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廣播/捐款抵稅吃大魚大肉:日本「故鄉納稅」熱潮下的希望與哀愁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八號
「就用『故鄉納稅』換來的商品,送你當新年禮物好嗎?」日本獨有的「故鄉納稅」(ふるさと納税)從2008年推行以來已邁入第11年,這個制度為了平衡城鄉差距和地方稅收,鼓勵民眾可以將住民稅回捐給指定的地方自治體,抵稅的同時還可以兌換地方提供的各種土產商品。制度實施以來,近年已進化成超過千億日圓的龐大「市場」,雖然確實讓一些地方政府有如重獲新生,但走向商品競爭的熱潮,卻也帶來許多問題。隨著年末將至,關於故鄉納稅的衍生現象,再度成為媒體議論的話題。
▌請點閱下方收聽
為了解決地方財政稅收不足的困境,日本在2008年實施了故鄉納稅制度(當時負責推動的就是時任總務大臣的菅義偉),民眾可以在繳稅時選擇將部分的稅金捐款給指定的地方政府,當時主打「回饋故鄉」的形式鼓勵捐款。為了吸引民眾踴躍使用故鄉納稅系統,各地方政府也推出相應的感謝禮品,諸如高級牛肉魚肉、各種豪華食材或生活用品,之中能夠展現地方特色、感覺物超所值的禮品極受歡迎;而在實務推行多年以後,不僅因此納稅捐款金額的數字大幅增長,無論對地方政府或是納稅人而言,這套系統似乎也逐漸變成了「納稅購物節」,形成奇妙的經濟與消費生態。
商品至今也發展出各種形式的變化,除了每年熱門排行榜上的大魚大肉等食材之外,旅行券、住宿券、具地方特色的體驗課程等相繼推出,同時也有針對特定議題的捐款專案,例如沖繩首里城的重建支援,即透過故鄉納稅制度募集資金,結算到今年底已達到8億日圓的金額。
其他像是流浪動物救助、大型災害重建救援、地方傳統技藝維護等有形無形資產的方案,近年都受到相當多的關注。而每逢日本中元和歲暮年節的送禮時刻,故鄉納稅也搭上這股消費購物的旺季,提供禮品包裝配送的服務。
藉由故鄉納稅的成功推行,確實有地方政府因此改善了稅收問題,但在稅金此消彼長的流向後,像東京和大阪這樣的大都會卻也因此造成稅收短缺的現象,因為「平衡差距」的政策而頭痛不已。此外,因為聚焦於各種特色豪華產品,有些同樣苦於財政問題的地方,卻也因為缺乏能夠吸引民眾的有力土產,在納稅的市場競逐中依然弱勢。
實施11年的故鄉納稅,市場規模估算可高達近5,000億日圓,因而被視為成功的「地方創生」方案。不過在亮麗成績的背後,也衍生出不少疑慮;因為納稅的網路系統有不同廠商承接代理,之中也出現了假的故鄉納稅詐欺網站、或是同一商品卻在各網站上不同價。
今年6月總務省針對故鄉納稅的「過熱」問題,進行了細節法規的改正,之中對於商品回饋的價值,限定必須在捐款金額的30%以下、同縣內的產品可互相流通(避免出現同縣內不同市村町的土產差異競爭),不過在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將納稅制度包裝成各種豪華購物的現下,是否能如願回歸初衷,仍是一大疑問。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上一篇
暴力城市的誕生:芝加哥「超貧民窟化」的罪惡循環
下一篇→
雙面阿根廷:43年追捕,骯髒戰爭的酷吏「鐵串烤肉」
作者文章
解讀「存立危機事態」與「台灣有事」:日本要從戰略模糊邁向戰略清晰?
有事就找自衛隊?日本熊害當前,自衛隊進駐「驅熊」真的有用嗎
川普同意讓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南韓進步派的「國艦國造」願望成真?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被承認的無土之國:英、加、澳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面臨建國後最大國際譴責
最新文章
《竹林姊妹》中的生育政治與女性命運(上):被國家暴力侵佔的子宮,比任何商品都好賣的女嬰
《竹林姊妹》中的生育政治與女性命運(下):女嬰販售無本萬利,國際認養以善掩惡
跨越國界的鬼故事:小泉八雲〈和解〉與台灣〈怪談良人之亡魂〉日治時期下的男鬼怪談變體
日本成為中國新富階級的逃難天堂?「潤日」與新華僑有何不同
拋棄母親:新興宗教與末日毀滅感,一段日本90年代的家庭崩壞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