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寶寶說你好:「人才丁丁」的幼幼兒教,T for Teletubbies
藍天藍,白雲白,天線寶寶要出來玩囉!
1997年3月31日早上10點,首集《天線寶寶》(Teletubbies)在BBC2上播出,取代了原本播了將近9年的兒童節目《玩樂時光》(Playdays)。原本沒料到會引起太多注意,甚至連公關都不知道該怎麼進行宣傳的《天線寶寶》,卻成為BBC最成功的文化輸出品之一,不只小小孩愛看,連大學生也為之深深著迷。究竟這四個毛茸茸的可愛傢伙有何魔力呢?
90年代末,BBC邀請「布娃娃製作公司」(Ragdoll)為新的兒童節目提案。在科技產品日漸增加的環境下,兒童究竟該如何自處?這是製作人安.伍德(Anne Wood)很有興趣的課題。布娃娃製作公司團隊當時才參訪完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編劇安德魯.戴凡波特(Andrew Davenport)對於登月計畫的介紹異常著迷,不過讓他覺得好笑的是,穿上太空裝的太空人實在很像包著尿布的學步兒:大頭、短腿、還興奮地在月球表面跳來跳去。
他們以此為靈感畫了一本科技寶寶圖文書參與提案。在BBC的招商簡報中,還提到節目應該要納入真實孩童的遊戲影片片段,但天線寶寶已經是龐然大物,比如丁丁就足足有260公分,如果考慮到節目的拍攝效果,所有的佈景道具都要跟著放大。最明顯的例子是後來在節目中跳來跳去的兔子,就是從歐陸進口的特別品種,因為英國的兔子沒有那麼大。
由於實在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播放比較適合,戴凡波特靈機一動,決定將電視螢幕安在天線寶寶的肚子上。這個想法的有趣之處在於,孩子從電視中收看《天線寶寶》時,天線寶寶也從自己的螢幕裡看著孩子。雖然其他的11家對手均有備而來,甚至帶了許多華麗的科技設備來競標,相較之下《天線寶寶》的提案作品實在顯得陽春,不過其中的大膽與創新最終還是獲得BBC青睞,贏得一百集的委製。
拿到案子之後,一向堅持在戶外實景拍攝的布娃娃製作公司,第一項挑戰便是尋找拍攝地點,因為找不到符合場景設想的碗狀地形,團隊只好自己花15萬英鎊挖一個出來。
他們在英格蘭華威郡(Warwickshire)租了一片農地開挖,不料先前有其他拍攝團隊與當地人起過糾紛,伍德經過重重申請,再三向當地人保證這是個「低調」的兒童節目,不會有人注意,才獲得當局許可。伍德事後回想,還好申請有通過,否則花了15萬英鎊把一塊地挖空,又得再花另外15萬英鎊填回去,實在很難跟BBC交代。
在選角上,伍德向演員強調,不是要裝娃娃音耍幼稚,而是要回想自己還是孩子時是怎麼說話的,才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節目播出後不久,有家長很快注意到這節目不尋常的風格,寫信向BBC抱怨,怎麼會拿這種「垃圾內容」來取代「深具教育意義」的《玩樂時光》;《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和《每日郵報》(Daily Mail)也開始用「傳統與新潮教育大對決」的角度來報導這則新聞。當然,這四個長得奇形怪狀的傢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箭靶。
往後幾個月,毀譽參半的《天線寶寶》成為新聞焦點,可以確定的是,這絕不是伍德當初宣稱的「低調」兒童節目。1997年夏天情勢升溫,小報狗仔開始行動,目標是拍到脫下頭套休息的天線寶寶,為此甚至還出動了直升機。製作團隊只好雇用全天候的保全,並搭建演員休息專用的帳棚,試圖不讓狗仔們破壞天線寶寶的奇妙形象、毀了孩子的童年。一直到黛安娜王妃過世,媒體焦點轉移後風頭才緩和下來。
風波之後,大家還是想知道,《天線寶寶》究竟是危害幼童身心健康的亂源?還是經過仔細設計的學齡前幼兒教育法?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AAP)的建議,兩歲以下的小小孩不應該看電視,但《天線寶寶》的目標客群明確鎖定在一歲以上的學步兒。1999年,兩者間的衝突隨著《天線寶寶》在美國大受歡迎而加劇。當然,每個父母對於「看電視」這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天線寶寶》只是剛好在浪頭上成為討論焦點。
另一個造成媒體喧騰的原因,則可能來自於《天線寶寶》獨特的呈現方式。多數「大人」第一次看到這個節目,心中都會冒出無限的問號,想著「我剛到底看了什麼?」這樣的經驗也可能下意識套用到幼兒身上:
如果給我的孩子看這種節目,會不會反而害了他們?
事實上,這樣的節目形式來自於大量對於學齡前幼童的觀察。
本身主修言語科學(speech science)的編劇戴凡波特主張,學步兒年紀太小,根本無法接受正式的指令,因此《天線寶寶》的節目宗旨便著重刺激孩子學習溝通規則。戴凡波特表示:
1999年,英國皇家兒科與兒童健康學院(RCPCH)發言人哈維.馬可維奇(Dr. Harvey Marcovitch)醫師便在受訪時表示,他認為《天線寶寶》針對幼兒心理仔細地經過設計,適合學步兒觀賞。
後來一些學者的研究也證實了這點。比如說,研究指出幼兒的視覺處理能力和成人相比緩慢許多,如果畫面過場太快,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片模糊,因此節目中大人覺得緩慢到不行的步調,其實是比較適合小小孩的。又比如說,簡短、幾乎只剩單詞的語言結構,才是小小孩能夠理解的形式。
除了語言之外,極簡的形式也符合學步兒的認知期待:比如說風車轉動時,代表有事情即將發生;當天線寶寶說「再一次!再一次!」所有的動作都會再重複一次。此外,太陽中的嬰兒笑臉是最容易讓嬰兒有反應的符號,收看的孩子也會意識到這是個歡樂的節目。
最讓成人無法忍受的大量重複,則是為了讓孩子能預期故事的發展,並且有時間做出反應。在布娃娃製作公司專屬的遊戲工作室中,每當有天線寶寶踩進水坑,就會有孩子大叫「噁!」,踩得越多次就有越多孩子加入,而且「噁」得越大聲。戴凡波特把這樣的觀察放進節目裡變成一種遊戲,讓天線寶寶輪流踩水坑,顯然對電視機前的寶寶們也有相同的效果。
這種不解釋不說教的風格,迥異於以往的兒童節目。就連美國知名的兒童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還是會試圖放入一些大人看得懂的文化符碼,甚至是「圈內人笑話」(inside joke),讓陪小孩看電視的大人比較能夠接受。天線寶寶們相形之下,不但語言發展有限,就連行為動作也讓大人們看了直搖頭:食物永遠會灑出來、一直跌倒、常常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而最讓人憂心的,是裡面竟然沒有像樣的「大人」幫他們打理生活,並且教導他們適當的規範,僅僅透過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廣播系統,以及一台管家型的吸塵器,天線寶寶們在神奇島就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些評論者甚至認為,這是「惡托邦」(dystopia)的終極進化版本。
節目獨特的風格與文化的陌異性,也吸引到另一種客群:惡搞的大學生。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就曾在校園活動行事曆上,印上《天線寶寶》的播出時間與「精采內容」。節目甚至成為一種大學生的「邪典」(cult),認為天線寶寶很ㄎ一ㄤ,甚至是藥物文化下的產物。有些電音派對中的DJ,也會使用《天線寶寶》的主題曲當樣本混音,成為夜店最愛。台灣也有人拿《天線寶寶》當素材,諧仿結合電玩《魔獸世界》的「天譴寶寶」或結合《真.三國無双》的「丁丁是個人才」等惡搞佳作,讓人不禁想說:「不管嗑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當然,成人的世界除了反諷與諧仿,也不乏各種無端的超譯解讀。1999年,美國保守派電視福音佈道家傑瑞.法威爾(Jerry Falwell)便公開批判丁丁的性傾向,認為丁丁不只是紫色的,還拿著顯然是女用的紅色手提包,而「紫色是同志遊行的顏色,頭上的三角形天線則是同志遊行的標誌」,丁丁想必是同志代言人。為此,BBC發出正式聲明,表示「丁丁只是個拿著魔法包包的科技寶寶。」製作團隊後來也說,製作時並未考量、也沒有必要考量天線寶寶的性別。
面對這些「超譯」,製作人伍德說,他們只是想呈現一種專屬幼兒的純真與傻氣,將孩子面對世界的經驗反饋給他們。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物品會說話、發光,還會團團轉。大人可能覺得「神奇島」很假,但難道從小孩眼中看到的真實世界不是這樣嗎?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驚奇、無法解釋的奇幻世界。硬要用大人的眼光填塞他們,會不會適得其反呢?
如果商業上的成功可以當成某種指標的話,《天線寶寶》無疑達到了其目的。2013年,加拿大上市公司DHX Media以1億7,400萬鎊的代價併購Ragdoll Worldwide,取得《天線寶寶》與同製作公司作品《花園寶寶》(In the Night Garden)的播映權,《天線寶寶》顯然是史上最成功的兒童節目之一。伍德謙虛地表示,他們只是湊巧捕捉到這個變化世界的時代精神。
2014年,BBC新拍了60集的《天線寶寶》,製作團隊表示:
在憤世嫉俗的成人世界裡,如何學著用孩子的眼光重新看世界,《天線寶寶》或許是塊很好的試金石。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