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成最大贏家之城》:埃及革命男女,時代背叛的青春悔恨愛
主持人/編輯鎮宏、七號
「這是一本寫在『革命成功』之後,反被『成功革命』吞噬的街頭愛情故事...。」2010年冬天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燃起了「阿拉伯之春」的巨浪,也令長年處於獨裁統治的埃及,看見了自由解放的曙光。當時,大量民眾湧進首都開羅,聚集並佔領「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在各界的高度關注下,迫使擔任總統長達30年的穆巴拉克請辭下台,大時代局勢自此卻進入了下一波的動盪。
埃及英國混血的紀錄片導演漢米爾頓(Omar Robert Hamilton),也在此時回到了母親的故鄉,經歷並記錄了抗爭的起伏,並以此作為背景,在2017年出版了非虛構小說《恐成最大贏家之城》(The City Always Wins)。
在真實的歷史發展下,作者藉由兩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寫實角色——Khalil和Mariam——描述年輕示威者,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在開羅街頭抗爭,並且相會相愛的故事。然而隨著抗爭的衰退與轉折,現實衝突來到了兩人面前,他們不得不走向了悔恨與掙扎的路途......。
怎麼樣可以讓國家、讓革命更好?推倒獨裁者之後呢?當時為什麼沒能救下一同奮鬥的戰友?在奉獻青春為城市打拚後,我們又將走向何方?是否我們所做的努力最後仍是一場空?
▌請點閱下方收聽
▌燃燒至埃及的革命之火
2010年,從突尼西亞「菜販自焚」的茉莉花革命,引發民眾上街抗爭並推翻了該國的獨裁者本・阿里的統治,自此點燃了中東北非的革命之火,一路延燒至埃及、敘利亞以及利比亞等,形成一連串民主化運動的「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為當時的埃及帶來了動盪與轉機。長年處於強人統治的埃及,從未經歷過真正民主的民眾,開始透過社群網路串聯,聚集、佔領了解放廣場。而當民主化訴求出現在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具重要地位的埃及,便因此吸引了國際的高度關注,並於2011年2月,逼迫擔任30年總統的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請辭下台,寫下了埃及民主化的第一篇章。
從小在英國長大、母親為埃及知名詩人的作者漢米爾頓,便是在埃及民主革命興起的這段時期,其正要發展紀錄片事業之際,選擇來到母親的故鄉,與一群志同道合、投入街頭運動的人們,展開了一連串的抗爭行動。《恐成最大贏家之城》便是漢米爾頓以自身在革命期間的種種遭遇作為藍本,發展而成的非虛構小說。
在真實的歷史發展脈絡下,漢米爾頓以兩位來自不同背景的虛構角色——男主角Khali和女主角Mariam——為敘事核心,男主角Khalil是巴勒斯坦裔的難民之子,雖然全家人流亡到了埃及,在社會中多被視為「外國人」,並且不具有完整的公民權,因此父親在難以接受「次等公民」的待遇下,帶著全家移民至美國。
但是Khalil的家鄉認同仍在埃及,於是便在阿拉伯之春期間重返開羅,不僅作為記者,記錄運動中發生的種種事情,更以其流利的英文擔任國際媒體的聯絡人;女主角Mariam則是一名埃及科普特人,出生於富有醫生家庭,在革命中作為前線資訊傳遞、領導者的角色。
出身迥異的兩人卻因為阿拉伯之春,帶著對「新埃及」的期待與激情,而在開羅的街頭上相遇、相愛。他們並在解放廣場附近,租了一間公寓,在抗爭過程中,成為與前線戰友的指揮、支援中心,一同激盪思考哪些方式,可以讓埃及、讓革命走向更好的未來。
▌迎接新埃及?
在埃及「阿拉伯之春」成功推翻穆巴拉克後,社會開始對於改革開放,以及人民參政有了新的盼望。像是解放信仰組織的壓迫、處理軍方與財團貪腐問題等,但也因為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為埃及帶來了種種挑戰。
穆巴拉克倒台後,權力移轉到了軍方手上,在軍事將領的監管之下,由過渡政府討論埃及後續的選舉機制、憲法制定等新的國家樣貌。之後,穆罕默德.穆爾西(Mohammad Morsi)也在政治伊斯蘭組織「穆斯林兄弟會」推派後,於2012年當上了埃及第一任民主直選的總統。
但他任內卻因為經濟崩潰、被夾在保守派與新時代之間的政教衝突,以及轉型正義等棘手問題,最終在2013年,原先擔任國防部長的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倒戈,以軍事政變推翻了穆爾西。在這次的政變過程,穆爾西政府引發許多過去不理解年輕民主示威者的保守派群眾走上街頭,要求埃及進行經濟、政治上的改革。作者也藉由Khalil和Mariam公寓的抗爭鄰居搬遷、保守派進駐,表現出從阿拉伯之春到第二次政變的革命話語權轉移。
但是,在塞西兵變後,穆斯林兄弟會成員則開始前往開羅,聲援被迫下台、遭拘捕的「合法總統穆爾西」,結果卻慘遭塞西的部隊武裝鎮壓——軍隊直接在國防部總部附近的「拉巴阿達維亞清真寺廣場」(Rabaa Al-Adawiya)開火,當街殺死了600~800名反政變的兄弟會示威者。而在埃及時局的激烈動盪,主角與戰友們的關係也隨之出現轉變。
▌當現實來到眼前
因為政權快速交替、革命的時程不斷延長,在前線的大家開始沒辦法明確判斷「敵人」是誰?該往哪個方向走?究竟該不該繼續抗爭下去?種種衝突與現實考量,也讓主角與戰友們出現分歧,雖然Mariam和Khalil繼續留下,但也有人選擇離開了戰場。
並且,持續為革命奮鬥的兩人,也因為在前線擔任不同角色,所遭遇的事件逐漸帶著他們走到了分岔路口。面對沒有救援成功的無力感、在殯儀館面對戰友家屬的掙扎,Mariam仍勇往直前地四處奔走,為示威群眾提供醫護救助、資訊傳遞,但Khalil則是在戰線背後提供支援,並對街頭發生的紛亂開始無感、困惑。
一次街頭鎮壓,Khalil遭到警察打中、身受重傷,在修復期間有一段時間無法走上街頭。被獨自留下的Khalil開始思考眼前狀態:重回街頭後,示威該如何進行?同伴是否會接受我?等等疑問讓他進入了迷失。再加上Khalil在街頭上,因為口音的差異,時常不被視為「埃及人」,而且第二次軍政府政變後,官方也將巴勒斯坦裔視為恐怖份子,Khalil在抗爭過程不僅進入低潮,身分認同的問題也浮現在日常之中。
之後,Khalil的摯友——以作者作為原型,原先前程似錦,卻選擇從海外歸國——在抗爭行動中死亡。在得知好友逝世的消息後,Khalil的心理遭受巨大打擊:為什麼我人不在他身邊?為什麼沒能救他?如果當時我做了某些事,是否能改變他死亡的命運?但此時Mariam依然積極地在前線奉獻奔波,最終兩人的關係也隨著革命的衰弱而結束,走向了分手的結局。
▌革命勝利的一方
Khalil在失去摯友與伴侶後,帶著在革命中的疑惑與悔恨,黯然地飛回美國。他詢問當年從巴勒斯坦流亡到埃及,之後又毅然決然帶著全家,到美國展開新生活的父親:為何離開巴勒斯坦?如何對故鄉失去認同?該怎麼做,才能果斷割捨吞噬內心的遺憾?
不只是Khalil以及其戰友的種種變化與感受,來自於作者親身經歷的完整投射,其描寫的故事情節中,從政治人物、青年領袖到在街頭遭拘捕的示威者,都是真實存在於阿拉伯之春中的人物。
之中,這些當年因為「阿拉伯之春」成為了全國甚至國際關注焦點的青年領袖,從對「新埃及」的誕生充滿期盼,將青春奉獻給整場運動,到革命結束後卻逐漸消沉;甚至還有人當上了新獨裁政府的官員,為過去所反對的軍事政權工作。
《恐成最大贏家之城》記錄了激昂的革命底下,吸引了年輕示威者帶著滿腔的熱血在開羅相會,並隨著政局的變化而交織纏繞成複雜的青春記憶。然而,整個故事卻被悲觀壓抑的情緒籠罩——無論在開羅的人民如何抗爭、如何傾盡全力追求改變,這座讓人民付出所有的城市,依然對他們無情無感——到了最後,街頭革命的最大贏家,永遠是這座總是向權力靠攏、為掌權者歡呼的城市。
作者: Omar Robert Hamilton
出版社: Faber & Faber
出版日期:2017/08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