博物館人的「大苦勞時代」

2020/06/25 謝宇婷

全球博物館漸漸重開大門,但許多被裁員的館員卻再也回不去。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第一線...
全球博物館漸漸重開大門,但許多被裁員的館員卻再也回不去。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第一線面向觀眾的基層館員,相較於館長等「核心骨幹」,原本薪資條件本就不理想的他們,在疫情時刻卻也是最先被斷尾求生的一群人。圖為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館(Prado Museum),近期重新開放。 圖/路透社

曾經因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緊閉大門的全球博物館,隨著疫情趨緩,再度向公眾開放。休士頓美術館於5月23日首先上陣,是美國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美術館,歐洲藝文機構如西班牙畢爾包博物館、法國凡爾賽宮於6月初起陸續開放,英國也宣布7月初起可逐步開放博物館等藝文場所,但也有機構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較謹慎,預計8月後才考慮開放。

解封後的博物館,依然嚴陣以待,從員工訓練、人流管制、口罩防護與體溫測量,以及盡可能轉移到戶外空間,無不希望讓觀眾能在最安全的狀態下安心欣賞展覽。

然而,博物館關上大門期間,又發生了什麼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以及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日前釋出聲明,指全球90%、多達8萬5,000間暫時關閉的博物館中,有13%博物館可能永遠不會重開,面臨倒閉。就算是能重新開放的博物館,也有許多在疫情重創收入的危機中,不得不縮編人事支出,採取大規模裁員手段。

2020年恰好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創館150周年,不料卻在上半年因嚴重疫情,閉門...
2020年恰好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創館150周年,不料卻在上半年因嚴重疫情,閉門深鎖。 圖/法新社

▌世界級博物館的裁員潮

4月22日,面臨可能高達1億5,000萬美元的損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布裁員81人,館長與CEO自願降薪20%,11名高階主管減薪10%;接著5月6日,同樣位於中央公園、有著1,100名員工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面臨今明兩年8,000萬~1.2億美元的預算赤字,宣布裁員200名全職員工,並讓250名員工放起無薪假。

現代美術館(MoMA)終止了教育部門所有約聘員工的契約;預估因為疫情將受損700萬美元收入,惠特尼美術館也宣布裁員76人;古根漢博物館宣布92名員工將放起無薪假,年薪8萬美元以上的員工將減薪5%~25%不等。

不只是紐約的博物館受創嚴重,全美各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都紛紛祭出裁員與無薪假的手段。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宣布裁員122名員工,並要求250名員工放無薪假;洛杉磯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裁員97名兼職員工。

隨著COVID-19疫情全球大爆發,2020年的春天對博物館從業人員來說,比任何時候都嚴峻。最讓人感到衝擊的是,宣布裁員的博物館中,不乏最知名、最多觀眾的世界級博物館——即便是招牌最響亮的機構,工作保障也不比別人多。

大裁員,先裁誰?2020年的春天對博物館從業人員來說,比任何時候都嚴峻。。圖為大...
大裁員,先裁誰?2020年的春天對博物館從業人員來說,比任何時候都嚴峻。。圖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法新社

▌高學歷低薪的博物館工作:「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博物館的大門向所有觀眾敞開,但博物館的工作可不是向所有人招手。儘管博物館熱潮似乎方興未艾,到處都有建立新館所的宣告(至少在疫情爆發前)。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2012年起全球博物館數目增加了60%,目前共約9萬5,000間。然而,更多因應而生的博物館、策展、藝術史等相關領域學位學程,讓每年都有無數畢業生擠破頭,希望擠入相關產業工作的窄門。除了學位之外,注重實作經驗的博物館工作往往需要求職者累積兩到三份相關實習資歷,然而大部分的博物館實習是不支薪的(直到去年,美國博物館館長協會才呼籲博物館實習應當給予薪資。)。

資歷要求多、職缺少、待遇差、升遷機會不明,幾乎是全球博物館業普遍的抱怨。2019年,美國博物館業界發起一份不具名調查,邀請各國博物館工作者匿名提供其所處機構的薪資條件,試圖讓產業的薪資結構透明化。其中可以看到,許多基層館員的起薪普遍偏低,以美國來說通常是3萬到5萬美元(年薪)。

羅浮宮位於法國北部的羅浮宮朗斯分館,已經重啟;至於巴黎的羅浮宮,則預計將於7月才...
羅浮宮位於法國北部的羅浮宮朗斯分館,已經重啟;至於巴黎的羅浮宮,則預計將於7月才會重新開放。 圖/美聯社

更別提2020年初,英國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招募「咖啡師」,其薪水遠高於助理策展人,引爆藝文界眾怒。一個會數種外語,有藝術史、策展或博物館學相關碩士學位,能協調多方面展覽事項並與藝術家工作的專業人才,起薪居然只有1萬7,000英鎊(年薪),換算物價水準後,幾乎等同台灣的22K薪水。

面對艱困的工作環境,博物館人不是沒有試圖改善。2019年底,紐約的新美術館工會與館方達成協商,成功爭取加薪、增加帶薪休假以及健保給付,成為業界少數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隨著疫情爆發,新美術館於4月初宣布95名員工將被裁員或強制無薪假,其中有31名是工會成員,如今只剩下5名工會成員留在博物館工作的崗位上。

當飯碗即將不保的此刻,又有誰有心思(或膽量)爭取更多合理的工作薪資與福利呢?而即將畢業,或正在就學的相關系所學生,不但實習機會大幅減少(或只剩下遠距實習),也將面臨幾乎滿額,無缺可補的就業窘境。

資歷要求多、職缺少、待遇差、升遷機會不明,幾乎是全球博物館業普遍的抱怨。圖為紐約...
資歷要求多、職缺少、待遇差、升遷機會不明,幾乎是全球博物館業普遍的抱怨。圖為紐約自由女神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 圖/法新社

▌觀眾第一線,裁員第一線

綜觀這波裁員潮影響的博物館員工,大多是屬於現場、前台性質,無法遠距工作,觀眾服務與零售部門為最大宗,但也不乏教育、影音技術、藏品管理等員工。即便有些人已為博物館服務多年,但由於非屬正職或全職員工,而是契約僱傭或是兼職員工,而成為第一波裁員潮的開刀對象。而遭受衝擊的基層員工許多是博物館中的非白人族群,這也可能導致博物館更加「白人化」。

另一方面,除了前述的工作契約性質,博物館高層對於裁員對象的選擇,也反映了他們心中真正博物館的核心部門是什麼。

雖然近年來博物館標榜以「人」為導向,致力於創造更生動有趣的觀眾體驗,但真正生產展覽與活動——也就是所謂「核心內容」的館員——大部分時候埋首於辦公室或庫房,處理行政與研究工作,並非接觸觀眾的第一線。越接近觀眾端的服務人員,往往越容易被視為不需要專業知識或訓練,能夠任意取代的免洗人力。即便每日面對觀眾的基層服務人員,往往決定了許多觀眾的博物館體驗。

即便每日面對觀眾的基層服務人員,往往決定了許多觀眾的博物館體驗,但他們卻是最先被...
即便每日面對觀眾的基層服務人員,往往決定了許多觀眾的博物館體驗,但他們卻是最先被考慮裁員的一群人。圖為義大利米蘭的布雷拉畫廊(Pinacoteca of Brera)。 圖/美聯社

然而,根據美國博物館聯盟統計,博物館每關門一天,全美博物館單日損失就賠了3,300萬美元。對於高度仰賴營業收入的館舍來說,沒有觀眾,就沒有收入。也因此,越依賴自身收入的博物館,短期內越難平衡收支缺口。第一線服務觀眾,無法調派至其他部門的人力,裁掉他們彷彿成為財務止血的「必要之惡」。

但業界也不乏批評聲浪,面臨危機時,為何總是基層首當其難?雖然各大館長與博物館高層紛紛自動減薪5%到30%不等,但以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的館長貝內茲拉(Neal Benezra)為例,這幾個月他自願只領半薪,但他去年報稅收入將近100萬美元,少了5成薪水後收入仍然是十多位基層員工的總和。

也有人批評,為何博物館有大筆的捐贈基金(endowment),卻不用來避免裁員潮?然而這事實上關乎博物館的長期營運。首先,並非所有博物館都有捐贈基金,在美國通常是大型的藝術博物館較能吸引到可觀的捐贈金額,許多中小型歷史類博物館幾乎仰賴政府補助存活。

其次,捐贈基金的主要用途並非用來花費,而是進行投資等活動讓錢滾錢,博物館賺取利息再作為收入。動用捐贈基金等同拿出本金,對於博物館的財務考量來說是不小的風險。

並非所有博物館都有捐贈基金,在美國通常是大型的藝術博物館較能吸引到可觀的捐贈金額...
並非所有博物館都有捐贈基金,在美國通常是大型的藝術博物館較能吸引到可觀的捐贈金額,許多中小型歷史類博物館幾乎仰賴政府補助存活。圖為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MNH),5月時由紅十字會在館內舉行的捐血活動。 圖/法新社

▌杯水車薪的藝文紓困:博物館人還是自立自強吧!

面臨巨大的財務缺口,美國國會的紓困款項也屈指可數。即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率先登高一呼,以「#CongressSaveCulture(#國會拯救文化產業)運動」,呼籲國會提供紓困款40億給營運困難的非營利藝術機構,美國博物館聯盟也響應,在公開信中指出博物館產業每年120億的的稅收貢獻,並創造全美72萬6,000份工作,最後也只獲得5,000萬美元的紓困款,經由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局(IMLS)撥款。

這個數字不僅只是原先期待的5%,也需要跟圖書館共享。因此,也有博物館人自主號召募款,像是美國博物館聯盟衍伸出來、一向關心博物館員勞動權益的「博物館工作者發聲」(Museum Workers Speak)組織,就呼籲博物館同行與博物館愛好者捐款,幫助失業館員度過難關,但恐怕也是杯水車薪。

除了裁減人力之外,博物館也想方設法開源節流。如MoMA開始販賣圖書館珍藏的稀有書籍,也有部分博物館考慮出售館藏(雖然現在藝術市場也很不景氣就是了)。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展覽部總監,則對於當前的展覽模式提出省思,隨著捐款與收入減少,博物館可以採取減少國際借件的展覽形式,並重新檢視館藏。

危機也可以是轉機。不少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回頭自我檢視並朝向數位化互動的方向探索。...
危機也可以是轉機。不少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回頭自我檢視並朝向數位化互動的方向探索。圖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熱門遊戲「動物森友會」的遊戲畫面。 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Official Facebook

換個方向想,博物館也可以從先前必須一直生產展覽與活動的日常壓力喘一口氣,停下腳步重新檢視,有什麼過去一直沒有辦法進行的業務,能夠運用這段疫情與後疫情時代執行呢?

比如位於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的美國一戰紀念博物館,為了讓所有正職與兼職館員都能持續工作,在閉館期間就調整業務內容,將館內部門重新編制為5組,把館藏內的眾多一戰文書檔案進行解讀與數位化,既能夠遠距分工作業,也能讓原本從事其他業務的同仁迅速上手。

危機年代,博物館需要強大而靈活的領導力,以及更積極地向社會證明自身價值,以獲得更多支持。雖然目前疫情暫緩,然而博物館的財務難關尚未完結,之前裁減的人力仍未復職,另一波裁員潮仍可能再度襲來。只希望屆時,不要有太多我們喜愛的博物館關門大吉。

(右轉捐款去!)

博物館的財務難關尚未完結,另一波裁員潮仍可能再度襲來,全球博物館產業正進入寒冬。...
博物館的財務難關尚未完結,另一波裁員潮仍可能再度襲來,全球博物館產業正進入寒冬。圖為法國奧塞美術館。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如果疫情永不落幕:英國倫敦劇場生存術,舞台重生的曙光乍現?

英國「不舒服藝術導覽」:揭開帝國黑暗面的博物館挑戰

謝宇婷

博物館掃地僧修行中。

作者文章

19世紀中葉,反抗法國殖民阿爾及利亞,於1838到1865年之間戰死的24位戰士...

博物館的遺骨奉還:法國人類學倉庫與「阿爾及利亞24勇士」歸鄉記

2020/08/05
全球博物館漸漸重開大門,但許多被裁員的館員卻再也回不去。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第一線...

絕情館長與絕境館員?美國博物館人的「大苦勞時代」

2020/06/25
「不舒服藝術導覽」用「奴隸販子」、「小偷」等罪名指控英國歷史上最赫赫有名的人物時...

英國「不舒服藝術導覽」:揭開帝國黑暗面的博物館挑戰

2019/12/12

最新文章

「電子陽痿」——玩家並不是玩膩了、也不是遊戲不好玩了,而是儘管遊玩的意願不減,但...

躺平吧!「電子陽痿」大流行,遊戲疲軟症的心靈避風港在哪裡?

2024/04/27
有關香港歷史的論述,多以中英兩國為中心,但實際上在二戰之後,港美關係較一般想像密...

導讀《香港製造》(上):帶領香港融入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跨商」們

2024/04/26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模式被視為屬於自由世界、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動、能同時維護民眾自由的...

導讀《香港製造》(下):美國羅斯福新政如何「經營」香港?

2024/04/26
美國《Hallmark Channel》2024年2月推出一系列現代化改編的攝政...

黑色羅曼史綺想:《理性與感性》改編電影與非裔女性的浪漫投射

2024/04/26
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黃衣者)赴美國參加《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第十六季,最終奪得后冠...

看見妮妃雅,也要看見Drag:《魯保羅變裝秀》與美國變裝文化

2024/04/25
第四種平交道設備相當簡易,不過卻是地方住民方便的通道。2024年4月發生小女孩闖...

小女孩的鐵道亡命悲劇:日本「第四種平交道」安全問題

2024/04/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