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南韓「墮胎罪」違憲(下):懲罰懷孕女性的社會烙印?

2019/04/12 楊虔豪

字卡上寫著:「我們不是生育的工具」。 圖/路透社
字卡上寫著:「我們不是生育的工具」。 圖/路透社

▌前篇:〈南韓「墮胎罪」違憲(上):遲到66年的除罪釋憲〉

4月11日,南韓憲法裁決「墮胎罪是否違憲」當天,在首爾觀光勝地仁寺洞附近的憲法裁判所,反對和支持墮胎除罪化的兩派人馬,聚集在正門兩側,展開連串演講。歷史性的這天,除了各家媒體忙著卡位奔走,還有不少外國觀光客關注。

「那頭主張要廢除墮胎罪的人們,雖然舉出女性自決權或社經條件等現實理由,但我們主張維持墮胎罪的理由,清楚明白,不管有多麼現實的理由或辯解,胎兒都是高貴的生命…」裁判所大門左側,20歲的慶熙大學法學系學生洪恩生,拿著麥克風激動說道。

「不管有多麼現實的理由或辯解,胎兒都是高貴的生命…」20歲的慶熙大學法學系學生洪...
「不管有多麼現實的理由或辯解,胎兒都是高貴的生命…」20歲的慶熙大學法學系學生洪恩生,拿著麥克風激動說道。 圖/楊虔豪記者提供

主張保留墮胎罪的反墮胎派,多位母親著帶著2、3歲的嬰兒,或者也有人拿著母體內胎兒的照片,高喊口號,附和洪恩生的說法;他們認為,保存胎兒健全,而非殘忍地取出殺害,讓他們能順利出生成長,等同於保障人權。

洪舉出2008年的憲法裁決內文中,針對胎兒生命權的定義道:「所有人類都是憲法上生命權的主體,胎兒作為成形中的生命,也要認定他們有活下來的權利,所以胎兒也是憲法上的生命主體,國家依據憲法,有義務要保護胎兒…現在胎兒的生命權,是能一下認定、一下不認定的低級權利嗎?」

只是,大門另一側的聲音,完全不同。

「我們家中就有人墮胎過,當時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像現在(對面)反對除罪化示威的那群人所講的,如『胎兒也是生命』。」一聽到要求維持墮胎罪者的主張,支持墮胎除罪的申敏珠在公開發言時,一度激動落淚。

反墮胎派認為,保存胎兒健全,而非殘忍地取出殺害,讓他們能順利出生成長,等同於保障...
反墮胎派認為,保存胎兒健全,而非殘忍地取出殺害,讓他們能順利出生成長,等同於保障人權。 圖/路透社

一聽到要求維持墮胎罪者的主張,支持墮胎除罪的申敏珠在公開發言時,一度激動落淚。 ...
一聽到要求維持墮胎罪者的主張,支持墮胎除罪的申敏珠在公開發言時,一度激動落淚。 圖/美聯社

當年,申敏珠的親人極為年輕就懷胎,在一番天人交戰後,最後決定施予墮胎手術。她說道:「當時決定要墮胎與否時,內心也有矛盾。我們實際上也想養他,但現實上,她連結婚的條件都還沒有,經濟狀況也不允許,我們才決定墮胎。」

申敏珠私下對記者表示:「要解決這種問題,我認為反而該先廢除墮胎罪;再來是對生下來的孩子,提供好的養育環境,把對他們的『烙印』抹除掉。只是不斷強調生命權,讓我覺得很遺憾。」

申敏珠所謂的「這種問題」,正是墮胎除罪爭論暴露出的爭端——南韓對保護女性與幼兒、使其免於歧視與淪為弱勢的社會安全網,仍不健全。

許多決定墮胎的南韓女性,都是在缺乏性與結婚觀念下就懷孕產子的年輕女性,抑或是在遭受性侵等情況下懷孕。除考慮到扶養能力,另一個大宗因素,是她們若決定生產,孩子日後在社區或學校,極可能會遭受差別對待,對家人來說也是折磨。這也就是申敏珠所提到的「烙印」。

墮胎除罪爭論也暴露出,南韓對保護女性與幼兒、使其免於歧視與淪為弱勢的社會安全網,...
墮胎除罪爭論也暴露出,南韓對保護女性與幼兒、使其免於歧視與淪為弱勢的社會安全網,仍不健全。 圖/路透社

事實上,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不論力挺或反對墮胎除罪,憲法裁判所大門的兩派人馬,不約而同皆提到:當下南韓對女幼的照護與社會觀念,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女性在發現懷孕時,必須比男性承擔更多的撻伐,或是男方規避責任,斷絕聯絡,使得女方常得獨立扛下責任。

不少反對除罪者主張,他們並未反對社會應該建立起更有效與友善的環境,保護女性在這方面的權益,並認為不該將所有責任歸咎在懷孕女性身上;支持除罪者則認為,數十年下來,女性的弱勢地位、刻板印象與該承擔的責任,未有太多改變,女性在連自己都難以保護的情況下,更遑論要進一步保護胎兒成長。

2012年,南韓社會曾發生過一件案例:一名女性懷孕後,與男方決定結婚,但之後男方不但不工作養家,還對女方施予暴力。兩人儘管協議墮胎,男方最後卻為了報復,反而對女方提告墮胎罪,並主張自己先前反對墮胎——最後女方遭處罰金,男方卻全身而退。

不論力挺或反對墮胎除罪的兩派人馬,不約而同皆提到:當下南韓對女幼的照護與社會觀念...
不論力挺或反對墮胎除罪的兩派人馬,不約而同皆提到:當下南韓對女幼的照護與社會觀念,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女性在發現懷孕時,必須比男性承擔更多的撻伐,或是男方規避責任,斷絕聯絡,使得女方常得獨立扛下責任。示意圖。 圖/路透社

南韓大檢察廳的案件統計資料顯示,自2014年到2018年間,共有64人因墮胎罪遭處罰,其中約一半是施予墮胎手術的醫師或護理人員;此外,在男女伴侶當事人中,女性有14人,男性只有8人;絕大部分的人,並未因墮胎罪而實際坐牢,而是被處罰金、緩刑或緩起訴。

根據「韓國保健社會研究所」,每年以1萬名女性為對象實施的問卷調查進一步推算,南韓墮胎人數從2005年的約34萬人,銳減至2017年的5萬人。

儘管墮胎成罪,且墮胎風潮隨著避孕藥流行和女性人口減少而大幅下降,墮胎人數卻還是一筆不小的基數。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年齡在30歲以下、或是未婚者,皆占大多數。

若結合兩個統計數據觀察可發現,真正因墮胎而遭受處罰人數,處於極端少數,這也讓不少人質疑,墮胎罪基本上難以執行、防不勝防,且實際上已過時,無存在必要。

墮胎成罪,就像「烙印」在女性身上的折磨印記?不少人質疑,墮胎罪基本上難以執行、防...
墮胎成罪,就像「烙印」在女性身上的折磨印記?不少人質疑,墮胎罪基本上難以執行、防不勝防,且實際上已過時,無存在必要。 圖/歐新社

南韓「現時施測公司」(Realmeter)在憲法裁判所表決前一天(4月10日)所做的民調,58.3%的民眾贊成廢除墮胎罪,贊成保留者則為30.4%,相較2年前同樣主題的調查,贊成除罪者增加了6.4%。

而若再與2010年同公司的調查相比,當時有53.1%的民眾反對墮胎除罪,支持者僅佔33.6%,這顯示10年下來,南韓輿論對墮胎的思維,已出現重大轉變。判決出爐後,女權團體認為,這是對南韓女性的一大解放,但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教在內的南韓宗教團體,則對此表達遺憾。

接下來還得等待國會修法,或是逾期2020年底直接廢棄墮胎罪,然而隨著明年4月的國會選舉到來,影響力極大的天主教與基督教團體,勢必會對黨團與議員候選人,發動更多遊說動員。

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與最大在野黨、保守派的自由韓國黨,目前都對修法持極謹慎的態度,迴避對修法內容進一步表態。墮胎被宣告「部分除罪」後的下一步,在南韓政界的審議,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隨著明年4月的國會選舉到來,影響力極大的天主教與基督教團體,勢必會對黨團與議員候...
隨著明年4月的國會選舉到來,影響力極大的天主教與基督教團體,勢必會對黨團與議員候選人發動更多遊說。目前朝野都對修法持極謹慎的態度,墮胎「部分除罪」後的下一步,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南韓「墮胎罪」違憲(上):遲到66年的除罪釋憲

六個子宮的悲劇:撕裂愛爾蘭的「墮胎修憲公投」

德國解禁〈219a〉之爭:不准公開墮胎資訊的86年禁令?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11月29日,一名在梨泰院慘案失去24歲女兒的父親,在靈堂悲傷痛哭。 圖/路透社

梨泰院第49天:南韓政府漠視與遺族遭受的「二次傷害」

2022/12/23
貨物連帶罷工初期,港口與貨櫃集散地即陷入癱瘓。 圖/美聯社 

南韓貨運大罷工:政府無視訴求的強制開工,司機何去何從?

2022/12/08
戴墨鏡學生接起擴音器發言「勇敢為自由奮鬥的人們,原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圖/記...

首爾「白紙運動」現場:中國留學生在封控衝擊後的思想轉變

2022/12/01
梨泰院罹難者家屬與律師,除了要求尹錫悅總統公開道歉之外,並呼籲落實真相調查與究責...

為梨泰院請命:悲泣無助的遺族…能得到合理究責嗎?

2022/11/23
圖/美聯社

你不准搭機採訪!尹錫悅排擠MBC的「媒體打壓爭議」

2022/11/11
圖/路透社

梨泰院的謊言:警察高層無視危機...誰滅證?誰卸責?

2022/11/10

最新文章

張國榮的靈堂,懸在白色花海之上的那張《金枝玉葉》電影劇照,彷彿將時光永遠凝結。 ...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離世20年,香港失落的自由反叛

2023/03/31
德國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此檔案照片為當時一名波蘭小男孩回家,蹲在廢墟之中。...

巨獸蹂躪後的重生:回望歐洲地獄之行,一場20世紀的歷史思辨之旅

2023/03/31
隨著國際局勢近年來的動盪劇變,無論是對於新聞工作者個人、乃至於經營新媒體的團隊而...

從跨境記者到新聞總編:專訪《端傳媒》總編輯 Lulu

2023/03/31
由左至右依序為:基爾學博物館內部空間、基爾學以及基爾學在1646年所繪,象徵太陽...

知識結合信仰:17世紀,耶穌會士基爾學打造「認識上帝的博物館」

2023/03/31
第一張印製的太平洋地圖,1589年首次發行,由16世紀製圖師Abraham Or...

前進偉大的香料航道:西班牙王國吞下「我們的海」攻略東南亞

2023/03/31
烏克蘭鐵路在戰爭之下的表現令人亮眼,成為烏克蘭能夠堅持到如今的最大功臣之一,並且...

烏克蘭「鐵人部隊」:鐵道上的無名戰爭英雄

2023/03/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